梁 军 史钰泽
广西多民族和谐共生格局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研究
梁 军 史钰泽
[桂林理工大学]
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维系好广西多民族和谐共生格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广西“继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因此,要以维护民族平等团结、统筹兼顾、增进共同性和包容差异性为指导原则,从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倡导兼容并包的共生交往观、营造互惠平衡的发展环境、完善民族事务治理体系这四个方面着手,生动诠释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广西实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共生;广西
广西位于我国西南部,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各个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渐形成了多民族和谐共生格局。广西各族人民团结和谐、共生共荣的民族关系为当前民族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推动广西各民族共生格局向着更有生命力的方向演化。本文基于广西多民族和谐共生格局,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路径,以不断增强广西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做出应有的广西示范。
广西多民族和谐共生格局的基本特点之一是各民族之间形成了相互兼容、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多元一体的文化共生态势。[1]
广西有壮族、汉族、瑶族、苗族等12个世居民族和44个其他民族成份,少数民族的多样性决定了广西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多元”是广西文化能够繁荣发展的根源。广西各民族创造出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并逐步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对本民族文化特质具有较强的向心力。“一体”是指文化共生是一种以汉族文化为纽带,各少数民族文化为其组织架构的整体性共生文化格局。汉族文化在广西文化共生态势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粘合剂,使各民族文化形成了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例如,广西各民族庆祝三月三和四月八等民族节日、歌圩节山歌对唱的节日习俗、认可姑舅结婚和男子入赘等婚嫁民俗、嗜酸、喝油茶和吃米粉的饮食习惯等等,这些都是广西各民族文化共生态势的重要体现。
广西多民族和谐共生格局的基本特点之二是各民族之间经过世世代代的交往、迁徙而形成了开放流动的地域共生格局。
地域共生格局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各民族基本形成的本民族世居性的聚居地和分布区,各族人民各就其位,形成了共生的局面。壮族、侗族、毛南族、仫佬等族盛行稻作文化,其饮食结构多以“饭稻羹鱼”为主,多分布于水源较多的河谷和平原之上。汉族和回族迁入广西较早,多从事商业和手工业,因此多居住在城镇之中。[2]侗族主要从事农林业,在盆地河谷经营农业,在山地丘陵经营林业。苗族和瑶族迁入广西相对较晚,多于山区居住。其二,各个民族聚居地不是某一民族独享或专属于某一民族的,而是多个民族共建共有和共享的。在多民族地区,族际间频繁的文化交流、贸易往来和相互通婚会逐渐打破民族聚居地的封闭状态,使其更具开放性和流动性。广西世居民族的地域边界在各族人民的文化交流、贸易往来、联姻通婚之中不断消融,变为了各族人民杂居杂处、开放流动、交融共生的民族聚居区。
广西多民族和谐共生格局的基本特点之三是各民族之间通过经济文化上的交流联系和政治生活上的患难与共构成了融洽团结的族际共生关系。
族际共生的实现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没有哪个民族是在封闭的地域中进行自我发展,广西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族际共生的关系。首先,文化上的交流消除了各族人民心理上的隔阂,融通了各民族之间的情感。如各民族受汉文化的熏陶将清明、中秋、端午节等作为其重要节日,而汉族则受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影响出现了“土著化”的现象。其次,族际通婚和联姻为各族人民系上了一层亲情纽带,促进了各民族血脉相连。从秦汉时期到今天一直都存在着各民族通婚联姻的现象,通婚是推动民族融合的重要方式,使各民族形成了和谐共存的密切关系。最后,各族人民在反剥削、反压迫的联合抗争之中铸就了血肉关系。如大藤峡瑶、壮人民大起义;区希范领导的壮、仫佬、毛南等族人民联合反对宋王朝统治的抗争等。[3]广西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相互联合、相互支持,铸就了患难与共、生死相依的血肉关系。
如今,有超过500万户广西家庭是由多个民族成份构成。龙胜泗水乡八滩村的村民侯振荣,全家共有十口人,四世同堂,却由壮、汉、苗、瑶、侗五个民族构成,一家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4]“十口之家,情融五族”的例子就是族际共生关系的生动体现。
民族平等原则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所提出的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平等的思想进行了时代性的阐述,总书记指出:“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无论在我国哪一个地区开展民族工作都必须坚决维护民族平等,这是维护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而“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这一重要论述则深刻表明维护各民族团结已经上升至战略性高度,事关各民族发展和各族人民福祉。为此,必须将维护民族平等和团结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和指导原则,在维系好广西各民族人民团结和谐、共生共荣关系的基础上,让共同体意识成为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更加牢固、更具生命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虽然并没有涉及到民族问题,但统筹兼顾的思想却对如何处理民族问题极具启示意义。可以说,统筹兼顾就是我们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和开展民族工作的方法原则,是在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指导原则。必须深刻意识到广西民族地区的发展是系统性、全面性的过程,要把握好发展全局,兼顾各民族利益,化解对立和冲突,促进各方面协调发展。具体要把握好以下两点。第一,兼顾各民族物质和精神文化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需要牢靠的物质基础和共有精神家园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奠定物质基础和精神保障。第二,统筹各民族发展问题上的重大关系。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要对广西各民族发展问题上的重大关系有正确认识,只有统筹兼顾经济社会的多方面发展关系,才能形成各要素间的良性互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5]首先,将增进共同性作为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紧扣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因为共同性是共同体的“魂”,丧失了共同性,共同体也将不复存在。其次,包容差异性是承认各族人民身份平等、各民族间团结和谐之重要起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然要包容多元民族文化上的差异和不同,既要尊重和认同各民族文化差异,又要看到正是民族文化的多元发展才造就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最后,民族共生关系的精髓在于求同存异。多民族和谐共生意味着各族人民之间理解并包容民族差异、消融民族间的隔阂、减少民族间的对立,在承认各民族身份地位平等的关系中增进交往、交流和交融,努力促成各民族间共生共荣的利益关系,最终形成和谐共生的格局。
因此,在广西多民族和谐共生格局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势必要把握好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有力凝聚起各族人民向心力,强化多元民族认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思想共识与精神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的“四个共同”重要论述,从大历史观的角度总结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文化根基和精神动力。这“四个共同”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共同性,亦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多元一体”的根源。为此,需要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不断深化各族人民的“四个认同”,塑造其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正确观念。
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需要不断加强对中华民族历史的教育,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传统文化、精神观念等转化为各民族情感联结的重要纽带,持续深化广西各族儿女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使各族人民真正认识到,中华民族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谱写而成,各族儿女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相互依靠、休戚与共的血肉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历史之必然。同时,必须提防一个错误倾向,即狭隘地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解为“广西民族共同体意识”,只有将各民族意识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真正实现各民族具体利益。广西各族人民要坚持以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为引领,将中华民族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作为起点,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形塑各族人民的共同体观念,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注入深厚的历史基因、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共生哲学理论主张用共生关系化解独立和矛盾,促进共同发展,建立起各事物之间共生共存的发展模式。民族共生发展则是从共生理论中衍生出的一种民族发展范式,具体是指各民族通过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合作而形成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共同优化的发展模式。[6]这决定了共生交往观的运行模式,即以互相尊重、互相平等为首要前提、以民族共生发展为根本目标,以兼容并包为基本要求,以民族交流合作为渠道,最终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发展。从理论内涵上讲,共生交往观的根本目标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之“共同”相契合。
广西多民族和谐共生格局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造了良好的社会人文条件,任何工作的开展决不能破坏广西各民族守望互助、共同繁荣的发展格局,更不能损害其团结和谐、共生共荣的民族关系。因此,立足于广西多民族和谐共生格局,理应倡导这种兼容并包的共生交往观,维系好广西各民族之间以及广西与其他地区民族间的共生关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好团结基石。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历史发展之大势,但在推进过程中也会面临诸多问题和阻碍。受到自然环境、经济基础等因素的影响,广西各民族虽然形成了和谐共生的关系格局,但各民族在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发展和繁荣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标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决不能否认和忽视各民族和区域间发展不平衡这一基本事实。具体而言,要为广西各族人民营造互惠平衡的发展环境,缩小各民族间发展差距。这就要求一个民族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其他民族利益为前提,而是要建立互惠互利的发展关系,平衡则是做到发展政策不能偏袒任何一个富裕的民族,也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发展较为落后的民族,发展成果要由各族人民共享。因此,要从宏观上进行政策的制定,科学有效地缩小各民族和区域间发展差距,为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提供有力支持,让先进带动后进、先富带动后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民族问题攸关社会和谐与发展,具体包括民族关系和民族发展等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民族问题是不能避开的话题。完善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可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完善意见诉求渠道和协商对话机制。首先要通畅各族群众的意见诉求和表达渠道,保障人民及时行使其表达权、参与权。其次是建立政府和基层之间的协商对话机制,民族事务治理需要民间组织的多元参与,要更多考虑各族人民的期望和诉求。第二,形成民族事务“共治”格局。完善民族事务治理体系需要更新治理理念,倡导“共治共建共享” 的价值共识,营造政府和民众通力协作、共同治理的良好局面。第三,妥善处理民族事件,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涉及民族因素的各类事件以及违法犯罪案件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于各类民族事件,要依法公平公正处理,对于违法犯罪案件,要依法严厉打击,以此维护各族人民合法权益,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1]朱慧珍.广西各民族文化共生态势及其形成[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1):127-131.
[2]付广华.人类学视野下的广西多民族和谐共生[J].桂海论丛,2009,25(02):89-93.
[3]黄成授.广西民族关系的历史与现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4]廖志荣.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N].广西日报,2021-08-30(001).
[5]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01).
[6]袁年兴.民族共生发展的形成理路及运作机制[J].学术探索,2009(02):76-81.
国家社科基金“边疆民族地区青年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18BKS117);广西硕士研究生创新项目“传统节日仪式感与大学生国家认同研究”(YCSW2021197)
(责任编辑:赵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