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 英
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科学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30
白龙江林区是国家九大重点保护林区之一,下设迭部、南华、兰州北山生态建设管护中心,以及阿夏、插岗梁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等7个单位。白龙江林区不仅是长江上游和黄河中上游的重要水源涵养林区,还是国家西北地区的重要屏障之一。因其具有如此重要的生态地位,国家已经在白龙江林区积极开展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建设工作,但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国家有关部门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明确表示坚持和完善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建设工作是以“美丽中国”建设为核心的,在开展该项工作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切实推进更为严格的生态环保机制建设,并将建设生态环保制度作为中心任务进行贯彻落实,从而使得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的集成效应可以得到全面发挥。在坚持与完善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认识到该项工作是国家总结发展历史,面向社会未来所制定的重大战略部署方案,制定该方案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人民身心健康发展的实际需求,并全面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实施。
首先,坚持和完善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建设是以国家生态建设历程和经验编制而成的,是具有极强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制度。在党的十九大以后,国家更加重视对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内容的建设,并提出了增强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安全性的理念,有效加快各领域生态制度建设进程,让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更具系统化特征,为后续生态建设工作指明方向,并在政策层面提供充足的保障。其次,在坚持与完善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应当以当前的实际发展需求为基准,从而实现有效解决当下资源短缺的问题,并协调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通过了解当前该项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可以明确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建设工作已经处于大力推进及发展阶段,在落实各项工作内容的过程中,生态环境品质会得到进一步提高。但是,由于该项建设工作依旧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并且在不同地域的实际落实情况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进而导致该项工作在总体规划层面存在明显的不合理之处,难以实现对各地区生态安全保护工作的全面控制。另外,由于地方政府和企业在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建设方面难以发挥出良好的联动作用,部分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会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地方政府虽然制订出先污染后治理的方案,但是在实际落实工作方案的过程中存在没有进行系统性规划的问题,源头部分的生态资源也难以得到有效保护。而在使用资源方面,尤其是森林资源,部分地方政府虽然会落实自然资源使用统一登记制度,但是制度的具体内容完善程度相对较低,并且难以与资源的有偿使用相互协调,绝大多数地区的资源开发工作依旧处于一种无序开发或者过度开发的状态。严重影响生态保护责任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的落实。由此可见,实现对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的有效建设至关重要,但是存在一定的难度。
坚持建设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的重要意义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1)实现对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的有效构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核心内容。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相关部门曾多次调整并改变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借助相关战略来解决制度层面的不完善问题,并进一步推动国家生态建设工作,使国家生态治理水平可以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提升。(2)坚持和完善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建设工作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发展的重要维度。由于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建设工作涉及的内容和程序都非常复杂,但是各项内容对提高国家生态治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有关人员应当将其作为生态建设工作的核心内容,将其作为保障,使生态治理制度得以高效运行,充分发挥国家生态制度的优势,进而确保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的有效达成。(3)坚持和完善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当不断加大对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建设工作的落实力度,可以进一步完善该体系的建设内容,确保工作内容可以得到全面、高效落实,进而达成全生命周期的落实目标,从而实现对美丽中国的有效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对国家各生态区域进行建设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都应当积极建设生态安全屏障体系,该项工作不仅可以全面促进国家生态事业的发展,对于实现中国梦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几年来,虽然白龙江林区保护治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其资源现状和生态功能仍旧无法满足当地的发展需求,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
白龙江林区所管辖范围大多为山区,地形条件非常复杂,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滞后,且当地人口聚集地普遍分布于林间,要想实现高水平发展具有一定的难度。当地产业存在林农、林牧交错的问题,导致相关产业之间存在严重矛盾。为了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扶贫工作和乡村建设工作都在当地得到了有效开展,但是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植被损坏和林地占用等问题,导致当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由于当地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当地居民大多有烧柴的习惯,并且因为就地取材的便捷性,导致当地乱砍滥伐现象屡禁不止。由于当地土地坡度较大,在经过耕种后,使得土壤侵蚀问题进一步加剧,最终导致土壤贫瘠、石砾含量过高,无法继续开展耕种工作。面对这种情况,种植户会到水肥较好的区域开展耕种工作,从而导致林地被破坏。在各类惠民项目得到落实后,需要进一步扩大农村耕地面积,进而导致大量林地被破坏、占用,直接增加了当地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
通过了解白龙江林区自然资源储备情况,可以发现当地森林资源虽然呈稳步上升的趋势,但是总量依旧不足,无法满足当地高质、高效发展的实际需求。并且因为该林区存在乔木林种植密度不合理的问题,导致森林病害严重,林木亚健康状态面积已经超过50%。虽然该林区也存在大量人造林,但是因为疏于管理导致人造林实际成活率较低,且人造林树种单一,无法满足生态多样性需求。在上述问题的影响下,使得白龙江林区生态系统不稳定,生态功能也相对脆弱。
在白龙江林区面积不断扩大的过程中,没有及时投入相关建设资金,导致当地生态系统保护工作压力增加。相关林业工作人员由于薪资水平较低,导致其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实际工作质量无法达到生态建设的基本标准。由于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资金短缺将直接导致后续管护工作无法得以正常开展,难以有效发展当地生态环保建设。
为确保白龙江林区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建设工作得到高质、高效开展,保证体系建设制度的健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当积极构建白龙江林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制度体系。
3.1.1 源头防治制度在建设白龙江林区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当加强对林区资源源头的管控,该项举措可以真正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避免重新走新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建设该制度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完善资源利用制度和红线制度,对白龙江林区的资源源头进行严防化处理,实现对资源使用红线的贯彻落实,并将红线框架作为基准,推行生态准入制度。在该项制度充分发挥其实际作用之后,将有效解决白龙江林区的环境污染问题,可以显著提高当地的整体环境质量,切实实现污染控制、质量改善、生态安全风险防控3项工作的一体化开展,全面凸显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的整体效用。除此之外,为了保证白龙江林区的自然资源可以得到合理利用,当地政府还应当制定相应的资源高效利用制度,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实现对自然资源产权的有效维护,确保各项自然资源定位清晰,可以充分发挥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的实际价值。
3.1.2 流程管控制度流程管控制度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白龙江林区的环境保护水平,达成林区全生命周期监管的目标。首先,在健全该项制度的过程中,要构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警制度,从而实现对白龙江林区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的充分了解,并对其进行实时动态预警,实现对白龙江林区自然资源用途的有效监控。其次,相关人员应当合理制定污染物排放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白龙江林区的污染物,并充分保证该项制度落实的严格性。最后,对白龙江林区遗忘造成的破坏,相关人员应当制定相应的环境修复制度,对当地自然资源进行自然生态性的保护和修复。
3.1.3 追责惩处制度追责惩处制度的有效落实对发挥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的实际效用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相关人员应当加强对该制度建设的重视。在追责惩处制度建设的过程中,首先,应当构建后果评价机制,尽可能提升评价的严苛性,从而切实加大追责惩处力度,实现对白龙江林区自然资源的全面管理,切实做到节能减排,保证林区生态的安全。其次,构建生态损坏追责机制,通过该机制实现对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落实,并实现对生态环境破坏者的有效惩处。最后,为保证惩处力度规范,相关人员应当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明确生态环境损坏赔偿要点,确保可以有原则地开展惩处工作。除此之外,为保证能够充分发挥该项制度的实效性,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充分发挥其监管职能,从而实现对白龙江林区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的有效管理。
为了进一步提高白龙江生态屏障体系建设质量,相关人员应当解决当地林区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应当让两项工作互相影响,而是需求实现两项工作的协调开展并有效发挥互相促进的作用。在开展林区保护工作的过程中,针对重点林区和正在建设的林区,工作人员可以采取封山育林的措施,防止经济建设或者农耕活动对相应林区产生影响,毁坏原有建设成果。而为了帮助林区农耕工作的高效开展创造有利条件,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对受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影响的土地进行有效建设和综合治理。将相关地块划分成坡面和小流域等单元,分阶段开展治理工作,通过合理开展植被种植工作,提高土壤质量,整体发挥蓄水固土等生态服务功能,使得相关地块可以满足农耕工作开展需求,促进经济建设工作的高效开展[1]。此外,该项举措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白龙江林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为了有效缓解白龙江地区的生态保护压力,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该项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注重生态保护与生态治理两项举措的协调应用,以全面保护为主、以适当治理为辅的方式,有效防止林区植被退化。并且在治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注重有效发挥土地涵养水源功能,从而自动对地块周围林草植被进行保护,无须额外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2]。在实际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积极落实天然林保护修复工程,并在修复过程中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效控制当地畜牧产业,通过宣传教育和监管等工作的有效落实,帮助当地居民树立良好的生态保护意识,自觉减畜,充分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为了实现对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对珍稀野生动植物群落和栖息定范围的林区采取保护经营措施,严格保护天然植被,有效促进该区域植被的自然生长,全面提高森林覆盖率,进而稳定、丰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对于白龙江林区自然资源质量不达标的情况,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采用以封禁保护为主的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建设举措。针对林木质量较差的区域,严禁放牧,并重点保护相应植被,从而有效提高该区域植被覆盖率,缓解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问题。在封禁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还可以应用保水节水新技术,有效营造混交林,结合人工促进更新和补植等抚育技术,全面提高林分质量,提高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建设的实效性。
针对资金投入不足后续养护工作无法得以开展等问题,最直接的处理措施就是向当地政府申请资金补助,确保工作开展可以拥有充足的资金支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薪资水平,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实现林区建设工作的高质、高效开展。除此之外,工作人员在建设林区的过程中应当注重经济林建设,将培育保护森林资源作为工作重点,有效改善林区说呢过态环境,贯彻落实持续经营的方针,引进先进的林木抚育技术,合理配置林带与林网[3]。在经济林建设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可以有效运用加工业集约式栽培、集团式经营、集群式发展模式,从而构建出资源增长、民生改善、林区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白龙江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建设工作虽然建设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但是在某些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白龙山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建设质量,相关人员应当针对相关问题,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如构建生态公益林,强化林地保护管理等,从而全面提高林地保护水平,发挥国有林区的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