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云霄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研究高校辅导员队伍和思政课教师队伍(以下简称两支队伍)协同育人的重要性、意义以及融合路径等成为众多学者近些年关注的热点,部分学者发表了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在研究制约两支队伍协同育人的原因方面,胡绪明[1]认为两支队伍在专业化、职业化方面的定位与发展,客观上导致了两支队伍之间的功能性脱域。李鑫[2]的研究指出了缺乏联系紧密的交流平台和工作载体,导致两支队伍协同育人失去重要的基石。马成瑶、蔡金淋[3]在研究不同类型的两支队伍协同育人方式中发现,两支队伍协同工作内容水平不高,缺乏内生需求,无法调动两支队伍各自的成就动机。要想有效提高两支队伍的协同育人效果,就不能脱离两支队伍的实际工作内容。辅导员队伍的育人主渠道更多体现在日常思政育人和实践育人方面,思政课教师则主要通过课程育人的主阵地进行思政教育。“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的一体化模式,可以发挥两支队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互补作用,对破解两支队伍“自说自话”的困境和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近几年,兼具“课程育人+实践育人”功能的“研学+旅游”教学形式迅速走红。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首次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2017年红色旅游影响力报告》指出,红色旅游在全国范围内拥有广泛的覆盖面及良好的群众基础。以2019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和2021年“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重要契机,“红色文化+研学旅游”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种顺应时代发展和学生发展需求的教育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知道和认可。推动高校红色研学发展,把“研”“教”“学”与“旅”和“游”结合起来,落实红色研学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这种教学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实践教育功能,能在过程中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使之成为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有效方式。[4]高校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作为思政工作的主要力量,应该积极投身于红色研学的工作中,不断拓展思政课堂教育平台,将红色文化教育与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有机结合,有效创新育人模式,探索实践育人的途径,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从2013年开始,国家就提出了“研学旅行”的概念。2014年教育部基础教育相关负责人曾表示:“相较游学,研学是一种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更加注重‘学’,重视课程内容,更加强化其深刻的教育意义。”2016年《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将研学旅行定义为:“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5]目前,红色研学尚未统一定义,王叶认为:红色研学旅行是研学旅行的类型之一,是以红色旅游目的地为平台进行集体性的、有组织的、有目的地参观实践活动[4]。简言之,红色研学主要的学习内容是根植于各类红色教育研学基地中的“红色文化”“红色精神”,在研学导师的组织与指导下,通过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使教育者和受教者对特定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形态形成“文化认同”,逐步取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育人效果。
自2017年起,关于“红色文化+研学旅游”的网络报道呈井喷式增长,“红色研学”逐渐成为集合校外教育和实践性学习功能,体现“教学做合一”的热门教育活动形式。2021年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充分运用革命文物资源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高校师生、社团走进革命场馆开展研学旅行,支持高校结合革命文物资源组织举办红色研学旅行活动。[6]黄文涛等[7]通过对高校红色研学旅行市场的调研与分析发现,当下高校内的红色研学存在“两个矛盾”:大学生高涨的参与热情和相对贫乏的参与途径之间的矛盾;大学生高期望值的学习要求和相对“水化”的活动内容之间的矛盾。
据调研了解,大多数高校把红色研学等同于大学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时间局限在暑期,由高校共青团组织和管理。这容易造成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角色缺失,造成专业师资匮乏。合理的研学导师团队应该由校团委、辅导员和思政课专业教师联合组成。这三支队伍各有专长,又有协同育人的现实基础和条件,能起到良好的优势互补作用。第二,红色研学没有被纳入教学计划,缺乏扎实的内容体系和评估机制。容易出现研学课程目标不明确,运行形式不规范,“游而不学”“学而不研”的现象,效果不佳。第三,校团委关于红色研学的宣传和推广力度缺欠,在融入性、感染性和及时反馈性等方面有短板,可能出现参与人员“小众化”“精英化”的现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8]高校思政课堂上屡见不鲜的“低头族”是对“独白式”教育方式的抛弃,“入脑、入心”的教育应能够满足学生主体性更深层次的需要,即个人完整性的发展。推动高校红色研学与思政工作的融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最终获得个人发展的“完满”状态。第一,红色研学是“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原则”的实践载体。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将人的全面发展与实践和知、情、意、行相统一是思政育人改革的现实观照。[9]第二,红色研学是一个“探索+体验”的自主建构教育活动。红色研学“情境唤起-意义建构-学习共同体”的认知建构机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多样化的情感体验,个体将在真实情境的任务中完成自身的意义建构。[9]学生只有通过自主建构,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内化认同和长期保持。第三,红色研学促进了师生关系的新发展。每一次的研学活动,都能给教育者和受教者不一样的感受,在更加宽松的共同学习氛围中,师生的关系更为和谐。教师能关注学生的情感,用平等的视角和眼界来考量学生需要状态下的学习情况,接受学生的不同意见,真正做到思想垂范和行为引领高度一致。
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全局性问题。但是笔者通过个人访谈的方式了解到,在实践育人和实践自育环节上,两支队伍中有个人理想信念养成不足的问题。例如,高校辅导员的核心工作内容被严重“稀释”。日常事务性的管理工作占据了辅导员绝大多数的工作时间,完成不同职能部门的各类统计工作和职能部门“外溢性”的工作,严重“稀释”了辅导员的“思政功能”。一方面,辅导员无暇通过交流、培训等形式继续提升自身的思政工作能力,自然就对用新思想武装自己头脑的现实要求显得力不从心。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被称为“离学生最近的教师”,其与学生的人际关系、交流内容等面临着功利化、实用主义等不良因素的挑战。大量的日常事务性工作窄化了辅导员和学生的交流内容,为了完成类似“指标性”的课堂考勤管理、各类奖助学金评审等工作,辅导员和学生的交流更多地变成了硬性的、单方面的交流,“思政育人”似乎变成了某些管理制度的“说教”。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学生座谈时强调,“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10]两支队伍的理想信念教育关系到高校思政育人工作和党的教育事业的纯洁性,为两支队伍的理想信念建设工作提供和发掘优质的“钙源”成为高校思政育人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要明确两支队伍的理想信念、教育主体内容和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牢牢抓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把握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内容的有机融合。两支队伍作为高校思政工作的骨干和核心力量,只有自己坚定了理想信念,“才能有效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红色文化已植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等多方面。从红色文化汲取营养,可以帮助两支队伍更加深刻、全面地学习中国共产党100年光辉历程是筚路蓝缕和砥砺前行相互交织发展的百年,理解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与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初心密不可分。两支队伍投身红色研学活动,通过具体可观、可感的体验与自省活动,将书籍上的事件典故转变为能切实体验的物质感受,深切领悟植根于红色文化的“四个自信”内涵,从一维学习到多维体验的过程,是坚定两支队伍理想信念,提高其思想政治素养的有效方法。
目前,国内学界对如何发挥两支队伍的优势互补作用,把课堂教育和实践育人有机整合,构建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的协同育人模式并提出了诸多解决对策。胡绪明[1]认为,两支队伍协同育人的本质不能被简化为两支队伍之间工作的机械叠加或两支队伍之间工作的相互嵌入。这种以工作内容融入为主或者兼任形式为主的协同育人模式,如无强有力和切实可行的制度保障做支撑是难以长久开展的。一方面,两支队伍的“角色互构”意识依然缺乏,内生动力不足。从实际实施效果看,辅导员参与思政课程建设的融入度较低,一般的参与形式只是承担某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较少参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研教改活动,辅导员似乎是个“编外人员”;而思政课教师对于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也较为冷淡,认为不能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或是认为活动内容与自身的专业背景差距甚远,导致两支队伍的协同育人工作出现浅层化、表面化、简单化的困境。另一方面,“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衔接与联动,欠缺统筹管理和制度保障。要避免将两支队伍的协同育人工作变为仅凭个人意愿和能力开展的“私人”活动,学生工作处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必须联合成立“协同育人工作中心”,在制度保障、组织建立、工作激励等方面进行统筹管理,用稳定的制度和保障推进协同创新工作,激发两支队伍的思政育人工作热情。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以党史为重点,系统学习“四史”,深入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11]随着两支队伍的协同育人程度不断深化,深挖思政课程内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新的方向。红色研学作为学校红色教育品牌之一,是校内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链接的关键一环,是学校红色思政教育的重要渠道。打造红色研学“金课”,把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育人活动中,把固定的课堂变为“流动”的课堂,为学生带来一次“行走”的思政课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为两支队伍创新协同育人内容提供有利的支撑。第一,红色文化具有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有助于两支队伍提高自身政治认知和道德水平。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的红色文化,始终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观点、立场,厘清红色文化与思政工作的内在关联,结合“四史”学习,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可以极大地提升思政育人工作者的深度、广度、温度。第二,红色文化有助于提高两支队伍的育人语言美感。新时代的红色文化,更加具有时代性和可读性,以红色文化为本的红色研学,为高校的思政育人体系提供了丰富、充盈的红色基因,两支队伍的话语表达能从实际体验出发,把老故事融入新时代,提升语言表达美感,打造既符合学科规范又凸显教学特点的思政“金课”。第三,激发红色研学中的体验性与探索性,顺应学生成长的规律。当下的大学生有更强的自主性,对知识的汲取方式变得更加多元。红色研学为学生提供了沉浸式体验和互动体验,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和主动思考获得对知识建构的主体参与感,更能加深对红色文化的认同和信服。
我国有“亲其师,信其道”的说法,心理学家海德也认为教育者与接收者关系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接收者对教育者所宣传的思想观点的接受或排斥。[12]以传统思政课堂中的师生关系为例,依然以呈现教师“教”的逻辑和学科逻辑为主线,学生是一种“跟从”的状态,部分思政课教师甚至存在认知观方面的误区,具有离身性认知的倾向,把学生看作知识的容器,其任务就是无条件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从而造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丧失殆尽。最终学生沦为被动的客体,失去了属于人的自由与尊严。[13]
“后喻”时代下,学生的主体意识日渐觉醒,学生不满足于只扮演“旁观者”,更喜欢能成为活动的“发起者”和“分享者”,而开放型的教学环境可以促进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同侪互助”通道,也有利于学生和教师间建立起良好的平等交流环境。罗向兼[14]认为红色研学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情境空间,它包含了主观的“情”和客观的“境”,是主观与客观相互影响的综合空间,能引发人的认知、思考、活动,并从身体层面、心理层面、情感层面和社会层面激发人的认知学习活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为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红色研学活动淡化了传统课堂中隐匿的权利结构,学生在“安全、安心”的心理状态下增加自我呈现的意愿,师生互动的频率和交互深度有效提高,学生们自主、协同的学习逐渐成为常态。
因此,组建研学“学习共同体”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遵循“学生立场”的教育原则。提供的思政教育是适合和适应学生成长规律的,由追求单方面的知识文化积累的教育观转向关注人的成长性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全人教育观。第二,注意和鼓励学生展现出来的差异性元素。在创造性的教育环境中,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课堂中有自己的“经验”,教师和学生共同提供了文化来源,学生能为自己的不同见地保持自信,珍视自己的差异性,产生明确的自我认同和自豪感。第三,进行真正的“倾听与对话”的共同学习。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用开放的心态,把学习氛围由 “竞争—筛选”变为“平等—合作”,用平等与倾听搭建出来的自治互信的人际环境,是实践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