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学梅(甘肃:积石山县大河家镇甘河滩村魏咀教学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科学领域活动作为幼儿园五大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幼儿科学素养、树立正确科学价值观为教育目标,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大班幼儿教师要合理规划幼儿园科学领域教学活动,立足幼儿兴趣与发展需求,让教学活动与小学接轨,为幼儿未来的科学学习做好充足准备。
幼儿园科学领域教学活动以培养幼儿科学价值观、科学素养为主,要求幼儿能主动对自然事物或现象展开科学探究,为其他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幼小衔接背景下的大班幼儿园科学领域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引导幼儿对生活及自然的挖掘,还要落实《纲要》中的教育要求,将科学领域活动与小学科学活动相接轨,让幼儿获取更加丰富的学习、生活、自然知识,通过直接感知与亲身体验强化幼儿的科学思维,为其未来的小学生活做好充足准备。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教师,也是展开教学活动的最佳保障。要想构建高质量的科学领域教育活动,需要幼儿具备较强的探究欲望与学习意识,主动地对科学知识展开挖掘与探索。基于此,教师可从幼儿的活动兴趣出发,围绕其兴趣创设科学活动,将幼儿的游戏兴趣转化为科学探究的内驱力,在趣味活动中构建高效的科学教学活动。
在一次区域活动中,大班幼儿开心地玩着小赛车,并将桌子视为跑道,与同伴们展开了竞速比赛。随着游戏活动的不断深入,幼儿们对轮胎改了又改,都争当着最快的“赛车手”。突然一名幼儿提出问题:“为什么轮胎都是圆形的?用其他的形状做轮胎不可以吗?”该问题提出后周围同伴快速反驳:“不可以!怎么能用其他形状做轮胎呢!”“用其他形状的轮胎车就不会前行了!”该幼儿继续提出疑问:“为什么其他形状的轮胎车就不会前行了呢?”各种各样的答案相继而出,教师听闻幼儿的讨论后思索片刻,创设了科学领域活动——“奇形怪状的轮胎”。
在活动展开时,教师为幼儿准备了不同形状的轮胎,有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六边形……并对幼儿说道:“有几名小朋友对轮胎的形状提出了疑问。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不同形状的轮胎,请各个小组进行实验,看看都会出现什么情况。”教师话音刚落,各个小组的幼儿快速地为赛车更换了不同形状的轮胎,展开了活动。没一会儿他们便争前恐后地告诉教师:三角形的轮胎卡住了,不能向前移动了;正方形的轮胎根本动不起来;六边形的轮胎……根据幼儿的实验情况,教师也加入了幼儿的讨论,最终通过师幼间的共同探讨总结,发现:其他形状的轮胎都有锐利的“角”,赛车动起来不方便;但是圆形轮胎很光滑,受到的阻碍最小。在总结完观察到的知识和现象后,教师也向幼儿讲解了有关“阻力与摩擦力”的科学知识,强化了幼儿的科学素养。
在“奇形怪状的轮胎”科学活动中,教师观察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状态,捕捉了幼儿感兴趣的讨论话题,立足幼儿的探究兴趣与好奇心创设了科学游戏活动。据此,快速点燃了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其通过操作、实践、探讨等环节,发现全新的科学知识,从而构建了一节高效的科学领域课程。
随着幼儿的成长,其对生活经验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大班幼儿,在活动中常常会询问教师各种各样的问题。基于这一特点,教师在科学领域教学课程的构建中,可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科学知识与现象,利用真实的学习情境启发幼儿的科学思维,让其从不同角度认识科学、感知科学,了解科学知识的奇妙与神奇,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二十四节气歌》代代相传,其不仅蕴含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更是通过不同节气反映了气候的变化。“生活即教育”理念要求教师立足幼儿生活展开教学活动。在科学领域教学活动的构建中,教师可从“节气”入手,利用气候上的变化构建“系列性科学教学”,让幼儿通过记录、感知、实践等方式,获取更多生活中的科学知识,为其未来的小学生活做好准备。首先,教师可从“气温”入手,在班级内为幼儿准备“室外温度计”,带领幼儿学看温度计,并引导其在每天的日历上记录温度的变化,让幼儿感知四季的风采;教师还可利用节气特性构建科学领域活动。如“惊蛰”节气,寓意着“冬眠的虫子逐渐苏醒”,教师可引导幼儿走到户外环境中,观察泥土中、角落里的昆虫状态,获取更多与节气有关的科学知识。在“霜降”时,教师可在早晨带领幼儿观察自然界植物的变化,看一看随着气温的变化,植物受到哪些影响。这些具有节气特征的科学活动都能有效点燃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幼儿通过与自然环境及生活场景的互动,能获得更多有效的科学知识与信息,在自由探索中构建别样的科学领域活动。
《纲要》明确指出,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由此可见,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动手操作和实践活动是让幼儿获取科学知识最有效的方法。在科学领域课程的构建中,教师可为幼儿提供一些动手操作的契机,让幼儿在反复尝试与实践中感受到科学活动的魅力,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大班幼儿面临幼小衔接的关键期,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可适当地为幼儿讲解一些有关小学的知识。幼儿上小学以后,首先要学会看课程表,知道每天需要带哪些课本,知道下一节是什么课要用到哪本书。针对幼儿未来的学习生活,教师可创设科学活动——“认识课程表”。在该活动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幼儿出示“课程表”,并调动幼儿对钟表的经验,引导其说出“课程表”上的时间。在幼儿对课程表有所了解后,教师可为幼儿发放空白表格与贴纸,让幼儿结合自己在幼儿园的时间和活动,制作出“幼儿园课程表”。这种科学活动能让幼儿快速地了解有关小学的知识,实现“衔接”工作的目标,还可以让幼儿在操作中学会合理规划时间与活动,感受隐藏在“身边的科学”。
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素养,需要其不断地对自己提出挑战与质疑,在反复的猜想与验证中获取更加丰富、有效的科学知识。在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活动课程中,教师可引导幼儿结合自己感兴趣的元素提出疑问与猜想,并鼓励幼儿通过自己的力量与方式验证科学知识,在实践中获取全新的学习经验,进一步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储备。
在一次科学活动中,教师设计了“漂浮的鸡蛋”科学活动。活动开始前,教师为幼儿设计了一个疑问情境:将鸡蛋放到水杯中,鸡蛋便沉入了杯底。教师在杯子里加入了一些魔法粉末,粉末溶解后鸡蛋就浮上了水面。教师还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神奇的粉末(食盐、小苏打、白砂糖),请他们搅一搅、动一动,看看谁最快找到神奇的魔法粉末。教师抛出问题后便让幼儿大胆地展开实践尝试,引导其将不同的物品投入水中,看看鸡蛋发生了哪些变化。随着幼儿的多次尝试与反复实践,幼儿最终发现:加入食盐能让鸡蛋漂浮起来。教师也借此机会向幼儿讲解了有关“密度”的知识,通过实验想象让幼儿获取了全新的科学经验。
在上述活动中,教师针对科学现象为大班幼儿设置了趣味科学活动。在活动开始时,教师并未直接向幼儿详解科学活动的神奇之处及科学原理,而是为幼儿准备了丰富的游戏道具,让其结合实验情况反复进行尝试,引导幼儿大胆地对所学内容展开挖掘与探索,最终通过师幼讨论及教师总结升华的方式学习了全新的科学知识。幼儿在操作中自主验证科学猜想,丰富了科学知识储备,实现了科学领域的教学目标。
我国幼教之父陈鹤琴老先生曾说过:“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自然环境、外界社会产生了极强的好奇心,在户外活动中常常缠着教师问一些自然现象。而在幼儿未来的小学生活中,自然科学知识学习也是小学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教师在构建科学活动时,可从“自然角度”入手,带领幼儿走进户外活动中,观察自然界动植物的变化,让他们通过师幼间的共同探讨获取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同时也为其未来的小学生活做好充足的准备。
在探索自然科学知识时,教师可利用户外环境构建科学领域课程。在户外活动展开前,教师可为幼儿投放一些活动器械,如放大镜、观察表、直尺、水桶、铲子等。这些物品能满足幼儿对自然环境的探索需求,使其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进一步感知自然魅力。而在幼儿活动中,教师可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提问,教师再根据幼儿的问题创设科学活动。如幼儿在观察昆虫时提出问题:“昆虫冬天都住在哪里?”教师便可设计“冬眠的昆虫”科学活动;幼儿观察、记录向日葵时提出问题:“向日葵为什么一直都面对着太阳?”教师便可设计科学领域活动“向日葵的秘密”;幼儿观察蔬菜时提出问题:“植物是怎样吸取土中的养分的?”教师便可创设科学领域活动“神奇的根部”。这些科学课程的创设源于幼儿对自然环境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教师利用幼儿感兴趣的元素引导他们展开对知识内容的探索,能让其更好地感受到自然环境的魅力。通过领域课程丰富幼儿对自然科学的认知,不仅能有效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还能为其未来的小学生活做好充足的准备。
总而言之,科学领域活动的开展与构建应当立足幼儿的实际情况。教师要观察幼儿在区域游戏、日常生活、户外活动中的状态,结合其年龄特点与思维发展阶段,构建一些难度适宜、便于操作的科学活动。在满足幼儿探索欲望的背景下提高其对科学知识的探究欲望,落实“幼儿本位”的教育理念,同时也可以构建具有“园本气息”的科学教学活动,与幼儿未来的小学生活接轨,为其未来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