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洁淼,曾 杨,王 斌,杨方超
(成都市金堂县农业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植物保护站,成都 610400)
近年来,在金堂县水稻化肥农药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和偏差,影响了水稻产量、产品质量和综合效益。在施肥中,稻农一方面为了追求劳动效率,偏好施用化肥而忽视有机肥的施用;另一方面为了追求高产,盲目增施化肥,尤其偏施氮肥,由此导致稻田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结构恶化、肥料利用效率降低,增产受阻,产品质量下降等系列问题。而在病虫草防治中,一是注重“治标”,忽视“治本”,“见虫治虫,见病治病”,“轻防重治”;二是过度依赖化学防治,农药使用频次较高、强度偏大,农药向周围环境漂移、在产品中积累,长此以往,既影响产品食用安全,又污染环境。由此可见,常规施肥技术已不能适应水稻生产环境、品种、生产等变化的要求;常规病虫防治技术也已不能有效针对病虫变化的防控需求,也不能满足人们对稻谷产品更高食用安全要求,更不能满足绿色、优质、高效的产业发展要求。为此,笔者经过多年的试验、摸索,总结出一些适合金堂县水稻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实用技术。
通过对金堂县水稻化肥农药使用情况调查,分析其使用量偏高原因;针对关键环节,通过综合施策,达到提高使用效率,控制和减少使用量,提升产品质量,增加综合效益,由此筛选、总结和集成适合我县水稻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关键技术,推动我县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等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金堂县水稻化肥农药施用现状调查,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形成原因,针对性开展研究,为集成金堂县水稻化肥减量关键技术提供可靠依据。
2.1.1 忽视施用有机肥 在上世纪70年代前,我国农作物生产几乎全采用生活垃圾、作物秸秆、人畜粪便等材料作为肥源,进入70年代后,以单一元素为主的化学肥料(以下简称化肥)逐渐用于农业生产中。改革开放以后,多元素、多品牌的商品肥料在水稻等农作物生产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商品肥料在水稻生产中的广泛使用,传统农家肥逐步被淘汰弃用。目前,也有市售商品有机肥,但在水稻上使用的很少。形成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一是化肥施用省工,由于化肥中养分净含量高、需用量小,施用时用工少,而有机肥中养分净含量低,需用肥料数量大,施用时耗时、耗工;二是化肥施用方便、干净,目前生产上一般都使用固态化肥,施肥时不易弄脏手、衣物等,而所有有机肥均为有机质腐熟而成,施用时容易弄脏衣物,且往往有异味;三是有机肥制作周期长、综合成本高,且因养分含量相对低,体积大,增加运输成本;四是自制有机肥的自然与社会条件已不复存在。我国数千年的农耕文明史,也伴随着农家肥(有机肥)的制作、利用发展史,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城镇化、新农村建设、面源污染治理等事业的推进,自制有机肥带来的环境影响与美丽乡村文明建设之间形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传统方式自制低成本有机肥的社会、自然条件已经完全丧失。
2.1.2 营养搭配不合理 一是重视氮肥,轻视磷钾肥;二是忽视微量元素肥施用。全县稻田普遍氮肥、磷肥施用充足,且部分偏重,钾肥均会施用,但用量不足,而硅、镁、硫、钙等中量元素肥和铁、锰、锌、硼、钼等微量元素肥却往往被忽略,生产上常常出现秧苗徒长、贪青倒伏、空秕粒增加、植株生长缓慢、个体矮小、早衰、抽穗不齐、穗形小、结实率低、籽粒不饱满等现象,造成产量和品质明显下降。形成原因有:一是氮肥最先在我国推广使用,广大农民对其促进生长和增产作用非常了解;二是氮肥施用后,作用效果快且直观;三是农户对氮肥以外的营养元素对水稻正常生长,产量、品质的影响认识不足,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
2.1.3 施肥时期不当 一是施肥次数少,基肥施用量大,追肥注重返青肥忽视缓苗肥和穗肥;二是稻农只重视施肥总量而忽视按水稻各生长期对不同养分的需要分阶段施用。分析主要原因有:一是为了节约作业用工,减少施肥次数;二是稻农对水稻不同生育期需肥特性不了解、不重视。
2.1.4 施肥技术水平低 广大稻农在施肥水平不高,主要表现为:一是通过攀比相邻田块秧苗长势施肥,破坏营养供给平衡;二是喜欢表面施肥,忽视肥料深施,造成肥料吸收利用率低,造成浪费与环境污染。主要原因是对配方施肥不坚定;生产环节为了省工。
2.2.1 过渡依赖化学防治 与化肥的使用相似,在上世纪70年代前,我县水稻病虫防治主要采用生态调控与农业防治,进入70年代后逐渐引入少量农药防治和灯诱防控技术。改革开放后,逐步完善了生态调控、物理防治(物理阻断和理化诱控为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较完整的综合防控技术。但生产实际中,稻农几乎采用化学防控,造成病虫害抗性增强,防治难度增大,用药水平升高,防治成本上升。经笔者调查分析,主要原因有4个方面:一是化学防治简单、方便,作用快,效果直观;二是物理防治成本高,且不能完全替代化学防治;三是目前天敌产品、生物农药等价格偏高,且种类不全,使用技术性要求较高,同样不能完全替代化学防治;四是生态调控体系复杂,短期内效果不明显。
2.2.2 重治轻防 在水稻实际病虫防治中,稻农对病虫害的调查充分、病(虫)情判断不准,为保证生产,往往采用见虫治虫,见病治病的办法,一般不会采取预防,一旦错过防治最佳时期,就只得二次用药,增加农药使用量,增高防治成本。分析主要原因有:一是病虫发生初期不易被发现;二是稻农对一般性病虫害的初期症状缺少判断能力,只有症状明显了,才能作出判断;三是出现疑似病虫危害时,心存“可能不会发生”的侥幸心理,耽误“病早”“虫小”防治最佳时期。
2.2.3 农药选择与使用不当 一是选用农药种类单一。针对相同防治对象,连续多年使用几种制剂,未达到交替使用农药的目的;二是针对性不强,“下大包围”,随意混配,盲目用药;三是为保证防治效果,部分稻农不按规定,擅自加大使用浓度或单位面积用量。分析主要原因有:一是稻农习惯选用自己“信得过”的农资店购买农药,而每个农资店进货渠道往往单一而固定,因此,所售农药种类不多、更新换代慢;二是稻农对症状描述不清,农资店为“保证声誉”,配售农药时可能会“下大包围”;三是有的农资店为了自身利润,可能搭售一些不必要的药剂。
2.2.4 单户防治,多次用药 在局部区域内,针对同一防治对象开展多次防治。分析原因为:当具传染性或传播性病虫害(如水稻“两迁害虫”、稻曲病等)侵入时,因一般采用单户防治,各户的用药时间、药剂种类不统一,极易造成病虫害交叉感染、传播,同一田块往往需反复用药才能有效控制其传播危害。
3.1.1 秸杆还田 我县水稻前茬作物主要为油菜、小麦等作物,可产生秸杆330kg/667m2。通过秸杆还田,可为稻田提供充足的有机质,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和供肥性能,增强根系吸肥能力,提高肥料利用效率,达到化肥减量增效目的。主要技术:①选择适宜的还田方式。目前,秸杆还田主要包括4种方式:秸秆粉碎翻压还田、堆沤还田、焚烧还田、过腹还田。结合我县实际,建议以秸秆粉碎翻压还田和过腹还田为主。在机收田块,选择粉碎翻压还田。该方式具有还田效果好,副作用小,省工,且秸杆铺撒均匀。在种养结合区,也可采用过腹还田。该方式虽然秸杆利用率高,但还田工作量大。②还田量要适中。如果还田量过大,容易因秸杆未充分腐熟引发中毒型赤枯病。最适还田量为60%~70%,约200kg/ 667m2,旋耕前,要将多余秸杆移出田块另行处置。如要全量还田,一是选择株高适中的前茬作物品种,控制长势,调减秸杆产量;二是秸杆分布均匀,避免秸杆过分集中,影响腐熟;三是将还田田块灌水后至插秧时间较常规田延长10~15D,促进秸杆腐熟。③施氮保墒。促成秸秆腐熟的微生物所需的碳氮比为25∶1,而油菜和小麦秸杆的碳氮比约为75∶1,碳多氮少,影响秸秆腐解。因此在秸杆还田时应加大基肥中氮肥施用比例,并根据还田比例增大而增大。同时,由于秸杆在分解过程中,需要大量水分,因此在秸杆还田时还需保持土壤湿润。
3.1.2 优化施肥方案,提高肥效 针对水稻施肥中存在的问题,可通过以下措施,改进施肥方法,提高肥料利用率,保证产量和品质:①配方施肥。根据稻田供肥能力和水稻生产对肥料的需求,按比例补充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避免肥料施用过多或不足,营养搭配不当。②分期配施。基肥:在稻田翻耕时施入,每667m2施纯氮 4.5~5kg、磷3.5~4.5kg、钾5.5~6.5kg复混肥或单元素肥;分蘖肥:分蘖期(插秧后约2周)追施尿素5~8kg;拔节肥:拔节期(插秧后约5~6周)追施穗肥尿素8~12kg/667m2;穗肥:抽穗(插秧后约10周)每667m2追施粒肥尿素2~3kg。③优化施肥方法。一是基肥深施,可减少肥料损失;二是施用水稻专用肥,保证营养均衡供给。通过在官仓、高板、竹篙、转龙等镇(街道)连续5年开展稻田前茬作物秸杆还田、水稻配方施肥示范,经调查,示范田块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较常规增加150%以上,达到75g/kg,施肥量减少3kg/667m2(约10%),土壤结构得到根本改善,平均558kg/667m2,增产幅度1.64%。
3.2.1 带药移栽 在秧苗移栽前,选用针对性高效低风险农药,采用“一枪药”,实现对越冬代二化螟、稻蓟马、稻瘟病等本田病虫的秧田期防治,前移病虫防治关口,降低防控成本,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防控效果。关键技术:药剂选择,要侧重选择时效长、防效好、低毒低残留对路药剂。施药时间,要在栽秧前2~3d施药;施药仔细周到。施用药液量要充足,作业要仔细,尽量杀灭防治靶标病虫,压低其进入本田基数。
3.2.2 穗期病虫害统防统治 每年7月是全县水稻抽穗期,也是多种重大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的关键时期:高温多雨,利于穗颈瘟、纹枯病、稻曲病等病害发生;强对流天气,有利稻飞虱、稻纵卷螟的传入、传播与危害;正值水稻二代二化螟的发生高峰。在此病虫集中发生的关键时期,采取成片统防,是有效阻断这些病虫交叉传播危害,提高农药使用效率,避免多次用药的主要抓手。核心技术:①加强田间调查,准确把握区域内病虫发生动态,确定防治靶标。②坚持“五统一”:统一组织发动、统一技术方案、统一防治时间、统一防治药剂、统一防治行动。③正确选配药剂,一是根据防治靶标选择对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二是防治相同靶标,交替农药品种,实践中效果较好的3个配方:35%氯虫苯甲酰胺9g + 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20mL+2.5%井冈·枯芽菌300g/ 667m2或20%甲维·三唑磷80mL+30%己唑醇10g/ 667m2。25%己唑醇20mL +30%苯甲.丙环唑20mL +10%吡虫啉20g +杀虫单40g/ 667m2。如需防治稻飞虱,则添加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20g/ 667m2,或45%毒死蜱100mL/ 667m2,或10%噻嗪·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50g/ 667m2。④使用高效植保机械。选用静电喷雾器、机动喷雾器、植保无人机等高效植保机械,减少“渗、冒、滴、漏”等农药漂移,提高农药利用率。⑤坚持安全用药。一是注意个人防护,首先须穿戴好防护服、口罩等,其次须选择无风或微风天施药,有风时站在上风口施药;二是对农药包装废弃物进行必要的清洗,再集中处置,减少残存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避免对村容村貌的影响。通过在官仓、高板、竹篙、转龙等镇(街道)连续5年开展带药移栽、穗期病虫害统防统治示范,示范田较常规减少施药2次以上,减少用药50~75g/667m2,节约防治成本120元/ 667m2以上,产品质量、食用安全性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针对全县水稻施用有机肥不足,营养搭配不合理、施肥时期与方法不当等主要问题,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对前茬作物秸秆实施粉碎翻耕还田,可显著提升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根据水稻需肥特性,结合全县稻田供肥性,通过精准调整养分配方,分期施肥等措施,切实提高肥料使用效率,提高生产效益,形成全县水稻化肥减量增效关键技术。另一方面,针对全县水稻病虫防治中存在的“重治轻防”等问题,采用秧苗带药移栽,将病虫防治端口前移,减轻本田期防控压力,减少用药1次以上;针对穗期病虫害种类多、危害大、易交叉为害等特点,采取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率和防治效果,避免二次用药,进一步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防控成本,从而形成了全县水稻农药减量增效的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