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倩,杨 航,杨皓宇*,李志刚,雷开菊
(1.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成都 610000;2. 四川省自贡市乡村振兴发展服务中心,四川 自贡 643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其视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指出,要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增强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继续开展污染防治行动,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和土壤污染治理”[1]。2021年一号文件也再次强调,要“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由此可见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工作(以下可简称“两减”工作)的重大现实意义,这也必然成为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题中之义和重要内容。
自2015年农业农村部启动“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以来,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四川省自贡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按照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高度重视化肥农药减量化工作,并将其作为落实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自贡市特成立以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市化肥农药减量化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按照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提出“长短结合、点面推进”的工作思路,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的工作主线,在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工作。
近年来,自贡市化肥农药减量化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统计数据显示,2018~2020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分别为90143、88834、82194t;2018~2020年农药使用量分别为2167、2100、1923t,2020年化肥、农药用量同比2018年分别减少8.8%和11.3%,全市化肥农药用量呈持续递减趋势,这一过程主要依托以下主要做法。
1.1.1 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自贡市政府及农业农村局等相关单位,以专题会议、讲座、讨论等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深化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市农业农村局先后组织学习《土壤污染防治法》《农药管理条例》《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明确了自身在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工作中的职能职责,牢固树立起绿色发展理念和环保责任意识,将“两减”工作视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1.1.2 研判形势推动部署 市农业农村局作为化肥农药减量化工作的牵头单位,将“两减”工作作为一项常态化、长期性的重要议题,通过成立专项督导组和专家指导组,增强议题研讨的频次和力度,多次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综合研判形势,加强研究部署。对相关工作统筹部署、细化推进,对具体责任落实、任务分解、细则制定进行讨论商定,建立起“专项指导、包片指导、科室指导”三级指导机制,确保“两减”工作落地落实。
1.1.3 出台政策促进落实 为推进“两减”工作,市农业农村局逐年分类制定印发系列政策文件,如《自贡市2020年化肥使用量负增长行动实施方案》《自贡市2020年农药使用量负增长行动实施方案》等具体实施细则;《关于在全市5条主要河流流域建立化肥、农药减量示范点(区)的通知》《关于务实深入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化攻坚行动的通知》等专项整治方案;《自贡市推进化肥减量化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自贡市推进农药减量化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等长效落实方案等,确保推进“两减”工作政策有力、实施有序、行动有效。
1.2.1 推进调查监测 自贡市设立肥料使用量调查点位和农药使用量监测点位,加强定位监测,推动搭建常态化调查监测网络,初步摸清化肥农药销售使用和减量增效情况。建立完善统计会商机制,形成“行政村组织村民小组起报→各乡镇(街道)统计站汇总审核→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确认的逐级上报”数据上报制度;建立市、县(区)、乡(镇)三级会审制度,形成“各级统计部门会同农业农村部门对下级上报数据会审→反馈会审意见到下级统计部门(含村级)→下级统计部门(含村级)重新核定数据再次上报并抄送同级农业农村部门”会审机制,确保调查监测数据来源准确有效。
1.2.2 落实主推技术 自贡市以主要区域和技术措施为中心进行重点布局和部署工作,将主要河流流域内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所在乡镇(街道)、现代农业园区重点乡镇(街道)、农业重点乡镇(街道)等作为主推区域。市级以上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作为主推对象。水稻、玉米、油菜等主要粮油作物以及柑橘、设施蔬菜、茶叶等经济作物作为主推作物。理化诱控、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和有机肥替代化肥、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水肥一体化等作为主推技术,将“两减”关键技术推广落实并优化集成,促进取得工作实效。通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自贡市施肥结构也基本上同全国一致并逐步趋于合理[2]。
1.2.3 强化示范引领 加强示范引领,创建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依托的“两减”示范点、以区县为单位的“两减”示范区,并实现涉农乡镇(街道)全覆盖。通过开展肥效、肥料利用率试验,引进试验新型肥料品种和试验水稻、大豆、马铃薯等优质高产品种,集成“稻-菜”水旱轮作、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等绿色高效技术,推动“两减”技术试点试验。积极争取“两减”示范项目,推动有机肥替代化肥、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秸秆综合利用、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融合等项目落地落实,加快耕地质量提升和农业绿色发展。
1.3.1 扩大宣传培训 为普及“两减”知识,自贡市充分挖掘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途经。通过入户发放《科学施肥用药明白纸》、设立村级“两减”知识专栏、悬挂宣传横幅等形式,利用报刊、电视、村广播、流动巡回宣传车展开常态化宣传,现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加大“两减”技术培训力度,将其纳入市、县(区)基层农技人员技能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等培训内容。通过以会带训、专题培训,持续提升“两减”知识技能在农资经营者、种植大户、新型经营主体及普通农户中的普及推广成效。
1.3.2 强化行业监管 从源头加强质量检查,加大对农资生产和销售市场的行业监管力度。增大力度抽检全市生产企业、经销商化肥农药样品,对证件登记不齐、抽检不合格等情况,进行持续跟踪检查和日常抽检。搭建运行“自贡市农药监管追溯平台(ERP系统)”,准确记录农药进销情况,规范经销商进销台账和新型经营主体生产记录台账格式,建立“两袋一膜”回收处理体系。加强执法力度,对违规使用化肥农药、不按规定建立台账等行为进行严格查处。
1.3.3 加强督导考核 市农业农村局成立督导组和专家、片区指导组,建立领导包片督导和巡回指导机制,以过程督导为抓手,不定期对区县和部分重点乡镇(街道)“两减”工作落实情况开展督导,直插基层保证督导常态化。坚持以考核为导向,先后把“两减”工作纳入环境保护党政同责、食品药品安全党政同责、土壤污染防治、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和乡村振兴等考核,严格实行重考、重查、重惩,以强化考核指挥棒作用推动“两减”工作深入落实。
对于“两减”工作的推进,部分地区还存在力度不够的问题。由于基层基础比较薄弱,部分乡镇在思想上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仅把“两减”工作视为一项临时性工作来抓,并未建立长效机制、规范工作程序;加之基层力量较为缺乏,部分乡镇并未专门设置统计站或实行专人负责,导致化肥农药使用量统计体系不完善、操作不规范、数据不准确。同时,随着近年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为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及农产品供给需要,在增产扩面提升粮食产量的过程中,施肥用药需求量逐步加大,在配套技术措施不能同步匹配到位的情况下,“两减”工作的持续推进和贯彻实施面临新的挑战和瓶颈。
由于化肥农药调查点并未实现全覆盖,农药使用量调查点偏少等情况仍然存在,由此造成统计样本数量少、代表性不强。化肥农药统计机制并未完全健全,人员配备不足、统计方法不清,导致耕地质量调查统计数据与现实情况存在差异,不能为施肥用药提供有效数据支持。部分区县由于无项目支持,未持续开展肥料利用率等试验,造成测土配方施肥基础工作推进不平衡。数据总结提炼不及时,部分区县虽掌握大量耕地质量调查数据,但不能及时总结提炼,未形成区域推荐配方,不能为配方肥施用药等技术推广提供有效支撑。
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不能为土壤污染防止提供有力技术支撑[3]。自贡市技术集成和力量支持相对缺乏,基层农技人员数量少、流动性强、老龄化突出,“两减”技术推广应用也多以常规性、基础性技术为主,新型高效的技术推广应用力度不够、方法不多;加之地处丘陵地区,地块散而小,耕地细碎化明显,农业点多面广,种植户大多老龄化严重、文化素质偏低,对推广“两减”工作的重要意义意识不足,主推技术等也主要针对种植大户宣传,而对散户的培训覆盖不高,造成仍有部分散户对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宣传培训的接受度不高、落实不到位,由此导致“两减”技术推广运用存在阻碍和挑战,宣传培训力度有待持续覆盖、全面加强。
3.1.1 明确考核职责 对于牵头单位,要求区县、乡镇梳理并明确自身对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工作的法定职责,进一步明确“两减”工作对于自身各项考核的重要地位。特别对于基层党政领导干部,要持续提升对“两减”工作的认识高度,及时对工作推进、反馈等情况加强总结汇报。通过逐级压实工作责任,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与环保、统计、供销、市场监管等多部门的协调联动,系统推进“两减”工作。对于实施主体,要积极引导增加项目前置,区县农业农村局要将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的实际情况,作为种植大户及新型经营主体等重要考核指标,并以其前一生产周期的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成效,作为申报后续种植业相关财政项目的必要考核内容和评估条件,以此严格规范、激励各类主体对“两减”工作的贯彻落实。
3.1.2 推动科学监管 建立化肥农药行业安全责任监管清单,健全完善监管追溯平台,积极加强日常监管,完善化肥农药管理长效机制,规范农资经营进销台账和种植业生产记录台账管理。市、县(区)农业农村部门要积极履行化肥农药监督管理责任,督促指导经营单位和种植业生产单位建立完善的采购、销售和生产记录台账。积极推动各经营单位台账信息化,逐步实现经营监管数据信息化,促进化肥农药监管综合能力提升。全力推进化肥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建设,推进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探索完善分级负责回收机制,推动生产者、销售者、使用者履行主体责任和回收义务。
3.1.3 加大查处力度 加强执法查处力度,结合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组织开展化肥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的监督检查,排查生产经营风险隐患,规范经营行为。对市场上化肥农药产品加强监督抽查,质量有问题的产品,立即组织立案查处。从严查处违规使用、不按规定建立台账等行为,对违反国家有关法律和政策规定造成化肥农药乱用滥用、增量增污的农户和组织,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依法查处,责令立即整改;对工作措施不到位、工作效果不好、出现严重过失的,移交纪检监察部门。
3.2.1 完善统计机制 农业农村部门要积极加强与统计部门对接,充分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能职责和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密化肥农药使用量调查点位,完善使用量统计机制,设立统计站、明确数据报送人员职能职责,完善多级会审协同制度,加强各部门的协调联动、促进沟通,合力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统计工作,确保统计数据来源真实有效。
3.2.2 增强使用调查 制定并按照“化肥农药使用量调查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全程施肥用药系统调查,分析评估种植业化肥农药的使用状况。加快推进对化肥农药施用现状效果、利用率、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覆盖率等调查统计,加强对各类调查数据核查评估。通过现场调研、问卷调查以及电话回访等形式,开展农户“两减”技术知晓率、满意度调查,对技术推广情况开展调查评估,以此推动各辖区根据自身地力情况,分区域、分作物优化调整施肥用药配方。
3.2.3 溯源追踪监测 建立分级负责、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通过固定观察和定点监测等形式,对化肥农药使用情况开展长期监测,定期对污染状况进行评估[4],全面掌握化肥农药使用及面源污染等基本情况。确保日常巡查和定期抽查,加强对化肥农药的溯源监管、采样化验、抽查监测等数据管控,对施用情况切实做到有源可溯、有因可查,及时上报检测化验结果,建立土壤养分数据库。根据农户、种植大户和新型经营主体及各级示范点,建立信息化数据库,明确不同作物的主推技术和用法用量,运用数据加强减量增效的经验方法总结、分析与反馈,增强风险预警能力。
3.3.1 增强宣传力度 发动一切有利资源和优势,运用多种形式和途经,加强对化肥农药科学使用知识、技术、政策的宣传培训,提高农户环保意识并指导其科学施肥用药[5],提高其对假劣化肥农药的识别能力,全覆盖签订化肥农药减量知晓书,进一步理解掌握科学、系统的政策方针和知识内容。充分凝聚力量增强向基层的宣传培训力度,加强深入田间地头的实践指导,举办科学安全施肥用药技术应用培训班、现场会、观摩会、座谈会等,大力推广使用高效、绿色化肥农药等产品,积极引导转变传统、错误的施肥用药习惯,督促种植大户和新型经营主体健全化肥农药使用档案。
3.3.2 强化技术推广 根据政府农机部门对农户提供化肥农药施用技术信息,可以显著降低农户单位面积化肥农药施用量的现实情况[6],要普遍性的加大对农户特别是散户的技术信息普及和推广,有针对性的加大对绿色高产高效技术的推广力度,以辖区内单位面积施用量高的地区、作物和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研究制定化肥农药减量技术包,推广配方肥、有机肥和绿色防控、专业化统防统治等重点技术,强化对种植大户和新型经营主体的技术指导。完善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相关技术规范,设立化肥农药减量技术咨询热线,逐级开展化肥农药减量技术培训指导。
3.3.3 加强示范引领 建立不同类型的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农田和示范区,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和标杆作用[7]。加大对域内重点流域、河流沿线、饮用水水源地等化肥农药减量示范点的监管力度,落实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应用和有机肥推广补贴示范试点项目。每个示范点要确定具体行政和技术责任人,明确创建示范点的目标作物、目标产量、主推技术等,规范示范点管理,强化对示范点减量增效的总结分析。加大对“两减”相关项目和资金的争取和落实,全面促进耕地质量提升和农业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