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多抗双低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汉安油8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2022-02-25 11:37宋艳霞李卓玺黄辉跃汪仁全陈新媛荣飞雪钟光跃王相权关淑仙杨杰智黄丽萍王仕林
四川农业科技 2022年12期
关键词:冬油菜菌核病油菜

宋艳霞,李卓玺,黄辉跃,汪仁全,陈新媛,荣飞雪,李 明,钟光跃,王相权,关淑仙,杨杰智,黄丽萍,王仕林*

(1.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四川 内江 641000;2.四川省内江市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四川 内江 641000 )

我国植物食用油消费量3.5×107t,目前自给率低于35%,面临着自给率严重不足的挑战。油菜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面积基本稳定在6.67×106hm2左右、总产量约1.4×107t,菜籽油约占国产食用油的45%,它具有不与其他油料作物争地的优势,扩面增产潜力巨大。长江流域是我国最重要的油菜产区,常年种植面积与总产均占全国的90%以上。该产区以稻-油轮作模式为主,其比例约占该产区总面积80%。近些年来,国家加大了产油大县奖励资金、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补贴等项目支持力度,集中支持适宜区域、重点品种、经营主体,在长江流域开发冬闲田扩种油菜,大力实施油料产能提升。而双低菜籽油是油酸含量接近于橄榄油,并含有珍贵的亚麻酸(Ω-3型脂肪酸),油脂活性营养成分如天然维生素E、植物甾醇、生育酚含量丰富,被誉为草本油料中的“东方橄榄油”,双低菜籽油是人们日益追求的健康食品。因此,要保障我国食用植物油供给,提升油菜产量及品质显得尤为重要。其栽培技术上也已由稀植向高密度、精耕细作向轻简高效和单一追求产量向高品质转变。“汉安油8号”是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利用甘蓝型油菜自育隐性核不育配制的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该品种植株株高适中,苗期生长势较强,成熟一致性好,分枝性较强,抗倒性较强,抗病性较强,丰产性好,籽粒品质达双低标准。在国家冬油菜新品种(长江上游组)试验及长江中游、下游引种试验中,产量优势表现突出,增产显著。文章报告了双低高产多抗杂交油菜新品种“汉安油8号”的选育、性状表现及育苗移栽和直播栽培技术。

1 亲本来源及组合选育

1.1 不育系内油4270AB的选育

“汉安油8号”的母本不育系“内油4270AB”系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用自育玻利玛细胞质雄性不育(Pol CMS)恢复系“内油05-906F”与自育不育材料“内油013AB”(来自国家区域试验油研11号自交后代)中的不育株杂交,并经五代自交和三代兄妹交,连续品质测试选育而成。不育系内油4270AB属半冬性甘蓝型隐性核不育两用系,幼苗半直立,叶绿色,裂叶2~3对,叶缘钝齿。叶片和茎秆无腊粉。花瓣黄色,中等大小,不育度彻底,不育率48~52%,种子圆型棕色。在四川中等肥力水平情况下,种植密度0.7万株/667m2,全生育期216d左右,株高211.4cm,匀生分枝,一次有效分枝8~10个,单株有效角果数492个,角果斜生中等大小偏短,每角粒数26.3粒,千粒重4.99g。种子芥酸含量0%,含油率47.45%,硫甙含量29.77μmol/g饼。自然条件下,低抗菌核病和抗病毒病,花期抗寒性较强,抗倒性较。

1.2 恢复系12-626F的选育

“汉安油8号”的父本恢复系12-626F是从常规油菜品种中双4号中分离的中熟、抗倒、优质、紧凑型变异株,经多代自交系选获得。该恢复系为半冬性甘蓝型油菜材料,全生育期平均232d,子叶肾脏形,苗期为半直立,叶片形状为缺刻型,叶柄中等,叶肉较厚,叶色深绿,叶缘锯齿,有蜡粉,无刺毛,裂叶3~4对。花瓣中等大小,黄色,侧叠。平均株高198.3cm,一次有效分枝平均7.6个。结荚密,平均单株有效角果数413.6个,每角粒数19.1粒,千粒重3.67g。种子黑色,圆形。低感菌核病,杆硬,抗倒性强。种子芥酸含量0.0%,饼粕硫甙含量16.55μmol/g饼,含油量42.66%。

1.3 汉安油8号的选育

汉安油8号于2015年组合测配,2016年参加品比试验,2017年参加四川省多点试验,2018~2020年参加国家冬油菜新品种(长江上游组)试验及云南省引种试验(参试品名:内油YZ17-1)。2018~2020年参加由内江汉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组织的长江中游、下游引种试验(参试品名:内油YZ17-1)。2021年7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登记(公告第446号),并定名为汉安油8号,登记编号为GPD油菜(2021)510169。长江上游试点包含:四川省南充、双流、内江、绵阳、成都、云南省昆明、罗平、腾冲、贵州省贵阳、遵义、铜仁、重庆市北碚、万州、陕西省勉县。长江中游试点包含:湖北省恩施、武汉、宜昌、湖南省衡阳、岳阳、长沙、江西省的九江、南昌、宜春。长江下游试点包含:安徽省合肥、滁州、池州、浙江省的杭州、湖州、嘉兴、江苏省的南京、扬州、苏州及上海市的徐汇、奉贤、松江等。

2 汉安油8号的丰产特性与适应性

2.1 国家冬油菜新品种试验

2018~2019年度参加国家冬油菜新品种(长江上游组)试验,11个试验点产量表现为7个点增产,4个点减产,平均产量192.03kg/667m2,比对照“蓉油18”增产3.7%,居试验第1位。2019~2020年度参加国家冬油菜新品种(长江上游组)试验,10个试验点产量表现为9个点增产,1个点减产,平均产量186.65kg/667m2,比对照“蓉油18”增产4.7%,居试验第1位。综合2018~2020两年试验结果:平均产量189.34kg/667m2,21个试验点中16个点增产,5个点减产,比对照增产4.2%,达显著水平。

2.2 长江中游区引种试验

2018~2020年度参加四川汉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长江中游油菜新品种试验(参试名:内油YZ17-1)。2018~2019年度9个试验点产量表现为7个增产2个减产,平均产量191.94kg/667m2,比对照“华油杂12号”增产7.85%。2019~2020年度9个试验点产量表现为8个增产1个减产,平均产量189.85kg/667m2,比对照“华油杂12号”增产6.71%。2年平均产量190.78kg/667m2,比对照“华油杂12号”增产7.28%。

2.3 长江下游区引种试验

2018~2020年度参加生产汉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长江下游油菜新品种试验(参试名:内油YZ17-1)。2018~2019年度12个试验点产量表现为9个增产3个减产,平均产量198.89kg/667m2,比对照“秦优10号”增产5.62%。2019~2020年度12个试验点产量表现为9个增产3个减产,平均产量195.04kg/667m2,比对照“秦优10号”增产3.10%。2年平均产量196.97kg/667m2,比对照“秦优10号”增产4.36%。

3 特征特性

3.1 农艺性状

“汉安油8号”为甘蓝型半冬性核不育两系杂交种。幼苗半直立,子叶肾形,叶深绿色,裂叶6~7片,顶端裂片近椭圆形,叶片和茎秆有少量腊粉,主茎花青苷显色弱,叶缘钝齿,叶片缺刻弱。花浅黄色,花瓣中等大小,侧叠;种子近球型黑褐色。在长江上游(四川、重庆、贵州、陕西、云南)种植,全生育期平均207.8d,比对照“蓉油18”晚熟2.8d。株高201.94cm,分枝部位95.46cm,一次有效分枝数7.30个,单株有效角果数279.25个,每角粒数19.97粒,千粒重4.03g。在长江中游组(湖南、湖北、江西)中生育期平均207.5d,比对照“华油杂12号”早熟10d。株高165.7cm,分枝部位85.8cm,单株有效角果数220.2个,每角粒数21.6粒,千粒重4.15g。在长江下游组(安徽、江苏、浙江、上海)中生育期平均204.5d,比对照“秦优10号”早熟9.5d。株高165.5cm,分枝部位50.4cm,单株有效角果数369.9个,每角粒数23.5粒,千粒重4.17g。

3.2 品质性状

2018~2019年度国家冬油菜品种试验:经农业农村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汉安油8号(参试品名:内油YZ17-1)种子芥酸含量0%,商品籽硫苷含量20.99μmol/g,含油量41.43%。2019~2020年度国家冬油菜试验:经农业农村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汉安油8号(参试品名:内油YZ17-1)种子芥酸含量0.14%,商品籽硫苷含量20.81μmol/g,含油量41.78%。综合两年度“汉安油8号”(参试品名:内油YZ17-1)种子芥酸含量0.07%,商品籽硫苷含量20.90μmol/g,含油量41.61%,达到国家双低油菜品种标准。

3.3 抗病性与抗逆性

2018~2019年度在国家冬油菜新品种(长江上游组)试验中,委托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抗性鉴定试验站/国家植物保护西宁观测试验站病圃鉴定结果为菌核病田间发病率4.63%,病情指数2.67,诱发鉴定结果为低抗。自主测试病毒病鉴定结果为抗。2019~2020年度在国家冬油菜新品种(长江上游组)试验中,委托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抗性鉴定试验站/国家植物保护西宁观测试验站病圃鉴定结果为菌核病田间发病率5.10%,病情指数2.85,诱发鉴定结果为低抗。自主测试病毒病鉴定结果为抗。2年鉴定结果表现为低抗菌核病、抗病毒病。在2年区域试验中花期未发生倒伏,抗倒性强。

3.4 适宜推广区域

根据多年多点试验结果,“汉安油8号”适应性强,丰产性好,适宜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汉中和安康、湖北、江西、湖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冬油菜生态区秋季种植。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合理整地

育苗移栽油菜,选择北方向阳,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壤土或沙壤土做苗床,苗床地与移栽地比例1∶6~7为宜,苗床地整细整平。稻油轮作两季田,水稻成熟后期及时放水晒田,水稻收获后立即开好围边沟(深0.3m)、厢沟(宽4~6m),防止田间积水,降低土壤含水量,消除湿害。水稻收获的秸秆全量粉碎至5cm左右小段堆腐后覆盖还田。

4.2 适期播种

四川地区育苗移栽可在9月上中旬播种,用种量0.1kg/667m2,苗龄35d左右,密度6000~8000株/667m2。直播可采取人工撒播或无人机飞播,可在10月上中旬播种,用种量0.25kg/667m2,密度2~3万株/667m2。油菜种子采用“高巧”或适乐时悬浮种衣剂拌种。拌种后晾干水分,人工撒播可与尿素混合均匀分厢定量来回重复撒施播种。

4.3 及时匀间苗和移栽

育苗床齐苗后,间除丛苗1~2叶时,二次间苗,做到叶不搭叶、苗不靠苗,苗距3~7cm,同时施清粪水900~1200kg/667m2。3叶时定苗,间除小、杂、病、弱苗,留稀留匀,苗距8~10cm,同时施农家肥1200~1800kg/667m2,硼肥0.5kg,视苗情长势再加尿素2.5~4kg。10月中下旬,油菜苗达到4.5~5叶时,苗龄30d左右即可移栽。移栽规格上本着晚熟品种稀植,早熟品种密植;土壤肥力高田块稀植,土壤肥力低田块密植;播种或移栽早的田块稀植,播种或移栽迟的田块密植的原则,移栽密度6000~8000株/667m2。移栽前1d用水浇湿苗床,避免取苗伤根,油菜苗力争带土、带肥、带药移栽,边栽边施清粪水2400~3000kg/667m2定根。直播油菜,三叶期匀除堆堆苗,五叶期匀密补稀。

4.4 科学配方施肥

施肥上重点把握施足底肥,早施追肥,增施磷钾肥,补施硼肥。育苗移栽油菜,在移栽前大田可施用复合肥(N∶P∶K=15∶15∶15)35kg/667m2,11月中下旬应视长势情况追施1次苗肥。直播油菜,播种后可施用复合肥(N∶P∶K=15∶15∶15)40kg/667m2。因直播油菜密度大,越冬期易出现脱肥现象,应密切关注长势情况追施1次苗肥。蕾薹期至初花期结合菌核病防治,叶面喷施1%尿素、0.2%磷酸二氢钾、0.2%水溶性硼肥,每隔7d根据长势情况,根据长势情况喷施1~2次,增强植株抗病能力,提高结实率。春季倒春寒频发,若遇冻害可叶面喷施新美州星等有机水溶肥、磷酸二氢钾、沃农硼、碧护、芸苔素等促进恢复生长。

4.5 化学防治草害

育苗移栽油菜一般在移栽成活后20d左右杂草生长到适龄时开始中耕除草,以保壮苗。蕾薹期可进行1次中耕培土,防止土壤板结,利于抽大薹。直播油菜,播种后2d内可用精异丙甲草胺乳油进行芽前除草。免耕田块在油菜播前或移栽前1~2d,每667m2用96%精异丙甲草胺EC 60~80mL或50%乙草胺异噁草松EC 40~60mL均匀土壤喷雾,进行1次灭生性除草。

4.6 病虫综合防治

三叶期定苗后注意防治蚜虫、菜青虫和霜霉病,在初花期注意防治菌核病,其中蚜虫和菌核病的危害最重。当蚜虫蚜株率达到15%~20%,百株蚜量250头以上,应立即施药防治。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20g/667m2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g/667m2。菌核病防治可用无人机或机动喷雾器喷施40%君合景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667m2或咪鲜胺100g/667m2各1次,机动喷雾器用药液15kg/667m2,无人机用药液10kg/667m2,喷洒全株至土面防治菌核病。施药后要及时捡拾农药、肥料等包装废弃物进行回收处理,不可随意丢弃在田边、池塘边、沟渠边、马路边,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4.7 适期收获

掌握适宜的收获期非常重要。

4.5.1 人工收获油菜 一般油菜终花后30d左右,有2/3角果呈黄绿色,主花序基部角果开始现黄色、种皮呈黄褐色时宜收获,即“八成熟,十成收”。收获后堆垛在地势高不积水的地方后熟,期间经常检查防止霉烂。堆放5~7d的油菜,角果皮裂开,菜籽已经与角果皮脱离,应及时抢晴摊晒、脱粒等。

4.5.2 机械收获油菜 机械收获,切忌过生收获,成熟度控制在九五成至十成的黄熟阶段。机收中采用分段机收的,用割晒机将油菜割倒铺放田间,防止5~7d后熟干燥后,再用自动脱粒机进行捡拾收获、脱离、茎秆分离、油菜籽清选等作业。采用联合机直收的,可选久保田688型、浙江艾格莱等联合收割机一次完成油菜的收割、脱离、茎秆分离、油菜籽清选等作业。

猜你喜欢
冬油菜菌核病油菜
冬油菜返青后这样管
重庆拟增种冬油菜40万亩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桑葚菌核病综合防治技术综述
西藏白菜型冬油菜科学施肥技术研究
油菜烩豆腐
种油菜
液态地膜+甲基硫菌灵对桑椹菌核病的防效试验
2012年津市地区油菜菌核病发生实况调查及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