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陈珠萍
(福建可盛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福建 龙岩 364000)
城市风景园林景观建设工作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成本和人力成本。现阶段,绿色低碳理念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基本需求之一,渗透到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绿色低碳理念是城市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点内容。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对相关内容展开分析和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内容和形式也在发生变化。在当代,风景园林景观常被称为公园、自然保护区、生态休闲区等。虽然形式和内容各有不同,但其最终的目标是一致的,即在特定的地域内,通过对自然景观进行改造,并将其与房屋建筑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可以供给居住、休憩、观赏的空间环境。针对风景园林就有许多不同的定义。孙莜详于1981年发表的《园林艺术和园林设计》中,将景观、建筑、水体、道路、植物等材料按照功能要求、技术条件和艺术布置等综合在一起的景观称之为风景园林[1]。通过我国《大百科全书》对风景园林景观园林的定义可知:即在特定的区域,利用某种艺术和工程技术,通过地形、植物等,创造出一种天然的休闲场所[2]。后者成为了在国内被广泛接受的概念。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态势的发展,人们对城市风景园林概念的理解将会进一步深化和衍射,城市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也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
城市风景园林绿化可以有效减少汽车排放、噪声等对城市环境造成的污染,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交通路线,改善交通道路安全,同时也能使城市道路绿化与城市空间绿化有机结合,达到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现代城市道路绿化已成为城市文化的一种组成部分,在城市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城市绿化空间规划的内涵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具体可划分为园林绿化和实用功能绿化两大类。从园林艺术的观点来看,城市绿化的设计主要具有审美功能,能够有效营造城市的环境气氛,具体可以采用乔木、灌木等不同形态,通过自然栽植,营造不同的空间气氛,通过合理搭配不同的植物,营造出活泼自然的城市生活氛围,为打造宜居城市环境,满足城市美学与实用功能的双重需求。当前的城市绿化规划,多以道路的方向为导向,在城市环境中建造富有节奏感的建筑,并在此基础上构筑立体的城市交通空间。功能种植的目的则是为了降低环境的污染,维护道路交通设施和车辆的安全。
在不具备开发旅游景区的条件下,需要发挥主导作用带动当地经济、改善生态、提升环境、吸引外资。发展经济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进而提高人们对廉价景观的需求。景观设计既能满足人们的审美,又能为人们提供休闲、健身、休息的场所,极大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因此,政府要关注人们的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组织各种公益活动,让人们认识到城市风景园林景观的重要性。将降低成本、高品质的设计思想引入到景观设计中,可以有效降低材料、运输、能源等的成本,从而提高景观设计的经济效益。
案例中的项目位于龙岩潭城北新区演艺中心,接长北坑水库及福满路。工程项目的整体基础位于漳平市城西片区湖库水系综合治理(高水高排)工程的滞洪湖上岸边区域。根据漳平市总体规划、结合滞洪湖上庙湖库岸线、周边道路红线及现场勘察,本风景园林的具体设计范围为:北接黄华大道,东接福满路及规划二类居住用地,西至长北坑水库,南至山歇山井。占地总面积约为75 000m2(含滞洪湖)。
该项目位于周边公园,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市演艺中心、文化广场、长北坑休闲文化公园、长北坑溪带状公园、和安公园、富山公园、富山帝状公园等。除此之外,这里还有很多山体,是天然氧吧。
从整体上看,本项目依托山水资源、文媒资源,在设计时要注意与周边绿地的联系,注意协调和差异性,使其具有鲜明的绿化特色。
园区坐落于漳平市北城新区,与漳平市文化艺术中心相隔,南边是永志山林,西邻北坑水库及科技园,东侧是在建的住宅区及实小、实幼等。今后,还将兴建一座艺术中心,并将兴建更多的文化场馆和生活区。综合来看,今后公园周围的人流量会越来越多,整个公园的利用率也会越来越高。
在园区范围内,有大片的林地、水体和土地资源,总体上植被覆盖率高,但林地内植物种类相对稀少。园区外部为城市道路,总体交通状况较为便利,但目前园区内已有土路。
项目北接黄华大道,交通便捷,项目用地位于河畔,一条泥泞的道路贯穿于地块的西侧。
园区北边是水,南边是山,湖面宽约35m~170m,水岸北侧有高差,高差距离约8m。山体南高北低,东近水岸一侧坡度基本为30°~40°,坡度合理。
在规划中,主要的功能划分如下。
(1)滨水乐园休闲区 滨水乐园休闲区呈带状分布,利用优美的山水资源作为背景,设计滨水步道等系列设施,可以满足市民日常活动、健身、儿童游乐的需求。其主要入口衔接黄华大道,沿线设置水韵步道,尽享湖湿地。在设备设施方面,设置集散广场、儿童游乐、健身器材等,可以充分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日常休闲需求。
(2)滞洪湖生态湿地区 滞洪湖坐落在园区的正中央,通过与周边项目的连接,充分利用已有的地形,在岸边种植水生植物,形成具有典型湿地特征的景观空间,形成了城市的绿色肺;在岸边种植沉水植物,形成水下森林,既能净化水体,又能形成独特的湿地景观。
(3)山林保育区 对现有山林进行最大程度保护,合理利用原有山路,仅在步行道周边进行植物营造,在形成最小干扰源的基础上,打造“置于林,体其情”的山林康体休闲区。完善登山路网、修缮及补充配套服务设施,增设登高休息观景节点,对部分林相进行修复改造,让市民游客在自然山林中尽情享受大自然的原野风貌,在此放松、休闲、登山、远足、健身、散步,享受原汁原味的森林氧吧。
(1)乐活休闲区 乐活休闲区是一个可以进行全方位观水,亲近自然,舒适放松,亲子休闲等有机生活活动的地方,在这里人们可以尽情地享受生活,享受大自然。
(2)森林保护地 沿途设有休息平台,可以俯瞰湖光山色,也可以让市民游客休息、观景、避雨、健身跑步或在林间小径上散步,感受春花,夏阴,秋实,冬落叶,环山步道蜿蜒曲折,为市民提供休闲、亲子游乐、健身、赏景的天然氧吧。
城市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首要目标是提高城市居民的居住品质。风景园林的功能要能够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并且,以低廉的价格和成本进行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工作,要充分应用大众的想象力。因此在进行风景园林景观设计时,必须要符合以人为本的相关理念,从绿色低碳理念入手,将城市居民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以改善城市居民生活和居住环境为先决条件,设计出符合城市居民居住生态要求,满足城市居民生存安全要求的低成本风景园林景观。以居住者的美学为主要参照,设计出低成本的景观,使各种形式的生态景观与景物相结合,从而提高风景园林景观的总体美学水平。
目前,低能耗已经成为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一项重要的绿色环保概念。相关设计人员在针对每个园林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低能耗”的设计理念制定方案。在规划设计时,要注意在本地自然资源和自身园林特色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为了达到低能耗的城市风景园林景观效果,通过对废弃物品的二次利用,采取二次回收、二次处理等方法,达到景观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是提升城市风景园林景观设计效果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3]。
在城市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低干预也是一类常见的节约设计成本的方法。低干预的核心目的在于通过利用本地的自然条件,充分发挥城市风景自身的优势,减少人为因素干扰的设计方式。举例来说,在设计过程中,为了减少园林中发生危险的概率,可以将石头用以封闭一些入口,以表现出天然之美。同时,也可以利用形式各样的石头作为挡山石墙。除此之外,还可以应用天然湖水作为风景园林的景观湖水,并借助一些价格相对低廉的材料来构造城市园林景观。
在进行城市风景园林景观设计时,不可避免地要历经人工开凿、雕刻等工序,该工序可能会造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加剧对当地自然环境的污染。在这种状况下,应进行低排放的生态绿色建设工作。举例来说,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情况,挑选一些本土植物进行种植。和其他类型的植物对比,本土植物整体成本低廉,且不容易产生病虫害,同时其移栽、修剪等的成本也相对较低。此外,要注意做好建筑垃圾、人造垃圾等垃圾的管理与循环利用,以实现节能、节水、节电的目的。
为了实现园林绿化的低造价,应选用绿色环保、排放少的建筑材料。在进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施工过程中,要对建筑工地的照明、人员生活、人员产生的废物、废水、废渣等生活垃圾和工业废物进行全面合理的规划。在施工工程中,应尽量采用绿色、环保的混凝土材料。绿色混凝土是一种由营养液、粗骨料、减水剂等物质构成的建材,特别适用于保护植物发芽、生长的环保型建材。由于没有加入细集料,其内部具有大量的孔隙,能容纳和储存水分,并被植物的根系吸收,有效促进植株的生长。
在选材上,以本土的野花野草为主调,辅以其它应景花卉。在生态恢复过程中,当地植物对当地的温度、湿度、气候条件都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可以快速地形成植物群落,促进生态恢复的效果。在植物景观建设中,应严格遵守物种多样性和生物特性的要求。案例中的城市风景园林项目在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上,都达到了以上要求。首先,灌木被植物、乔木类植物等适应性和固土能力都比较好,可以有效地改变原本的荒凉环境;其次,为了丰富山谷的植物种类和布局,采用了适合本地植物的种植方式和搭配方式;另外,在苗木的选择上,尽量避免大面积移植树木,都是以苗圃周边的树木为主[4]。
4.2.1 种植原则
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多层次复合栽培。根据现场条件,考虑地域、环境等综合因素,选用合适的品种,形成以乔木为主,乔木、地被、水生植物等多层次复合的种植形式,达到林有阴、疏而透的目的[5]。
4.2.2 植物种植分区
休闲观光园以林草为主,沿路栽植垂柳树,栽植观赏性植物。构成简洁、舒适的植物配置,创造出舒爽的空间体验。
乔木:垂柳,枫杨,刺槐,福建山樱等。
灌木地被:粉黛乱子草,紫穗狼尾单,芦苇,木芙蓉,黄杨,银叶金合欢等。
水生植物:芭蕉,黄菖蒲,千屈菜,芦荟,慈姑,芡实,鸢尾,荷花,睡莲等。
滨海湿地种植带以垂柳、山樱花为主色树种,营造亲水湿地景观带。
乔木:垂柳,落羽杉,枫树,福建山樱桃等。
灌木地被:木香,双荚决明,木槿,杜鹏,鹅掌木。
水草:芭蕉,芦玉,黄菖蒲,千屈菜,鸢尾。
绿化隔离带形成具有不同层次的绿化景观,隔离城市道路和公园。
乔木:福建山樱花,红花羊蹄甲,小叶琴纹竹,银叶金合欢等。
灌木地被:木香、杜鹃、芦苇、非洲茉莉、黄杨、扶桑。
森林保护地利用地势高低差栽植花卉和色叶植物,丰富季节景观。
乔木:香樟,沉香,山杜英,福建山樱花,黄花槐等。
在我国某些风景园林设计中,有些建筑思想会被引入,比如因、借、体、宜。因的含义就是以现存的园林环境为依据,对其进行改造,借字意为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体的最大含义就是园林的美感。宜是指与人们生活环境相适应。以北京颐和园为例,它的设计思路与杭州西湖类似,特点是利用昆明湖和万寿山,将山水融为一体。然而,此类花园的建设成本较高,所以,现代园林设计仅需借鉴其设计思想。
综上所述,针对城市风景园林景观进行规划的过程中,考虑到城市风景园林景观规划属于城市建设中的重点内容,对彰显城市文化和风格,促进城市发展具有显著意义和价值。因此,在针对城市风景园林景观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围绕城市的自然环境特点展开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