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00”后劳动教育路径探究:基于学生本体视角

2022-02-25 10:29邹寄燕李冬霞刘怀连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劳动大学生教育

邹寄燕 ,鲁 伟 ,李冬霞 ,刘怀连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a.绩效管理部;b.基础部;c.图书馆,常州 江苏 213164)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中小学必须开展的教育活动[1]。职业教育培育的人才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劳动者。因此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除了树德、增智、健体、育美等综合育人价值之外,教育的职业性使其具有更为深厚的劳动情怀和厚重的实践文化,“知情意行”表现出以下特点:科学技术知识方面,劳动教育承载教育教学的生产性、实践性和职业性。通过劳动课程和课程劳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等多样化劳动教育活动,掌握科学技术知识,由此激活学生的感知、发现和创新创造能力,善于劳动的能力;养成持身恭敬的劳动态度,“劳动最光荣、奋斗最幸福”的观点在内心得以充分认可;科学的思维和观念的养成。促使学生劳动意识萌发、巩固,在精神层面塑造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致力于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培养[2];行为塑造方面,以上精神品质最终刻入个体终身发展过程,勤于劳动,乐于做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螺丝钉。

1 高职“00 后”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及劳动教育的难点

“00 后”大学生成长于当今社会大变革、经济大发展、文化大繁荣的时代。时代变迁造就了这一群体明显的代际特征差异。

1.1 认知层面:强调“自我”又渴望被“认同”

自我意识较强。“00 后”大学生是充分受惠于改革开放成果的一代人。生长在宽松、开放的社会环境之下,他们见多识广但劳动参与性不足;发达的互联网信息刺激了他们思想上的开放性和行为上的自由性。加之家庭环境较为开明,生活条件优渥,所以“00 后”大学生自我需求明确,自我意识较强,但劳动概念较为弱化。在自我实现上,他们更倾向于积极表达真实自我,他们致力于实现个人目标,强化自我认同,并最终达致自我实现[3],但如何达成个人愿景却缺乏对可行化路径的判断。维权意识更强,对权威的服从和长辈的尊重程度相对更弱,一般的说教对他们而言作用微弱。

追求个性化认同。每个人都期待为自己量身打造一份个性化的信息,期待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或群体进行交流[4]。在互联网宽松的外部环境下,通过特殊的传播符号和传播方式,“00 后”达成了与其他群体进行特殊区隔的身份识别,完成了特有的群体归属[5]。他们通过社交媒体寻找符合自身认同的“队友”,社交时间、空间都局限在这种“信息茧房”内,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个体偏激价值观、群体极化、与现实生活的割裂,因此阻碍社会共识的形成。

综上,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让“00 后”大学生对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难以产生认同感;加上平时参与家庭劳动较少,对学校安排的生产实习、实践活动等积极性不高;网络亚文化借机利用各种社交平台交融互鉴、恣意生长,成为网络空间中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大有“去中心化”潮流趋势。但消极的亚文化影响未成年人、“00 后”大学生的认知、思维与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劳动教育的再造。

1.2 价值观层面:“大方向明确”与“道德界限模糊”兼具

明确大是大非。随着我国国力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00 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传统与现代的高度融合,对社会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他们识大体、顾大局,崇尚英雄,看重民族精神,对国家和民族具有高度认同感和历史责任感。随着社会风气日渐公平正义,以及主流媒体对公正、平等、奋斗与奉献等价值观的宣扬,对他们形成独立的价值判断和态度偏向也发挥了正向引导作用。

道德界限模糊。认知水平的局限性,当社会上出现个别或极端性事件时,“00 后”大学生容易陷入过度“包容”的道德虚无主义,甚至能认同与主流价值观不符合,过度放低价值观底线。同时,经济全球化引发的外来文化入侵,特别是西方普适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价值观之间的碰撞与冲突,也让“00 后”大学生产生意识困惑。部分人表现出以“承认”代替“判断”、以“多元道德规范”代替“正义道德共识”的道德相对主义倾向[5]。

功利主义倾向。“00 后”大学生遵从自己的本心,倾向于以“已”出发设定人生追求,对学习、生活、乃至职业生涯规划都倾向于以自我主观意志为准绳,不愿意被外在力量束缚,以“开心”为主要评价方式来进行生活选择。

综上,我们看到“00 后”大学生“既重视传统文化中强调的家国情怀和社会稳定,又推崇法治、科学、权利、理性”[6]。也要认识到他们劳动价值观的塑造还未牢固,加上西方享乐主义、过度个人自由主义的干扰,对劳动精神、劳模精神的培养形成反向拉力;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与奉献精神、劳动精神在价值追求上也背道而驰。面对这些问题,劳动教育必须发挥对正确的价值观引领作用,与思政教育并肩作战,协同育人。

1.3 行为层面:“有担当”又“行动力不足”

有担当与网络失德行为兼具。“00 后”大学生逐渐形成的公共意识的价值判断有助于在危急时刻倾向于采取亲社会行为。2021 年局部城市又发生疫情,一些医学院学生赶赴疫情发生地参与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工作,充分体现了“00 后”大学生爱国奉献、勇于担当的优良品质。另一方面部分学生身上也存在着道德推脱的行为。在道德自我调节功能方面有选择地失效,轻松地违反内部道德标准,并通过重新定义自己的行为使其伤害性显得更小,从而降低内疚和自责感[7]。“00 后”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中表现出冷酷无情的人格特质,网络失德行为屡见不鲜。

学习习惯网络化。随着信息科技从有线互联发展到5G,现实社交明显向网络社交转移,电脑、移动端手机已成为“00 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必需品。“百度”“微博”“知乎”等搜索引擎或网络平台成为他们获取、积累知识的重要来源,其知识储备、思维方式呈现出显著的“碎片化”“短时化”“表面化”等随意形态。2020 年疫情发生以来,职业院校开展线上教学的能力在逐渐提高,大学生对“网课”的态度也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获取,适应性和学习力也有改观。

行动力不足。2020 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经济遭受重击,加之国内也存在经济、住房、就业等现实压力,“00 后”大学生虽未踏足社会,但耳濡目染之下,过早产生了现实无力感。面对困境时,部分人会以貌似平和,实为妥协的姿态屈服。再加上网络“丧文化”的影响,一些学生以释放压力、放平心态为由,变得“佛系”,奋斗进取心不足,规划个人职业生涯与人生目标的奋斗意志薄弱。当这种“低欲望”需求的心态蔓延,“传染”至身边的同学,容易引起群体性“横躺”,对高校思政教育、劳动教育、学生管理都会带来很大挑战。

总之,在开展劳动教育时需评估“00 后”大学生行为上的负面特征可能会带来的困难和挑战,更要认识到这些问题也需要以系统化、正向化、标杆化、具象化的劳动教育来帮助解决。培养大学生肯吃苦的拼搏劲、甘坐“冷板凳”的豁达心态或许是扭转负面行为的途径之一。

2 对策及建议

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把“尊重劳动”作为职业教育所奉行的重要信条。他反对劳心劳力分离,注意学和用的联系,主张手脑并用,把读书和劳动充分联系起来。他的劳动教育观归根结底都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提高学习力,通过劳动提高个体成长潜力。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需要相辅相成。改变“00 后”大学生参与缺失的现状,就是要提供让他们参与学校、家庭、社会事务的机会,以提高自主能力,在多元文化和差异性价值观碰撞中提高辩证分析能力,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劳动观;体验所学知识与劳动实践结合的自我成长感、创造成就感,为职业生涯道路播种精神信念。立足当下时代与社会背景,基于“00 后”大学生群体特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开展高职劳动教育,提升“劳动育人”实效性。

2.1 营造浓郁的劳动教育氛围

劳动文化建构作为文化样态和精神取向层面的活动,是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的高级精神活动[8]。全社会都要为年轻一代营造价值观积极、奋发向上的劳动文化。主流媒体作为主流价值观宣传的主阵地,更要将各行各业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大国英雄人物,身边小楷模的先进事迹进行深层次报道,提升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塑造。发挥网络舆论场信息传播优势,各类网络新媒体可将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劳动文化体验以短视频、小游戏等方式潜移默化影响学生。高职院校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劳动文化和校园文化,可通过宣传栏、公益广告投屏等方式在学生学习和活动的重要场所展示,使劳动文化成为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的文化力量和精神力量;通过系列活动营造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氛围,例如倡导“光盘”行动、优秀宿舍评比、“我爱劳动”微视频比赛等方式让学生参与、体验,让劳动教育逐步浸润学生心田;制作工匠劳模系列事迹、优秀毕业生事迹宣传视频,在学校官媒加强劳动精神传播,激发学生的共鸣与向往,引导学生自觉提升劳动素质;开展劳动教育满意度调查,精准捕捉学生喜欢的劳动教育方式和内容,尊重他们的文化话语权,定期反馈、公开教育活动的进展和成效,提升学生的参与者积极性。

2.2 构建多维立体化协同机制

“00 后”大学生虽已成年,但仍然需要学校、家庭、行业企业、社会多方协同引导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学校可牵头成立劳动教育委员会,除了校方的学工、团委、教学、督导、纪委、后勤等职能处室参与之外,还需纳入行业、合作企业代表等社会组织,以及社区、家长代表,协调校本劳动教育的制度设置、课程体系设计、考核评价和后勤保障等,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劳动教育模式,以学校职业教育教学为中心点,吸收行业企业、社会机构作为重要伙伴积极参与劳动教育,促进行业企业资源、社区公共教育资源在劳动教育中的作用发挥,多方协同,形成劳动教育联动机制。落实职业院校各职能处室、教学单位的主责,加强学校内部的联动与协同性,并与外部机构相应联通,辐射劳动教育的立体化作用场。将劳动教育向学习场地、实训场所、工作场所、社会平台、家庭内部等全方位渗透,形成学校劳动、职业技能劳动、社会公益劳动、家庭生活劳动的“劳动育人”合力。

2.3 建立全方位的教育磁场

亚历山大·奥斯汀提出的“学生参与理论”认为:学生对大学的投入越大,学生的学习量和个人发展就会越大[9]。该理论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在于:它将注意力从主题和技术转移至学生的动机和行为。加强劳动教育必须提高学生的参与性,推动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中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将劳动教育融合渗透到多类型学习与活动形式,落实职业教育特色化劳动教育。因势导利,基于“00 后”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现状,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劳动育人模式,将劳动教育碎片化与系统化结合,落实全方位育人。

2.3.1 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劳动教育元素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使课堂教学与“三全育人”同行。发挥专业课作为培养学生劳动素养、强化劳动技能的主载体作用,各专业结合课程特色,提炼爱国情怀、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中的情感与价值观要素,发掘劳动教育与学校专业相融合的特色教育课程,从课程的育人目标、课程劳动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与举措等方面进行设计,重点打造示范课,发挥示范引领的带动作用。

2.3.2 劳动教育与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相结合。统筹校内外实践资源,强化以体力劳动、服务性劳动和创新性劳动互为补充的劳动实践。组织学生走进生产劳动一线,强化遵章守纪的规则意识,拓展劳动知识,提升劳动技能,养成劳动自觉。深化校企深度融合,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区域“立体化”实习就业、劳动教育网络和渠道。通过校企双主体育人,学校理论学习与企业实践锻炼之间的交替,促使学生能快速习得知识、锻炼技能、培养职业素养。奥地利现代学徒制教育中,企业培训部分约占总培训时间的80%,职业学校约占20%[10]。在企业培训的时间大大超出了在学校的部分,培训企业以培训条例为指导方针,根据培训指南为每个学徒制订特定培训计划,灵活选择培训方法和模式来实施“工学交替”培训。在3~4 年的学徒期内,学徒最终以技术工人级的水平通过考试,有效保障了学生在能力导向下的技能获得。生产、劳动、学习俨然已经融合为一体,为学生打造从学徒到员工的渐进式职业成长路径,增强了横向技能,能快速适应社会,减少毕业后初入职场的不适感。

2.3.3 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校劳动教育在内容上要以“社会生活”为取向[11]。依托社会实践活动和平台,让学生进企业锻炼、服务社区公益、助力乡村振兴,与各行各业劳动者对话,感悟劳动力量和精神。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学校和企业发展涉农电子商务,与乡镇成立农村电商培训与实践基地,搭建以学生“主播”特色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由学校老师和企业导师带领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到乡镇推广名优农产品,提升该专业学生的职业适应性;组织学生参与非遗周边文创产品的开发,培育自主品牌的创设,举办设计展览,助推毕业设计成果扎根于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学校依托社区教育项目工作室,建设社区教育基地,组建社区教育学生志愿者团队,开展主题型志愿者服务活动,保障社区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让学生提升社会公民的参与意识,养成乐于助人、勇于贡献的优良品质。大国工匠的“请进来”与“带出去”:邀请大国工匠们进课堂、进实训室,结合专业知识言传身教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组织学生到名师工作室、劳模所在企业单位参观学习、拜师学艺,学习地方传统特色劳动技艺,学习新技术、新工艺。

2.3.4 推进创造性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融合。鼓励创新,鼓励年轻人创造是当今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推崇的理念。“00 后”大学生精力旺盛、思维活跃,则处于创新的最佳年龄阶段。劳动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逻辑起点和本质[12]。通过劳动教育课程的实践,树立全面的劳动观,结合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促进“以劳创新”。校企联合加强人才培养,严把学生实践环节质量,激发学生在新技术领域扎根专研;创新创业教育是劳动教育的高阶形式[12],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激发创新精神和意识、创新性劳动品格,提升创造性劳动能力,鼓励学生为社会创造更大的经济与社会价值。学校可通过整合、优化双创竞赛项目,成立服务中心和专家咨询委员会,提供后盾保障;打造大学生双创训练基地,整合现有的实验实训资源和学生双创工作室,提供服务平台;加强师资力量的配备,优化教育方案设计,提供详实可靠的理论指导和经验支撑。

2.4 内容上夯实知行并进实效

2.4.1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实现劳动教育课程化。学校在进行“三教”改革时,需系统性将劳动教育纳入工程建设。以课程建设为统领,将行业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标准融入到课程教材中时,一并纳入劳动教育元素;重新审视全校公共课体系,探索开发劳动教育必修课、选修课和职业体验课等,形成一体化动教育课程体系,系统讲授劳动科学知识,传递劳动智慧,澄明劳动价值。团队合作开放建设在线开放劳育课程,打造优质的教学资源在教育平台上共享。制定劳动教育课程技术标准,明确劳动教育教什么——技能获得、能力提升与精神培养;谁来教——学校教师与企业导师;在哪里教——校企两类重要学习场所。完善课堂教学设计,特别是网络课堂教学中,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采用契合课程特色和学生特征的教学方法。

2.4.2 将劳动教育和思政教育内容贯通、融合。劳动教育也是课程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思政课教育教学体系,挖掘课程中关于劳动价值的理论内容,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并进行三项结合:第一、体现时代劳动文化精神,将奋战在抗击新冠疫情前线的抗疫英雄们的先进事迹融入思政课程;第二、将体现地方劳动文化特色的劳模事迹融入思政课程,发扬“劳动最崇高”的时代价值,并依托地方实体经济、现代农业、传统文化资源而建立的劳动实践基地,以实地参与强化学习内容;第三、体现学校专业特色,深挖专业课程的隐性的劳动价值观,丰富课程思政内容,形成专业教育、思政教育、劳动教育的同频共振,防止重复性、表面化教育。把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培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设计之中,通过在课程教学中最新标准与规范的讲解与演示,激发学生感悟精益求精的职业敬畏感,依托实习实训等教学环节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坚毅品质。

2.4.3 教育内容上体现新技术新发展。职业教育培养的不是普通熟练操作工,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培养会动手、会研发、会管理、会发展的“四会型”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归根到底都是要掌握数字技能,拥有多项横向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当前国家大力发展数字技术、智能制造产业,新时代职业教育与劳动教育应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行业领先的新技术、新工艺,努力提升现代化劳动技能。新形态的劳动实践环境是“00 后”大学生今后职业生涯面临的现实。因此劳动教育必须为高职学生提供“创造性劳动、复合性劳动”的重要元素,为更好地适应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愿景目标夯实基础。

2.5 评价中强化劳动价值认同

健全劳动教育成果评价制度,建立健全学习成果反馈和激励机制,阶段性反馈学生自身成长的“增长点”“闪光点”,提升改造自我的信心和动力。依托校本数据平台或学工管理平台,开发劳动教育评价子系统,全过程、系统化实施评价大数据管理。以“崇尚劳动,强精健体”为价值引领,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综合过程性指标和结果性指标,合理分配相应分值。过程性指标可纳入: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义工”工时、班级助教和宿舍助管工时、勤工俭学工时等。结果性指标可纳入:优秀宿舍评比结果、优秀学生信息员、社团优秀成员、“义工”先进个体、顶岗实习先进个人等,多维度体现学生的劳动技能与劳动素养,引导他们在日常行为中感悟劳动的魅力,增强参与劳动的获得感。完善考核评价方式,将总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相应指标的评价由归口管理部门负责,评价过程和结果均向全校学生公开。系统设置投诉途径,接受广泛监督。按学期进行考核,结果均纳入综合素质学分,储存在个人学分银行中的劳动类专门账户。对于个人而言,考核结果一方面作为奖学金评定、优秀毕业生和就业推荐的参考依据之一,另一方面积累的“财富”可兑换选修课学时。对于学校而言,通过学情数据平台,实时展示全校学生的教育成果,定期评选“劳动之星”奖,有益于营造“尊重劳动、参与劳动”的文化激励氛围。

加强对劳动教育成效整体评价。学校作为落实劳动教育政策的主要牵头者和责任主体,劳动教育实施的成效如何,需要在过程与结果两个层面加强监控,及时总结、督查各责任主体的落实与不足,并调整、完善措施。定期开展学生劳动教育满意度调查,了解学生所需、所想,并及时采纳建议,提高学生参与与获得感。

猜你喜欢
劳动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