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青卓玛
(西藏那曲市尼玛县卓瓦乡农牧综合服务中心,西藏那曲 853200)
随着畜牧养殖业不断发展,羊养殖户和养殖规模也日益扩大,在推动羊养殖业蓬勃发展的同时,疫病防治工作也引发养殖人员广泛关注。魏氏梭菌是革兰氏染色阳性大杆菌,这种致病菌广泛分布在土壤和羊胃肠道内,在遭受温度突变、饲料发霉变质、饲养管理条件不良等因素刺激后,羊的机体抵抗力就会降低,进而为魏氏梭菌病传播流行创造有利条件,羊的病死率也比较高[1~3]。因此,加强羊魏氏梭菌病诊治研究就显得十分有必要。
羊感染D型魏氏梭菌后极有可能出现羊肠毒血症,并在羔羊和成年羊中易发,特别是在羊接触带病菌的饮水和饲料以后,魏氏梭菌菌体就会进入到羊的胃肠道中,不仅会对羊的机体造成较大的损伤,还会促进菌体快速繁殖和产生大量毒素,从而引起羊肠毒血症发病,对于急性病羊会表现出突然倒地、头颈抽搐、流沫磨牙等症状,随着病情不断加重,病羊也会在临死前排出带血的黑色粪便,并在昏迷中走向死亡。
羊感染C型魏氏梭菌以后容易发生羊猝狙这一传染性疾病,并且不同品种和各个年龄的羊都有可能感染这一疾病,其传染源主要为带病菌的饮水、饲料和牧草,在这些病菌跟随饲料、饮水等进入羊的消化道以后,这些致病菌体就会在羊的肠道中大量繁殖和分泌毒素,在发病以后羊也会表现出剧烈痉挛、眼球突出、精神沉郁等症状,若不能及时控制治疗,最终病羊也会惊厥而死。
羔羊痢疾主要是因为感染了B型魏氏梭菌,并在1周龄以内的羔羊中较为易发,其感染途径主要为消化道、创伤、脐带等,当羊感染这项疾病以后,就会出现拒绝吮乳、经常卧地、排出稀粪等症状,若任由其发展下去,病羊就会直接陷入昏迷死亡[4]。
在无菌的条件下,对病羊的小肠、肝脏等组织进行提取,并将其制作成涂片,在完成革兰氏染色和瑞氏染色以后,就可以在油镜下面进行观察分析。实验中可以发现小肠涂片存有大量的细菌,并且多数细菌都是革兰氏阳性大杆菌,而一部分菌体的中央或者近端,还会存在卵圆形的芽孢,甚至直径已经超过了菌体。而肾脏涂片观察到的多为革兰氏阳性大杆菌,并且菌体所呈现出的形态也与小肠中的菌体相一致,都是呈现直杆状和菌体两端钝圆[5]。
在无菌条件下,取病羊小肠内容物或肾脏在80℃条件下进行15 min水浴,然后在普通肉汤和疱肉培养基中进行接种,操作中要将温度控制在37℃以内,时间18~24 h,最终发现普通肉汤中没有出现细菌生长的情况,而疱肉培养基中却生长出了许多的细菌,并形成少许灰白色的沉淀物,在挑取菌落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等观察检测以后,发现菌体与病料直接涂片镜检结果相一致。
对病死羊进行剖检,发现病羊的肠道出现典型性的病变,并且最为明显的是小肠出现明显的发炎,肠道内也有较为严重的充血现象。病羊肝脏呈钝圆形,边缘区有泛黄的情况,并且有明显的出血点,心脏和肺脏则表现出心包肿大、有大量积液、出血严重等症状。另外,病羊的胃部黏膜坏死情况较为严重,并且已经出现脱落的状况,发生病变最为严重的是瘤胃。
做好羊魏氏梭菌病宣传教育工作,可以提高羊养殖户疾病防控意识,并在传授相应羊魏氏梭菌病预防控制方法中,减少羊魏氏梭菌病发生,即便是羊感染了魏氏梭菌病也能及时采用有效措施进行病情控制,在降低羊病死率的同时防止疾病快速传播与流行[6~7]。
(1)开展疾病宣传:紧紧围绕羊魏氏梭菌病,对羊养殖户进行疾病宣传教育,操作中可以采用开展座谈会、制作宣传海报、发放宣传图册的方式,组织所在地区羊养殖户积极主动参与,使其对羊魏氏梭菌病有一个全面准确的认知,实际开展羊养殖工作也能高度警惕和加强防控,避免出现羊群大面积感染魏氏梭菌病情况,进而对羊养殖健康稳定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2)组织专业队伍:要想取得较好的羊魏氏梭菌病宣传教育效果,在开展工作时还要让更为专业的人才加入其中,并在完成专业宣传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以后,深入到基层对羊养殖户进行面对面宣传和加强沟通交流,实际操作中工作人员也要注意了解羊养殖实际情况,并向养殖户细致讲解羊魏氏梭菌病的发病原因、传染源、表现症状、存在危害等,在深化养殖户对羊魏氏梭菌病思想认识的基础上,针对养殖户存在的疑问也能及时正确解答,甚至还可以为养殖户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羊养殖技术方法,促使养殖羊更加健康茁壮成长,羊魏氏梭菌病发病概率也会明显降低。
(3)创新宣传手段: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各种多媒体在宣传推广领域也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在开展羊魏氏梭菌病宣传教育工作时,就可以坚持与时俱进,对广播、电视、微博、微信等新旧媒体手段进行选择和应用,不仅可以扩大宣传范围,还能取得更为理想的疾病防控宣传效果[8~9]。
制定严格的检疫防疫制度,可以提高羊魏氏梭菌病的防控效果,特别是疫苗制度的实施,可以进一步降低羊魏氏梭菌病发病率。
(1)严格检疫制度:尤其是针对购进的羊,除了要有产地检疫证明以外,还要在进场之前进行再次检疫和消毒,同时对新购进的羊隔离饲养1个月,在确认无病以后才能够进入饲养场地,以防止购进羊存在带病菌对其他健康羊造成不良影响。
(2)加强免疫预防:对羊群定期进行魏氏梭菌铝胶灭火苗免疫接种,使羊机体形成特异性免疫,常见的疫苗有三联四防灭活干粉疫苗、羊梭菌病四防灭活疫苗、羊三联苗等,在免疫流程上要先对新生羔羊进行接种疫苗,并且要求母羊在配种之前1~2个月内进行疫苗接种,不仅可以提高母乳抗体滴度,还能提高后代羔羊疾病抵抗能力,由于感染魏氏梭菌病出现的死亡情况也能减少发生。
(3)构建内场卫生制度:内容包含严格进出管理、场内定期杀毒、保证干净卫生等,对进出羊养殖场实施严格的管理,就可以防止外来人员、车辆等将致病菌带入到羊养殖场内,进而引发魏氏梭菌病感染与流行,并且定期对羊养殖场进行清扫和消毒,可以为羊养殖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相应致病菌也能明显减少,并取得较好羊魏氏梭菌病防控效果[10]。
要防止和减少羊魏氏梭菌病发生,还要对羊饲养管理工作引起高度重视,在增强羊疾病抵抗能力的同时,促进羊获得更好生长。
(1)建造养殖场地:开展羊养殖工作,最好选择在交通便利、地势开阔、周围有优质草源和通风排水条件较好的地方,建造羊养殖场,操作中也要注意远离化工厂、农药厂等,以避免造成污染和威胁羊身体健康。与此同时,在建造羊养殖场时,也要根据羊的种类划分不同的羊舍,如公羊舍、羔羊舍、母羊舍、病羊舍等,并且要求羊舍拥有较好的通风性、保暖性和采光性,避免因为饮水污染、羊群混养等爆发魏氏梭菌病。
(2)科学喂养:在喂食羊饲料时,需要配合粗细饲料,并保证饲料质量过关,防止因为喂食饲料质量不佳而引发羊魏氏梭菌病,操作中喂食羊粗饲料主要有青干草和干草料,喂食时除了要保证青干草和干草料质量以外,还要控制好喂食量,在精饲料喂养方面,则要根据羔羊实际情况给予科学搭配,例如:羔羊每天投喂的精饲料为50~70 g,1~2月龄和2~3月龄羔羊喂养量也存在一定差异,前者一般投喂精料为100~150 g,后者一天投喂精料200 g;公羊每天可以投喂精料0.5 kg,且需分2次进行投喂,在配种期间还要适当增加精料投喂量,分3次进行投喂,在满足羊正常生长营养所需的同时提升羊身体免疫力,降低魏氏梭菌病感染率。
(3)加强日常管理:每日清理干净羊舍中的粪便,避免滋生大量细菌,进而引发魏氏梭菌病,对于羊舍和运动场中存在的杂物也要及时清理,每7~15天要对羊舍进行1次消毒,保证羊舍干净卫生和减少各类病菌滋生。同时,在每次对羊投喂完毕以后,就要对食槽中存在的残余饲料进行清理,防止羊因为食用霉变饲料感染魏氏梭菌病,并且为羊群提供充足的饮水,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除了要增加饮水次数以外,还要保证给予饮水干净卫生。此外,平时养殖过程中注意观察羊群的情况,并将注意力放在羊群采食量、排便情况等上面,若发现不正常之处,需要及时查明原因,并给予对症治疗,防止对羊群养殖带来更大的影响。
在发现羊感染魏氏梭菌病以后,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隔离治疗,以防止疾病感染范围进一步扩大,并促进病羊尽快得到恢复。
(1)及时隔离病羊:一旦发现羊感染魏氏梭菌病,养殖户要对其进行及时转场,使之与其他健康羊分开管理,并将疫情立刻上报给疾控卫生部门,由更为专业的人员指导和配合羊养殖护开展疾病防控工作。与此同时,使用强力消毒灵对羊舍场地、用具、建筑物等进行全面消杀,并禁止外面人员、车辆、羊群等继续进入到羊养殖区域中,必要情况下还要建立隔离消毒带,防止外来病菌和内在病菌带进带出,造成相互交叉感染情况,加剧魏氏梭菌病病情和病程。此外,针对感染魏氏梭菌病死亡的病羊,在未经兽医技术人员允许下,不能够随意的剥皮检查,针对病羊的尸体也要采用焚烧、深埋等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置,防止因为病羊尸体处置不当而导致疫情进一步蔓延。
(2)对症治疗:凡是有魏氏梭菌病临床症状的病羊,均采用泰乐菌素、土霉素、替米考星注射液等抗菌类药物。根据使用药品说明书严格控制用药的剂量,对不同个体也要酌情用药,若注射药物后病羊病情没有得到快速缓解,可以间隔4~6 h后再注射1次,每天用药2次,直到病羊病情得到缓解为止。同时,要想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可要结合药敏试验选择高敏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如选择阿米卡星注射液,每天注射2次;同时口服补液盐,防止病羊出现严重脱水情况;每天口服乳酶生,2片/次,2次/d,促进病羊胃肠道蠕动,使病羊的临床表现症状得到一定缓解,降低病死率。另外,待病羊的病情得到控制以后,为促进病羊尽快恢复,还可以采用中药手段进行调理,可以采用仙鹤草、金银花、黄芩、甘草等多味中草药混合煎汁灌服,并配合补液盐和电解多维。
随着畜牧养殖事业不断发展,羊的养殖规模也越来越大,在为羊养殖户创造更多经济效益的同时,对疫病防治工作也愈发注重,特别是在羊感染魏氏梭菌病以后,由于该项疾病发展较为迅速,当羊感染上该项疾病以后病死率非常高,不利于羊养殖事业稳定持续发展。相关部门要指导养殖户熟悉羊魏氏梭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方法等内容,做好疾病宣传、严格防疫检疫、加强饲养管理等工作,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将该病带来的不利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保障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