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现代农业技术专业“三实三联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与实践
——以临沂科技职业学院现代农业技术专业为例

2022-02-25 03:55陈为兰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12期
关键词:现代农业实训高职

陈为兰

(临沂科技职业学院,山东临沂 276025)

0 引言

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高地,培养涉农专业高素质复合型农业技术技能人才是新农科高职院校的本职,担负着为国家农业现代化建设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输送和储备人才的重任。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定位要突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宗旨[1],培养出接地气的高素质农业专业应用型技术人才,满足社会需求,为了形成示范模式,需要及时总结探究实践经验。

1 目前高职涉农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设置对接区域产业发展不够精准,授课内容和方法缺乏创新

调研发现,现有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首先在课程设置上表现为综合性,例如,在教材编辑选择上,虽然大多数涉农专业都能立足当地区域产业发展的特点,根据区域产业发展特点、岗位需求开设课程,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但是也存在部分课程对接不够精准的问题,缺乏衔接产业发展的主动性;其次在课程内容上表现为可操作性,编辑选择项目化任务式教材,能与课程选择对接,例如,新编教材和教学普遍改变了理论知识的比重,许多涉农课程都增加了实践项目操作内容,但是也发现有的涉农教材课程内容只是强调重新组合排列,能够反映产业发展趋势的创新知识比较少,教材技术操作方法比较陈旧;再次在教师教学方法上,调研发现,多数教师还是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强调站在教师的角度完成教学任务,没有考虑到学生究竟吸收了多少,所教的内容与实际就业岗位职能是否接轨,学生毕业后能否被社会认可、被企业认可;因此,实践上,我们要求教师讲课时根据产业需求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增删、整合和创新,把最新现代农业科研成果充实到授课内容中[2],形成模式。

1.2 部分实习实训基地不能满足实习实训教学需求

在全国各地高职院校大规模扩张的形势下,部分地方可能为了申报高一级的职业院校资质,造成校外实训基地有名无实,没有实质合作,很多的社会实践和企业实习流于形式,所以平时教师只能在“教室里耕耘,在黑板上种田”,不能满足学生职业技能所需要的有针对性的实习实训,比如:各种作物的田间管理、种植、收获以及农业机械的操作维修等实训内容都得不到亲身经历和锻炼。因此,考虑到涉农专业的技能训练与非农专业相比有其特殊性,涉农高职院校必须在建立校内相关实训室与实训设备之外,精心建设校内实习农场。

1.3 涉农专业生源质量差,学习目标不明确

长期以来,涉农专业是比较冷门的专业,无论本专科学校基本都会面临这个比较尴尬的问题,这显然受到传统观念影响,在互联网时代,万物互联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工厂化农业、设施农业、避雨栽培、智慧农业已经建立了很多可资借鉴的示范典型,这些新的业态和手段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作业模式,所有涉农专业建设的目的就是培养千百万个回到农村创新创业的新农人,所以,必须改变那些所谓涉农专业“招生难、就业难”的观点;目前形势下,由于产业发展不平衡,城市近郊农业产业的现代化程度比较高,而偏远地方的机械化现代化农业显然比较落后,因此,涉农专业招生困难以及生源质量较差的问题依然存在,很多学生不是因为喜欢而是因为成绩差不得不选择涉农专业,所以学习兴趣不高且目标不明确,有的甚至只是为了拿个毕业证,平时只追求不挂科而已,所以,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课程思政与教学改革必须用新的视角、新的观念代替,逐步改变农业发展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

1.4 师资队伍建设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

涉农高职院校建设和发展同样面临“双师型”教师比例不足的问题,在许多新建高职院校,教师从校门走进校门,从课堂走上讲台,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实践观念不足,没有企业经历,也没有从事过农业生产一线的工作,特别是涉农高职院校由于产业具有其一定特殊性,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缺乏对当地区域农业产业的深刻认识,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十分明显的“漂浮”现象,在理论教学和实践课的时候,显得力不从心,造成涉农专业教学质量打折。存在比如:教师的吃苦耐劳精神不足、敬业精神缺失、专业技能短板、课程思政意识薄弱等问题。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为师更需本领强”,因此,要通过不同方式努力改善现有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增加“双师型”教师数量,为提高涉农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2 新建涉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究

2.1 临沂科技职业学院基本情况

临沂科技职业学院是2020年开始招生的新建公办高等职业专科院校,2021年5月被农业农村部、教育部命名为“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建校后连续三年圆满完成招生计划,目前在校生约11 000人,其中涉农专业学生1 530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比例达到13.9%。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群快速增加到5个专业,并于2022年3月被山东省教育厅立项“高水平专业群”。当前新农科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已落地实施,对于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需要积极探索适合当前农业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满足社会需求。

2.2 “三实三联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

现代农业技术专业是临沂科技职业学院的特色专业,在专业建设发展上,我们充分发挥当地产业资源优势,依托学院政策支持,紧紧围绕新农科专业培养“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探究实践“三实三联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所谓“三实”是指培养内容实际、教学方法实效、技术本领实用,搞好课程思政、注重德技并修;“三联”是指联系农民、联系生产、联系市场,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三结合”是指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集中教学与分类培养相结合,农忙与农闲教学相结合,坚持因材施教、全力精心育人。

3 现代农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践

3.1 助推乡村振兴,精准专业目标定位

通过深入调研,了解临沂农业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情况,根据临沂乡村振兴产业需求,把“培养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管理、营销、服务等一线需要的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双创型现代新农人”确定为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3.2 剖析职业岗位,对标课程体系建设

新农科背景下,现代农业出现了新形态、新业态,现代农业技术专业职业岗位逐步社会化、专业化、智能化;农业企业规模逐步扩大,专业化程度逐步提高,数字化农业逐步转型升级,农业职业岗位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课程体系建设要紧扣职业岗位需求,制定切合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学时效性和针对性。

3.3 加强校企合作,完善实训基地建设

为了保证学生实习实训效果,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先后在校内建成作物栽培技术实训室、农业生物技术实训室、农业生态防控实训室、农机装备实训大厅、土壤生态监测实训室、新媒体直播实训室、农产品品质检测室、种子质量检验实训室等,并建设实训农场3.33 hm2,智能温室1 920 m2。在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的基础上,选择和现代农业技术专业联系密切的现代农业园区、肥料生产经营企业、农业种植合作社以及农药经营公司等涉农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的机会和场所,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同时使学生实践操作技能贴近农业生产实际,切实提高涉农职业院校育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4 现代农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做法

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努力创建“三实三联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做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创新教学方式,确保“三实”落地

4.1.1简化教学内容,保证立足产业“实际”。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应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按产业链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需求来确定,理论课程学习内容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3],突出现代农业新政策、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等新农科内容,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比如:专业基础课程《植物生长与环境》让学生掌握植物及其生长发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植物生长环境的重要性,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专业核心课程《植物保护》应突出绿色防控技术,注重农产品安全,提高环保意识,引导学生树立“绿色植保”理念,推动植保技术创新,助力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4.1.2优化教学方法,确保教学“实效”。在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理论为基础、以专业技能为重点,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现代农业技术专业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4]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始终以实效性为重点,灵活采取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到“三讲三不讲”,讲重点、讲难点、讲与农业生产实际密切结合的创新点;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学生学会了也无用的或过时的。讲课内容不在于老师讲了多少,而关注学生吸收了多少。

4.1.3强化实践教学,确保本领“实用”。为了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确保本领实用,学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一方面组织年轻教师利用假期深入行业企业锻炼实践,首先夯实教师自身本领,每年每人在企业轮流锻炼不少于三个月;另一方面邀请行业专家和企业一线技术能手来学校授课,指导学生岗位实习和其它实训活动,每年邀请的校外技术能手和专家达到40人次以上。此外,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创新创业实践项目教学,让老师带着学生干,学生在实践中练,并每年定期组织创新创业项目成果展示,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和自豪感。大三期间,老师带领学生进入企业,进行生产性实训和岗位实习,切实保证学生能学到实用本领。

4.2 深入农业一线,发挥“三联”作用

4.2.1密切联系农民,助力乡村振兴。涉农专业必须坚持“以农为本”的理念,牢固树立“服务三农”意识,培养的学生不但要懂农业,而且要爱农村、爱农民。现代农业技术专业教师在假期或业余时间,经常带领学生走访农户、联系农民、参与农村劳动,每年走访产业先进技术带头户60多个,和学校周边的农业种植合作社、作物种植大户等农民组织联系密切,通过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学习并宣传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同时,也为学生将来就业创业起到示范模范作用。

4.2.2主动联系企业,课程与岗位紧密对接。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离不开农业企业的带动和示范引领,新建高职院校农科专业由于专业知识面比较广泛,需要联系各种类型的企业作为实习实训基地,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群与市内外60多个企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深度融合,老师经常带领学生深入企业单位合作社等,到生产一线参加实习实训,让学生了解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状态,学到最前沿的农业技术,包括上游的作物种植、中游的农产品储藏加工以及下游的农产品销售,从而与所学专业课程相对接,例如:产业链上游的作物种植环节与《作物生产技术》课程对接;中游的农产品储藏加工环节与《农产品储藏与加工》课程对接;下游的农产品销售环节与《农产品直播营销》课程相对接。课程与岗位的紧密对接,实现了专业教学与产业技能人才培养的无缝衔接,与此同时,现代农业技术专业把新媒体课程作为载体融入课程体系,让学生能把学到的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等技术通过新媒体手段进行宣传和推广,使各个学科融会贯通。

4.2.3广泛联系市场,了解产业发展趋势。广泛联系市场,包括人才市场、生产市场、销售市场等,及时了解农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情况,从而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课程、更新学习内容,确保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与社会接轨,与市场接轨。现代农业技术专业根据区域产业发展确定了《植物生长与环境》《植物保护》《现代农业装备技术》《作物栽培技术》《园艺植物生产技术》《农村电子商务》《农业企业经营与管理》七门课作为专业群的公共课,精准对接区域产业人才工作岗位。例如:随着我国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装备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农业行业也快速向智能化、数字化、高效化及精准化方向转变,农业物联网相关人才越来越匮乏,为此,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增设了《设施农业与物联网》这门核心课程,并安排农业技术专业和计算机相关专业老师联合,根据生产实际需求和学生学习能力共同编制活页式教材、研讨教学计划,培养与社会接轨的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

4.3 教学模式“三结合”,潜心育人助“三农”

4.3.1线上线下相结合,必修选修都兼顾。由于公选课开班人数的限制和上课时间的冲突,以及教学资源的缺乏,很多高职院校出现了学生很难选到自己想选的公选课的问题;高职新农科专业公共选修课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既可以解决学生上课时间的冲突,又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选到自己喜欢的选修课程,同时还能解决师资和教学硬件设施不足的问题。此外,面对当前疫情发展形势,现代农业技术专业陆续开通11门课采用线上教学,充分保障了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4.3.2集中分类相结合,合理因材施教。在现代农业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我们借鉴前人的实践经验,根据学生学习基础水平、个人爱好以及实际需求,尊重学生选择,采取集中教学和分类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高职新农科学生来自不同群体,既有正常高考生,也有中职单招生,还有综合评价学生,学生来源复杂,学习水平参差不齐,采用一种教学方法、一个教学模式显然不能满足学生实际需求,因此,我们在大一期间,在采取集中教学方式共同学习专业基础课程的同时,积极开设公选课、线上课;大二开始根据学生需求进行分类培养:针对想继续深造专升本的学生,利用课余或周末时间,学校免费提供学习场所和专门的辅导教师定期进行专升本培训;针对想创业创新就业的技能应用型学生,根据学生实际选择进行分方向培养,比如:想到种子企业从事种子生产和经营的学生,可以选派对种子行业熟悉的“双师型”教师作为指导老师,重点传授种子生产和经营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了解种子企业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并联系种子企业进行实训实习;想到现代农业园区从事园区生产和管理的学生,可以选派来自生产一线了解园区管理的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利用周末节假日到现代农业园区实习实训;针对愿意自主创业型学生,为他们选择提供各类创业创新项目指导,帮助搜集项目信息,提供技术支撑,根据学生创业方向,邀请创业成功的合作社理事长或家庭农场主或者私企负责任人来到学校传授创业知识,分享创业经验,增强学生创业的信心和决心。通过集中教学和分类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

4.3.3农忙农闲相结合,教学服务两不误。农业是季节性很强的行业,特别是大田作物,不能耽误农时,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农忙、农闲相结合,所以对于《作物生产技术》《植物保护》《农业机械装备》等课程需要合理安排实习实训时间,在农闲时间学习理论知识,在作物田间管理的关键环节老师带领学生到农场或种粮大户田间进行实习实训。比如,在冬小麦的田间管理化学除草、“一喷三防”等病虫草害防治的关键环节,让学生到田间识别草群类型,然后根据草群类型和小麦长势情况制订防治方案,掌握冬前化学除草和“一喷三防”的最佳时期,学会喷药器械以及植保无人机的操作,并掌握在喷药过程中要注意的细节问题,争取做到绿色高效。同时,在实习实训的过程中,当好农场主或农户的助手,做好“三农”服务工作,共同参与农忙气氛当中,体验农业生产劳作,分享劳动成果带来的快乐,实现教学服务两不误。

5 结语

临沂科技职业学院现代农业技术专业,主动顺应社会“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率先提出新媒体与现代农业推广相互融合,探索实施了以“三实”为基础,以“三联”为抓手,以“三结合”为手段的教学模式,基本达到了“能被大家接受、能被社会认可、能被学生支持、能传承、能复制、能带人、能育人”的“七能”目标。

猜你喜欢
现代农业实训高职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