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区珍稀植物叶状苞杜鹃生存现状及保护

2022-02-25 03:55王玉亮代玉红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12期
关键词:长白长白山杜鹃

杨 刚,王玉亮,王 峰,代玉红,尹 航*

(1.吉林省长白森林经营局,吉林长白 134400;2.长白山科学研究院,吉林安图 133613)

0 引言

叶状苞杜鹃(Rhododendron redowskianum Maxim.),别名苞叶杜鹃,为杜鹃花科(Ericaceae)杜鹃属(Rhododendron L.)的植物,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二批)),长白山区特有植物[1]。因叶状苞杜鹃常在云朵中生长开花,故俗称云间杜鹃。叶状苞杜鹃是典型的高山杜鹃之一,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高山杜鹃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之一,但因其生态分布范围狭窄、受生长环境限制,其人工繁殖技术还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导致野生种群数量逐渐减少[2],已濒临绝灭的边缘。

1 叶状苞杜鹃种群现状

1.1 濒危等级

1984年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公布,1987年《中国稀有濒危保护植物名录(Ⅰ)》列为渐危物种[3];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二批)中将其列为国家Ⅱ级保护植物。2007年吉林省保护植物档案中将其列为第一类保护植物;2009年吉林省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将其列为省级Ⅱ级保护植物[4]。

1.2 形态特征

叶状苞杜鹃(Rhododendron redowskianum Maxim.),低矮落叶小灌木,高约10 cm;叶簇生,倒披针形,长0.5~1.5 cm,宽3~6 mm;总状伞形花序顶生,有花1~3朵,花梗长5~10 mm;花冠辐状,长约1.5 cm,紫红色,花冠管长7~8 mm,裂片5,宽长圆形,长6 mm,宽5 mm,具细齿;雄蕊10,稍比花冠短;子房密被短柔毛,花柱短,长5 mm。蒴果卵球形,长6 mm。花期7~8月,果期9~10月[5]。

1.3 地理分布

叶状苞杜鹃主要分布于长白山海拔2 000~2 600 m的高山草原、天池边或岩石旁、张广才岭主峰(大秃顶子)、大兴安岭、朝鲜北部、日本北部、苏联的西伯利亚、千岛群岛、白令海诸岛、北美阿拉斯加等地。

1.4 生物学特征

叶状苞杜鹃分布区气候冬季酷寒,1 月温度-19~20℃?,夏季凉爽,7月温度8~14℃,常年多风,年平均风速6~10 m/s,8级以上大风日数可达200天以上;雾日200~250天,日照时数较少;年均水量1 000~1 400 mm,相对湿度74%。土壤为山地苔原土,pH值5.2~5.4。

1.5 伴生植被

伴生灌木有西伯利亚刺柏(Juniperus sibirica)、宽叶仙女木(Dryas octopetala)、多腺柳(Salix polyadenia)、笃斯越橘(Vaccinium uliginosum)、长圆叶柳(Salix divaricata var.meta-formosa)、木茎山金梅(Sibbaldia procumbens)、松毛翠(Phyllodoce caerulea)、越橘(Vaccinium vitis-idaea)、牛皮杜鹃(Rhododendron chrysanthum)、毛毡杜鹃(Rhododendron confertissimum)等。

伴生草本植物有倒根蓼(Polygonum ochotensis)、长白虎耳草(Saxifraga laciniata)、长白棘豆(Oxytropis anertii)、白山罂粟(Papaver radiatum)、天栌(Arctous rubber)、白山蓼(Polygonum laxmanni)、长白米努草(Minuartia macrocarpa var.koreana)、长白岩菖蒲(Tofieldia coccinea)、长白金莲花(Trollius japonicus)等。

2 叶状苞杜鹃的濒危因素

2.1 自然因素

长白山存在明显的冷期和暖期交替。任何植物的生长都有规律性。冷期和暖期交替,导致叶状苞杜鹃的生存环境发生改变,虽然发展缓慢,但会引起种群的缓慢衰退。

2.2 人为因素

叶状苞杜鹃为长白山特有植物,生长于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生长环境处于长白山旅游区域,盛花时遍地鲜花,不尽妖娆。游客的过量进入出现踩踏、折、挖等行为,引起了土壤结构的变化,种子落地后,丧失了萌发条件,种群更新困难;每年叶状苞杜鹃偷挖量较大,挖走时带走土壤,剩下石砾、土坑,裸露地无土壤,叶状苞杜鹃无法进行自身恢复。因此,生长环境的破坏直接导致叶状苞杜鹃种群的衰退。

游客的逐年增多,叶状苞杜鹃经常被采摘,导致赖以传播和繁衍后代的种源缺失,更新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加剧了叶状苞杜鹃种群的衰退。

另外,环山公路的修缮,形成大面积的裸露带,导致了叶状苞杜鹃的生存空间的减少,生长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种群出现衰退现象。

2.3 人工扩繁工作无突破性进展

叶状苞杜鹃生长期短、种子细小,大多数种子胚胎尚未发育完成;叶状苞杜鹃种群自然更新极慢,主要靠自身匍匐生根形成分株来维持其野生种群数量。目前,叶状苞杜鹃的人工繁育方式主要采用扦插和组培无性繁育手段,且关于叶状苞杜鹃的繁殖报道较少,有性繁育未见报道。这导致叶状苞杜鹃种群的人工繁育及种群扩繁工作无突破性进展。李杨等对长白山区6种杜鹃属种子繁殖研究表明,叶状苞杜鹃的种子发芽率仅为0.334%[5]。叶状苞杜鹃硬枝扦插繁殖研究表明,最好处理组的扦插成活率为22.5%和27.5%[6]。栽培方面顾地周进行了嫩叶再生芽苗的离体培养研究[7-8],所建立的离体培养体系及种质试管保存体系可以满足叶状苞杜鹃离体繁殖和种质保存的需要。

3 保护价值与保护措施

3.1 保护价值

叶状苞杜鹃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还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李少泓等关于杜鹃属植物的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表明,杜鹃属植物含有黄酮类、鞣质、二萜类等多种化学物质,在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杀虫等方面也具有药理作用[9]。

3.2 保护措施

3.2.1管理部门加大保护力度。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加大保护力度,贯彻“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加大叶状苞杜鹃资源保护的宣传工作和管理力度,用法律形式保护这一种质资源,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3.2.2加快本种的保护和繁殖策略研究。鉴于叶状苞杜鹃种质资源少,今后应大力开展叶状苞杜鹃种群繁育技术及繁殖策略研究工作,在分布区内积极开展促进天然更新和野外压条繁殖试验,深入探索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离体保存技术,突破叶状苞杜鹃繁殖技术瓶颈。

4 结语

叶状苞杜鹃是典型的高山杜鹃之一,对叶状苞杜鹃的种群分布及繁殖研究意义重大。目前,叶状苞杜鹃作为长白山区特有物种,数量稀少,分布区域十分狭窄,野生资源逐渐退化,濒临绝灭。因此,要加强宣传、保护并减少野生种群的人为破坏;加大科学研究,为叶状苞杜鹃的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同时,合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有计划地采用相似生境迁地保护、引种驯化和野外回归等技术手段,最大效率扩繁叶状苞杜鹃种苗,并开展叶状苞杜鹃野生种群复壮研究,促进野生种群的恢复,扩大种群数量。

猜你喜欢
长白长白山杜鹃
长白老林
杜鹃红
漫步四季,探索不一样的长白山
杜鹃
长白山册封始于金代
长白落叶松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百里杜鹃百里歌
百里杜鹃
秘密
岚雾情吻长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