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应会,冷 璐,张怀山*
(1.六盘水市农业产业技术服务中心,贵州六盘水 553000;2.六盘水市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贵州六盘水 553000)
近年来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较快,产量从1978年的5.8万t发展到2020年的4 016.4万t,已成为我国继粮、油、蔬、果后的第五大农业种植业。2020年贵州省食用菌产量已达138.58万t,产值为174.22亿元[1]。食用菌产业作为持续快速推动贵州省280万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实行“农村产业革命,振兴乡村经济”的十二大农业产业之一,贵州省六盘水市按照“做优做强大宗食用菌、做特做精特色珍稀食用菌”的思路[2],逐渐走出了一条集约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品牌发展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截至2020年6月底,六盘水市食用菌种植规模2.67亿棒,同比增长27.52%;累计产量6.89万t,同比增长75.21%;累计产值8.25亿元,同比增长74.62%。贵州省六盘水市有中国凉都之称,夏季平均温度在19~22℃,其他季节平均温度均不高于17℃[3],在发展食用菌上具有天然优势。
通过几年的努力,全市在菌种研发、生产,以及菌材的保供等方面取得较好成效。一是依托中科院、省科学院、省农科院等雄厚的技术力量,建成了包括母种、原种及栽培种生产的菌种研发中心。二是建成的水城区杨梅菌种场,生产设备的先进和生产能力均排在全省前列。三是菌材保供方面,全市在(拟)建主要菌材保供基地4个,预计产能1.5万t,正探索巨菌草为菌材的草腐菌种植,降低木质菌材用量,持续开展草腐菌的示范推广,降低对木质菌材的依赖度。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六盘水按照“做大做强大宗食用菌、做特做优特色珍稀食用菌”的发展思路,通过政策引导,逐步以香菇、平菇等大宗品种为重点,实现快速增长,以大球盖菇、羊肚菌、红托竹荪等特色珍稀品种为突破,实现高收益。2021年,全市食用菌种植规模4.02亿棒,产量12.22万t,产值13.72亿元,实现较大增幅。
一是大力提升增强科技服务能力,在开展母种研发的同时,不断引进适合六盘水市温光水土壤条件的菌种进行繁育推广,共引进20余个新品种,包括已研发成熟并投入生产的香菇、平菇、黑皮鸡枞、秀珍菇、姬菇、木耳、羊肚菌、茶树菇、大球盖菇、白参、红托竹荪等11个品种,仍处于试验阶段的滑菇、灵芝、杏鲍菇、猴头菇、元蘑、草菇等10余个品种。二是针对性引进培育食用菌科技人才,加强合作,建立食用菌科研人才队伍,与中国工程院李玉院士专家团队合作,开展13.33 hm2黑木耳菌种研发与示范推广;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组建专家工作站、试验基地,启动了黑皮鸡枞等珍稀品种的研发与引种试验;与贵州省科学院合作,建立食用菌研究所、实训基地,开展菌种研发与保供工作。
全市食用菌经营主体在产业链中合理分工,形成食用菌产业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推动全市食用菌产业协调发展。构建了家庭经营、合作经营、集体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新型食用菌经营体系,全市现有食用菌企业2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0家,种植大户46个。在基地建设方面,不断优化“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多模式、多主体推进基地建设与食用菌种植。
不断加大林业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充分利用、合理布局各类适宜林地、退耕还林地和林下空间,以大球盖菇为主,香菇、平菇、猴头菇等为辅,发展林下食用菌产业。六枝特区月亮河乡鸿霖山、盘州市保田镇、丹霞镇、胜境街道,水城区杨梅林场、玉舍森林公园、以朵森林公园,钟山区大湾镇等已建成一定规模。
不断完善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创新“反租倒包”模式,平台公司主要抓两头(菌棒生产、市场营销)带中间(技术服务、制定标准、保底收购),乡镇、村级合作社、种植大户抓种植。由平台公司提供菌棒、质量标准和技术指导,并统一收购和销售鲜菇产品,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合作社、农民自主承包经营,充分发挥“主人翁”作用。
大力培养市内销售市场、拓展市外销售市场,各食用菌生产经营主体与销售市场建立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建成了水城区食用菌冷链物流集散中心,年仓储交易能力15万t,稳定了重庆、成都、广州、深圳、长沙等城市的产销渠道。
虽然全市食用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引领了六盘水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一是品牌化带动还有待加强。全市现有食用菌企业品牌7个,但由于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品牌影响力不大,带动产业发展能力不强,品牌影响力不大,品牌效益未显现。二是标准化生产还有待提升。全市食用菌产业发展起步晚,经营主体实力不强,全产业链示范基地、示范企业少,立足于食用菌种植、销售、加工、物流等环节的大型龙头企业较少,标准化生产技术缺乏,食用菌产业发展受到一定限制。三是市场化程度还有待提高。由于全市基础配套不足,食用菌领域的专业人才,以及实力较强的经营主体、种植散户都较为缺乏,市场化程度的覆盖还有待提高。四是加工能力不足,从全国来看,食用菌长期以鲜食为主,加工率仅有6%,且加工产品多为简单的干制品或腌渍制品,精深加工率不到加工产品的10%,远远低于美国、日本、荷兰等国家75%以上的加工率。六盘水仅有加工企业3家,技术落后造成了产品更新慢、产业链条短、高值化利用度低、技术研发落后等问题。
坚持“做大做强大宗食用菌、做特做优特色珍稀食用菌”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地理气候等资源优势,大力培育食用菌生产企业和种植大户,持续开展林下食用菌产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整合相关资源,加大现代化农机装备投入,强化科学技术推广,扩大种植规模。
组织开展品牌目录标准制定、品牌征集、评价认定等活动,鼓励和引导品牌主体加快商标注册、专利申请、“两品一标”认证等。推进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加大宣传推广,充分利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加大立体化、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力度,扩大市场影响力,引导社会消费。
坚持以标准保证质量、提高效益,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贵州农产品的生产标准、加工标准、流通标准和质量安全标准,围绕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种植技术规程、品种繁育等环节,构建食用菌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健全食用菌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追溯体系和执法体系。同时发挥重点企业支撑引领作用,打造一批基础好、技术水平高、产业带动力强的食用菌全产业链标准化基地,带动更多企业识标、懂标、用标。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多通过市场化手段推进六盘水市食用菌产业发展,让政府与有效市场更好结合。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市场动态,采取有力措施防患于未然。利用好已建成的日处理500 t的冷链物流集散中心,强化对全市香菇、大球盖菇等产品市场的统筹。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继续强化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市场拓展,加强与福建等主要食用菌生产地经销商合作。
围绕三大主攻品种,抓好夏季大球盖菇、夏季香菇生产,组织开展冬春季羊肚菌地块选择、菌种生产、菇农培训等工作。深化与中科院、省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加大菌种研发、引种试验、示范推广力度,探索适宜推广的种植模式。引导主体抓实项目谋划,开展好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基金申报,争取“黔菌贷”等金融信贷支持,落实好食用菌保险补贴政策。
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持续开展废菌棒利用、草腐菌种植模式探索,降低木质菌材的依赖。在食用菌产业发展设施用地、生态环境方面等前期手续办理时,服务关口前移。引导经营主体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使用农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严防环境污染,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严惩各类违法生产行为,推动全市食用菌产业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