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区生态型犁耕深翻还田技术模式总结

2022-02-25 03:55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12期
关键词:生态型耕层含水率

李 越

(南京市江宁区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江苏南京 210000)

0 引言

《2016年全国耕地质量监测报告》表明,我国耕地耕层变浅,板结问题较为突出。全国有65.5%的监测点耕层厚度较浅,其中上海、江苏、广东等省市耕层平均厚度低于18 cm,而适宜作物生长的耕层厚度在20 cm以上。2018年我省耕地质量监测报告显示,容重平均1.3 g/cm³,典型监测表明,1984年耕层厚度12~17 cm,2010年耕层厚度8~15 cm。土壤板结、耕层变浅致使土壤理化性状和生物学性质变差,影响土壤水分、养分的有效运转,阻碍作物根系下扎,土壤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养分转化、污染净化等生物功能退化。因此,肥料农药利用率的进一步提高,需要土壤质量的整体改善。农业农村部公布了2019年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39.2%,农药利用率为39.8%。美国粮食作物氮肥利用率约50%,欧洲主要国家约65%。欧美等国家通过实施深耕深松和秸秆还田,一般耕层在35 cm以上。

生态型犁耕深翻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农业生产耕作方式,它可以实现对土壤的深耕细作,能有效地增加耕作深度,打破犁底层,使耕作层增厚和疏松,加大土壤间隙度和通透性,提高土壤中的含水量和有效养分,有利于后茬农作物的根系生长发育及营养吸收,可提高农作物产量,还能大大减少露天焚烧秸秆的现象,防止或减少空气污染,保护大气环境。同时,犁耕深翻能将病虫和杂草深埋,减少来年病虫害的发生率和杂草量。南京土壤所2019年在靖江香沙芋上的土壤修复活化试验表明,土壤破除板结和耕层浅的问题后,增产218.8%,如结合土壤改良剂施用,增产250.4%。土层活化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江宁区位于长江下游南岸,从东西南三面环抱南京主城,东与句容市接壤,东南与溧水区毗连,南和西南与安徽省马鞍山市相邻,西与安徽省和县及浦口区隔江相望。地处宁镇扬丘陵地带,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其中西南部和东北部为低山丘陵,中部为岗地、平原,形同“马鞍”,成土母质复杂,土壤种类较多,其中水稻土类面积最大。江宁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区域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沪宁、宁马、机场、绕越等多余条高速公路经过江宁,交通十分便捷。

江宁区粮食作物主要为水稻、小麦两种农作物,2021年全年稻麦种植面积2.63万hm2,全年总产量20.9万t,其中水稻1.926万hm2,年总产量17.51万t;小麦0.703万hm2,年总产量3.38万t。全区10个街道,湖熟、淳化、江宁、禄口、横溪5个街道为稻麦主产区,稻麦种植面积占全区种植面积的88%。

1 模式概述

2021年,我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实现8个涉农街道全覆盖。其中,耕整地机械化水平100%、种植机械化水平92%(其中机插率89.3%)、植保机械化能力100%(其中高效植保率达90%)、收获机械化水平100%、场地烘干能力74%、秸秆处理机械化水平93%(其中还田率89.5%)。全程机械化水平达91%。

2021年,我区夏季实施小麦犁耕深翻133.33 hm2,秋季水稻犁耕深翻55.33 hm2。全年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率达61%。秸秆机械化还田是我区秸秆综合利用的最主要、最快捷的途径。但秸秆长期旋耕还田造成了土壤耕层变浅、病虫草害加重、播种出苗质量下降、土壤蓄水保墒保肥能力降低等问题。犁耕深翻可增加耕层深度,提高土壤的疏松性,促进土壤水、肥、气、热相互协调。

2 技术要点

犁耕深翻秸秆还田作业应结合土壤性质、气候条件、种植特点及后茬作物等因素,合理配置机具、因地制宜选用犁耕深翻秸秆还田技术路线。

土壤含水率对犁耕深翻秸秆还田作业质量影响较大,土壤含水率过高,会加重拖拉机负荷,影响后续整地质量:土壤含水率过低,会造成耕翻质量下降,甚至难以形成深埋覆盖效果。夏季雨多时节(单次降雨量在15 mm以上时),宜选在雨停后土壤含水率适宜时进行耕翻作业;秋季稻茬田土壤含水率较高,且易受连续阴雨天气影响,水稻收获前需搁田、适时断水,使土壤含水率处在适宜范围。

2.1 技术路线

2.1.1 适墒作业(土壤含水率<25%)

1)联合收割机适时收获、秸秆切碎均匀抛撒→犁耕深翻→施足基肥→适墒整地→机械播种、镇压→机械开沟。

2)联合收割机适时收获、秸秆切碎均匀抛撒→犁耕深翻→旋耕施肥播种一体机作业(施足基肥)→机械镇压→机械开沟。

3)联合收割机适时收获、秸秆切碎均匀抛撒→施足基肥→犁旋一体机作业→机械播种、镇压→机械开沟。

2.1.2 高墒情作业(土壤含水率≥25%)

1)联合收割机适时收获、秸秆切碎均匀抛撒→犁耕深翻→晒垡→施足基肥→适墒整地→机械播种、镇压→机械开沟。

2)联合收割机适时收获、秸秆切碎均匀抛撒→铧犁耕深翻→晒垡→适墒旋耕施肥播种一体机作业(施足基肥)→机械镇压→机械开沟。

3)联合收割机适时收获、秸秆切碎均匀抛撒→犁耕深翻→晒垡→适墒整地→旋耕施肥播种一体机作业(施足基肥)→机械镇压→机械开沟。(适用于重黏土地区)

2.2 作业规范及技术要求

收割水稻时秸秆切碎、匀抛,秸秆切碎长度≤10 cm;耕深18~35 cm(初耕阶段宜浅耕),秸秆覆盖率≥90%;耕后地表平坦,播种后适墒镇压,根据播后土壤湿度情况选择是否窨水或适墒镇压。

2.3 机具配置

联合收割机配备秸秆切碎抛撒装置;根据铧犁数量和土壤情况配备相应的动力;1 L系列铧式犁、犁旋一体机等;旋耕机、圆盘耙;旋耕播种施肥(镇压)复式作业机、条播机等。

2.4 农艺配套及注意事项

1)机收前10天左右断水,遇雨及时排水,土壤含水率≥35%时,不宜进行犁耕深翻作业;健全沟系,排涝降渍,遇阴雨天气及时排出田间积水。

2)犁翻深度应根据实际土壤特性、土壤耕作层深度来确定。

3)机具作业前,应做好犁铧的调整,避免作业时出现立垡、回垡。

4)机具作业时,根据田块的具体形状确定作业路线,作业质量应达到:“深、平、透、直、齐、无、小”的七字要求。

5)稻秸秆还田强调播后适时、适墒镇压,确保种(根)土密接,促进壮苗。

6)肥料运筹在保持总氮量不变的前提下氮肥适当前移,在基肥中增施10%左右氮肥,以利于秸秆快速腐解。

7)健全沟系,排涝降渍,遇阴雨天气及时排出田间积水。

8)根据整地质量、墒情等因素合理调节播种量和播种深度,确保适宜基本苗。

3 作业成本及效益分析

3.1 成本测算

本区犁耕深翻作业适用该技术路线,各街道根据土壤墒情选择合适的作业机具。以我区江宁街道为例。江宁街道属宁芜丘陵区,中南部低山起伏,濒江西部及通江河两岸多为冲积小平原,地势东南较高、西北较低。该街道自2020年秋季开始,已实施四季生态型犁耕深翻作业,总作业面积达687 hm2。作业深度在28~35 cm左右,秸秆覆盖率90%以上,3-5铧犁配备100~140马力拖拉机作业为主,机器折旧及人工成本等约为25元/667m2,合计成本约为78元/667m2。根据实际走访调查,我区深翻平均成本约为71元/667m2。按目前油价,省区市补助标准为70元/667m2,基本满足农户深翻需求。

3.2 效益分析

生态型犁耕深翻还田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技术手段,是将秸秆利用和土壤改良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是保障粮食安全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表现在:一是犁耕深翻还田得到了农民群众的欢迎,几十年来,我区旋耕作业为主流,耕作层变浅、犁底层变厚,影响耕地质量提升,犁耕深翻则是从耕牛翻田、人工翻田晒垡的耕作方式的传统回归。二是土壤深耕翻是目前土壤质量保育的迫切需求。耕地土壤耕层厚度从目前的10~15 cm增加到20~35 cm,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明显,活性程度增强,改善土壤的水、气和固态结构。三是有效解决秸秆还田后腐解问题。提高秸秆机械化还田深度和均匀度。减少耕作层土壤秸秆比例,加快促进秸秆腐解,促进后茬作物壮苗早发和高产稳产。病虫草害也有明显下降。四是节本增效明显。试点结果表明,深耕后增产明显,每亩节省1次农药和肥料投入。

4 本区域主要经验做法

4.1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宣传氛围

一是提高知晓率。区农业农村局下发工作通知,要求各街道农机站及时告知生态型犁耕深翻还田作业补助相关政策、补助标准、标准区域、作业标准、申报截止时间、补助对象资格条件、补助资金结算程序、咨询投诉处理电话。二是强化典型宣传。大力宣传先进典型经验,公布“红黑榜”,及时曝光反面事例。宣传做到田头有现场、路上有横幅,墙面有标语、宣传画,报纸有报道、电视有图像,努力营造良好的还田工作氛围。

4.2 强化措施落实

为确保生态型犁耕深翻还田任务能顺利完成,区农业农村局通过站长会议部署相关工作,要求各街道农机站切实抓好生态型犁耕深翻还田服务服务工作。同时组织技术人员分片包干,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做到六个落实:一是落实作业机具。每台大中型拖拉机按照20 hm2还田作业标准落实作业面积,2021年全区共落实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大中型拖拉机达619台,其中80马力以上的234台。二是落实作业面积。通过任务逐级分解的方式,将犁耕深翻目标任务分解到各街道、各重点社区(村)、实际种植户。三是落实扶持政策。区财政对生态型犁耕深翻还田作业进行累加补贴。各街道财政对生态型犁耕深翻还田高度重视,积极推行还田各项补助,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四是落实第三方核查。根据省农业农村厅要求,我区聘请南京永宁会计师事务所为秸秆机械化还田第三方核查单位,对全区生态型犁耕深翻还田作业质量、作业面积进行第三方核查,2021年夏季犁耕深翻还田核查面积占申报还田面积100%(其中现场核查面积占62.28%,电话核查面积占37.72%);秋季犁耕深翻还田核查面积占申报还田面积100%(其中现场核查面积占78.71%,电话核查面积占21.29%),确保财政补助资金规范使用。

4.3 强化检查督查

区农业农村局成立专项检查小组,对全区有实施犁耕深翻还田任务的街道进行抽查,对街道组织领导成立情况、宣传发动情况、机械化还田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对存在问题、工作提醒和工作动态,第一时间通知所在街道,要求按期整改和落实。

5 现阶段深翻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5.1 存在问题

2020年秋季我区首次实施生态型犁耕深翻还田,今年是第三年开展试点工作。试点实践证明,生态型犁耕深翻还田是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内容,在我区适宜区域加快推进生态型犁耕深翻还田,对于提高秸秆机械化还田深度和均匀度、减少耕作层土壤秸秆比例、恢复提升耕地地力、促进后茬作物壮苗早发和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近三年来,我区强化工作部署,制定实施方案,加大试点宣传,狠抓工作落实,高质量完成生态型犁耕深翻还田试点任务,规范实施好生态型犁耕深翻还田作业补助工作,社会成效良好。但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农机作业机械水平有待提高。受天气、土壤墒情、地理条件等影响,农业机械秸秆还田质量不高,还田深度不够、还田粉碎度不够、还田均匀度不够,我区虽整体机械化水平较高,但对大型机械化作业有待进一步提高。秸秆切碎和还田机械负荷、动力消耗加大的同时,对机具配置要求也相应增加,综合作业成本增加。

2)需探索配套更合适的农艺技术。大量实验研究验证,长期旋耕还田对粮食增产效果正逐年降低,亟需研究生态型犁耕深翻与旋耕相结合的农艺模式。

3)智能化监测水平较低。由于缺少区财政支持,我区智能化监测设备配备不足,可视化、远程化管理水平较低。

5.2 下一步工作打算

目前农户们对推进生态型犁耕深翻还田积极性较高,实施犁耕深翻三年来我区也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结合省级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创建工作,我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做好生态型犁耕深翻工作:

1)进一步加强生态型犁耕深翻还田示范领导工作。区、街道统一思想认识,做到早谋划、早安排,将生态型犁耕深翻还田工作当作改善土质、提升产量的优质做法,加强推广。

2)营造氛围,强化宣传实效。利用广播、有线电视、宣传横幅和宣传画等形式,加大教育力度。将生态型犁耕深翻还田作业的政策、好处传遍家家户户。

3)严格规范作业,提高还田质量。结合省市级技术指导意见,完善秸秆还田集成机插秧和机播技术路线及作业规范,推进良法良机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加强还田技术指导和培训,稳定提高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犁耕深翻质量。

4)着力提升智能化监测水平。积极推广智能监测设备,实施动态监测,实现现场核查与智能监测相结合的监督模式。

猜你喜欢
生态型耕层含水率
多元策略的生态型游客中心
630MW机组石膏高含水率原因分析及处理
昆明森林可燃物燃烧机理研究
土壤侵蚀对紫色土坡耕地耕层障碍因素的影响*
轮作制度对敦化市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影响的研究
不同介质下油水两相流含水率测量模型构建与仿真
Agg Hab生态型聚合栖地
耕层构造对土壤三相比和春玉米根系形态的影响
红壤坡耕地耕层质量特征与障碍类型划分
番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