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农”记者视角浅析乡村振兴的山东作为

2022-02-25 03:55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12期
关键词:农科三农山东

薛 峰

(山东广播电视台,山东济南 250062)

0 引言

在2018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做出了“五个振兴”的科学论断,要求山东“充分发挥农业大省优势,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从那时起山东全省上下牢记嘱托,不断探索,提前一年完成了包括农民收入、脱贫攻坚、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保护耕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等在内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业农村领域相关指标,有19个县(市、区)上榜“2020中国乡村振兴百佳示范县市”,数量居全国首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山东的水果、蔬菜、水产品等产量一直位居全国前列,2020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在全国率先突破万亿元,2021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万元,农产品出口额连续23年位列全国第一,这样的“齐鲁样板”是如何打造出来的呢?弄清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找到切入口,对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山东经验进行深入分析。作为山东广播电视台农科频道的媒体工作者,近年来报道、见证了许多乡村振兴的鲜活案例,下面将结合具体实践浅谈一下自己的思考与体会。

1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在乡村建设领域也不例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续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关键在于党的领导。

2019年,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首次将党领导农村工作的传统、要求、政策等以党内法规形式确定下来,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山东各地坚定不移地响应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认真夯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加强党支部和带头人建设,涌现出一大批扎根田间地头,俯下身子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第一书记”。山东电视农科频道曾报道过“中国辣椒之乡”的变迁史,德州武城有着近两百年的辣椒种植历史,近5年来当地辣椒产业发展迅速,一亩辣椒地可为百姓带来四千多元的增收,为推动小康社会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当地党委对辣椒产业发展的大力推动,武城县专门设立了辣椒产业链联合党委,由副县长挂帅担任党委“第一书记”,探索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产”的种植模式,同时联合党委还大力推广小麦、玉米和辣椒复合种植,比传统种植模式的效益高两倍,实现了农民、集体与企业三方共赢。

2 始终坚持人才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要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山东通过实施“头雁工程”等举措,吸引各类人才特别是年轻人返乡创业、变身致富带头人。为留住人才,山东各地努力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推出了《推进乡村人才振兴若干措施》,加强乡村人才的培养、保障、服务,另外结合农村工作实际,为“新农人”建立起职称制度,并落实“直聘直评”等便利渠道,加强基层人才流动的引导,与此同时坚持在制定各类人才政策时向乡村人才大力倾斜。

如今,各类人才活跃在“三农”一线,为打造齐鲁样板贡献着才智。全国三八红旗手刘超曾接受过农科频道采访,她是一名“85后”返乡创业大学生,回到家乡广饶后,探索打造“羊-沼-菜”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几年时间将农场发展到140 hm2的规模,同时还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300多名农村妇女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周边千余户家庭通过蔬菜种植实现致富;“农科驿站”是山东省科技厅打造的科技助农项目,以企业运营的方式组织科技人员、农业专家为农民提供免费的科技助农服务。在威海文登,返乡创业的大学生李琳带领团队投入到农科驿站的运营中,在推广高品质西洋参标准化种植技术、承担国家级项目的同时,扎根农村基层,带动广大参户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王元虎是济南章丘三涧溪村第一批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如今他的黑猪养殖发展得风生水起,在三涧溪村,先后有一百多名大学生来村创业,带动了数十户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各类人才的汇聚,为打造齐鲁样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3 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作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众多部门与地区,离不开总体协调和高质量推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近年来,山东“三农”工作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坚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科学把握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振兴”的内在关联,推动乡村发展全面升级,实现山东农村社会的“强、富、美”。

“创新”是新发展理念中的第一要素,是牵动发展全局的“着力点”,从总体上看,创新能力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弱项之一,在“三农”领域中也不例外。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下大力气抓好机制创新与科技创新,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取得了一批可圈可点的宝贵经验。

2017年,全国首个由村级党组织领办的果蔬类农村合作社,在栖霞市衣家村正式成立,当时农科频道等媒体曾进行过广泛报道,“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模式随后被广泛推广,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了巨大能量。截至目前,山东已创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4万余家,全省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4.5万家、家庭农场10.5万户;“黄河滩西瓜”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产自济宁市梁山县赵固堆乡,在当地有数百年的种植历史,过去瓜农都是各自为战,没有形成规模,一斤瓜仅卖三四毛钱,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村党组织领办西瓜种植专业合作社,倾力打造“黄河滩西瓜”品牌,有了品牌赋能后,当地瓜农收入大幅提升,今年每667m2地收入七八千元,“黄河滩西瓜”畅销全省;“土地托管服务”最早起源于山东汶上,这一农村土地经营经验已在全国广泛推广,德州市夏津县通过开展“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务”,提供耕、种、管、收“一条龙”规模化服务,真正让农户们从繁重的农业耕作中解脱出来,实现了土地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做到了普通分散农户和现代化农业的有机结合。截至2020年,山东省已有193.33万hm2土地开展托管服务,农业社会化服务392万hm2次,成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要经验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加快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落实落地”,山东深入贯彻实施这一战略,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预计到2022年年底,山东高标准农田将达到496.2万hm2。农科频道记者在菏泽市巨野县田庄镇采访时发现,当地的耕地以往主要靠井水浇灌,费工又费时,去年开始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安装了智能滴灌设备,农民仅需按一下按键,便能做到旱涝保收,让“沉睡”的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在枣庄市薛城区,1万hm2高标准农田,在今年的夏收中平均产达600 kg/667m2,比普通地块高出近150 kg,当地种粮大户颜丙义告诉记者,他改造的120 hm2高标准农田,预计今年将比去年增收8万多元。

4 始终坚持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农村地区的全面小康,不只是经济富裕,更要让农村群众精神富足。山东同时抓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扎实有效地推进乡村文明治理,培养文明乡风、优秀家风、朴实民风。同时,山东不断完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设,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 000个,“村村和谐、家家增收、户户优美”的生态文明景象在齐鲁大地悄然呈现。

5 结语

盛夏的齐鲁,沃野千里,处处涌动丰收的喜悦。2022年山东16地市“三夏”生产已经圆满收官,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在7月1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2022年山东夏粮总产再创历史最高水平,达到2 641.6万t,增长0.2%,连续4年稳定在2 500万t以上。山东再一次用行动扛牢“农业大省”的责任担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全国经济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猜你喜欢
农科三农山东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山东图片库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山东舰』入列一周年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