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清河,刘学军(通信作者),郭永华
(1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 山东 青岛 266003)
(2青州市人民医院影像科 山东 青州 262500)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脑组织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的脑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其中发生率较高的为缺血性卒中。患者损伤的部位不同在临床也有不同表现,临床常见的症状有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和意识障碍等,情况严重的还会造成患者死亡[1]。脑卒中后抑郁和认知障碍在脑卒中后患者中经常发生,卒中后抑郁患者常表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缺少主动性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神经功能的恢复等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卒中后抑郁的诊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掩盖患者的抑郁状态,使得临床容易发生漏诊。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是卒中后患者失语、失认、失用等一种或多种的能量减退或者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对于卒中后抑郁合并认知功能障碍,需要及时进行诊断和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磁共振灌注成像应用在脑卒中患者中可以对患者的血流灌注和脑组织微循环进行观察,有利于为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信息。本次研究旨在观察脑卒中后抑郁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磁共振灌注成像,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合并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
选取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90例脑卒中患者,根据疾病类型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卒中组和合并组各45例,脑卒中患者均经MRI或者头颅CT检查确诊。抑郁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抑郁症的诊断标准[2],认知功能障碍符合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专家共识[3]。卒中组患者为单纯卒中,年龄38~73岁,平均年龄(58.19±3.29) 岁;包括男性25例,女性20例。合并组为脑卒中后抑郁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58.22±3.16) 岁;包括男性24例,女性2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纳入标准:①发病时间在1周~2个月;②患者年龄均在77岁以下,病情较为稳定;③既往无精神障碍病史;④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脏器相关疾病和精神系统发育异常患者;②有颅脑外伤、手术史和颅内肿瘤患者;③无法进行磁共振灌注的患者。
磁共振灌注成像:患者的MRI和磁共振灌注成像(PWI)检查使用的是Siemens Magnetom Trio 3.0T超导磁共振仪进行检查,检查完毕后向Siemens工作站传送图像并进行脑组织血流灌注分析,获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图,对层面进行选择后,相对脑血流量(rCBF)值在rCBV伪彩图上分别将感兴趣区(ROI)勾勒出,对ROI的灌注参数值进行测量。ROI为顶叶、颞叶、枕叶双侧额叶、基底节区和小脑。
比较两组患者感兴趣区的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 rCBF),及左侧额叶rCBF LSD检验。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经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经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合并组双侧额叶脑、左侧颞叶和右侧基底节脑血流显著低于卒中组(P<0.05);两组患者的双侧顶叶、双侧枕叶、右侧颞叶左侧基底节和双侧小脑脑血流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感兴趣区的rCBF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感兴趣区的rCBF比较(±s)
感兴趣部位 合并组(n=45)卒中组(n=45) t P右侧额叶 73.94±6.82 108.02±6.71 23.895 <0.001左侧额叶 79.38±8.31 115.47±6.64 22.760 <0.001右侧顶叶 120.63±12.71124.22±20.17 1.010 0.315左侧顶叶 110.12±11.18112.21±13.73 0.792 0.431右侧枕叶 126.82±13.56128.52±11.28 0.656 0.519左侧枕叶 112.65±10.55116.51±10.55 1.736 0.086右侧颞叶 109.66±11.32 111.06±9.02 0.649 0.518左侧颞叶 113.23±7.16 122.67±8.99 5.509 <0.001右侧基底节 114.52±5.61 132.21±6.67 13.616 <0.001左侧基底节 130.52±4.89 137.31±13.10 0.859 0.393右侧小脑 105.58±8.32 104.96±6.77 0.388 0.699左侧小脑 109.31±10.01 107.13±5.42 1.285 0.202
两组均值差(-36.028 45),标准误差(11.362 5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近几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脑卒中的病死率得到一定的控制,但是患者仍会遗留各种后遗症、并发症等。其中卒中后抑郁,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均是常见多发并发症,患者也会同时存在上述两种并发症。卒中后抑郁,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存在一定的相互影响,加重病情,因此对于早期的有效诊断,改善预后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
脑组织有一定的血流灌注,是大脑支配人体感觉、运动、认知、情感的等神经运动的基础。血液在人体血液循环的过程中向各组织运输的状态就是血流灌注,在正常情况下,血流灌注会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波动,但血流灌注超出正常范围,表面局部组织可能出现了病变,组织功能也会因为疾病而发生障碍[4-5]。患者在发生脑卒中后,脑组织缺血严重,在影像学上会有梗死灶出现,也有部分在影像学上表现为低灌注。在脑卒中患者的检查诊断中应用磁共振灌注成像(PWI)可以对患者脑组织血流动力学进行了解和通过患者脑组织血流动力学信息对患者的脑组织和血液灌注情况进行分析了解[6-7]。磁共振灌注成像脑卒中可对患者脑部血流的变化方面进行有效的检测,为临床治疗方面提供了血流动力学的参数。同时磁共振灌注成像还可以对患者脑梗死的范围做出评估,进一步对脑卒中的预后做出了合理的判断。磁共振灌注成像为治疗提供了比较直观的诊断信息,在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处理以后对脑组织微循环动力学提供了定量的信息,增加了磁共振灌注成像无创、高分辨的脑组织活力和功能的可能性,进而提高了磁共振灌注成像对脑卒中疾病进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8-10]。
在本次研究中,合并组双侧额叶脑、左侧颞叶和右侧基底节脑血流显著低于卒中组(P<0.05),提示脑卒中后抑郁合并认知障碍的发生可能和患者双侧额叶、左侧颞叶、右侧基底节区的血流灌注减少造成的局部脑功能异常有关。卒中后抑郁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额叶的脑血流低于单纯卒中组,而额叶的前部和机体其他脑组织有很多的和人体空间想象力、判断力、情感变化、记忆力和个人行为有关的纤维联络,因此在额叶有病变出现时,患者会有情绪淡漠、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减退以及反应迟钝等精神行为异常的情况出现[11-13]。人体大脑控制情绪的重要环路为边缘系统-额叶-基底节-丘脑构成的环路,额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研究表示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和额叶损伤有密切关系[14]。大脑颞叶内侧面也叫边缘系统,在边缘系统中的海马结构对人体精神行为、记忆力有直接影响。人体在出现情绪不稳、感情淡漠、人格改变等情绪精神障碍等表现时,说明大脑颞叶发生了病变[15]。基底节作为锥体外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豆状核的核壳是高血压脑出血的主要部位,基底节区脑卒中在临床也较为常见,基底节区发生病变时,会对机体神经元信息传递造成阻碍,因此会增高脑卒中患者发生抑郁的概率[16]。
综上所述,相比较单纯脑卒中患者,脑卒中后抑郁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双侧额叶、左侧颞叶以及右侧基底节血流灌注明显减少,表明脑卒中后抑郁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和上述部位血流灌注减少造成的局部脑功能认知障碍有密切关系。但是应注意,磁共振灌注成像的勾画感兴趣区会存在人为的因素,如选择的范围大小、层面、标准等;同时测量评估患者的精神状态,检测者的决策选择等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会或多或少存在统计学差异。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数量,加强对数据统计的标准衡量,为临床研究提供更精准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