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 墨

2022-02-25 09:37蒙福森
小小说月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苦雨字迹徽州

◇蒙福森

陈一笔气定神闲,胸有成竹,缓缓地展开宣纸,抚平、凝神、纳气、提笔、蘸墨、作画,但见其笔走龙蛇,纸落云烟,挥洒自如,一幅《踏雪寻梅图》一挥而就。

白雪皑皑的旷野,苍茫无际,渺无人烟,朔风怒号,雪花纷扬。一棵梅树,虬枝天骄,数十朵红梅,殷红似血,在雪天里尽情绽放;梅花恍若散发出一缕淡淡的幽香,沁人心脾。

品画之际,隐隐约约似有一股寒气扑面而来,在炙热的夏日里,酷暑顿消。画中的红梅和白雪,一红一白,相映成趣,错落相间,栩栩如生。题诗: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陈一笔是扬州苦雨斋画室的著名画师,经常在苦雨斋门口摆一张桌子。一群人围观,看他作画。

好一个极品红墨!

陈一笔抬头,见说话的是一个老人,六十岁左右,穿着朴素,其貌不扬。

老先生懂画?

老朽不懂画,但懂墨。

哦?

此黑墨乃劣墨,闻其味可知,松烟不纯,麝香太多,火候不到;不过,画梅花的红墨却是上等之墨——朱砂红。老人说,当今世上仅留下两块红墨,一为朱砂红,一为紫砂红,均为前朝制墨大师所制,流失已久,先生如何得之?

陈一笔笑而不答,却问,真正的好墨应是如何?

老人说,遇水不散,遇火不变,其色如常,能传之百年,而寒暑不侵,蛀虫不损。如古人云: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好!人群中,一个衣着华丽的中年人捬掌赞叹。

中年人向老人深鞠一躬:适才听君一席话,受益匪浅。敢问老先生可是制墨大师张遇?

中年人叫李文彬,户部侍郎,奉皇命到徽州寻找制墨高手,为朝廷制墨。当今最顶级的制墨大师张遇,就在徽州。李文彬星夜兼程,赶到徽州时,张遇已离开徽州,不知去向。李文彬经多方寻访打探,得知张遇就在扬州,只是大隐于市,无人晓其行踪。遂设计让苦雨斋画师陈一笔当众作画,以期引出张遇。

原来,皇上到户部查阅账册,发现账册上有很多字漫洇散淡,字迹模糊,龙颜大怒,认为户部一班官员玩忽职守,应下狱论罪。大臣们叫屈:这是墨的品质问题,年长日久字迹自然模糊。

张遇说,制墨之法,大有学问。先说松烟墨。制松烟墨,首先在于松烟和胶的比例,两者交融,多一分则怠,少一分则散;其次,是松烟的质量。松树的选材,以愈高愈寒者为最佳:天山的雪松,百年长一轮,是制墨的不二之选;其次是徽州的油松,扎根于悬崖峭壁之间,是制作灰烟的佳材。

还有一种油烟墨。在昆仑山一带,有地下油井,油色黛黑,燃烧时会有浓重的黑烟,用此油制墨,绝对是天下佳品。这种油,三国时期就有,古人称“自来火”,可惜,此油不易挖掘。张骞出使西域后,偶尔掘得此墨油,用来制了一批宝墨,此后再也无人掘得,所以,此墨油最为稀少,极其珍贵。

制墨程序有配料、做墨、修墨、晾墨等十多道工序,以红墨最难。

李文彬问,如何鉴别墨质优劣?

张遇答,入水一试便知。

陈一然将新作《踏雪寻梅图》放入水中,果然,片刻之后,黑墨散淡,模糊一片;而红墨却愈发殷红,无任何变化,从水中拿出来后,光泽如故,散发出一缕淡淡的墨香。

张遇说,《墨谱》云,“紫光内蕴,沉香浸衣”,是为上品。这红墨朱砂红,哪怕十年、百年,甚至更久,亦不变也。

李文彬拜服,请先生随我进京,为朝廷制墨,可否?

张遇摇头,老朽愚钝蠢笨,恐有负皇恩。

事关黎民社稷,恳请老先生应允。当此国家多事之秋,积贫积弱,外敌环伺,战祸连年。近年来,朝廷抵御外敌时,多次因墨质低劣,战报失实,贻误军机以致兵败。

李文彬想不到,他的话触到了张遇心里最疼痛的地方——三年前那场鏖战,仅因情报中的地名有一字字迹模糊,援军误认“西岭”为“酉岭”,而恰好那里就有这两个地名,一南一北,相隔几百里。等援军发现走错地方,从南到北驰援时,将士们早已沙场埋恨。

不久,京城出现了一家专为皇室和朝廷制墨的作坊——御墨坊,所制之墨,人称“御墨”。有张遇监制,御墨坊很快制出了一批批上等的好墨。

御墨坊制出第一批墨的时候,朝廷派人验墨。张遇提笔,蘸墨,含泪在宣纸上写了两个字——军武,然后放入水中长时间浸泡,字迹不变,不散,不淡,色泽如常,墨香飘逸。

张遇的儿子张军武,在三年前的那场战役中血染沙场,埋骨他乡。

张遇,宋代制墨名家,以制“供御墨”闻名。元代陶宗仪《辍耕录》上记载:“宋熙丰(元丰)间,张遇供御墨,用油烟入脑麝、金箔,谓之龙香剂。”其子张谷、孙张处厚均为一代名墨工。

徽墨,中国名墨,有“一两徽墨一两金”之说,旧称“新安香墨”。五代时,从易州(今河北易县)南迁至江南的墨工奚超父子改进了易州制墨方法,即“新安香墨”,南唐后主李煜对此墨大加推崇,赐墨工奚廷圭国姓“李”,又称“李墨”。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宋徽宗将歙州改为徽州,“徽墨”之名正式诞生。这一时期的制墨业著名人物,除黟县的张遇外,还有黄山的沈桂、歙州的潘谷、新安的吴滋等。

“有佳墨者,犹如名将之有良马也。”一纸云烟,满目风雅。墨色几乎伴随了整个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商朝甲骨文字即有“墨”迹可循,而人工制墨最早的史料记载为西周时期的《述古书法纂》:“邢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史称“邢夷墨”。

猜你喜欢
苦雨字迹徽州
无梦到徽州
徽州人
多日秋雨逢晴有作
月 儿
Chinese Perch:Dream Beauty Portrayedin Art, Poetry
悼亡妻
云和幼苗
走徽州
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