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经典理论

2022-02-25 21:52:38
求学·理科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传播学意见群体

沉默的螺旋:当人们发现自己的意见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当人们发现自己的意见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一般就会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者附和。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的意见增势,受群体压力而改变态度的人越来越多,使得“优势”意见越来越强,迫使更多持不同意见的人继续保持沉默或转变态度追随支配意见,从而在总体上呈现出螺旋式的发展过程。这一理论建立在对人的“社会从众心理和趋同行为”的分析基础之上,基于个人对被孤立的恐惧。

把关人:现今,人们常会在一些APP和网络平台上选择性地浏览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慢慢地,与之相关的内容总是出现在最显眼的地方甚至填满我们的视线。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算法推荐技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充当着“把关人”的角色。“把关人”这一说法最早由卢因提出,他指出,在群体传播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进入传播渠道。这一理论把传播者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视角上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的传播行为叫作“把关”,把有这种传播行为的人或组织叫作“把关人”。

第三人效果:这一理论的最早提出者戴维森认为,人们在判断大众传媒的影响尤其是负面影响之际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式,即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对“我”或“你”未必产生多大影响,却会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六度分隔:任何两个人之间建立一种联系,彼此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說,我们最多通过六个人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这一理论想表达的是“任何两个素不相识的人,通过一定的方式,总能够产生必然联系”。

猜你喜欢
传播学意见群体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科学大众(2020年10期)2020-07-24 09:14:12
评“小创”,送好礼
没有反对意见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当代陕西(2019年6期)2019-04-17 05:04:02
评“小创”,送好礼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新闻传播(2016年10期)2016-09-26 12:14:47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新闻传播(2016年1期)2016-07-12 09:24:45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
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
大数据的传播学解读
新闻传播(2015年14期)2015-07-18 11:14:06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中国火炬(2012年8期)2012-07-25 09:2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