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团对接社区志愿服务的创新模式研究

2022-02-25 09:52陈兰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高校社团创新

摘要:近年来,国家有关政府部门越来越重视社区的发展,高校学生作为新时代青年,必须主动承担起社会和谐发展的责任。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社会志愿服务建设十分重要。为了方便大学生实现自我成长,激励时代大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建设,提高社区志愿服务水平,对高校社团对接社区志愿服务的进行创新十分重要。基于此,本文首先对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现状进行介绍,随后对高校社团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情况进行分析,最后对高校社团对接社区志愿服务的创新模式提出建议,以此供有关人士参考交流。

关键词:高校社团;社区志愿服务;对接模式;创新

引言:

高校学生作为新时代青年,对推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志愿服务建设作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社区志愿服务的建设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十分重要。高校学生作为当今社会志愿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社团对接社区志愿服务的模式创新是发挥高校学生志愿服务价值的关键途径。

一、现阶段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情况

社区志愿服务的主体是社会组织或个人,他们利用自己的时间和技能,无偿地为社区居民提供帮助或服务。现阶段,社区志愿服务的内容主要涵括了服务残障人士、社区环保工作、法律咨询与救援工作等多个方面。

社区志愿服务渠道广、领域宽的特点,为其调动社会人力资源、协调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条件[1]。社区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当前推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我国志愿服务起步较晚,志愿服务管理体系尚不完善,社区志愿服务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社区志愿服务的相关宣传尚不完善,导致市民对志愿服务的概念、内容以及价值缺乏正确的认识。同时,也导致了社会参与度普遍较低。其次,社区志愿服务正在朝着“行政化”的方向发展,社区志愿服务缺乏个别化原则,服务也缺少很对行,导致服务水平难以得到提升。最后,社区志愿服务管理水平较低,基本激励机制尚未完善,同时也缺乏对志愿者的志愿培训、指导,导致志愿服务水平较低。

二、高校社团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现状分析

高校学生社团是社区志愿服务的重要人员力量,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提高对社会的认知水平,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认同感。近年来,在社区的支持帮助下,高校社团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次数有所提高,并且涵括面也在不断提升。但是,由于当前高校社团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还处于稚嫩的环节,在实际活动开展中仍然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高校社团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深度有待加强,高校社团服务社区的水平依旧较低。这主要体现在社团志愿服务长效性较弱以及服务项目较少上。一方面,高校学生的课外时间相对有限,专业技能水平也相对较低,导致参与举办社区志愿服务的次数较少,形式也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家教、组织中小学生活动上,对社区规划服务较少。另外一方面,高校社团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方式有待改进,现阶段大多数高校社团的活动较为松散[2],没有固定的服务时间以及服务方式,并且学生也很少有机会选择积极感兴趣的项目,在服务社区上仍然停留在学校组织的水平。

其次,高校社团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缺少一定的资金支持。虽然现阶段高效社团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得到了大部分学生、社会团体以及市民的认同,但是由于缺少相关评价机制以及资金的支持,导致社团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存在阻碍,志愿者的基本利益难以得到保障。

三、高校社团对接社区志愿服务的模式创新

(一)提高高校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热情

针对现阶段社区志愿服务宣传不到位的情况,为进一步提升高校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增强面向学生的志愿服务理念和精神的宣传十分重要,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另外一方面,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服务中,发挥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义务。

(二)加强高校社团与社区之间的联系

想要提升社区志愿服务的水平,首先需要以社区的实际需求为基础。加强高校社团与社区之间的联系与信息交流,有利于让社团更加深入了解社团实际需求,制订更具针对性的服务规划[3]。同时,社团也可以通过前期调研的方式,以自身优势为依据,选择明确的服务内容和对象,提高服务水平。

(三)高校要尽量为社团提高物资或资金支持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除了要传授专业知识外,还应该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校内外结合的服务形式,即与周边社区联系,共同培养更加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同时,也应该重视对社团活动的评价和激励机制,为社团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提供必要的物资或资金支持,也要为社团配备相应的指导教师,为学生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提供有利条件。

(四)服务模式要与时俱进

在社团的发展中,与时俱进十分必要[4]。高校社团在制订服务模式时,应该注意与社会的接轨,以国家相关政策为基本指导,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基本要求,制订符合時代发展需求、符合居民需求的服务模式,不可一味守旧。同时,高校社团也应该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拓宽服务途径。

四、结束语

高校社团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加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升,社团应该重视对接社区志愿服务的途径创新,充分发挥时代大学生在专业知识上的优势,为社会文明建设贡献自身力量。

参考文献:

[1]邓敬峰,龙世清,周笑妮.高校社团对接社区志愿服务的创新模式研究[J].山西青年,2019(20):1.

[2]祝文文,付帅,蔡宛耘,等.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多方合作机制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13):67-68+77.

[3]董丹辉.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团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法制博览,2020.

[4]赵义.高校社团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实现路径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000(012):486.

作者简介:陈兰(1981.5),女,汉族,四川成都人,工作单位:成都工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

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实践育人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耦合效应研究—以校地志愿服务项目“夕乐课堂”为例,编号2019Z04

猜你喜欢
高校社团创新
浅析高校社团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
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在高校社团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浅析高校社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与意义
高校社团推动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探讨
辅导员在高校社团中的舆论引导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