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斌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习近平主席2016年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发表演讲时,引用的孟子的一句话,豪迈地表达了中国愿同阿拉伯国家共同开创美好未来的立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把“坚持胸怀天下”作为党在百年奋斗中积累的十大宝贵历史经验之一,彰显了中国在国际交往中的一贯原则和理念,充分展现了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形象和胸怀。
以新世界观观天下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兴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构建了唯物史观,第一次用正确的世界观理解和把握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新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区别开来的根本标志。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则是新世界观确立的标志性文本。
在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背景下,马克思、恩格斯的新世界观阐释了他们的世界历史理论。他们认为,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和现代世界市场,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它打破了各国闭关自守的状态。这种自给自足、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互相往来和互相依赖所代替,生产、消费以及精神产品都成为世界性的了,民族性的、区域性的历史日益变为世界历史。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科技革命、信息革命的推进,全球化的趋势在加快,各国之间联系越来越密切,经济、政治、文化交往越来越频繁。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分析、阐释日益全球化的国际关系和世界秩序,以世界历史的整体性的方法理解、把握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
以新世界观观天下,就是要把整个世界看作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共同体,任何国家拒绝国际交往,自我封闭、自我隔离于世界交往体系之外,必然导致落后,逆全球化的行为与历史发展趋势是背道而驰的。同时,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类文明状况是不断提升的,国际关系、国际交往的方式也是不断变化的,总体而言,交往范围必然是不断扩大,交往的层次不断提高,但也不排斥在一定条件、一定范围内,这种必然趋势产生波折、受到阻碍。要以必然性和偶然性统一的观点把握人类未来和走向。
以天下之大道构筑人类美好未来
在新世界观观天下的视野下,我们的交往原则是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也就是站立在正確的、道义的位置上、立场上,行走在宽广、正义的道路上。具体而言,我们要在国际关系交往中,坚持正义原则和人类共同利益立场,与国际社会一道积极构筑人类美好未来图景。这是人间正道、大道,是走向美好未来的必由之道。
费孝通先生曾提出不同文明之间共处的原则: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追求美美与共、合作共赢也是我们的外交理念。“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习近平主席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加强团结,践行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理念。一个和平发展的世界应该承载不同形态的文明,必须兼容走向现代化的多样道路。民主不是哪个国家的专利,而是各国人民的权利。”“我们要大力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天下之大道是和平、发展之道。和平、发展是人类美好未来的途径之维。习近平主席指出,“和平是我们最大的共同利益,也是各国人民最大的共同期盼。我们要做地区和平的建设者和守护者,坚持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携手应对威胁破坏和平的各种负面因素。我们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国际和地区的事大家商量着办。中方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愿同周边邻国长期友好相处,共同维护地区持久和平。”现在世界上还有很多地区处于贫困状况,贫困人口数量还非常庞大,世界各国应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开放、不搞封闭。
天下之大道是公平、正义之道。公平、正义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人类美好未来的秩序之维。当前占主导的还是西方国家在“二战”后建构的国际格局,是维护西方国家利益的国际秩序,西方国家还在顽固地维护着自己的霸权地位和利益格局。但世界已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崛起已经有能力承担起大国责任。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共同利益的高度指出,“我们要担负起引领方向的责任,把握和塑造人类共同未来。人民渴望富足安康,渴望公平正义。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呼唤大胸怀。从‘本国优先’的角度看,世界是狭小拥挤的,时时都是‘激烈竞争’。从命运与共的角度看,世界是宽广博大的,处处都有合作机遇。我们要倾听人民心声,顺应时代潮流,推动各国加强协调和合作”。
天下之大道是民主、自由之道。民主、自由是美好未来的状态之维。民主、自由是人类共同的美好追求,西方资产阶级最先向封建专制表达了这一诉求,但它不是西方国家的专利。西方的民主自由也不是全人类的标准和唯一范式,更不是最好的形式。不同国家的历史传统、民族文化、政治制度、发展状况不同,民主自由的发展状况和实践形式应该有所区别。民主自由属于上层建筑,应该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照搬别国的模式,必然会损害本国秩序和人民利益。我们坚决反对西方国家以他们的标准评价其他国家模式,强行输出他们的自由民主模式和价值观。中国人民强调各国交往的包容性,倡导在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前提下,构建互利互惠的国际关系,在不同形式的民主、自由追求中,实现人类美好未来。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行天下之大道的理想方式
天下之大道是天下人的大道,是天下人必须共同行走的大道。在世界各国交往越来越频繁,面对的共同挑战和风险越来越多,人类命运越来越多地联系在一起的历史趋势下,各国要共同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行天下之大道,才能走得通、走得快、走得远。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他说:“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走和平、发展之大道。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利益共同体,世界各国要建立利益共享的国际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要“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坚持协同联动,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实现共同发展。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走公平、正义之大道。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关系共同体,世界各国要建立公平正义的国际格局。公平正义是形成一个共同体的基本原则,不论大国小国、穷国富国,都是平等的,各国的利益都值得尊重。人类命运共同体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这样才能形成共同享有利益、共同承担风险的公正格局。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走民主、自由之大道。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价值共同体,世界各国要建立民主自由的国际秩序。世界各国既有共同的价值追求,也有不同的文明差异。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决反对西方强加给世界的民主、自由。民主、自由是各国人民的权利,实现民主、自由的形式是多样的,一种模式不可能解决所有国家的问题,不能盲目照搬别国的模式,也不能把自己的模式强加给别人。彼此之间要少一点傲慢和偏见,多一些尊重和包容,求同存异,才能合作共赢。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袁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