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级”——思考近代中国变迁的“放大镜”

2022-02-24 09:41葛静波
财经 2022年3期
关键词:国民革命新著思想史

葛静波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出自于1925年12月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开篇的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阶级”对于当时新生的中国共产党与如火如荼进行中的国民革命的重要性。

“阶级”一词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概念,几乎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词语。20世纪初,近代意义上的“阶级”概念进入中国。作为知识与政治思想资源的“阶级观念”,其意义演变、运用乃至产生的社会影响,在此后近30年的歷史发展脉络中留下了深刻烙印。张文涛新著《国民革命前后的阶级观念研究》正是聚焦于近代“阶级”概念传入中国后的观念社会化历程,从概念史角度切入阶级观念传播的肌理,以思想史手法管窥近代中国历史发展,分析近代中国人如何接受、论述和援用阶级观念,通过诠释阶级观念的概念演化与思想功用进而揭示了国民革命前后中国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化特征。

以“阶级观念”为研究对象,作者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阶级”一词中国自古有之,其含义多为“政治等级”。1900年前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念经由日本传入近代中国,其含义指向经济领域不平等的“剥削关系”。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阶级观念逐渐成为知识界思考自身、反思社会改造的重要思想资源。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与一部分国民党人虽然都接受了阶级观念,但对由此衍化出来的“阶级斗争”理论则态度大相径庭。

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将“阶级斗争”援用为改造中国社会的思想武器;戴季陶等人则视“阶级斗争”为洪水猛兽。此外,梁启超等研究系人士则干脆否定了阶级观念。三方的思想竞逐一方面促进了阶级观念的传播,另一方面则为日后三方特别是国共在政治舞台的分合埋下了关键伏笔。

国民革命时期,国、共、青三党打开了蕴含阶级观念的“百宝箱”,释放了阶级观念之于中国革命的无限力量。然而,受制于意识形态的差异,阶级观念的传播也凸显了三大政党特别是国共两党的矛盾与分歧。中国共产党以阶级观念宣传“阶级斗争”,获得了工农群众的有力支持,推动了国民革命向工农革命的转变。

国民党处理阶级观念时左右逢源,既希望功利性地利用阶级观念获取更多支持从而促成国民革命成功,同时又幻想避免落入“阶级斗争”的窠臼。最终,国共在对待阶级观念问题上的水火不容之势,成为裂解两党合作基础的重要因素。国民革命结束后,国民党试图从阶级观念的体系中彻底抹去中国共产党思想的痕迹,走出一条既反对英美资本主义,亦不同于苏俄社会主义的“第三条道路”。不料当国民党真正在思想阵地上“挥刀”砍向中共时,却发觉自身早已深陷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念体系话语中无法自拔。

最终,国民党的“思想清党”弄巧成拙,造成了自身意识形态体系的混乱。中国共产党希望彻底将阶级观念“布尔什维克化”,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当时党内理论建设的“左”倾化趋势。此外,阶级观念的传播造就了所谓“智识阶级”群体。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因“打倒智识阶级”口号而与中共针锋相对;也有一部分人有限度地接受了阶级观念。国共两党与“智识阶级”在阶级观念问题上的“合纵连横”亦促成了国民革命后社会主义新政治文化的形成。通过对阶级观念进行“知识考古”和“思想实践”论述,张文涛认为近代阶级观念的输入与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不仅改变了近代中国人的知识结构,而且激发出了近代中国全新的政治文化与革命模式。

张文涛为何要通过“阶级观念”思考国民革命前后中国政治、思想、文化层面的变动轨迹与时代特征?张文涛新著又如何能从“层累”地涉及“阶级”“国民革命”的学术史中推陈出新?概括而言,该书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首先,视角价值。以往学界对于“阶级”“国民革命”的研究多以“政治史”统摄“思想史”。在“时代的观念”架构下,“阶级”与同时期的“民族”“国家”等许多近代新观念成为了时代律动的配角,其“思想能动性”光芒一定程度上被传统“政治史”中的事件与人物所遮蔽。张文涛新著选择了通过“思想史”管窥“政治史”的路径,探讨阶级观念如何在政治实践中成为多方共享的思想资源,进而影响了近代中国的政治走向;同时,政治实践又是如何促成外来的近代阶级观念落地生根并实现思想“在地化”,逐渐成为近代国人普遍接受的政治文化理念。

张文涛以近年来学界风靡的“概念史”为研究方法,通过对与近代阶级观念有关的概念传播、文本分析、理念博弈等内容的论述,展现了在“观念的时代”背景下,阶级观念由外来知识“降一格”成为社会思想,进而深度参与近代中国政治文化进程的思想图景。想必读者都知晓“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莫衷一是的永恒难题。“政治史”与“思想史”的关系就好比“鸡”与“蛋”。“政治”催生“思想”是我们所熟知的研究路数,其经久不衰必然有其合理性。

张文涛选取“阶级”与“国民革命”这两个主题,并没有沿着大家所熟知的路数“炒冷饭”,而是转换传统的研究视角,从思想史方向探讨“阶级”与“国民革命”的互动,尝试还原阶级观念在历史进程中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所谓“先有鸡后有蛋”或者“先有蛋后有鸡”这两种路径各有优劣。

不过,两种路径上所探索出的不同“风景”交织在一起,更能呈现研究主体的“辩证性”与“多样性”。因此,张文涛新著的首要价值即“视角”,将传统题材焕发出了新的学术价值。

其次,内容价值。以往我们习惯将“阶级”归入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体系之中;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念以及中国共产党的阶级观念多有研究。张文涛新著在论述阶级观念被中共早期领导人所容受的同时,将着墨重点倾注在了国民党对阶级观念的“爱恨情仇”上。

张文涛新著告诉我们,阶级观念在20世纪20年代一度成为过国共两党共享的思想资源。对国民党而言,从吸收阶级观念与中共合作,再到反对阶级斗争而与中共决裂,“阶级”悄然成为了国民党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奇生曾言,国民党是一个“弱势独裁”政党。通过阅读张文涛新著关于国民党与阶级观念的纠葛,会发现国民党的“弱势”不仅仅体现在政治运作层面,更体现在了思想理论建设层面。

国民党接受阶级观念时的步步算计与进退失据,以及清除中国共产党人思想影响时的一厢情愿与荒腔走板,都成为了国民党在思想理论建设上始终落于中共下风的缩影。

我们知道,辩论中的一种取胜技巧在于破解对方的立论,进而将对方的“优势”变为“劣势”。可如果无法找到对方立论的要害,只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其结果往往都是徒劳。

国民革命前后,国民党从有限度地接受阶级观念再到“思想清党”,实则已经变相成为了马克思主义阶级观念的“代言人”。

国民党的赞成与反对都无形中强化了阶级观念的传播,也凸显了三民主义之于中国革命现实的“天真”与“虚弱”。张文涛新著从内容价值上而言,呈现了阶级观念在国、共、青三党以及知识界、“智识阶级”群体中的不同影响与博弈互动。其中针对国民党与近代阶级观念关系的大篇幅论述,更是丰富了一种思想的“历史复杂性”,让读者感受到了思想落于政治实践层面的不同际遇。

张文涛新著以“概念史”起手,却不囿于“解一词即做一史”,而是“以解概念进而思考时代政治文化”。此外,该书以“阶级”二字为核心,却不止于一方言说,而是全方位展现“阶级观念”对各方的影响力,试图再现国民革命前后以“阶级”为阵地的“思想战场”。

若“硬”要对这本书提一些缺点,笔者认为只能从葛兆光所提出的“精英的思想史”与“一般民众的思想史”的角度来回答。张文涛新著通篇大多在论述所谓时代“精英”的阶级观念,鲜见“普罗大众”对阶级观念的感知。这种评判思想史著作的“教科书式”看法,不免“学术正确”,却也仿佛“矛与盾”的关系,难有人能够做到“两全其美”。

依笔者所见,若要更好地呈现阶级观念对近代中国的时代影响力,可以尝试遵循思想史写作的“加减法”原则,即增加“普罗大众”感知阶级观念的有关素材,对比、分析不同群体体认阶级观念的异同,更有力地解释外来的近代阶级观念缘何能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落地生根并开花结果。

20世纪初,各种新词汇、新思想纷至沓来。在众多新式的思想观念中,“阶级”无疑是近代中国人打开理解世界、认识自我大门的一把“钥匙”。乘坐历史宝筏,张文涛拾取“阶级”并将其作为了思考近代中国变迁的“放大镜”。通过历史书写,作者新著将近代阶级观念的译介、传播、影响呈现给了读者,亦为学界奉上了一部思想文化史的力作。相信此书会让大家领略思想与时代发生碰撞时的精彩,更能启发大家对于近代中国“文化”层面发展的新思考。

(作者為历史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编辑:臧博)

猜你喜欢
国民革命新著思想史
新著
国民革命时期的冯玉祥与外蒙古
新著
新著
浅析大革命失败对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启示计
为什么弱者难以接近正义——一个思想史的考察
中共在四大前对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探索
费孝通学术思想史识认
西方修辞学史的雄辩叙事重构——评刘亚猛新著《西方修辞学史》
《军事哲学思想史》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