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定兵
(广西国有大桂山林场,广西贺州 542800)
广西国有大桂山林场(以下简称大桂山林场或林场)地处广西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1°20′5″~111°54′39″,北纬23°58′33″~24°14′25″,横跨贺州市平桂区、八步区及梧州市苍梧县,南北长29.0 km,东西宽58.7 km,造林区横跨永福县、灵川县、岑溪县、平乐县等19个县。林场为低山丘陵地貌,造林用地海拔多低于800 m,是中南亚热带过渡区,为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热量丰富,年均气温19.3 ℃,年积温6 243 ℃,年均降水量2 056 mm,平均相对湿度80%,气候条件符合林木生长要求。长期以来,大桂山林场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的领导及地方党政的指导下,遵循贵人、贵树、贵山原则,坚持建设生态、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的方针,积极培育森林资源,促进造林精细管理。
精细管理是为管理人员工作提供指导的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随着生活生产的变化,人们对精细管理理论加以创新,增添“以减少管理占有资源,节省管理成本”的指导思想,将理论在实际管理中进行详细化与明确化[1]。林场造林管理中采取精细管理模式具有以下意义。
大桂山林场创建于1957年,为自治区财政差额拨款事业单位,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造林部分投资为国家财政拨款,出资购买生态效益,必须以最小的投入实现利益最大化,消除林场资金方面的后顾之忧[2]。因此,林场需采取精细化管理方式,深入挖掘现有管理弊端,改善管理方法,合理利用拨款资金,保证核算准确无误,减少造林损失,满足国家标准,优化林业效益。
林场造林不仅能够净化空气,还能够为国家储备大量的木材。但是,造林作为一项复杂的工程,以植物为管理对象,不同植物的生长特性、营养需求、种植要求均有所不同,粗放式管理模式会降低植物成活率。因此,林场造林时必须按照植物种植规范执行,每个操作人员、管理者均要遵守相关规定,方能保证造林工程更为规范化、正规化。
造林质量决定了林场未来的经济效益和生态建设水平,精细化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合理制订中远期目标,而且要结合土壤、植物等造林要素制订恰当的实施计划,计划与目标要做到可操作、可追溯,保证区域内及周边居民均能受益。
林场造林管理中,针对多种用材林与生态林,林场需结合以往管理经验,采取现代化技术进行管理,保证各部门、岗位人员能够各司其职,做到分散时有效,整合时有力,管理运营得当,能够以造林抚育、日常精细管理方式提高造林效益。
林场造林中,为提高造林质量,应做到因地制宜造林,全面了解造林地的环境、土壤条件等。大桂山林场多是砂页岩、砂岩、紫色砂岩、花岗岩,土壤多为山地红壤,其次为紫红土与山地黄壤,土壤质地是壤土与黏壤土,pH 值5.0~5.5,厚度不低于40 cm,林业用地厚度不低于60 cm,肥力中等[3]。大桂山林场共有植物868 种,种类较为丰富,多种植杉木、湿地松、马尾松、木荷及桉树等树种。
在造林技术方面,多使用植苗造林、播种造林、分殖造林等。1)植苗造林成活率较高,且整体移植操作便捷,树木生长迅速,是林场常用的造林方式,多用于大规模造林,能够改善水土流失情况。2)播种造林是利用人工、机械等方式将种子播撒在林地中,促使种子自然生长。该方式对人员技术要求不高,适用于大规模造林,发芽率与种植地土壤、环境、气候等关系较大。3)分殖造林对人员技术、造林环境具有较高要求,只有土壤湿润度、气候符合要求,才能提高树木成活率。
林场造林时应根据林地特征选择合适的树种,不仅要符合造林要求,而且要遵循适地适树原则,保证树种适应立地条件,并选择经济效益高、产量高的树种,提高整体造林生态效益[4]。大桂山林场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原则,不断优化树种结构,采取短、中、长结合,珍贵乡土树种与一般用材林结合模式,重点营造银杏、香樟、红豆杉、秋枫、润楠、杉木及松木等,通过套种林、混交林、复层林方式,营造香樟油茶混交林、香樟松木混交林等,保证森林效益。
整地规格与质量直接影响苗木的生长和造林成活率,不合理的整地方式不仅会造成水土流失,降低土壤肥力,还会导致树木缺乏营养、长势较弱,易遭受病虫侵袭。整地要在造林前1 个月实施,需做好重新规划工作,将灌木丛、杂草地上10 cm 以上的部分全部砍掉,清理林地石块。在林地外设置炼山防火线,宽度超过10 m,且处理干净周围易燃物,安排专业人员炼山、看守,以免炼山火复燃[5]。挖坎过程中,需沿着等高线按照“品”字形配置,先将坎土挖出来,将其放在旁边,保持坎面与坎底一致性,以免挖出锅底形坎。清理表土树根、石块等,复合肥0.5 kg 作基肥,与表土拌匀后放入坎底,回填至稍高出坎面即可。
在新造林后需要进行抚育管理,即从移植植株后生长至幼林这一阶段,利用灌溉、施肥、除草等方法实现造林地全方位管理。营造杉木枫香混交林、闽楠杉木混交林、杉木速生林、改培混交林时,抚育频率是每年2 次,时间是4—5 月与9—10 月,为每株树木施入0.25 kg复合肥。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造林制度逐渐完善,为满足林场实际需求,可设立造林质量管理部门或稽查办公室,规范林业单位内部管理,有效落实国家政策,以免出现责任未落实、分工不明确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大桂山林场应健全造林管理机制,优化管理模式,对工作职责、任务划分等工作内容加以细化,由办公室牵头,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科室负责人为小组成员,负责造林精细管理各项事宜[6]。办公室负责起草有关林场制度,组织开展职工代表大会、常务会等,征求干部职工意见,汇总后修订管理规范。管理制度涉及行政事务、安全生产管理、民主管理、资产管理、森林资源培育、工程项目管理、采购与付款、经济担保等,有效加大监督力度,进而严格监管者工作态度及造林质量。林场还可设置奖惩制度,对获得良好效果、工作积极的人员予以奖励,技能水平不足、工作不积极的人员予以惩处,以调动人员工作热情,优化自身技能,提高造林水平及森林覆盖率。
大桂山林场管理时,由于造林所需资金较多,需对林场经济进行深入审查与管理,实现森林资源的良性发展循环。1)林场可实施“5+3+3+1”规划布局,引进胶合板、高密度纤维板、定向刨花板、刨花板、实木板材5 类人造板企业,板材家具、实木家具、拉伸木地板3类终端企业,配套3家陶瓷建材企业与1家仓储经销企业,打造集板材生产、原料加工于一体的工业园区,增加林木附加值,延伸产业链[7]。2)大桂山林场针对发展短板,将重点放在三产融合发展培育上,遵循“效益至上”理念,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将资源变为经济优势,打造林场强劲经济增长点,重点发展林-药、林-菌、林-果林下种植业,以及林-畜、林-禽等养殖业,打造效益好、质量佳的林下经济产品。3)大桂山林场可开展营林生产、种树等赛事活动,以整体收购、租地联营、林地流转等方式,扩大造林规模,增加总森林资源量。4)加大资金与科技投入,提高林场林木产量,强化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实施松木、杉木、桉木等测土配方科研实验,寻找最佳施肥用量和配比,以多施肥、施冬肥、抚育间伐等方式,增加林木生长量。在这些措施的综合影响下,大桂山林场2021 年收入4.39 亿元,比2020 年增加1.69亿元。
在精细管理中,为优化日常森林维护质量,林场需采取信息化管理模式,开发“护林员+精细管理”系统,利用北斗卫星系统与“3S”技术,连接管理员与基层护林员,实现造林信息无间断上报。该系统主要有以下模块。
1)护林员信息模块。构建护林员信息数据库,管理护林员基本信息,能够实现信息修改、录入、维护、查询、定位、备份等,以围栏管理方式,按照护林员责任制划分具体负责的林块,做到责任区域网格化,无遗漏、无交叉、无死角。
2)护林员巡护模块。该模块能够管理巡护对象、巡护重点等,确定护林员巡护路线、巡护时间等关键信息,实时定位、跟踪护林员巡山轨迹,即使是在无网络区域也能缓存巡山路径,在有网络信号后自动回传轨迹信息,保证护林员能够按量、按质完成巡护。
3)网络互通模块。该模块能够实现网络通信无死角全覆盖,利用林业信息公网与专网,为巡护后台监控与一线联络提供支持。北斗短报文系统能够做到无网络传送,一线护林员处于无网络区域时,个人位置、事件等仍可利用系统向管理平台发送。
4)信息上报模块。林场实时信息包括侵占林地、毁林开垦、破坏林业设施、木材偷运、野生动植物及有害生物灾害等信息,产生实时信息后,护林员能够根据系统上报功能,以视频、语音等方式将信息上报至后台,实现统一管理。实时信息由于具备突发性、复杂性特点,开发系统不同功能可有效应对各项事件。例如,护林员遭遇重要情况,可利用视频通信,基于4G、5G 网络传输画面至后台,实时召开远程视频会议,保证护林员遭遇危险时能够及时获得帮助。
5)查询信息模块。系统可开发业务,便于护林员随时查询工作进展、工作安排计划、通知公告、专业知识、周围消防队伍、瞭望员、林场机构、护林员等信息。
大桂山林场造林精细管理中,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能够培育森林资源,优化地方生态,发展地方经济。1)造林整地方面。林场可结合实际,以局部整地方式保留植被防护带,不仅可增加林地的物种,保护野生植物及动物资源,还可避免出现破坏生态的情况。2)加强造林防护。造林时可采取针阔混交方式,不同树种油脂含量存在差异,可选择油脂含量低的树种构成天然阻隔防火森林系统,提高造林防火质量。防火过程中,还可使用烟雾监测、探望台、视频监控、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提高大桂山林场防火水平。3)宣传森林防火,监控林场火源,落实防火责任,减少森林出现火灾的频率,降低损失。为此,大桂山林场贯彻森林安全生产与森林防火指示精神,在节假日等重要节点安排一百多名值班人员守卡、设卡、发传单、做登记,本着发扬严防死守、攻坚克难精神,落实清明节、三月三等防火工作。在此过程中,各单位落实领导责任,做到专人负责,组织人员深入林区,做到及时排查、处理与反馈,装备好消防器材,做好随时灭火准备。利用发放宣传单、防火码等级、循环喇叭播报等方式,对森林火灾严防死守,禁止乱放烟花爆竹。通过上述多种方法,确保地方政令畅通,在保护林业资源的同时,有效维护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