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腾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提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事实上,国家要强盛不但需要少年强,更需要青年强。青年人的发展对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当代,我们不但要抓好未成年人的教育,从小重视对他们的引导与培养,而且在他们成年之后更需要加强教育,因为只有把他们培养好了,才能使之真正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贡献力量,真正使之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然而,当代青年要成为有用之才,应该具备哪些素质条件?应该如何塑造自我呢?
事实上,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大国,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先就思考过如何把自己的子孙后代培养成才,成为有用之才。
众所周知,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而在这浩瀚的文化长河中我们的老祖先经过长期的思考与探索逐渐形成具有独特魅力的家训文化。这种文化起初只是出于个人目的,单纯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希望后代能够发展良好,而其结果往往不但是孩子得到了发展,而且随着孩子的发展,其家族往往也会因此而得以发展,因为其家族的发展又会对所处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随着家训文化的不断发展、探索与完善,家训教育的结果不但使个人得以发展,而且还带来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从而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时在选人用人上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可见,国家不论在育人还是在用人时都会强调道德品质的重要性,而我们传统的家训文化在道德品质方面也是非常重视的。比如我们汉语中“厚德载物”这个词足以说道德的重要性,这词本意是指那些有高尚道德的人可以承担重要任务,也可以指德行深厚就可以容载万物。如果我们再进一步深化理解的话,我们也可以这样看,这个词中的“物”既可以指一般事物即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比如金钱财富,也可以指抽象的东西,比如才干、名声和地位。只有德行深厚的人才能掌控住自己经过努力所获得的东西。历史上有很多人都能够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来获取财富,也有很多人靠聪明才智获取了名誉和地位,但也有很多人最终都没能将自己的“财”“名”“位”守住,因为他们在有了财富之后不懂得如何使用这些财富,有了名望后不知道如何让自己的名望长盛不衰,有了地位之后不知道如何让其稳固如磐。《后汉书》上说,“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什么人能够做到“与之为取”呢?是德行高尚的人。也就是说能懂得并且善于利用财富的人才能让财富不失。还有《论语》上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众星共之”是什么,实际上这既体现了名望也体现了地位,而为什么会“众星共之”,就是因为“为政以德”,靠的就是德行高尚。换句话说,道德对财富、对名望、对地位是有很大影响的。如果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只是为了换取财富、名望、地位,那么即使得到了这些东西那也是守不住的。只有在道德基础上产生的聪明才智才是真正的聪明才智,才能守得住那些来之不易的东西。我们试想,如果那些有才干而无道德之人走上领导岗位,那他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呢?必然是巨奸大恶,因为只为取财而不顾道德的人必然会招致多数人的厌恶和憎恨,其结果往往也会遭到历史和人民的唾弃,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而如果那些既无才又无德的人即使走上领导岗位,因为他无才所以他也很难做出大的成绩,而随后的“名”与“位”也往往会与之擦肩而过,最终落得无所作为;而只有那些有德有才的人走上领导岗位后,才会成为国之栋梁,才会成为万民敬仰的好干部。所谓“德不配位,必有余殃”正是因为缺少了“德”的统领,才会出现“必有余殃”的局面。所以,只有“以德为先”,才能真正让有“才”之人发挥“才”的作用。
我国传统家训文化中所包含的大量“立德”“树德”的内容,可谓比比皆是,其中很多内容都是符合我们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值得我们弘扬和借鉴的。当然,传统家训中所弘扬和传承的优秀道德品质有很多,这些优秀品质对青年的成长与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让当代的青年能够汲取传统家训中有益滋养,必将为当代青年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通常来说,一个家庭的家训体现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基本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如果与当时的社会价值导向相一致的话,那么这种价值追求就会相对容易达成,如果相反,那么这种价值追求实现起来则会有一定难度或是无法实现。应该说,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无不希望自己的人民能热爱自己的国家,能够拥戴自己,因为他们很清楚只有反对自己的人越少,拥戴自己的人越多,这个国家才更有可能长治久安,人们才能安居乐业,继而国家也会越来强盛;相反如果老百姓整天怨声载道,叫苦连天,那么这个国家也岌岌可危了。因此,国家在教育引导国民的时候自然希望能把为国爱国的思想观念引入到教育当中,而传统家训正好承载着这个功能,将这种价值理念引入其中。我国传统家训浩如烟海,而能体现这种价值导向的家训也有很多。例如,袁了凡告诉后人要“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林则徐让后人要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精神,颜之推则让后人明白“泯躯而济国,君子不咎也”的道理。一个人只有热爱自己的国家,愿意为自己的国家付出,那么,他的追求则容易实现,因为一个人只有在为实现国家大计的奋斗过程中才更容易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所以,也正是因为不少家训的创立者都认识到了这种关系才要求后人明白国与家的关系。事实上,只有自己的“国”强大富裕了,才会有自己幸福温馨的“家”。
再有,在《钱氏家训》中,其创立者吴越国国王钱镠告诉后人“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何为“一身”,就是不要光想着为自己;何为“天下”,就是要多想想其他人。也就说,在实现个人追求的过程中,要以“天下”为着眼点,要有大的格局意识,要放开自己的眼界,要多从天下人的角度去考虑自身的发展和家族的兴旺。作为一国国君,钱镠深知一个人胸怀是多么的重要。研究过《钱氏家训》的人都知道,钱氏家族正是按照家训要求去教育自己的后人,不管是从历史上看,还是从当代来看都可以说是人才辈出,家族兴旺。有人统计过,如果仅追溯至宋代的话,钱家培养出的进士就多达350人以上,而在近代培养出的院士也达到了一两百之多,分布在世界各地。
不论过去与现在,为国为民,无私奉献都是值得人们去赞扬和歌颂的。尤其是在当下,各种价值观混杂在一起,很多青年难以辨别哪些是对的,哪些是该摒弃的。如果当代的青年能够吸收和借鉴我们传统家训里所宣扬的这种为国为民的理念,并内化为自身的一种品质,那势必会受到国家和人民的重视与尊重,同时也必然会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实现自己的追求与梦想,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谦逊”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美德,它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它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谦虚这种品质,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如果想在和别人打交道时赢得别人的尊重,最好的方式就是学会谦虚。因为当一个人以谦虚的姿态和别人相处时,他首先给别人的印象是对对方的尊重,而正是别人感受到了尊重,所以必然会以尊重相待。以“谦逊”为桥梁将双方联系在一起,这样,人与人之间那种平等关系就形成了,在处理任何事情的时候就会事半功倍。
《尚书》上说“满招损,谦受益”,这句话我们可能在上小学的时候就都学过了,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骄傲自满会招致损失,而谦虚则会收获好处。这句话的意思非常容易理解,但真正能把理解的东西付诸实践就没那么容易了。谦虚的人,虚怀若谷,知道放空自我,并且善于发现周围其他人的优点,能够虚心向别人学习,这样的人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正如孔子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时刻把自己放在一个学生的位置,时刻都会以一个谦虚的态度与他人相处,而不是目中无人。
《曾国藩家训》中说“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可见曾国藩很明白,尽管有才干有智慧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他恃才傲物,不能谦虚待人,那他势必难逃失败的结局。曾国藩能有这样的结论一定是在总结历史与实践的基础上才得出的,所以他希望自己的后人能够牢记这一点,不要因为一点聪明才智就骄傲自大。另外,在《论语》中也说“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可见谦虚也是君子与小人的分水岭。
在历史上,周公的“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可能很多人都知道,而周公正是因为这样谦逊待人才赢得了天下人的尊重与爱戴,连曹操都说“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在《周公三训》中,周公在教育他的孩子时,告诉他“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走如马,不与马争斗;智如士,不与士争智”,这几句话意思浅显易懂,言简意赅,但其出发点就一个,那就是无论面对谁都要怀着一颗谦虚的心态,不骄不躁,只有这样才会与他人和谐相处,赢得别人的信任与帮助,从而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在当代,要发展自己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如果有人能助你一臂之力,那必然会事半功倍。而谦虚正是获得别人一臂之力的重要因素,它是传统家训中所宣扬的一种重要理念,是人与人相处的必备品质。在当今网络信息飞速流转的时代,人与人交流接触变得更为频繁,在和别人打交道时谦虚自然就成了一个重要因素,它往往会影响双方关系的发展方向与程度,往往也会影响事情处理的顺利与否,是当代青年不可缺少的重要品质。因此,当代青年应该深入学习传统家训中所倡导的谦逊做人的理念,努力做到谦逊做人,谦虚待人,与人和谐相处。
对于勤俭,很多人都会认为它仅仅是一种生活习惯,但事实上它不但是一种习惯,而且更是一种非常难能可贵的品质。曾国藩的祖上曾经给曾家留下了八字家训:猪、蔬、鱼、书,早、扫、考、宝。前四个字是指养猪、种菜、喂鱼、读书,这些事情是家庭日常每天都要处理的;后四个字是指起早、打扫、祭祀、睦邻,这些事情实际是家庭治理和家庭管理的重要内容。这八字家训要求家人身体力行,要勤勤恳恳。曾国藩认为,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这十六个字是他对勤俭看法和态度,反映出曾国藩把勤俭视为家族能否兴旺发达的重要因素。事实上,曾国藩不光是这样说的,他也是这样做的,比如作为朝廷一品大员,家里用的布匹却是家里人自己纺织的,这足以证明曾家勤劳作风。
在《钱氏家训》上,钱镠告诉后人“勤俭为本,自必丰亨”,其实质与曾国藩的看法是一致的。在《朱子家训》上也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话不但告诉后人要明白生活中的物品来之不易,而且更要牢记勤劳俭朴,切不可奢侈浪费。再有司马光也说“俭,德之共。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司马光把“俭朴”又提高到了另一个境界,“俭”不但是各种品德共有的属性,而且“俭”是抵御奢侈的有力武器,“俭”也是抵御腐败的有效屏障。
对一个家庭或家族抑或国家来说,勤俭也可以看成是其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正如李商隐所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事实上,无论个人或国家,当经济条件不好时,做到勤俭并不是件太难的事;但是,当经济条件比较优越时,如果能够做到勤俭那就显得难能可贵了。如今的中国,尽管新冠疫情对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但中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依然处于世界前列,人民的生活依然是比较美满的。因此对于当代青年来说,他们一般都是在家庭经济比较优越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很多人并不懂得勤俭,但这种品质对于他们将来能否脱离父母而独立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很多时候,勤是别人对青年人工作学习良莠表现的一种外在判断,而俭则是别人对青年人能否自我约束与管理的一种能力体现。当代青年应该主动地去培养勤俭的意识,积极学习和理解传统家训中所提倡的勤俭思想,将勤俭内化为自身的一种品质,并积聚起奋发向上的力量。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一种为世人所重视的品质。历史上,讲诚信、重诚信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商鞅为了变法顺利进行,有意地在城门口张贴布告让百姓来参加活动,这就是有名的“南门徙木”,通过这次活动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并最终使变法得以施行;曾子因妻子对孩子的一句戏言而不惜杀死家里的猪为的就是培养孩子的诚信意识;十四岁的晏殊参加进士考试时,发现试题是自己以前做过的题之后据实告诉皇帝,希望重新出题再次考试并最终得到皇帝的嘉奖。这些故事无不体现着诚实为人,信守承诺的高贵品质。
《新唐书·陆贷列传》上说“人之所助在信,信之所本在诚”,意思是说一个人若想赢得别人的帮助,首先要赢得别人的信任,而若要得到别人的信任,就必须要诚实待人,因为诚实是赢得信任的根本所在。自古以来人们就深知,诚信是人与人交往的桥梁,它不但对于个人发展非常重要,而且对于团体与团体之间甚至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往来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很多家训的制定者将其列为家训的重要内容,并且要求后辈身体力行。《钱氏家训》告诉后人要“信交朋友,惠普乡邻”,《袁氏世范》告诉后人要“有所许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双节堂庸训》告诉后人要明白“一事失信于人,便无事不使人疑,果能事事取信于人,即偶有错误,人亦谅之”。曾国藩告诫自己“宁可人负我,不可我负人”,可见他是深知诚信的重要意义。
传统家训中的很多内容都在告诫后人“若言行无信,身受大谤,自入刑轮”。在当代,国家大力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诚信也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诚信既是对每个人提出的要求,也是每个人应该积极去实践并内化为自身的一种品质。当代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担负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使命,因而诚信自然也是当代青年必备的一种品质。人无诚信则不能立于世,这种观点古已有之,今亦有之。当代青年要立于世,要发展自我,不但要增强自身的能力素质,也要善于借鉴,善于取他人之长,与之合作,从而让自己真正的强大起来,而讲诚信也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传统家训到现在至少有两三千年的历史了,它是中国的祖先们经过认真反复思考和探索的结晶。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传统家训产生于封建社会,它自然带有历史的局限性和一些封建糟粕的东西,这是需要我们去辩证分析的,不能一概而论。
通过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优秀家训文化,我们都会清楚地明白,家训文化中所宣扬的优秀道德品质有很多都是值得当代人学习和借鉴的。
作为当代的中国青年,如果想要寻求自我发展,只有不断从传统家训文化中汲取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营养,并将那些优秀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终将诸多品质为己所有,使自己要做到不但外在表现优异,而且内在素养优越,做到“内圣外王”。再有,作为当代的中国青年,也一定要秉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深入学习,勇于实践,吸收和借鉴当代的一切先进思想理念,把自我塑造成有担当、有思想、素质高的时代先锋。只有这样,当代青年才能真正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最大程度的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