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雨,马骏腾,赵婷婷
(西安理工大学国际工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
2020 年4 月,习近平总书记赴陕西考察时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发展清洁生产,推进绿色发展。”之后,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再次指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为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探究农业绿色发展的碳排放制约及其消解,对实现绿色农业、“碳中和”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伟大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为了解沿黄区域农业碳排放消解及其制约因素,本研究于2021 年5—8 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黄河沿岸5 县29 镇抽取2 968 名村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沿黄区域农业碳排放消解及其制约因素。
本研究在选取调查对象上使用随机抽样法,抽取了沿黄区域的5 县29 镇,共发放了2 968 份调查问卷,其中回收2 850 份,达到了96.02%的有效回收率。
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种养殖种类、政府政策、农民素质、农业科技等。其中政府政策包括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制定;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宣传;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政策行动落实3个指标,农民素质包括碳达峰、碳中和理念接受;农民自身素质两个指标,农业科技包括农业科技发展程度、农业科技应用程度、农业机械环保类型3 个指标。每个指标按 1~5 级评分,1、2、3、4、5 分别代表非常差、较差、一般、较好、非常好,得分越高说明该因素在沿黄区域农业碳排放消解及其制约因素中评价越高。
2.1.1 因子变量确定
将原始数据标准化,用SPSS19.0 统计软件将变量间在数量级和量纲上的不同消除。
设共有因子(X1,X2,…,Xp)P个,当前m个因子包含的数据信息总量(即其累积贡献率)不低于80%时,可取前m 个因子反映原评价指标。沿黄区域农业碳排放消解及其制约因素评价指标可用X1、X2、X3(累积贡献率为90.925%)3 个因子反映。其中X1为农业科技因素,X2为政府政策因素,X3为农民素质因素。
2.1.2 因子变量得分与权重计算
确定因子变量后,得到不同因素上各个样本数据的具体数据值。公式如下。
通过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如表1 所示),构建因子模型。
通过因子得分矩阵将得分因子线性化,由SPSS 软件计算得分,政府政策因素的因子得分X=0.51332 排序第一,农民素质因素的因子得分X=0.34243 排序第二,农业科技因素的因子得分X=0.23843 排序第三。根据指标权重计算公式:
得到指标权重如表2 所示。
表2 8 项指标权重表
2.2.1 KMO检验
KMO 检验统计量主要应用于多元统计的因子分析。当KMO 值越接近于1 时,表示变量间存在更高相关性,原有变量更适合作因子分析,通过SPSS 软件计算KMO 值为0.703,即本研究适合使用因子分析法。
2.2.2 Bartleet 球形检验
Bartlett’s 球形检验用于检验相关阵中各变量间的相关性,由SPSS 检验结果显示Sig.<0.05(即p值<0.05)时,说明各变量间具有相关性,因子分析有效。根据SPSS 软件进行计算p值为0,说明本研究适合使用因子分析法,具体数据如表3 所示。
表3 KMO 和巴特利特检验
2.2.3 理想模型检验
步骤一:选取陕西省乾县所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数统计并建立因子分析模型,根据所建立的相关性矩阵运用相关算法可得:
根据所得结果可知政府政策因素对总因子的贡献率为53.862%,农民素质因素对总因子的贡献率为24.447%,农业科技因素指标对总因子的贡献率为14.459%。
步骤二:针对以乾县为基础数据来源建立的因子分析模型,用华阴县、合阳县所收集的数据建立模型进行检验,运用SPSS 软件,根据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3 个因子贡献率分别为57.707%、18.685%、16.343%和43.453%、21.198%、13.264%,对3 地贡献率进行比较发现数据接近,无明显差别,故模型正确。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保护黄河,降低碳排放。政府政策对于地区农业走向起决定性因素,并且在大力推广碳中和、碳达峰战略的情况下发现,大部分沿黄区域乡镇并没有增加农业碳排放的政策制定,对基层农民碳达峰、碳中和等绿色环保理念宣传不到位,这成为了沿黄区域农业碳排放一大阻碍[1-2]。
农民素质是农民学习接受新理念的基本前提,绝大多数基层农民不了解碳中和、碳达峰理念,即使农民对碳排放相关政策较为认同,但农民平均文化素质不高,主观能动性差,整体年龄偏大,接受能力差,是制约沿黄区域农业碳排放消解的主要影响因素。
农业科技对于沿黄区域农业碳排放消解及其制约十分重要,相比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具有低耗高产、低风险高回报的优点,对于新型的农业科技,部分乡镇在应用普及上存在问题。同时,沿黄区域农民所使用的旧型农机具有油耗高、排放高的缺点,所以农业科技的发展与应用是沿黄区域农业碳排放消解及其制约的重大影响因素。
政府的补贴政策,对提升农民农业减排积极性十分重要。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不易落实,尽管我国已开始研究农业农村减排赋能,对于相关减排技术进行研发,但对于农业生产的作用还有待验证,并且部分技术操作难度高、复杂性强、生产周期长,需要依赖国家政策引导及经济补贴进行发展。从长远的角度来规划和发展绿色农业,前期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较大,没有政府相关补贴,部分农民仍依照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来保障自身的经济效益,因此政府对农民的鼓励及补贴机制要积极开展落实[3-5]。
水肥一体化技术在粮食作物上的应用与传统施肥方式相比更能节水、节肥。随着肥料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水资源与矿物资源短缺问题的日益严重,以水溶性肥料为代表的新型肥料备受关注。同时,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水溶性肥料的研究。水肥同施、以水调肥不仅能节水、节肥,提高水肥利用率,而且能减少劳动力投入,提高生产效率。在国家提倡发展节水节肥农业的大背景下,各级地方政府应相继响应国家的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水肥一体化[6-8]。
从种植业来看,其中占比最大的主体为个体农户种植,这种情况加大了降低碳排放、减排赋能的难度,在规格与标准的制订方面不完善;从养殖业来看,饲料不够优质,导致生产时排出较多的碳,且排放标准缺失,造成单位温室气体具有很大的排放量,很难在短期内有效降低养殖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及提升饲料质量,只有通过合理地调整种植养殖结构,才能将农业与养殖业循环发展,探索区域化的整体解决方案[9]。
随着农产品行业持续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未来不仅需要拥有更加专业的农业知识的新型职业农民,而且需要培养大量与农产品行业发展趋势相适应的复合型技能人才,通过不断发挥人才优势,使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更加深入,使农业产业经济的发展更加优质。而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发掘社会及产业发展的新需求,制订适应新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努力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10]。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等各项工作。沿黄区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