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军 焦慧芳 姬程鹏 肖治术*
(1.山西阳城蟒河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阳城,048100;2.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3.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101407)
红外相机技术是指使用红外感应设备自动拍摄野生动物静态照片或动态影像的技术与方法[1]。近些年来,在我国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的物种编目与物种名录更新中得到广泛应用[2-3]。
黄腹鼬(Mustelakathiah)隶属于哺乳纲(Mammalia),食肉目(Carnivora),鼬科(Mustelidae),为东洋界物种,广泛分布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区域,在国外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的多个国家和地区[4-5]。最近,苗先荣等[6]在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济源段)通过红外相机监测获得了黄腹鼬在南太行山的自然分布。据此推测,该物种在山西阳城蟒河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邻近区域亦可能有分布。为此,本研究结合于2018年11月—2020年6月在山西阳城蟒河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域内安装放置的红外相机,对拍摄照片和视频进行仔细核验,以确认黄腹鼬的是否分布到该保护区。
山西阳城蟒河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蟒河保护区)位于山西省东南部阳城县境内、南界与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接壤,地理坐标为35°12′30″—35°17′20″N,112°22′10″—112°31′35″E,1983年12月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始建,1998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猕猴和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蟒河保护区是太行山脉与中条山脉交汇的区域,区内地貌强烈切割,地形变化明显,境内最高峰指柱山,海拔1 572.6 m,拐庄为最低点,海拔仅有300 m,相对高度差1 272.6 m。保护区总面积5 573.00 hm2,森林覆盖率90%,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是东南亚季风的边缘地带,年平均气温15 ℃,最高气温38 ℃,年降雨量750~800 mm。区内的河流均属黄河水系,主要有后大河、阳庄河2条河流,在黄龙庙汇集后称蟒河,蟒河源头出水洞,年出水量7.6×106m3。保护区内设蟒河、东山、树皮沟、索龙4个保护站,其中东山保护站和蟒河、树皮沟管辖的部分片区为保护区的核心区。植被乔木以栓皮栎(Quercusvariabilis)、橿子栎(Q.baronii)等为主,灌木有连翘(Forsythiasuspensa)、胡枝子(Lespedezabicolor)和荆条(Vitexnegundovar.heterophylla)等。
2018年11月—2020年6月,根据保护区功能区域划分,结合保护区地形地貌、海拔梯度、植被林分等特征,借助地理信息系统(ArcGIS 10.5)将蟒河保护区划分为38个1.5 km×1.5 km的网格(图1),每个网格内布设1~2个红外相机(型号为Ltl-6210MC)监测位点,位点之间间隔距离大于300 m,以增加相机调查覆盖区域,相机安装海拔为400~1 350 m。相机主要布设在动物活动的兽径岔道、山脊处、水源点等附近,安装在离地面30~60 cm的树干上。相机设置为照片+视频模式,每次触发连续拍摄3张照片和1段10 s的视频,照片规格为12 MP,视频规格为1 080 P,传感器灵敏度中等,触发间隔1 s。相机安装好后,记录安放的日期、GPS位点、海拔、植被类型和特征及其他环境因子参数。监测期内通常每3~4个月进行一次相机检查,更换记忆卡和电池[3]。
通过查验2018年11月以来在山西蟒河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8个相机位点红外相机所拍摄的影像资料,发现该保护区有4个位点共4次记录了黄腹鼬的影像(表1,图1,图2)。
图1 黄腹鼬出现地区的红外相机网格位点及全区网格分布
图2 黄腹鼬的影像凭证
表1 山西蟒河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腹鼬记录位点
经文献核查和形态特征比较,确证黄腹鼬为山西省的新纪录物种,其分布北界扩展到了山西南太行山区域,刷新了其分布的最北界[6-9]。本次影像记录有效补充了黄腹鼬在山西和全国的地理分布资料,为研究野生动物在南太行山的迁移和扩散行为提供了良好的科学证据,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该物种的活动节律、时空占域情况等生态学问题研究提供了新的机会。为此,建议加强整个南太行山区域的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为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