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蹚梨乡转型路
——记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原平市同川镇党委书记李志强

2022-02-24 04:48贾宣生
支部建设 2022年1期

□ 贾宣生

(作者单位:原平市新闻工作者协会)

“咱要带领乡亲们创新思路扎实干,大打一场梨乡转型升级攻坚战!”这是原平市同川镇党委书记李志强的履职誓言,更是他一直践行初心使命的行动指南。作为省委、省政府表彰的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近年来,他坚持党建统领、党建赋能,把古老梨乡大打转型升级翻身仗融入脱贫攻坚战役与乡村振兴大棋盘。李志强带领镇党委“一班人”精心谋划,躬身实干,蹚出一条梨产业脱胎換骨大转型的路子来。2021年6 月他又荣获“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

力担使命破“梨坎”

原平同川是久负盛名的全国著名梨乡。地方志上所言“东山摇钱树”,即指其数万亩梨园。然而这些年的“摇钱”效益大大衰退了。2019 年4 月,李志强一踏上任职镇党委书记的同川东社热土,就开始扎到群众中,逐村进梨林、访农家、议梨事,跟乡亲们啦呱梨收益、调研梨经济、了解“梨困惑”……对梨乡现状了然于胸,并归纳为:一是散户经营、管理粗放;二是品种单一、效益不佳;三是窑储落后、又无加工;四是零散出售、渠道不畅。多少个晚上,他辗转苦思,难以入睡,耳边回响着梨农们“守着一坡‘摇钱树’,就是迈不开大富步”的叹息声。几番坐起,他思考着怎么能让乡亲们跨过“要么丰产不赚钱,要么价高没货源,‘摇钱树’成了‘摇愁树’这道困惑的‘坎’。”

李志强抓住同川梨这一主导产业何以转型发展的主题,多次寻找走南闯北甚至跨出国门的大果商老乡座谈,多次拜访果树专家与当地能人问计,又从报纸或网上查找各地水果产区创新发展的经验与技术,还经常跑到市内外果品市场上进行考察……他像迷了窍似地,特别在镇党委会与每周一次的镇村干部例会上,开展了“振兴同川梨产业、转型升级拓新径”的大讨论,并引深到广大群众和外地的果商老乡群中,兴起了一场观念革命、集智聚能的热潮。

在长时间工作的耳濡目染中,李志强被同川这块红色土地上“郝隆晒书”“晋贤故里”等感人故事的深厚文化底蕴和涌现出多位我党将军的英雄精神感动着,并化作担当的壮志与闯关的力量。

奋战转型谱新篇

李志强和镇党委一班人高起点制订了从长计议的五年产业发展现划,并对村干部实施了绩效挂钩的考核激励机制。同时通过开设《梨乡同川》公众平台、出版《中华梨果第一乡——同川》大型图书、拍摄播放《梨乡同川》专题片、举办果商大会与春赏梨花、秋摘“金瓜”文化节,形成了镇、村、民同心合力和镇内外统筹配合,大兵团作战、大力度推进,开创同川梨产业转型崛起的新局面。

“两招发力”,即招商招才。同川地区在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一支活跃于全国百余座大中城市水果市场的3 万余人的果商大军,续写了新时期晋商创业的辉煌。为吸引他们回乡创业,镇政府经济发展办公室专门成立了专业招商队伍,促进招商工作向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扩展延伸。全镇在优化营商环境、出台优惠政策的同时,依托市政府决策部署,大力实行招商“三突破”:一是瞄住产业规划,在产业招商上求突破;二是强化诚信服务,在以商招商上求突破;三是围绕梨乡文化资源品牌,在文旅招商上求突破。

“两引聚力”,即引优引技。针对梨品单一的短板,他们引进了具有汁多、酥脆、高糖分、无公害特点的玉露香品种,引来了长势强、产量高、又抗寒,并呈梨花粉红、幼果全红、嫩叶紫红、熟果条红,宜产贴字艺术果的“奥红一号”,从而大大解除了老梨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的忧虑。同时引进先进技术,在刘河底、康村等村建起了6 座大型冷库,取代了传统的老式土窑储梨法。

创强产业获点赞

同川在转型发展梨经济的改革洗礼中,发生了洗心革面的巨大变化,也实现了质的飞跃。一条全新的梨产业链,成为一道赏心悦目的转型风景线。去年4月同川被国家农业农村部与财政部授予“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称号。说到梨乡新变化,老梨农们乐呵呵地夸起了“五大变”的新气象。

一是经营管理上,由散户走向基地化。全镇积极发动、鼓励域外果商回乡创业助转型,镇政府大力帮助办理土地流转、审批、立项等手续,现已在上社与王北尧村建起山西万林源、九龙红梨、鑫毅盛达三个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面积达200O 多亩。基地都推广了田间除草、病虫害防治、花果精细管理等新技术,实现了灌溉、施肥、松土、除草机械化和梨套袋科学化,其增产效益可达到20%以上。

二是种植品种上,由原来的“夏、黄、笨”更新为“红、玉、酥”。全镇从地域、气候、土壤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引进了享誉“四大奇红”的“奥红一号”和荣获“2008 年北京奥运会指定供应水果”称号的玉露香,面积分别达到500 亩、400 亩。此外还有红香酥、黄晶梨和富硒酥梨,这些品种广受消费者青睐,并逐步扩大了市场份额。

李志强(左二)和梨农商量儲藏梨品与深加工,增加效益的打算。

三是储藏上,由土窖洞发展到大冷库。老式梨窑储梨由于时间较短,下年惊蛰后卖不出就会脱水变质受损失。同时储量有限,一孔土窑仅可储存裸梨1 万斤左右,装箱储藏则更少。镇政府针对上述弊端,牵头拍板修建大型冷库6 座,总储量超过1500 万公斤。这样不仅大大延长了储存时间,有利于持续供应市场和保证梨品新鲜度,从而彻底改变了“丰年不赚钱”“价高没货源”的被动局面,还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

四是加工上,由过去手工切晒梨干发展到机械化深加工。镇政府大力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积极引进东湖醋业等企业,发展酥梨汁、酥梨膏等系列产品加工业,大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目前光江德鑫公司就可实现年消化梨400 万公斤,生产梨膏20万公斤。

五是销售上,由零售小批发提升到创品牌、销天下。现已注册“同川梨”商标,并委托北京方圆公司创立了“一口知贡梨”品牌,大大提高了同川梨的知名度、美誉度与市场竞争力。镇上建起农村电商网,发挥了覆盖全国的电商网络优势。河北、山东的客商、电商年销售同川梨达2500 万公斤;域外果商可代销1250 万公斤;深圳美团公司也签订协议,现已销出10 多万公斤,呈现出市场旺销繁荣的喜人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