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王妍妍 口述|刘昭
现实生活中,一些家长常常打着爱的名义“绑架”子女,殊不知这样的“教育”很可能适得其反。一些已经成年甚至为人父母的年轻人,发现自己迎来了迟到的“叛逆期”,和父母的关系变得紧绷,严重的话,家庭内部甚至演变成充满硝烟的“战场”。成年人为何会出现逆反心理?原生家庭又给成年人带来了哪些影响?我们走近心理咨询师刘昭,听他讲述来访者的相关故事,以窥见那抹“叛逆期”剪影背后,千丝万缕的亲子关系。
鲜花的盛开要经历风霜的洗礼,人的一生也会经历一些特殊的阶段。他们在不同成长时期受损的部分,在成年后或许会成为一个卡点,在其生活中反复呈现被卡住的状态。
在一次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月月问了我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我已经把书上传授的能做的都做了,为什么儿子还是不听我的,尤其是成年后,经常和我争吵?”听完月月的讲述,我给她举了一个例子:世界上最好打交道的是机器,因为拧好螺丝按下开关,它就会按照你的意志运转;然后是植物,你可以浇水、施肥,但开花结果却不受你的控制;比植物更难打交道的是动物,因为动物有自己的想法;而人是更高级别的存在,有着更为丰富的自由意志,如果你希望以人的姿态面对这个世界,就要以人的心态与孩子互动。
来访者中,类似月月这样的家长不在少数。当孩子开始“不听话”,有些家长就会感到不理解,用“叛逆”来形容孩子。这是一个控制者的叙事角度。遗憾的是,很多家长在用和机器、植物、动物打交道的逻辑与孩子互动,希望获得一种掌控感,而这其实是无法接受失控感带来的焦虑的体现。
我曾在微博上提到一个观点:听话、独立和诚实,这三个品质其实是一个不可能同时出现的三角,孩子最多只能拥有两个品质。因为孩子是一个独立个体,他的感受、偏好、期待等都会和家长有所不同,这时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听话,就意味着要瓦解他的独立意志。反之,如果我们希望孩子独立,那就意味着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不可能会那么听话。如果孩子表现得既听话又独立,那么,可能就会像《隐秘的角落》中的朱朝阳这个角色一样,有什么事情瞒着家长。
很多家长却不以为然。当孩子年龄小、力量弱、不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时候,家长往往会用强制性、灌输式的方式让孩子顺从,这种方式会阉割掉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一辈子做父母的“乖宝宝”。孩子成年后,积蓄了足够力量,开始伸展自我意志,这时候父母就会抱怨:我的孩子怎么小时候挺乖,越长大却越逆反,什么事情都跟我对着干。
许多父母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是成长管控严苛带来的后果,由此,家庭的隔阂也在变大。
孩子很小的时候,血缘、身份带来的影响略大,等孩子逐渐长大,道德、舆论的压力也能起些作用。随着孩子真正意义上成人,父母和孩子间除了法律义务外,成为羁绊的就是情感。如果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只有控制、道德绑架,那么,随着孩子的力量越来越强,表面是纽带实际是枷锁的关系就会被挣脱。不少来访者告诉我,小时候父母在物质上没有亏待他们,他们以后打算在这方面报答父母,可是父母没有给予的尊重和爱,他们也给不了父母。
一个人的成长成熟,必须经历与父母分离个体化的阶段。可是在我的来访者中,超过一半没有较好地走完这个阶段。这其中,有三类比较常见。
第一类是性。我遇到过一些从极其严格的家庭中走出的来访者,他们在非常小的年龄就有了性经历,因为他们觉得那是人生少有的、可以自己做主的领域,而家长往往不知情。大部分来访者事后会为那段经历而感到羞耻。随着咨询的深入就会发现,他们不愿和父母“真刀真枪”地干一场,完成分离个体化,又不愿意压制自己的期待和欲望,最终呈现“拧巴”的状态。
第二类是婚姻。我见过不止一例小时候的乖儿子、乖女儿在婚姻中,义无反顾地找了一个与自己不般配的“渣伴侣”,而最终的结果是惨淡收场。小雨就是其中的一员。从小到大,小雨是个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上大学、选专业、找工作,她都听从了父母的安排。直到选择结婚对象时,她不顾父母反对,执意选择了一位各方面条件都不如她,并且婚前有过多次出轨、家暴经历的伴侣。看似难以理解的转变背后,是小雨对她“被决定的人生”长期积压的不满与不甘。当这些情绪在择偶的临界点爆发时,父母的意见对小雨是否有益,甚至伴侣是否为佳配已经不重要了,做一个和父母意见不一致的重大决定以体现“我的人生我可以说了算”,成了她潜意识中最重要的目标。
以上两类经历是有共性的:小时候他们都太乖,几乎没有尝试过贯彻个人意志的行为,也就缺乏经验。叛逆开始的时候,已经积累了太多不满,又恰逢处在重大人生关口,这时候往往父母越反对,子女越坚持,严重的话还会引发激烈冲突。
第三类是育儿。一些来访者在育儿方面和父母产生分歧,搞得家里鸡飞狗跳,进而想寻求独立,这在女性身上较为常见。很多女性是在当上妈妈、看过很多育儿书籍后才意识到成长路上的问题,这时候就容易和父母产生激烈冲突,比如针对“孩子该如何抚养”的问题,就可能争论不休,甚至演变成家庭“战争”。
在这些“叛逆”发生之前,整个家庭往往以一方的受虐、被剥削为代价,形成了某种“别扭的平衡”,如果要完成分离和独立,就意味着要打破平衡,这个过程会伴随着冲突发生。而这些“乖女儿”“乖儿子”面对冲突是缺乏经验的,他们往往选择回避或者生硬地表达意见,就会非常被动。
有一则新闻令我印象深刻,四川地级市高考状元、北大毕业生给父母写下长达万字的绝交信,父母的控制欲让他感受不到家的温暖。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严重控制一方面在让孩子承载自己的焦虑,另一方面也在分裂投射内在的不同部分。比如:我是对的,你是错的;我有能力做决策,你没有把握生活的能力。如果孩子不认同父母的投射,双方将在这一“战场”上反复拉锯。有的家庭随着子女成年独立、父母衰老虚弱而中止争斗,有的家庭则“至死方休”。
我在《映瞳》一书中写过一个人物——郝最,她是我见过的几位来访者的“合集”。这些来访者都非常优秀,却被原生家庭严重控制,从小到大被父母PUA,长大了遇到PUA自己的人习以为常,遇到对自己好的人则惶恐不安。无论取得再高的社会成就,她还是非常自卑,因为内心认为那不是自己应得的,然后在日复一日中拼命完成工作任务,只为变得更加优秀。
书中的郝最毕业于国内顶级学府,有着人人艳羡的“金领”工作,相貌、谈吐、待人接物等都出类拔萃,面对亲密关系时却被一个没学历、没工作、没外表的“渣男”物质精神双剥削,十分痛苦却欲罢不能,只因他是唯一一个说她妈妈不好的人。遇到喜欢自己的“高富帅”时则会一把推开,因为潜意识里觉得自己配不上。
有人说,郝最这种成年人的叛逆,源自青春期的压抑。但其实更多时候,人的成长环境都是相对稳定的,很少有父母在孩子青春期前尊重孩子、让孩子的意志得以舒展,到了青春期才开始过分压制孩子。而面对这种从小到大的压制控制,有的孩子从小就开始反抗,有的孩子则到了青春期、成年才开始反抗。当然,也有一些重度抑郁的成年人一辈子也没有反抗。
虽然叛逆不只属于成年人,但它依旧有高级和低级、成熟和幼稚之分。低级、幼稚的叛逆是一种流于形式的叛逆,往往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为了小众而小众,其内核还是以对主流价值观的解构为主,同时伴随着某种逃避。在咨询室里,我看到许多成年人的自毁性行为就出自这类相对原始的叛逆。高级、成熟的叛逆则是一种基于坚持、追求的叛逆,并且绝大多数时候是一种建构性叛逆。这种叛逆不需要刻意追求不同,在排除困难、质疑、否定、阻力,在去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中,自然便会体现出来。
孩子的童年总共十余载,留给父母疼惜呵护、建立依恋的时间更是如白驹过隙。然而,有太多父母在孩子小时候不懂得珍惜,等子女成年、与自己渐行渐远时又怨天尤人。许多来访者会对我说,没有一个被关怀、理解、支持、温暖、信任的童年,是他们毕生的遗憾。而对父母而言,不曾给予孩子这样一个童年,又何尝不是深深的遗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