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华 周梅香
曹文芳著有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十多部,“勇敢长大系列”等多部系列丛书曾获“冰心图书奖”“第七届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等。她从事幼儿教育三十年,是幼儿教育方面的专家,对幼儿心理的把握绝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因而她的作品既具有文学的品质,又表现出以幼儿为本位的创作理念,还体现了教育家的思想。本文将以她的“勇敢长大系列”为例,分析其幼儿文学作品的创作特色。
幼儿文学的主要关注对象是幼儿,主要描写幼儿的生活和体验,表现他们的精神困惑与成长。曹文芳用大量笔墨来描写幼儿的精神生活。王妃虽是一个霸道的“女魔头”,但她也会为无意中夹伤然然的手指而充满自责;难难在爷爷和奶奶的爱的感召下从心底接受幼儿园生活等,幼儿的这些美好的情感体验常常被身边的成人忽视,然而作者却细心地将它们记录下来。当小读者听赏这些故事的时候,觉得那都是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的故事,因而很容易产生情感共鸣,获得替代性的情感体验,得到精神滋养。
刘绪源[1]在他的《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中将“爱的母题”列为第一大母题。对于幼儿文学来讲尤其如此。幼儿只有处在爱的氛围中,才会有安全感。他们在精神层面的需要首先是对于爱的需要。多多一生下来妈妈就“出走”了,走的时候留下来一条红围巾,没有人告诉她那条红围巾是妈妈留下来的,但孩子靠天生的直觉“嗅”出来那是来自母亲的爱,那条围巾就像脐带一样连接着她和妈妈,足见幼儿对母爱的需求与渴望。即便父母不完美,但是在孩子心里,父母给予他们的爱,足以让孩子在任何时候给父母打满分。王子的父母生活懒散,把家里弄得像狗窝,经常被王子的外公批评,但是在王子心里爸爸妈妈永远都是100分,即使在爸爸妈妈第一个把他送到幼儿园,最后一个把他接走的情况下,他的分数依然不变。
关注孩子成长的痛。王妃很能干,她可以把小朋友管得服服帖帖,让老师们累的时候可以稍微休息。但她太霸气,上课随意插嘴,管闲事,大声嚷嚷,对老师的指令置若罔闻。她因为自己疏忽啪地关门的时候把然然的手指夹坏,从此然然离开了紫藤幼儿园,王妃天天望眼欲穿地等待然然回来,那成为她幼小心灵成长的一处痛。或许这也是作者为什么将此套书命名为“勇敢长大系列”的原因所在。幼儿阶段并不像我们成人想象和认为的那么无忧无虑,对于幼儿来说,也充满了坎坷和挑战。
为幼儿的不良情绪寻找发泄口。林可心生活在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和干部家庭,作为家里的独生女,而且是来之不易的女儿,她生活在一个富裕、宽容、和谐的家庭氛围里。她的不快乐往往是她的个人情感生活,她排解“烦闷”心情的主要方式是玩“过家家”。比如,当陶妮老师问林可心喜欢谁时,林可心毫不犹豫大声地说出汪孟凡的名字,而当老师问汪孟凡的时候,他却害羞不语。林可心心里窝火,在幼儿园里不好发泄,她回家就扮起了小老师。她把所有娃娃都拿到客厅,让它们做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她模仿老师的样子,训斥这个,夸奖那个。她不但厉声呵斥汪孟凡,还罚站他。在游戏中孩子完成了所有不良情绪的发泄,心理重新达到平衡。
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儿童文学作家和评论家蒋风[2]说过:“现代儿童多数是在重重呵护的状态下生活,甚至产生排斥有身心障碍的弱者的心理。因此,帮助孩子走进特殊儿童的心灵世界,了解他们,帮助他们,视他们为‘同有一片蓝天’的兄弟姐妹,是孩子人生的重要一课。”本系列有两个这方面主题的故事:一个是白血病患儿张昙的故事,另一个就是大头葱的故事。面对张昙的不幸,老师通过“悄悄话”的游戏让小朋友都明白张昙生病了,大家都要关心他、帮助他,玩的时候不能推撞他。对于有智力缺陷的大头葱,作者有意将他放置到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来检验人们的同情心,然而大头葱和他的妈妈收获的都是嘲笑与不接受。这是作者对社会和时代的拷问。也许再过若干年,大头葱也会像帕特里夏·赖特森[3]笔下的安迪一样,在人们善意的保护下过着幸福的生活。
富于童真和诗意的语言。她的作品充满着稚拙和诗意美。当有人问林可心长大了想要做什么的时候,林可心说“长大了想做妈妈”。王子被狗咬了,他担心自己睡着后会变成一只狗,所以晚上睡觉的时候他不肯把眼镜拿下来。他说,若戴着眼镜,就算变成了狗,爸爸妈妈也能认出他是王子;若是不戴眼镜,爸爸妈妈会认为那是真的狗。多多没有妈妈,有一天她和蕊蕊姐姐聊天,她说:“姐姐,我没有妈妈。长大了,我还没有妈妈吗?”这些语言不是简单的“娃娃语”,而是作者长期与幼儿相处“学来的”,是经过了她的精心选择与加工后再献给儿童的。
略超前的语言和成人生活的描写。这样的语言特点既与幼儿所处的发展阶段和语言能力相适合,又能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是让孩子轻轻一跳能够得着的语言。大头葱把幼儿园的金鱼捏死了,妈妈帮他买了送到幼儿园,书中是这样写的:“妈妈诚惶诚恐地把小金鱼缸摆在窗下的木桌上……”类似“诚惶诚恐”这样超过幼儿理解力和词汇量的一些表达,既可以丰富幼儿的语言,又可以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另外,书中没有回避小主人公们的家庭情况,即使是稍显“残酷”的部分。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为刻画人物性格做了铺垫,另一方面可以看出作者的教育态度——幼儿不是温室里的花朵。比如,夏景的父亲因为赌博输掉家里的钱财和房产,当奇迹揭她爸爸的短的时候,她上去就给他一耳光,可见她性格的泼辣之处。更为重要的是,作者没有采取隐瞒的方式让夏景对于父亲的行为一直蒙在鼓里,她选择让孩子了解事实,接受现实,从而强大内心。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幼儿完成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
丰满、鲜明的人物形象。幼儿不再被塑造为忍让、忠厚、老实、服从的道德标兵,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个性的独立个体。他们被赋予充分发展个性的空间。如奇迹一开始是一个特别令人讨厌的孩子,他爱打人、睁着眼睛说瞎话、霸道,可他的性格随后得到了立体的展现。当老师和他约定保护张昙以后,虽然张昙一次次挑衅他,但他也没有动手打他;班级为张昙举办义演,他用心地准备了“张昙加油”的红绸,可以看出他忍让与善良的一面。班级得到了卫生红旗,他模仿清宫剧里的镜头带头扑通跪在地上,喊着:“皇上有旨,接旨!”可以看出他幽默、可爱的一面。火灾逃生演习可以看到他镇定、勇敢的一面。睡午觉的时候惠阿姨给他捂脚,他激动地流眼泪,爷爷告诉他爸爸和阿姨妈妈走了,他无助地流眼泪,可以看到他可怜的一面。这一系列的情节设置让听/读者眼前马上就会浮现出一个活生生的奇迹的形象。
除了儿童形象以外,老师和家长的形象也很突出。陶老师被塑造得活灵活现,俨然就是作者的化身。她常常被幼儿生病、失踪的噩梦吓醒,早出晚归,有着丰富的艺术细胞,尊重幼儿的感受,用幼儿的眼睛去看,用幼儿的耳朵去听,以幼儿之喜而喜,以幼儿之忧而忧。众多家长的形象也是让人过目不忘。比如,盛民的爸爸盛国曾经是位军人,目前转业在家照顾孩子,被老师们笑称为“安全局局长”“男人婆”等,因为他不但帮幼儿园找出各种安全隐患,还经常向幼儿园提出各种建议,送完孩子不肯离开,没放学就早早来。
曹文芳是幼儿教育方面的专家,非常了解幼儿的心理。在她的作品里可以读到幼儿的“真实生活”和“真实心理”,它们绝不是作家根据自己的记忆或蜻蜓点水的观察写出的脱离当代幼儿生活的、不着边际的、不能给读者带来情感共鸣的“假生活”,而是活生生的“真生活”,因此能够打动读者。
她时常会站到幼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盛民把“一个”说成“一豆”,“乌龟”说成“乌堆”,引得小朋友哄笑。为了减少盛民的难堪,她每天抽几分钟时间把盛民带到身边单独对话,慢慢纠正他的发音。木子由于敲碎鸡蛋被爸爸揍了一顿,她是这样写木子的感受的:“以后再也不能敲碎鸡蛋了。可‘蛋壳里怎么没有小鸡小鸭’这个念头依旧很固执地缠着木子。”
对待不同的家庭教育,她也有褒有贬。她很欣赏大头葱母亲对孩子的用心。当她去幼儿园接大头葱的时候,发现他大哭不止,她一下子就知道孩子是因为没有得到小红花而伤心。作家间接地告诉家长应该充分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作家还赞赏林可心家长的做法,因为他们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调整自己的心情。作家通过对木子爸爸、王子父母、奇迹爸爸的刻画,批判一些不正确的育儿观和育儿方式。
作品也反映作家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对幼儿细微成长的观察。幼儿园里排《老虎拔牙》的童话剧,盛民特别想参加,但是他的性格又不会像王妃那样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他太胆小。眼看角色就要分配完,强烈的愿望促使他必须采取行动。他一开始向惠阿姨表示自己喜欢牛,发现不见效,他就直接向陶妮老师表示,当他发现自己太含蓄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的时候,他马上修改策略直接告诉陶老师自己想扮演牛。他一步步地走向“勇敢”。“儿童文学作家是未来民族性格的塑造者”“儿童文学的意义在于为人类提供优良的人性基础”。幼儿身上或多或少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幼儿文学作家知道怎样用文学的方式弱化孩子的缺点、强化孩子的优点。她适时对他们身上闪现的良好品质予以肯定或引导,并让他们为此而感到自豪,进而成为小读者模仿的榜样。
另外,幼儿还有一个重要的心理特点,就是认为“万物有灵”。作者深谙幼儿的这一特点,并在塑造幼儿形象的过程中予以了充分的彰显。
幼儿文学不应该和社会脱节,让孩子生活在真空当中。作者通过孩子们的家庭状况反映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一是父母的责任心问题。大头葱的父亲知道孩子的智商有问题之后,竟然抛弃了他们母子俩。多多的妈妈未婚先育,生下孩子就消失,爸爸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没有发挥任何建设性的作用,主要是由爷爷奶奶来负责。奇迹的妈妈也是不负责任地离开了,最后由老一辈承担起了抚养孙辈的责任。
二是孩子的教养方式问题。木子的爸爸虽然是大学老师,但他的育儿方式非常值得商榷。他完全以成人的认知和理解来评判孩子行为的对错,导致孩子后来发生了严重的认知混乱,分不清哪些是傻事,哪些不是。他认为孩子错的时候,不给他解释错的原因,只是简单粗暴地解决问题。王子的诗人爸爸自以为高人一等,意图凌驾于教育体制以外,实际上生活懒散,不懂得尊重人,把孩子的生活与认知也引向无秩序。奇迹的爸爸处事霸道,孩子的很多行为和他一模一样。因此,从这一点上来说,这套书也是适合家长阅读的,家长们可以通过书中家长的行为反观自己的行为和育儿方式,进而做出调整。
三是社会对幼儿教师不够尊重的问题。书中多次出现老师匆忙地抱着孩子到医院就医的场景,甚至做梦都梦到孩子丢了找孩子的情景。她们很辛苦,可是家长不领情,认为那是她们应该做的,甚至还把责任推到老师们身上。更让人伤心的是,家长对这个职业不够尊重。木子弄坏了王子的眼镜,王子爸爸暴跳如雷,要求“老师必须向他道歉,木子必须离园。要是做不到这两点,立即让紫藤幼儿园见报”。作者借幼儿园惠阿姨的口说出了自己的态度:“哪怕丢掉这个饭碗,我都不会道歉。我没有错,难道幼儿园的老师就该让家长无缘无故地训斥吗?”幼儿园老师除了需要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以外,身心都很疲惫。作者以此呼吁社会给予幼儿园教师应有的理解和尊重。
综上所述,“勇敢长大系列”关注幼儿的情感发展,所用语言是幼儿可以听得懂的语言,所写内容和表达方式符合幼儿的认知和接受特点,所表现的主题是幼儿感兴趣、家长关心和社会应予以关注的问题。儿童文学作家殷健灵[4]对于优秀儿童文学特质的描述,很适合用来形容曹文芳作品的特色,就是:“浅近而深刻、伤感却温暖、真实不残忍、快乐不浅薄。”她的作品也是对幼儿文学定义的一种颠覆。因为从以上的分析来看,幼儿文学作品不只是写给幼儿的,同时也是写给家长和其他相关工作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