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留芳(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
壁画历史源远流长,其发展从新石器时代到现今从材料到技法都有着各自而又具关联性的转变。从简单事件的画面记录到精神文化的扩展性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慢慢打破局限,并对周边的建筑和环境起到了扩充作用。使壁画、建筑与环境一起形成具有精神实体化的独特空间。在这种氛围下,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们的情绪、行为,乃至精神层面上的扩展认识。
壁画的发展是从无到有,从简单的一个物质形状到富有“内在精神生命力”的过程。那么壁画的制作材料和绘画技法也相应地经历了从简到繁,由粗略到细致的渐进积累过程。历经时间不断地对材料的探索和技法的创新,结合当地的环境地理因素和不同文化背景基础,逐渐完善,各自慢慢地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性的材料制作和绘制方法。
壁画可以分为宫廷壁画、石窟壁画等不同的形式。而从制作材料和工艺的角度来区分,有干壁画、湿壁画、镶嵌壁画这几种类型。干壁画主要在东方,湿壁画则主要保存在欧洲。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干壁画与湿壁画之间的差异,也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实质体现。
干壁画的制作基本上分为支撑体,地仗层和颜料层三个部分组成。
支撑体:是壁画的主要载体,与壁画所在地的土质、自然环境或建筑所用材料息息相关。通过支撑体制作粗糙或平滑、坚硬或松软,乃至所处的环境气候的因素来确定壁画地仗制作的优选方案。
地仗层:在壁画的地仗制作中,分为地仗层与绘画层两层。基本遵循从粗到细的制作工序。地仗层的制作能够在支撑体与颜料层之间起到缓冲作用,同时也能视画家需要而决定画面表面的粗细。由于壁画的面积普遍较大,地仗制作期间壁面也较容易出现开裂等问题。那么地仗层制作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也就决定了壁画是否能长期保存的标准之一。
干壁画地仗层的材料种类较多,不同的壁画形式所用材料也会有所调整。普遍使用的地仗层材料有泥土(本地河床澄板土)、石灰、石膏、大白粉、高岭土、滑石粉等材料。同时也出现多种材料混合使用的情况。
干壁画的制作工艺手法较为多样化,以石窟壁画为例:首先在岩体上开凿洞窟形体并预留凿痕,其作用是利于墙面与地仗层的紧密粘接,不易脱落。地仗层的制作首先是泥土层,把泥土细筛、充分搅拌并涂抹捶压上墙。在地仗层制作过程中会掺入植物纤维材料以增加地仗层的强度,防止墙面开裂。随着壁画形式的不同,在工艺上也有不同的调整,如壁画支撑体表面较为平整或为砖墙所砌,这种情况下可以不做任何的地仗处理,只在支撑体表面修整打磨,用灰浆将缝隙填平后,壁画则直接绘制在经过修整打磨的砖体表面。另一种则是在土墙或青砖上直接粉刷或涂抹一层白灰地仗,其厚度不一,从1 毫米到10 毫米不等,壁画则直接绘于白灰泥地仗层上。
绘画层的制作流程大致分二种,一种是粉刷工艺:画匠用排笔在墙面进行白灰层的粉刷,这种工序制作的白灰层其厚度相对较薄,甚至还会留有当时粉刷时的笔触痕迹。这种制作方法较为方便与快速,但同时也对泥土地仗层的平整度要求较高。另一种属涂抹夯实的制作工艺:相对粉刷工艺,涂抹白灰层有着一定的厚度,壁画表面也更加工整,还可以视画工要求看壁画表面是否需要打磨,让画面更为平滑,使绘制用笔时更为顺畅。壁画的地仗制作方法大致分这几种类型,而制作材料的选用会随着壁画所在地、制作年代、存在形式不同而呈现一定的区别,一般都是遵行“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来进行壁画制作。宋《营造法式》卷十三泥作制度中有地仗层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材料的使用:“造画壁之制,先以粗泥搭络毕,侯稍干,再用泥横被竹篾一重,以泥盖平(以上用粗泥五重,厚一分五厘。若拱眼壁只用粗细泥各一重,上施砂泥,收压三遍)。方用中泥,细衬泥,上施砂泥。侯水脉定,收压十遍,令泥光泽。”
湿壁画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绘画技术,据考证有四千多年的历史。直至文艺复兴时期湿壁画艺术才在意大利和北欧等地大放异彩。在这期间许多艺术家都进行了探索与创作,使得壁画的艺术性得到空前的提高。但同时,湿壁画却也是一种区域性较强的存在,这与当地的气候、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
熟石灰——指已经被水消解而变熟的石灰,是一种软性可塑的浆体,而用于湿壁画制作的石灰必须是纯石灰或浓石灰,并放置熟化6 个月以上。
砂——以河砂为优,需过筛、漂洗并晾干,砂料的粗细视壁画面积的大小来选用。切记不可用海砂,因为其含有硝酸钾和铁元素,可能会导致壁画变色。
地仗层分为粗细两层。粗糙层用熟石灰与细砂混合大致比例为1:2,并加入粗麻、毛发等纤维物加强韧性。涂抹平整后等待稍干,在地仗层处于一定湿润的状态下,进行绘画层的制作。其判定标准为在地仗层在干燥的过程中用手去测量地仗层的干湿程度,当触碰地仗层感觉稍有弹性时便可。绘画层的操作方法和材料与地仗层相同,但比例调整为1:1。在绘画层处于一定湿润的状态下便可进行过稿工作。湿润状态下的墙面表面较为松软,过稿时不能过于用力,不然会导致墙面凹陷。过稿方法为将画稿的形体轮廓用针扎成连排小洞,然后将画稿贴至墙面,用色粉沿画面的形体轮廓依次拍打来形成可见的线条。这种方法与中国古代艺人制作壁画的“漏稿”同出一辙。另一种方法是直接将画稿放至墙面,用一支木杆,轻轻依画稿勾勒一遍,墙面会形成浅浅的沟状线条来达到起稿的作用。湿壁画是在地仗层处于湿润的状态下进行绘制,颜色与水调和来进行着色,这种技法使颜料颗粒渗入到地仗层的一定深度,在地仗层完全干燥后,熟石灰在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下,会在颜料层表面形成一层透明的石灰薄膜来固定颜料颗粒。颜料与地仗层是处于石灰薄膜的保护状态,这样就减少了外界环境对颜色与壁画本体的影响,更好地维持颜色的纯正持久与壁画的本体保存,同时也起到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
湿壁画是在地仗层湿润状态下完成绘制的。在这一特殊条件下,湿壁画的地仗制作面积是以每天的工作量来计算的。制作顺序通常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进行。这种制作程序保持了湿壁画的主要特性,也使壁画中局部之间的地仗平整衔接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这需要长久的制作经验做支撑。同时湿壁画不好修改,局部改动可以用干画法来进行调整,大面积改动时就必须连同地仗一起铲掉重新制作,十分费时耗力。这样使得艺术家需要有相当高的绘画技巧和把控能力,把握画面最终效果的前提下迅速并准确地完成画作。由此可见,湿壁画的技法是比较复杂、困难,并且不易掌握的。
在材料选择上干壁画材料使用品种较广,都是生活中随手可得的东西。干壁画有制作土坯底的现象。壁画表面不用石灰,以白土为主。白土颗粒较为细腻,性质柔和且不变色,壁画表面洁白细腻,更能保证画面行走线条的流畅性。相对湿壁画石灰混合沙子而言是达不到这样的效果,但缺点是容易起片脱落。
湿壁画在材料选择上虽然比较单一,但在质量上比较严苛,主要体现在熟石灰这方面,由于石灰的特殊化学性质,在石灰材料选择上都采用沥过的熟石灰并存放半年以上使用石灰否则会产生化学反应导致颜色失真,甚至变色。细砂的选择以河砂为主,河砂颗粒与碱性较小。湿壁画的制作周期相比干壁画更需要长期的一个准备过程。虽说石灰相对白土而言不够细腻,但正因如此,颜色更容易渗透进地仗层之中与墙面融为一体,而且干燥后形成的薄膜能更好地保护壁画,使颜色保持长久不变色,这也正是湿壁画的独特之处。
干壁画是处于干燥状态下进行绘制的。制作过程中都依赖胶来进行黏合,全方位来看呈现一种黏合的状态。颜料与地仗层是一种上下层叠的关系。这种关系在画面修改的时候处理起来会较容易。而湿壁画是在湿润的状态下进行绘制,因为石灰的特殊性质,在干透后会形成薄膜固定颜色,所以在绘制时并不需要任何黏合剂的辅助来进行绘画,但因在潮湿状态下进行,需不断地使用喷雾的方法来保持地仗湿度。同时这种方法在维持湿润状态的同时也使颜色更为充分地浸入地仗层之中,就导致了画面修改的余地更小,小范围可以用干画法进行修改,大面积的情况就必须局部铲掉重新制作。
干壁画与湿壁画在总体构造上大致相同,在支撑体的基础上制作地仗层来进行绘画,遵循由粗到细的逻辑思维进行,地仗的处理细节也是大同小异。这些共性使我们不得不联想,干湿壁画之间是否来源于一个共同的历史脉络当中?系统的壁画制作程序从何时开始已无从考证。从现有历史材料来比较:湿壁画据考证有4000 多年的历史,其代表是公元前1500 年的克诺斯宫殿湿壁画。1900 年,英国发现了克诺索斯宫殿遗址,其壁画色彩至今鲜艳,颜料都是天然矿物质和植物颜料,作画时用树汁、天然树脂或胶进行调和。
公元1 世纪,罗马史学家盖乌斯·普林尼在其著作《博物志》中提到颜料加工和壁画制作的相关技术。在湿润的石灰质地墙面上,以动植物胶作为媒介剂调和颜料进行涂绘。在绘画种类上应属湿壁画的前身。直到13 世纪意大利,随着技术工艺和绘制材料的不断发展和深入的认识,逐渐发展成现今所认识的湿壁画的制作方法,并于15、16 世纪发展成熟。湿壁画的发展从克诺索斯宫殿到意大利都处于地中海地区,丰富的火山石灰岩质储备与潮湿的气候环境无形中影响着湿壁画的发展方向。而且湿壁画所用颜料大多采自意大利具有耐碱性的矿物质颜料来保持色彩的纯正与耐久。由此可见,地理气候环境因素的影响对湿壁画发展是举足轻重的,同时也显现出了人类“顺天而为”的伟大智慧和成果。
干壁画:从埃及文明至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到两河流域、中亚东方各个历史时间段落中都有着丰富的壁画实体保存,从时间到空间其历史脉络是鲜活的,极富生命力并有迹可循。并根据环境与文化背景的不同做出相应调整,秉承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概念。从克诺斯壁画风格样式当中也可以看到与埃及艺术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出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关系。因此可见湿壁画是处于壁画历史发展脉络当中的,只是因其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而衍生出的一种独特的制作方式和技巧。是基于干壁画制作基础上具有很强区域性的一种创新表现。
两者之间制作工艺上的区别在于干壁画的地仗层与颜色层处于一个上下层叠的关系。制作性质都呈现直接性、覆盖性较强的一种操作方式和绘制理念。操作起来更为方便省时,易把握。而湿壁画是渗透式的,颜色与地仗之间融为一体,并且地仗在干透以后会形成薄膜覆盖整个画面,使得颜色经久不变、不容易脱落。整体的融合状态下虽然牢固,但地仗干燥产生薄膜的隔绝作用下,颜料无法渗透到地仗当中,在修改方面就比较困难,只能借助黏合剂的作用来进行覆盖性的修改,但这种方法产生的物理叠加关系与湿壁画的原意是相悖的,会破坏湿壁画整体状态的展现,因此只能在小范围中进行。随着时间环境变化,湿壁画的颜色只会随着地仗层受到破坏脱落而脱落,如地仗层保存完好,颜色能保持千年不变。这是湿壁画的一大特点,也彰显了湿壁画的复杂性和低控性。
随着现代壁画保护领域的兴起与扩展,工作人员在修复壁画的时候,若千篇一律使用同一种方法、同一种材料去应对不同类型的壁画,无形中会改变其自身的性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破坏。研究不同壁画的制作技法和材料运用,可以引起人们对壁画制作技术的重视,也能促进壁画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对壁画进行“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同时研究不同壁画的制作技法也是对东西方文明互相借鉴的历史追溯。体会大自然对人类丰厚的赐予与人类的智慧结晶,促进对艺术的认识与审美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