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子衿
中国传统环境文化的哲学基础是什么?是“地人合一”!中国有一个传统的哲学观念叫“天人合一”,天、地、人乃三才,天与人是合一,但是放在环境科学上是“地人合一”,而不是“天人合一”。那么,“天人合一”和“地人合一”是同一个概念吗?如果“地人合一”可以代替“天人合一”,为什么我们自古就讲“天人合一”,不讲“地人合一”呢?实际上,“天人合一”有三层概念,其一是“天人合一”,其二是“地人合一”,其三是“人人合一”。“人人合一”即人与人的和谐是社会治理的核心理念;“地人合一”是中国传统环境科学、环境文化的哲学基础。老子在《道德经》中有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讲的“人法地”,可以说是中国环境科学最高与最终的学术理念。中国传统环境科学的学术基础、学术范式及学术走向,可以说都是在老子《道德经》所阐述的这些重要的哲学论题和哲学范畴当中展开的,这些基础的哲学范畴和论题决定了中国传统环境科学理论今后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路径。
中国式的环境科学在学科建立之初就奠定了一个基本的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伦理范畴,也就是说,人应该物化,物应该人化,从而达到人物双化、人物双美、人物双利的自然境界。老子在《道德经》中有言:“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中国传统环境科学不认为人应该驾驭环境,凌驾于环境之上,恰恰相反,中国传统环境科学具有非常浓的中国伦理意味,就像老子在《道德经》里讲的那样,真正的环境与人的关系是无为的关系,而不是有为的关系。老子对人与环境的哲学论述,让中国传统环境科学一开始就具备了宏大的叙事背景,让中国环境科学在2000多年的发展过程当中,一直在极其宏大的背景之下展开,所以才形成了今天的具有东方伦理特色的中国传统环境科学。
在中国哲学历史上,庄子进一步发展了老子的人与环境的哲学,他在“齐物论”中提出了著名的论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庄子在人与环境的关系的论述当中又进一步发挥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庄子认为,人既然与万物为一,既然与环境是一体的,无论是有言无言,都是戏论。如果是一体的,就不必多言;如果有言了,那就不是一体的了。庄子对人与环境的关系的论述已经达到了成熟的理论高度。
中华传统文化当中对人与环境的美感描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色。中国文化是一种对美学的认识极其高妙的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不同;西方文化注重的是形式美,而中国文化注重的是体天而扬德,中国人认为只有与道相应才是美的,而道用的就是德,有德才是美的。因此,中国的传统美学总是被中国的传统哲学替代。在中国人与环境的关系当中,中国人认为环境如果体现了道,有道妙在其中、禅意在其中、德行在其中、礼法在其中,那就是美的。如果没有,那就不美,无论形式再怎么好看,也不能成为美。例如,整理得平平坦坦、方方块块的草坪,如果不符合礼制,没有微细的禅意,不体现大道的混仑,不彰显天之至德,就不美。
中国传统的环境美学与西方的居住艺术美学和环境美学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审美方向。中国以拙政园为代表的江南园林和以故宫的后花园为代表的皇家园林,都在环境当中体现了天地之道,彰显了天地之德,天地之德又含有人伦之礼,人伦之礼必然体现出环境之美。中国的美感是放在最后位的,犹如中国人坐的椅子要让度于庄重和礼仪,而不是舒适。中国人居住的堂室楼阁要让度于礼,礼要让度于德,德要让度于道,道要让度于无为。因此,中国的环境文化认为,无为即美,道即美,德即美,礼即美,而不枉谈形式美,这就是中国人的环境观。中国人的这种高妙的环境哲学、人居哲学与西方文化截然不同,中国人认为美的殿堂、美的园林、美的院落当中隐含着只有中国人传统生活中才有的那一份真意。
中国人与环境有关的一切理念和实践,就是一个字:美!因此,中国传统环境科学、环境文化以哲学为根基,美学为发散。人法地,地不美吗?坤不美吗?月光不美吗?月是坤之华!人法地的时候,人自然有坤之华,因此会自然表现出一种美感,这就是环境科学美学方面的表述。道家思想在建筑环境审美方面主要表现为含蓄美、虚静美和大美;道家思想在建筑环境空间方面主要表现为崇无、欲露先藏、虚实相生、诗情画意;道家思想在建筑环境材料方面主要表现为返璞归真、阴阳调和与阴柔;道家思想在建筑环境布局方面主要表现为风水观、阴阳与道法自然;道家思想在建筑环境色彩方面主要表现为五行五色、抱朴守拙与黑白相生等。我们知道,中国的传统学术当中是没有独立的美学学科的,中国的美学学科主要存在于中国的环境科学当中,中国的环境科学学科实则在很大程度上兼备了中国的美学范畴建立与美学命题设立的学科任务,这就是中国传统环境科学的美学特征。中国传统环境科学是一门非常独特的科学,因为这门学科表现出了极强的美学特征,它可以说是最能体现中国传统美学精髓的一门学科,它的哲学基础与其说是方法论的基础,不如说是美学的基础和审美的基础。中国传统环境科学的美学特征让这门学科一开始就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架起了一座美学的桥梁,因此这门学科才能够具备强大的生命力和学科发展内力。
以紫禁城为例,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的环境文化体现在“大善”上。中国人认为真正的大善是体天之道,与天道相应的就是真正的善。因此,中国的居住文化也处处体现了天道。紫禁城东面东华门附近是太子居住的地方,为什么太子在东边住呢?所谓东宫太子,这是一个非常传统的说法;因为东代表着春天,代表着生机,太子最终要继承皇位,因此他就居住在东方;“出乎震”,在东边这个位置代表万物蓬勃向上的态势。再者,南面后宫为坤地,那是嫔妃居住的地方,是阴地,是宫廷当中女性居住的地方。当然,帝居乎中,皇帝是要在中间办公的,是要在太和殿举办代表国家行为的隆重礼仪活动;因为五行之中为土,四周环拱,最重要的殿堂应该在当中;无论是皇帝或普通的中国人,居住处处都彰显着天道文化。这里的五行不仅仅是一个民俗的吉祥文化,它体现的更是天道文化。在北京的四合院当中,往往男孩子要睡在东厢房;东厢房代表阳生之地,这与男孩的阳刚是相应的。如果女孩住在东边,那就阴阳不居其位,是不吉祥的。这不仅仅是一种民俗行为和中国传统的吉祥风俗,实则这种居住习惯当中体现着天道文化。中国人认为与天道相合就是真正的善,是大善、至善,为什么呢?因为体乎于道,与天相应、天人相应,才是真正体现在中国传统环境文化和人居文化当中的这个“大善”。中国传统语境中所谓的个人所居住的环境,实则是人的延伸。中国人认为,环境就是人,是人的延伸,因为天人相应,人要与天相应,所以居住环境也要与天相应,因为环境是人的延伸,人要体天之道,所以环境也要体天之道,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居住文化处处要以天道为准。
《周易·彖辞上传》载:“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华民族一样,把善奉为一个哲学概念。善,一般来讲是伦理概念,但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当中,善不仅是一个伦理概念,更是一个哲学概念。善,不仅仅是一种人文关怀,中华传统文化将善作为从人间伦理上升到天人本体的手段与路径。中华传统文化认为,只有达到了至善才能真正进入与天人的相应与合一,进而达到与天地合其德,与四时合其序。古人所谓,在九重的密室里面居住的人如果你出言善,才能够有影响,如果你出言不善,没有人听你的言,所传不远。只有善言可以传,中国人对环境的评判最终要归于你的言善与否,也就是一个人的善心、善行与善言,决定了其居住的这个环境是善还是不善。否则,哪怕是你居于九重之室,言不善,又何如呢?中国传统环境文化中的这个善不仅仅是对一个人的判断,更是对环境的判断。中国传统环境文化认为人的居住环境是所依,其判断标准不在于殿堂是否堂皇,安居是否九重,而在于人的本身是否善。这与西方环境文化是截然不同的,这才是中国人的传统环境观。
所以,中国人的环境观不是落在环境本身,而是落在了环境主体“人”的善与不善上;这是中国文化的高妙之处,也是中国文化被称为天道文化的原因之一。
《道德经》言:“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八十章)《道德经》里说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曾有人不理解老子《道德经》中此段话的真意,以此来诋毁老子,说老子是一个没落贵族,说这是一些落后的学说,阻碍了社会发展等;实则有些人没有理解老子的深远用心。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乃至邻国相忘、小国寡民等描述,不能仅从字面上理解老子的意思,他这句话并不是让我们又回到蒙昧和原始,恰恰相反,老子指出的是一种非常高级的几乎是终极的人与人、人与环境、国与国的相处之道。老子讲的是道,不是术,如果从术的字面意义上去理解,就会错谬百出。老子《道德经》里讲的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要保持一种无为之道。人与环境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如果我们追求的是环境的豪华,追求的是斋堂的堂皇,追求的是居宅的高大,那是没有尽头的。居住环境的高妙之处在于什么?在于返还回来,返还淳朴的无为之道。老子认为,一个君子要怀素而抱朴,他的居住环境也应该是鸡犬相闻,此处不是说家家必须养鸡养鸭,现在城市里是不能养鸡养鸭的,难道我们就不能够体验老子讲的这种真正的人与环境的居住的妙处了吗?不是这样的,鸡犬相邻,是个比喻,比喻回归到那个朴与素的人与环境的关系上,这才是老子的本意;如果从字面上理解小国寡民,那么我们的国家不要昌盛、人民生活不要繁荣吗?当然不是!老子在《道德经》讲的是天地之道以及体天之德,而不是讲表面的治国之术;老子的每一句话都是从道的层面、德的层面来讲的,不可以从基层管理层面与基础操作层面去理解。老子不是一个国家管理者,他是个哲学家,是个道学家。老子谈的问题全都是道与德的哲学层面的问题,是本体论层面的问题。
那么,人与环境之道有没有本体呢?有,就是老子讲的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安住无为;安住无为才是中国传统的人居之道,虽然从老子的时代发展到今天,人的居住环境不断在变化,南北差异愈发巨大,但是人的居住之道却没有变,无论是古代皇帝在紫禁城当中,还是今天的老百姓在四合院当中,所秉承的都是这个无为之道。无为之道既是修养之道,也是人居之道,这就是老子在《道德经》里讲的这个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真意。
《道德经》和《周易》中的中国传统环境文化最终将人与环境的二元化归于一元化,认为环境和人是统一的,但仅仅统一是不够的,而是一而统之,人就是环境,环境就是人,人引领环境,环境引领人,不可以分的。中国文化要求我们要把生命往外扩延,环境最终将成为活态生命和有机生命的组成部分。
有关研究调查证明,传统聚落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巨大遗产,而伴随着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国传统聚落数量正在加速锐减,《道德经》和《周易》中的中国传统环境文化对发展中国环境科学给予了理论性的指导,将会对中国的全面文化复兴做出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