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泽君
卡、单、纸即指流程卡、记录单和书写纸,其作为幼儿园区域游戏的支持性材料之一,是幼儿学习的一门重要“语言”,支持着幼儿在区域游戏中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和创新思考。本文通过相关文献学习和实践探索,以卡、单、纸为材料开展区域游戏,以阐述支持性材料卡、单、纸在当下幼儿园区域游戏中的灵活性应用,探讨卡、单、纸在区域游戏中的实践价值。
在本次主题为“小小设计师”的班本游戏中,笔者在各个区域投放了具有开放性、新颖性、探究性的材料卡、单、纸,如拆装流程卡、拆装记录单、几何立体流程卡、光影故事桶记录单、积木的秘密记录单等,并融合了“一体化游戏区”的理念,在各个区域共享书写纸,让各区之间有关联与转换,以期在培养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同时,发展幼儿的社交能力,使其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1.观察“我会拆”记录单,了解拆解流程。在游戏时间,宸宸在创客区选择了拆装游戏,他先站在材料柜前看了5秒,又打开拆散的电话机看了5秒,然后搬起电话机坐下,取来上次拆电话机时的“我会拆”记录单,盯着“我会拆”记录单上的拆解流程观察了30秒,最后看了电话机10秒。
2.依据“拆一拆”流程卡,选择针对性工具固定芯片。在看完“我会拆”记录单后,宸宸来到工具区,选择了一字型螺丝刀、十字型螺丝刀和老虎钳,他先用一字型螺丝刀顺时针拧了20秒电话机内芯片左上角的螺丝,接着顺时针拧了18秒右上角的螺丝,然后顺时针拧了18秒左下角的螺丝,最后顺时针拧了15秒右下角的螺丝,电话机内的芯片被固定。
3.依据“我会拆”记录单,固定机身。在拧好螺丝后,宸宸观察了8秒“我会拆”记录单,发现组装电话机外壳需要用十字型螺丝刀顺时针旋转螺丝,于是,他更换十字型螺丝刀,找到电话机拆解盒中的螺丝,顺时针拧紧电话机外壳上的螺丝,电话机外壳被固定。
4.对比“我会拆”记录单,排列按钮并创造性地增加小灯泡。在固定电话机外壳后,宸宸一边观察“我会拆”记录单,一边将电话机按钮按照记录单上的图示顺序排列装进按钮洞里,电话机组装完成。之后,他看到零件盒中有小灯泡,便将小灯泡插进电话机的听筒下端,并使用黑胶布进行固定。最后,宸宸将听筒上的小灯泡对着电话机的按钮,按下按钮尝试拨打电话。
5.使用书写纸记录,交流过程与问题。在组装好电话机后,宸宸拿起书写纸,用马克笔画下了组装电话机的流程,并将自己的问题“电话机按钮固定不住”记录了下来。接着,他叫来自己的好朋友娴娴,拿着书写纸和她分享自己的游戏过程,还拿起电话机听筒对娴娴说:“看,我在这里装了一个小灯泡,这样天黑或者停电的时候,就可以用这里的小灯泡照着电话机按钮拨打电话啦!”
1.流程卡:增强幼儿的工具认知与使用能力。宸宸在观察“拆一拆”流程卡后,知道按照拆解物品的特征选取针对性的工具。在使用工具的过程中,宸宸能够通过试错总结出拧螺丝的正确方向,且在之后的操作中拧螺丝的速度越来越快。由此可见,流程卡在宸宸使用适宜的工具上提供了一定支持。
2.记录单:帮助幼儿了解家电结构。宸宸是一个喜欢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的幼儿,能够通过观察“我会拆”记录单获取有效信息,如拆解电话机的步骤流程、电话机芯片上一字螺丝的拆解方向、电话机外壳上十字螺丝的拆解方向等。由此可见,记录单在宸宸复原电话机的游戏过程中提供了帮助,为后面的组装环节提供了支持。
3.书写纸:支持与同伴共享经验。宸宸在复原电话机后有使用书写纸的需求,他边书写边回顾自己的探究过程,将自己的所获所感都自由书写了下来,并借助书写纸与同伴进行经验分享。由此可见,书写纸在宸宸复原电话机的游戏中发挥了经验载体的作用,使得宸宸与同伴间的经验交流更加自由和高效。
创客区游戏的主要目标是增强幼儿的创造力,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本次主题下的创客区游戏主要从幼儿身边的“废旧电器”入手,旨在让幼儿学会利用工具拆解废旧电器,并在过程中记录自己的拆解顺序与步骤。在拆解后,幼儿需要按照自己的记录单,创新式地重组拼装电器。幼儿在重组拼装的过程中加入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如将台灯的小灯泡组装进电话机的听筒,他们认为这样可以解决天黑或停电时拨打电话求助的问题。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卡、单、纸的使用支持着幼儿深入了解电器结构,为幼儿拆后重组提供了支持。
幼儿喜欢的区域游戏涵盖伙伴、广阔的区域、自己擅长的游戏这三个元素,而支持性材料卡、单、纸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够满足这三点要求,可以引导幼儿积极与同伴共享游戏经验,还可以丰富区域游戏的内容,支持幼儿游戏经验的不断积累。
同伴交往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而同伴交往能力则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内容。皮亚杰强调同伴群体在幼儿社会性发展中的重要性,他认为幼儿与幼儿交往时能够扩大认知范围,丰富交往经验。
在卡、单、纸的实践应用中,笔者发现流程卡相当于幼儿与同伴交往的平台,在游戏中经常可以看见几名幼儿围在一起观察并交流流程卡上的内容,如游戏内容分类、物体平面结构等,这促进了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合作游戏与互动思考。而记录单和书写纸则是同伴之间共享经验的媒介,幼儿喜欢依托这两个载体进行游戏分享与自我评价。
主动学习是指幼儿在游戏中根据自身兴趣和需求开展学习的过程。有学者将其分为三个层面:主动学习是一种学习过程,主要体现为学习者在外界支持下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计划、完成学习;主动学习是一种学习品质,关注学习者的学习意愿、学习兴趣、学习自信,关注学习者坚持性、独立性、主体性的呈现;主动学习是一种学习能力,主要体现在学习者选择学习内容、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等方面。
流程卡可以优化幼儿的学习过程,如案例中生成的“拆一拆”流程卡,幼儿可以在游戏时阅读,从中汲取经验,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游戏计划,在拆装游戏中使用适宜的工具,从而达到最佳的游戏效果。记录单可以培养幼儿专注持久、热爱探索与记录的良好学习品质,如案例中的“拆装”记录单支持幼儿更专注、持久地沉浸于游戏,让幼儿拥有了良好的记录习惯。书写纸可以支持幼儿回顾游戏过程,让幼儿学会评价自己的游戏,这一点也在案例中得到了印证。由此可见,支持性材料卡、单、纸能够在区域游戏中支持幼儿的主动学习,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创造力是幼儿最为重要的能力,它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已得到普遍的认可。
卡、单、纸打破了以往幼儿在游戏中的局限性,从多元角度给予幼儿独立游戏、自主思考、创造想象的机会,可以拓展幼儿的创造空间。如上述案例中,幼儿在卡、单、纸的支持下复原了电话机,又将零件进行了创新性的组装,使停电或漆黑的特殊状况下也可以清楚地拨打电话机。卡、单、纸可以给予幼儿一个自由自主的游戏环境,促使幼儿从游戏中萌发新想法,挖掘游戏的新玩法,有助于促进幼儿创新思维的发展。
真正有意思且有意义的游戏一定是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可以允许幼儿参与游戏的计划、实施和评价。卡、单、纸使游戏更加符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可以让幼儿有意识地融通生活,在游戏中有效互动,从而获得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升和情感的丰富。
当前,一些教师对游戏资源的认识多停留于“条件性游戏资源”层面,即认为幼儿园游戏资源只包括园所环境、场地、材料、设备、教玩具等,缺乏对“素材性游戏资源”的认识,即没有意识到幼儿日常生活经验、游戏内容等也可以成为游戏资源。而卡、单、纸正是教师针对幼儿日常生活经验、游戏内容等进行梳理的结果,主要指向游戏中的“高水平游戏要素”。卡、单、纸不仅是游戏资源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还是游戏资源开发过程中每一阶段呈现的载体,可以使游戏更加全面和丰富。
在设计卡、单、纸的过程中,教师会紧密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将各类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的游戏涵盖其中,并按顺序提供给幼儿。卡、单、纸是随着幼儿游戏经验的不断增长和游戏内容的不断丰富而逐步投入的。同时,卡、单、纸的投入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游戏最初阶段较为容易,到游戏后期,卡、单、纸上的信息也会日渐丰富,这样的卡、单、纸可以促使游戏逐步完善。
卡、单、纸的内容以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为要素,是幼儿游戏经验的呈现,对幼儿的各个方面具有判断价值,可以促使教师对游戏活动进行反思。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幼儿在记录单和书写纸上记录的内容,获悉幼儿现阶段能力水平的发展情况,以此判断游戏活动的适宜性,进而反思下一步的活动方向。同时,卡、单、纸是幼儿游戏经验的反馈,对教师开展游戏活动具有启发价值,从卡、单、纸的连续观察中,教师可以不断发现游戏活动蕴含的新价值。此外,卡、单、纸能够联结家园,家长可以通过卡、单、纸的内容,了解幼儿的能力水平和发展现状,据此开展针对性教育,进而增强幼儿教育的效果。
在支持性材料卡、单、纸的实践与探索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在记录单之间并未体现连续性、进阶性,通常都是这张记录完,就投放另一张完全无关的记录单,这不利于引导幼儿对事物进行比较观察和连续观察。因此,在后续投放和使用记录单时,教师要考虑幼儿在记录内容上的连续性与进阶性,以更好地体现记录单的价值,让幼儿获得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