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方言调查的角度来看,方言词汇约略可以分为以下层次:
1.最基本的方言词,可以通过基本的方言词汇调查获得。所谓“基本的方言词汇调查”,是指根据方言词汇调查提纲所进行的调查。这些调查提纲所列调查词目有多有少,例如丁声树先生编制的《方言调查词汇手册》列词条334条
;《中国语言资源调查手册·汉语方言》的词汇调查条目有1200条
;《山东省方言志》编委会编的《山东方言调查提纲》中词汇调查近1400条
;史皓圆、顾黔、石汝杰《汉语方言词汇调查手册》中的详表收1900多条,简表440多条,短表60条
。这些调查的对象都是方言中的基本词。数量少的时候,如丁声树先生所说,还要考虑到:“第一,必须选常用的词,这样才可以作普遍调查的资料。因此,专行专业的术语不收。第二,必须选方言中有异同的词,这样,经过调查之后,才可以看出来各方言间的远近关系。因此,全国一致通行只有语音上差别的词(如‘山、水、民主、革命’等)不收。第三,尽量选意义单纯范围确定的词,这样才便于调查整理,才便于互相比较。因此,具体事物名称选的最多,抽象名词、动词、形容词等选的少些。”
2.一般通用的方言词,可以通过较为深入的方言词汇调查获得。这些词语数量较多,并且一些词语与各地的文化习俗和自然地理等因素密切相关,不同方言往往此有彼无而欠缺可比性,所以较难列出详尽的调查提纲。这类例子有各地的方言词典,比如,属于《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分地方言词典的《济南方言词典》,收录词语约9000条
。再如,各地单出的方言志或某地的方言研究之类著作,有些收词也比较多,像《费县方言志》收入方言词9400余条
。如果减去前列条目较多的《汉语方言词汇调查手册》中的1900多条,《济南方言词典》仍多出约7000条,《费县方言志》则多出约7500条。
3.行业词语,如养殖业、纺织业、酿酒业等行业的术语,在方言区中只有各个行业的人才会熟悉并经常使用,不熟悉这些行业的人往往不了解或所知甚少。因此,对普通人进行方言词汇的调查,很难深入获得较为全面、细致的行业词语。这些词语只有通过专门的行业词语调查才能获得。
4.还有一类词语是一般的方言词汇调查往往难以得到的,这些词语很少使用,只有在一定的场合才会自然地使用。因此,本地人平常对此也印象不深,外地来的调查者也很难想到、问到。只有对本地方言非常熟悉的人,才会偶尔用到、偶尔想到。这里姑且把这些词称为“方言罕用词”。
这些罕用词语既然在方言的言语中存在,第一,它一定是从前代继承下来的;第二,它一定是有其来源的。因此,探究这些词语的来源,就有助于揭示方言词汇深层的一些特点,尤其是文化方面的特点。举个简单的例子,笔者小的时候没有见过道士,听到大人说某个地方是“道士帽”形状时便不知所云。及至后来见到道士和查阅相关资料,才知道“道士帽”形大概是指梯形。这无疑说明过去的人们常见到道士,对道士帽的样子非常熟悉,因此才会用来打比方。当然,道教在中国古代的盛行并不为奇,也很难说明地区特点,所以说这只是个简单的反映古代文化的例子。下面,列举几个在罕用词语中较为隐蔽地折射历史文化现象的例子,以见一斑。
清代的蒲松龄不仅以文言小说《聊斋志异》闻名于世,而且用方言编写了十几种俚曲,后人称之为“聊斋俚曲”。至今淄川一带仍有演唱,并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余各种均有流传,唯《琴瑟乐》一种面貌不清。曾被视为蒲作并被收入几种《聊斋俚曲集》中的《琴瑟乐》(又名《闺艳秦声》),经考察与民国年间见诸报端和书籍的《闺艳秦声》高度相似,越来越被怀疑为伪作
。而《闺艳秦声》则是“古高阳西山樵子”在清初已被收入《时尚南北雅调万花小曲》的《闺艳·两头忙》的基础上增补而成的。其中,《两头忙》原文第三段是:
谈起自动变速器油路故障的诊断,维修人员首先想到的往往会是阀体,也就是变速器的液压控制模块。很多没有系统维修体系的小型修理厂遇到换挡问题会试图通过更换阀体来解决,但是所更换的阀体又常常是二手的,并不能保证阀体的可靠性,因此维修一个变速器常需要更换多次阀体,有时问题依然会存在,且每次的症状会不尽相同,这样就导致其维修时间长,成本高,而维修质量又参差不齐了。
愿
爹妈,愿爹妈,李二姐张大姐都嫁人家,养孩儿,周把大。他也十八,奴也十八,爹妈伤蹇没大萨,正青春,怎不将奴嫁。《闺艳秦声》则改为:
埋怨爹妈,埋怨爹妈,同行姊妹都嫁了人家;如今养孩儿,又早老们大。他也十八,我也十八,想是俺那点儿不如他;不知我爹娘,待仔管留着俺咱。
改写的痕迹一目了然。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改编者把原作的陕西方言词都改成了山东方言。例如,其中的“伤蹇”“没大萨”均不见于今山东方言,可能也不见于改编者当时的山东方言,就都删掉了。
受此启发,笔者先是查询了《汉语方言大词典》
,结果发现了好几个“没大萨”:
《青岛市志·方言志》说青岛有一个词叫“观目”,“指人的模样、外表”。并引《孔丛子·记义》为证:“若夫观目之丽靡,窈窕之淫音,夫子过之弗之视。”
按:此处释义及引例均来自《汉语大词典》。不过,此说似可存疑。因为该词在古籍中除了所引出处之外,并未见他书使用。即使确实如《汉语大词典》所认定的那样成词,也是极罕用词。未见流传的词,何以能在青岛话中保留呢?因此,颇怀疑此“观目”即“关目”,方言中不是指人的模样、外表,而是指人的动作行为所表现出来的给人的观感,是通过“关目”流露出的“气质”。
这个“关目”无疑是来自古代的戏曲。产生“糗猴子带关目”的年代,“关目”一定是个大家所熟悉的词(尽管看起来稍有点儿专业,但在戏曲差不多是唯一文艺形式的古代,人人都会懂一些相关术语的)。随着“关目”一词的消失,人们也就不明白“带关目”的准确含义了,但“糗猴子带关目”这个固定说法却被保留下来,顺带也保存了“关目”这个词语。
【摩答飒】〈动〉没有意思。客家话(地点:广东梅县)。
再查《汉语大词典》
,又有几个“没大萨”和音近义同的词:
【没搭煞】①不谨慎,糊涂。《金瓶梅词话》第五七回:“你日后那没来回、没正经、养婆儿、没搭煞、贪财好色的事体,少干几桩儿,却不攒下些阴功。”《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元来是人家婚姻照验之物,是个要紧的,如何却将来遗下,又被人卖了?也是个没搭煞的人了。”②没有出息,无用。明徐阳辉《有情痴》曲:“人都道你没搭煞,做不来,我偏爱你有情痴,
【没掂三】亦作“没店三”。谓不知轻重,欠考虑,糊涂。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忒昏沉,忒粗鲁,没掂三,没思虑,可来慕古。”明贾仲名《萧淑兰》第二折:“哎你个颜叔子秉烛真个堪,柳下惠开怀没店三。”清洪昇《长生殿·骂贼》:“谁想那一班儿没掂三,歹心肠,贼狗男,平日价张着口将忠孝谈,到临危翻着脸把富贵贪。”
脱得俗。”
到2049年,使现有的水土流失面积全部得到治理和巩固,江河泥沙含量减少90%,农业人均保水保土基本农田面积达到0.15 hm2,森林覆盖率达到45%以上,生态系统得到全面修复,生态环境全面进入良性循环,全市实现江河清澈、山川秀美目标,构建起实现资阳水土保持生态文明梦新篇章。
【没搭撒】同“没搭煞”。《西游记》第三九回:“老官儿,这等没搭撒,防备我怎的?”《西游记》第五六回:“行者道:‘师父,你好没搭撒。你供我怎的?’”
可以说,“故故头儿鸡”之得名肯定源于“罟罟冠”。这种鸡头部毛羽高耸,正如“罟罟冠”在人的头部高企;罟罟冠所饰的雉鸡羽毛,更容易令人与鸡联系起来。这种奇特的蒙古妇人的帽子(据考证,应为已婚妇女之冠),在宋元及其以后的诗文和戏曲中常见用例,因此为一般民众所知、颇为形象地用来给这种形似的鸡种命名也就很自然了。据苏日娜文,罟罟冠流行了一百多年。现有文献资料说明,罟罟冠至晚到明代中期就消失了。“故故头儿鸡”一词的形成应该是在罟罟冠消失之前,那么,如果从明代中期算起,“故故头儿鸡”保留了“罟罟冠”的典故至少有500年之久。可惜,现在连这点残痕也似乎消失了。
【没挞煞】同“没搭煞”。清李渔《风筝误·糊鹞》:“没挞煞受人妻子之托,甚来由养个赵氏孤儿。”《平妖传》第三回:“雨儿,雨儿,下得好没挞煞。又不要你插秧,
由上可见,在近代汉语的白话语料中,“没大萨”可谓常用;在现代方言中,西北、东南地区仍在使用。不过,山东方言中似乎没有它的什么痕迹。蒲松龄《聊斋俚曲集》倒是有一个用例:“万岁爷没打撒,待问他做什么,好好惹了一场骂。”(《增补幸云曲》第六回)需要指出的是,该曲为蒲松龄增补之作,其中的“没打撒”也有可能是原作之中的原句而蒲氏未加修改。
受反复查检“没大萨”的“刺激”,笔者终于也回想起来家乡寿光方言中也有一个“没打撒”,但是只用在这样的一个句子中:讽刺别人什么也没有时说,“他有什么?有个‘没打撒’!”相当于说:“他有个零”。显然,这里的“没打撒”不具有其他方言和近代汉语中的含义,意义只取“没”义。说明这个“没打撒”并非寿光方言中的通常用词,而是当作一个名词性的固定词语来对待的,所以上文加了引号。
为什么平常不说“没打撒”,而将它当作固定词语且只取其“没”义呢?笔者认为,平常不用该词语,说明它本就不是本地的方言词;而它的意义只取其“没”义,说明这是通过某种渠道间接接触的词语,所以在不明确其本来意义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曲解,并且只按照字面容易理解的“没”来使用。那么,这个渠道又是什么呢?最可能的就是戏曲和小说。上面的材料中已经提到了不少近代汉语中戏曲和小说的用例。戏曲的受众是所有人,不管文盲还是识字者;小说只有读书人才能接触,但通过曲艺形式(如琴书、评书等)或读书人的转述仍可及于文盲之耳。对于本地所无的这个“没打撒”,本地人一是不明其确切含义,二是印象深刻,所以才会出现在讽刺人时所说的俏皮话中,并且只取“没”义。
《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新广发〔2015〕32号)的发布,标志着国家开始重视出版融合发展,支持力度逐年加大,积极鼓励传统期刊企业试水,探索出版媒体融合新模式。2017年,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倡导,以及出版单位的积极努力,开拓融合出版发展的主体应运而生,无论是国家认证的融合发展实验室,还是各主体自身的融合发展研发部门,甚至是企业的单个融合发展项目,都纷纷涌现出来。互联网数字出版模式已基本形成,并培养出大量极具粘性的用户群(具备互联网使用习惯)。
“关目”是个古代戏剧术语,《汉语大词典》释义有四:①戏曲、小说中的重要情节。②泛指事件;情节。③戏曲中的说白。④特指男女之间的情事
。不过,现代已不通用,《现代汉语词典》从第一版起便未收录该词。又不用你浇花。”
今寿光方言中,自然平常也不说“关目”一词,如果要提到故事、电影中的情节,恐怕只能用“事儿”来指代。比如说某部电影情节不错,大概要说成“这块电影的事儿不糙”(当然,随着年轻人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现在说“情节”也没有问题了)。不过,在寿光方言中,有且仅有一个熟语中出现了“关目”:糗猴子带关目。
怀揣着对乡村教育挚爱的坚定信念,她在泥泞的小路上往返于各村校之间。70多岁的老母亲患上了严重的白内障,需要做眼球摘除手术,为了工作,她无法陪护在母亲的病床前。孩子高考前,她亦没有时间陪伴。
“糗”是个记音字,方言中表示表演的意思。比如说某人演节目演得很好,就说他“很会糗”;演得不好,则是“糗得不像”。引申有装假、故作某种神情或动作的意思,含有贬义色彩,例如说“你看他糗那个样儿!”“糗猴子”(亦称“糗猴儿”)是个固定结构,表示故意做出滑稽可笑的样子。至于说“糗”的是“猴子”,可能源于人们在做出滑稽可笑表情或动作的时候,常见的是像猴子(或孙悟空)那样乱动乱挠、挤眼弄鼻等。而“带关目”则不能单说,只能与“糗猴子”连用,这可以说明“带关目”一定与“糗”有关。不过,一般人通常也弄不清楚“带关目”到底是什么意思,反正意思比单说“糗猴子”要重一些。甚至有人把“带”理解为“戴”,“带关目”是“戴官帽”(“沐猴而冠”似乎也是滑稽可笑的)。其实,这里根本跟“帽”没有关系。“糗猴子带关目”就是不仅做出滑稽的表情和动作,而且还带有情节,指做出一系列的滑稽动作。
综上所述,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过程中,反射裂缝是常见的形式,且形成的原因也是不同的。在绿色理念下,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的加铺方案的优劣势,认为在未来应采用多种组合技术,以防止反射裂缝的发生,而不是单一的技术方案。总之,为有效预防反射裂缝的发生,应不断加大加铺方案的研究。
【没答飒】①〈形〉精神萎靡的。北京官话(地点:北京)。②〈形〉所做工作不合自己志趣。客家话(地点:广东梅县)。③〈动〉不懂得避开嫌疑和禁忌。江淮官话(地点:江苏东台、南通、如皋)。吴语(地点:上海崇明)。
【没搭撒】①〈形〉没出息。中原官话(地点:陕西渭南)。②〈形〉无聊;没意思。江淮官话(地点:江苏北部)。引例为《西游记》。
寿光方言中有一个词叫作“穷搭拉的”,具有贬义色彩,形容家境穷困。从网上搜索可知,不仅寿光,山东还有一些地方也是把穷困的家境叫作“穷搭拉的”或相近的音。“穷”义十分明确,但“搭拉”却莫名其妙:别的形容词后并没有“搭拉”,“穷”后面加个“搭拉的”干什么?后来读到一则史料,发现这个“穷搭拉的”还真有些来历。
(3)东晋佛陀跋陀罗、法显译《摩诃僧祇律》卷八:“时一聚落中有三摩诃罗比丘共住。一摩诃罗死,有多衣物,而不知分。一比丘言:‘我须僧伽梨。’第二复言:‘我亦须之。’如一一物皆竞欲得不能断。”
这个“穷迭剌”应该就是方言“穷搭拉”的来源。“迭”字读轻声,变为“搭”并不奇怪。由“穷迭剌似的”变为“穷搭拉的”,一个人名就变成了一个形容词。换言之,“穷搭拉”来自一个历史人名,只不过这个人名并非名人,而是名人之父,而这个名人之名又是“恶名”!因此,含有贬义是自然的。这么有名的恶名,通过戏曲或曲艺形式进入百姓口中,也是十分正常的。
一般的鸡,鸡冠高耸(雄鸡鸡冠尤为显赫),头顶的羽毛倒是服服帖帖的,甘当鸡冠的陪衬。不过,家乡过去有一种鸡叫“故故头儿”,头顶的羽毛高耸,压过鸡冠,顶部好像还有侧弯。现在这个品种家乡是没有了,上网搜也很难搜到。令人好奇的是,家乡话中并没有“故故”这个词,这种鸡为什么叫“故故头儿”呢?
偶尔翻阅词典才知道,这个“故故”是有来历的。《汉语大词典》收录的词语中就有“故故”“故姑”“固姑”“顾姑”“姑姑”“罟罟”等写法(没有列为词条、但提到的还有“箍箍”“括姑”“古库勒”等)。当然,音同或音近的同一物有如此多的写法,这是音译词的显著特征,而“故故”之物正是来自汉语之外。请看《汉语大词典》:
【故姑】蒙古贵族妇女所戴冠名。宋彭大雅《黑鞑事略》:“其冠,被发而椎髻,冬帽而夏笠,妇顶故姑。”徐霆疏证:“故姑之制,用画木为骨,包以红绢金帛。顶之上,用四五尺长柳枝,或银打成枝,包以青毡,其向上人,则用我朝翠花或五采帛饰之,令其飞动;以下人,则用野鸡毛。”参见“固姑”。
卷五
)
【罟罟】古代蒙古和元朝妇女所戴的一种高冠。《元史·郭宝玉传》:“岁庚午,童谣曰:‘摇摇罟罟至,河南拜阏氏。’”明沈德符《顾曲杂言》:“元人呼命妇所戴笄曰罟罟,盖其土语也。”参阅王国维《蒙鞑备录笺证》。
【固姑】蒙古贵族妇女所戴冠名。用铁丝结成,形如竹夫人,长三尺许,用红青锦绣或珠玉饰之。俗称箍箍帽。元聂碧窗《咏北妇》诗:“江南有眼何曾见,争卷珠帘看固姑。”按,固姑,也作姑姑、顾姑、罟罟、古库勒。参见“姑姑”、“顾姑”。参阅宋赵珙《蒙鞑备录》。
【顾姑】蒙古贵族妇女所戴冠名。宋赵珙《蒙鞑备录·妇人》:“凡诸酋之妻,则有顾姑冠,用铁丝结成,形如竹夫人,长三尺许,用红青锦绣或珠金饰其上。”明胡侍《真珠船·顾姑》:“元朝后妃及大臣之正室,皆带姑姑,高圆二尺许,用红色罗。盖唐金步摇冠遗制……顾姑、姑姑、罟罟、固姑,实一物。夷禁之音,无正字也。”
)
【姑姑】④元朝贵妇所戴的一种帽子。明叶子奇《草木子·杂制》:“元朝后妃及大臣之正室,皆带姑姑,衣大袍……姑姑高圆二尺许,用红色罗,盖唐金步摇冠之遗制也。”也写作“顾姑”、“固姑”、“罟罟”、“故故”、“括罟”等。参阅宋赵珙《蒙鞑备录》、明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科研成果转化是否成功的关键在于科研成果质量和转化机制两个方面。其中,科研成果的质量主要由科研成果持有人的态度与行为决定。而有效的转化机制则需要对科研成果持有人、高校与企业三方的偏好、成本与预期收益进行科学分析;转化机制反过来又影响科研项目持有人的研究态度与行为,进而影响科研成果质量。
【故故】④即故姑。元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卷上:“妇人冠以桦皮,高二尺许,往往以皂褐笼之,富者以红绡,其末如鹅鸭,名曰故故。”详“故姑”。
卷五
)
由图5可知,对照组GOT活性显著低于试验组(P<0.05),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GOT活性的高低反映动物体肝脏的健康程度,其升高的程度与肝细胞受损的程度相一致;对照组、(0.3+0.12)g/kg组的GPT 活性显著低于(0.3+0.08)、(0.3+0.16)g/kg组(P<0.05),(0.3+0.16)g/kg组显著低于(0.3+0.08)g/kg组(P<0.05)。因此,本研究结果表明在(0.3+0.12)g/kg的杜仲提取物及胆汁酸添加量较合适。
上面之所以不厌其详地罗列,是因为各条所引不同。可见,自宋至明,对蒙古贵妇所戴的这种帽子多有记载,说明这种与汉装迥异、高达三尺许(或说二尺许)的女用峨冠在汉人眼里格外醒目。
苏日娜指出,“一般认为,蒙古语中罟罟与孛黑塔并见。罟罟一词,可能源于乌桓语之‘句决’……‘孛黑塔’一词,有源于波斯语和突厥语之说,又有源于鲜卑语之见。”
换言之,“罟罟”来自蒙古语,其源则待考。不过,蔡美彪根据《事林广记》中的《蒙古译语》有汉蒙对译“故故:播库脱”(播库脱即“孛黑塔”),认为该书没有用蒙语对译蒙语的例子,所以“故故”是汉语而非蒙语。并提出一种解释,“罟罟”是鸡叫的象声词(相当于今语“咕咕”),汉人因为罟罟冠插以雉尾而以鸡代称
。但是根据上引《汉语大词典》的释义,“顾姑”等众词均无表示鸡叫的意义,并不兼表象声,所以蔡说似无根据。上引沈德符《顾曲杂言》中“盖其土语也”(《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五作“盖虏语也”)的观点,应该是更为大家所接受的。张永言提到,“罟罟”又有“罛罟”的写法:“明李祯《剪灯馀话》卷四《至正妓人行》:‘银环约臂联条脱,彩线挼绒缀罛罟。’‘罛罟’是蒙古贵族妇女戴的一种冠饰,在南宋和元明人著作中常见,又写作‘罟罛、罟罟、罟姑、姑姑、故故、故姑、固姑、顾姑’。显然这是一个源自蒙古语的外来词。早年白鸟库吉曾主张它是蒙古语kükül的对音,晚近蒲立本也认为‘这必是蒙古语词kökül的音译’。”
转回到“故故头儿鸡”,更可以说明“故故”不是鸡叫的象声词。我们认为,不可能给这样一种鸡起名叫作“咕咕头儿鸡”,因为所有的鸡叫声都是“咕咕”,况且还有“头儿”说明其特征是在头部而不是叫声。
根据GB8408-2008《游乐设施安全规范》规定,地震载荷组合,仅计算永久载荷和地震载荷,表明地震分析时,为非工作状态;地震载荷组合不应使结构产生永久变形,表明以材料的屈服强度作为评价指标[7]。
随着清朝的覆灭,在“留发不留头”的血腥政策强制下形成的汉族男人发辫也进入了历史的垃圾堆。笔者记事的时候已经是1960年代初了,男性长辈们几乎是清一色的光头,小孩儿(包括一些小学生)则或光头或平头。光头在寿光方言里叫作“摩诃罗头”,“摩诃罗”亦读作“摸嚯罗”。小时候并不理解“摸嚯罗”是什么意思,只知道“摸嚯罗头”指光头。笔者记得小时候有一次理了光头,结果有同伴便唱顺口溜开玩笑:“摩诃罗头,打香油!”从那之后,再也不肯理光头了。
好多年之后,想到光头通常叫作“和尚头”,才想起来“摩诃罗”应该是个与佛教有关的外来词。查《汉语大词典》,“摩诃罗”又写作“摩睺罗”,意思是:“①梵语muhūrtu的音译。极短暂的时间,相当于一昼夜的三十分之一,意译为须臾……。②亦作‘摩侯罗’、‘摩诃罗’。唐、宋、元习俗,用土、木、蜡等制成的婴孩形玩具。多于七夕时用,为送子之祥物。语本梵语摩睺罗伽(Mahoraga)。宋周密《乾淳岁时记》:‘七夕节物,多尚果食茜鸡及泥孩儿,号摩睺罗,有极精巧饰以金珠者,其值不赀。’《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这块玉上尖下圆,好做一个摩侯罗儿。’元杜仁杰《集贤宾·七夕》曲:‘沉李浮瓜肴馔美,把几个摩诃罗儿摆起。’清张尔岐《蒿庵闲话》卷一:‘或曰:化生,摩侯罗之异名。宫中设此,以为生子之祥。’”
义项①显然与光头无关,义项②则是童偶,既然为“送子之祥物”,名字又取自梵语,那么,其造型肯定是与佛教有关了。至于“摩睺罗伽”则是“人身蛇首的乐神。在佛经中常以护法神的身份出现。”
卷六
《汉语外来词词典》对“摩睺罗”的解释是:“唐宋时流行的一种加服饰的小儿形土(木、蜡)偶,七夕节供养(唐时也叫‘化生’,供养以祝祷生育男孩);以后成为送姻亲家之礼物或儿童玩具。又作‘摩侯罗、摩喝乐、摩合罗’。”
如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中就写道:“七月七夕,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
今于网上搜索,可以看到多种多样的古代“摩(磨)喝乐”人偶图片。
《汉语大词典》又收词“魔合罗”,“旧俗农历七月初七用以表示送子的吉祥物,亦作为玩偶。”
)又写作“魔侯罗”,“即魔合罗”。可见,它们与“摩诃罗”只是用字不同。
根据上述材料,“摩诃罗”(摩睺罗、摩喝乐、魔侯罗、魔合罗)乃指祝祷生育男孩的童偶,名字来源于佛教中的一个护法神;多于七夕节时用;唐、宋、元时期盛行。从乡谈“摩诃罗(摩喝乐)头”指光头来看,“摩诃罗(摩喝乐)”显然是指和尚造型的。因为清代之前,男子是蓄发的,只有和尚才剃光头。尽管“摩诃罗”明清时期已经不再盛行了,但也无妨世间仍有流传,所以我们很难断定这种说法形成于何时。
不过,“摩诃罗”由童偶转代和尚终觉还需承认其中有转义在。再查古代语料,发现佛教文献中有“摩诃罗”直接指和尚的不少用例。例如:
(1)大乘佛教中观学派创世人龙树菩萨著、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九:“复一国中有一阿兰若比丘,大读摩诃衍,其国王常布发令蹈上而过。有比丘语王言:‘此人摩诃罗,不多读经,何以大供养如是?’王言:‘我一日夜半欲见此比丘,即往到其住处,见此比丘在窟中读法华经,见一金色光明人,骑白象,合掌供养,我转近便灭。’”
(2)晋宋间高僧佛陀什、竺道生译《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二十八:“有一摩诃罗比丘,梦中与本二(笔者按:指未出家时的妻子)行淫。觉已,出房高声大唤:‘我非沙门,非释种子。’诸比丘问其故,答言:‘我与本二行淫。’又问:‘汝本二今在何许?’答言:‘在我本生聚落。’又问:‘彼来耶?汝往耶?’答言:‘彼不来我不往。’又问云:‘何得共行淫?’答言:‘梦中行淫。’”
《辽史》的《奸臣列传》中,记录了辽代的奸臣十人,其中以耶律乙辛(?—1081)为首。此人小时候出身贫困之家,其父名迭剌,“家贫,服用不给,部人号‘穷迭剌’”。不过,乙辛尽管出身贫寒,却是长得仪表堂堂(“美风仪”),凭借自己的狡黠当过辽朝重臣,封赵王,加授太师,曾权倾一时,门庭馈赂不绝。后因作恶太多而被缢死。大概是因为其人做尽坏事,令人憎恶,所以其父“穷迭剌”的事儿常常被人揭露出来,应该是当作他出身不良的“污点”吧。
第二、人才难求。相比较国外完善的教育机制,中国在教育方面毕竟还有不小的差距,而要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全球先进制造业中心、全球金融航运和国际贸易中心,人才,尤其是各种高端人才的培养、引进就变得极为重要。但是由于东西方差异的存在,如何引进以及留住外国的顶尖人才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瓶颈所在。
(4)南朝梁僧旻、宝唱编撰的《经律异相》卷十九:“舍卫城有二摩诃罗,并舍妻儿出家为道。又游人间,俱还舍卫,共住一房。各自思惟,欲暂还家,看其妇儿。即到本家,妇见嗔言:‘汝薄德无相,弃家学道。女年长大,不得嫁娶。今用来为?当折汝脚。’时小摩诃罗即还房,愁忧不乐。时大摩诃罗,亦被驱逐,共归房内。问小伴言:‘何以忧苦?’答言:‘何须问为?’又问:‘我等二人共在一房,好恶之事而不相知。不向我说,更应语谁?’即具说之。时大摩诃罗云:‘此何足愁?我家亦尔。汝男我女,可为匹偶。’答言:‘可尔。’时小摩诃罗还,语妇言:‘我为女得婿。’妇答:‘甚善。’其大者复归,报妻言:‘我为儿得妇。’问言:‘是谁?’答言:‘某女。’时二摩诃罗和合婚姻,各自欢喜,如贫得宝,更相爱敬。”
1/保护眼睛的小能手,上文也说了,可以改善夜盲症,因为视网膜上的视杆细胞含有视紫质而具有暗视觉的功能。适量的β-胡萝卜素能促进视紫质达到正常含量,从而避免了缺少维生素A所致的暗视野适应迟钝,也避免暗视野之后出现强光对眼睛所造成的损害。
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四释“摩诃罗”:“此译云无知也。或言老也。”
卷四
。上文例(1)中的“摩诃罗”可译为“无知”。例(2)中的“摩诃罗”可译为“老”。例(3)中,“(三)摩诃罗(比丘)”亦可译为“老”;“(一)摩诃罗(死)”单用,指“老者”。例(4)中,两处“(二)摩诃罗”也是单用,亦可译为“老者”,但与例(3)的第二处“摩诃罗”一样,都是指老比丘;至于“小摩诃罗”“大摩诃罗”,也是指“老比丘”。可见,“摩诃罗”尽管有形容词的意义,但终归是指和尚的。在对佛教不甚了了的大众眼中,把“摩诃罗”理解为和尚是很正常的。如果这样理解的话,“摩诃罗头”就直接等同于通常所说的“和尚头”了。
寿光方言中还有一个算是惯用语的说法“团悠摩诃罗仨”。用在形容某个东西圆乎乎的时候,略带贬义。如:“茄子~的,不好拿。”“团悠”意为圆圆的;“摩诃罗”应指圆圆的光头,即上文所说的摩诃罗头。“团悠、摩诃罗、仨”的字面含义就是:团悠+摩诃罗(头)+被形容的事物,这三个东西的圆可以相提并论。
根据调查表中定性的评价,需要进行量化转化,本文选定高斯分布获取随机数据,进出港从备车到靠泊5 h中11个时刻下状态的风险因子量化数据(一次随机)见图2。
“和尚头”的说法比较常见,并且已经进入普通话。《现代汉语词典》:“和尚头:俗指剃光的头;光头。”
我们尚未发现其他方言有称光头为“摩诃罗头”的现象。不过,据《汉语方言大词典》,和尚所敲的木鱼在山东博山叫作“摩霍鱼”,济南叫作“摩诃鱼子”,而烟台叫作“摩罗鱼子”,东北长春、通化叫作“摩拉鱼子”
。以上说法都有可能是“摩诃罗鱼子”的省称:略去“罗”就是“摩诃(霍)鱼子”,略去“诃”就是“摩罗(拉)鱼子”。如是,则“摩诃罗”作为和尚的意义在这些方言的词汇中也是有所渗透的。
上述五个词语中,“穷迭剌”是东北地区契丹族人名,“罟罟冠”是北方的蒙古族女冠,都来自外地异族;“关目”“没大萨”均属戏曲用语(后者在小说中亦使用),“摩诃罗”则是宗教用语。因此,它们都属于文化词。
从这些词语所反映的文化现象的年代来看,以上词语所指人或物或概念,在现代均已不存。“穷迭剌”指人,产生和消失于辽代(辽朝亡于1125年)。“罟罟冠”产生于元代,消失于明代。“关目”作为戏曲术语,最早见于元杂剧,其后为明清戏曲理论家沿用,至上世纪初西方戏剧理论传入后被弃用
。“没大萨”(包括其异形)早见于金元时期戏曲,明代小说中亦有使用,现代西北方言、吴方言、粤方言等仍有使用,但山东方言不用。“摩诃罗”作为佛教用语,很早就传入中土。据民国版《寿光县志》(1936)卷八《民社志·宗教》,清康熙年间县内仍有寺庙多座,“时僧侣之众,以丹左崇兴寺、管村国兴寺、东方龙兴寺为最”。不过,到了民国时期,“近则寺院未颓者无几,栖止残刹,仅同庙祝;清修、高座,邈焉寡俦”
卷八
。
从这些词语在寿光方言中的使用来看,“罟罟”、“摩诃罗”和“关目”仅作为词或词组的构成成分组成“故故头儿(鸡)”、“摩诃罗头”(另外还有惯用语“团悠摩诃罗仨”)、“糗猴子带关目”;“没大萨”的使用更为特殊:仅用在戏谑性的表达中,并且还是被当作一个名词性结构、只是用来代表“没”义,词语的原义完全丢失。可见,这四个词语在使用上很不自由,或者说是严重受限的。相较而言,“穷搭拉”(穷迭剌)作为一个形容词可以单独使用,似乎与其他形容词没有太大差别,但是“搭拉”也只限于跟在“穷”后面,没有生成能力。
但笔者认为:迄今为止,已发现的位于我国河南安阳(殷墟)小屯村的甲骨文收藏遗址,应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图书馆遗址。它的存在比亚述巴尼拔图书馆要早800多年。
这些词语的古文化词性质和它们在方言中使用的受限是相互关联的。因为这些词语所代表的事物或概念随着社会的变迁已经消失了,后代的人们不能明了其原义,所以也就无法自由地使用,它们只是在一些固定的结构(词或惯用语)中遗存下来。
如果说“摩诃罗”凭借着佛教在古代中国的流行而进入汉语方言是容易理解的话,那么,“罟罟(冠)”和“穷迭剌”这样的异地异族成分,是为何又如何渗透到汉语方言词汇之中的呢?“关目”和“没大萨”这两个与戏曲密切相关的词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戏曲。事实上,在没有电影、电视剧这样的通俗文化样式和广播、电视这样的大众传媒工具的古代,文化的异地传播主要是通过两个渠道:对识字者来说,教育和书籍自然是主渠道;而对大多数(甚至是绝大多数)的文盲来说,戏曲等文艺形式才是他们接受外来文化(包括其中的历史文化知识)濡染的主要通道。无论是通过少数知识分子的传播,还是通过戏曲等艺术形式的渗透,包括历史文化词在内的文化词都有可能进入方言词汇之中。不过,历史文化词进入方言词汇的几率毕竟相对较小,因而遗存下来的也很少,更需要深入地挖掘。
[1]丁声树.方言调查词汇手册[J].方言,1989,(2).
[2]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中国语言资源调查手册·汉语方言[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3]《山东省方言志》编委会.山东方言调查提纲[M].内部铅印本,1984.
[4]史皓圆,顾黔,石汝杰.汉语方言词汇调查手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6.
[5]钱曾怡.济南方言词典[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7.
[6]邵燕梅,张贵霞,张涛,王全宝.费县方言志[M].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9.
[7]张树铮.《琴瑟乐》各抄本与《闺艳秦声》的文本差异及其源流关系[J].现代语文,2020,(10).
[8]许宝华,[日]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Z].北京:中华书局,1999.
[9]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1993.
[10]青岛市史志办公室.青岛市志·方言志[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
[11]苏日娜.罟罟冠形制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12]蔡美彪.罟罟冠一解[J].中华文史论丛,2010,(2).
[13]张永言.汉语外来词杂谈(补订稿)[J].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汉语史研究中心简报》,2007,(3-4).
[14]刘正琰,高名凯,麦永乾,史有为.汉语外来词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
[15][宋]孟元老撰,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6][印度]龙树菩萨造,[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M].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2006.
[17][南朝宋]佛陀什,竺道生译.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M].金皇统九年广胜寺刻本(国家图书馆影印本).
[18][东晋]佛陀跋陀罗,法显译.摩诃僧祇律[M].金皇统九年广胜寺刻本(国家图书馆影印本).
[19][南朝梁]僧旻,宝唱.经律异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0][唐]玄应.一切经音义[M].清乾隆五十一年庄炘刻本(国家图书馆影印本).
[2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22]方盛汉.古代戏曲“关目”发展及其演变[J].文化遗产,2018,(1).
[23]宋宪章,邹允中.寿光县志[M].铅印本,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