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艳蕾
摘要: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尚需成的精心呵护和照顾,可是不应所有事情都做到包办,要提供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需要采取适当的教育,发展幼儿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因此,教师应积极观察幼儿的一日活动,更新教学理念,寻找教育契机,促进幼儿成长;同时积极引导家长,对于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重要性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本文就基于小班幼儿一日活动中如何提高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幼儿一日活动;自我服务;教育培养策略
前言: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大多年龄在3-4岁之间小班阶段的幼儿,在进餐、漱口、洗手、穿和整理衣物等日常活动中,都普遍存在自我服务能力较差和依赖性较强的问题。幼儿一日活动是幼儿上幼儿园的一整天的活动过程,这个过程是观察幼儿的行为习惯尤为关键。由此,教师可以充分采取观察利用此展开教育,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自我认知,提高自我服务能力。
一、关注幼儿情绪,发展自我意识
所谓的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身的各种身心状态的认识。提升自我意识,可有效起到对人格的形成及发展起到调适作用。处于3-4岁正在上小班的儿童来说,幼儿普遍对于自我意识没有很强的概念,所以教师要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积极观察他们的行为举动,合理把握住教育引导的契机。特别是在幼儿情感波动较为强烈的时候,教师需要更加关注,要以此来引导幼儿正确合理的进行情绪表达,进而有效促进幼儿的自我意识的发展。
通常小班的幼儿,情绪比较容易波动,容易产生畏惧感,例如在吃饭的时候将碗打翻,幼儿可能会大声哭泣,会产生害怕被指责所以选择用哭来逃避。这时候教师需要抓住这个契机,进行合理的言语教育引导,不能立马上前批评教育或者安抚情绪,而是先收拾打翻的碗,从行为上引导幼儿要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再进一步进行言语安抚情绪,进行教育。同时教师应时刻关注幼儿的小小进步。如当幼儿自己能独立进餐,只是经常会将食物弄到餐桌上。教师首先要肯定幼儿独立自主的行为意识,表扬幼儿“大家都好棒啊!自己用勺子吃饭,顶呱呱!紧接着说“要是小朋友們吃饭的时候,尽量不要弄到桌子上就更棒了!”对幼儿适当的夸奖会,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再进行适当的激励,这将能够更好的推动对幼儿自觉自我服务能力的掌握。但当幼儿限于自身能力,无法达到预想的目标,教师对幼儿耐心细致地引导,采用言语激励和引导,提升幼儿的自信心和动手能力,潜移默化激励幼儿成长。
二、加强人际交往,学会交互帮互助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努力吸引和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参加集体活动,加强幼儿的交流表达能力,同时还能够提升幼儿的集体意识概念。因为在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小朋友间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在交流的过程中,幼儿可能出现矛盾或者产生误会,但是教师可以基于幼儿情感简单,加以正确合理的引导。
教师要引导幼儿通过共同游戏与其他小朋友友好相处,并且在交流的过程中懂得礼貌地相互问候和交谈,由此慢慢提升幼儿人际交往的能力,比如在进行整理衣服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幼儿一对一进行相互整理好衣领或者帽子,由此可以加强幼儿学习交流并在集体中学会互相帮助。然后教师再在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中,引导小朋友们能够更加主动的去帮助并关心他人,有共同玩耍分享的意识,愿意主动分享玩具或者好吃的,发展幼儿的合作、互助、分享的能力。幼儿可能出现一些不好的言语或者攻击他人的行为,教师及时发现并阻止,把握好教学契机,及时纠正幼儿的行为习惯,让幼儿能够更加全面的发展,提升对于自己的错误承担,而不是一味地用哭来解决问题,适当的引入道理对错的认识意意识。
三、举办有意义活动,培养综合素养
幼儿教育不仅仅要从行为习惯上的养成出发,还要结合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幼儿,培养其综合素质,同时可以采取家园联合的方式,加强对幼儿的积极导向和影响;还有导入传统的文化活动的教育,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能够从小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在一般园中会经常举办亲子联欢会,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开展一系列幼儿活动,主要对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方面培养的游戏,如“我给自己穿袜子”,让幼儿们在体验游戏乐趣的同时,加强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通过语言或者行动上的引导。同时教师要注重与家长沟通,要让家长牢牢树立培养孩子服务能力,教师可以给幼儿安排一些回家完成的小任务,让家长监督,如“帮助妈妈拿拖鞋”之类的实践性活动任务,家长同时也要做好配合和监督,这样家园合作才能更好的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有效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并且家长和教师都要为小孩做好表率作用,教师和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对幼儿的发展起着引导作用,比如家长尊敬老人帮老人洗脚或者洗衣服,幼儿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积极的影响,心怀感恩。所以这些也是有意义的活动,就是为他们树立好的榜样的引导作用,对于幼儿进行多方面素质教育,将好的综合素养从小根植。除此之外,在一些活动中还可以充分导入一些文化传统上的知识,比如在一些如端午节、元宵节这些传统节日,可以适当组织幼儿学习简单知识进行引导或者手工绘画,丰富日常生活的同时,有效利用这写文化传统,加强幼儿的爱国热情。
四、结语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积极把握住随机性契机采取教育,基于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加以引导。通过观察情绪,发展幼儿自我意识;通过小朋友间的活动交流,发展互帮互助意识;通过其他活动,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教师要巧妙地把握住教育的关键环节,利用隐含的随机性教育契机纠正幼儿的不当行为。随机性教师要对幼儿通过合理引导,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钱志慧.儿歌在小班幼儿一日活动中的运用策略分析[J].文存阅刊,2020(40):144.
[2]吴娴,王琛雁.手指游戏在小班幼儿一日活动中的运用和实践研究[J].教育观察,2020(8):29-31.
[3]顾恩赐.小班幼儿一日活动过渡环节优化的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2021(15):160-161.
注:此文系张家港市教育科学2021年度微型课题:小班幼儿一日活动中提高自我服务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2101189)的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