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数学”基于多元视角发现数学魅力的探究

2022-02-23 04:55万学森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多元实践目标

万学森

摘要:数学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课标理念,促进数学课堂与日常生活有机结合,挖掘数学魅力,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多元;实践;目标

多年来,笔者团队的“绘数学”教学,以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通过生活体验、实践探究、文化熏陶、即兴创作等,把单调的数字和抽象的知识转化为鲜活的数学场景、数学文化及系列生动的数学作品,营造了充满活力、富含魅力的“新课堂”,成为数学课堂的有效补充和延伸。

一、多元视角审视数学激趣导学

课标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而“绘数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小学生對新鲜事物及直观形象的事物尤其偏爱,我们针对此特点,分别以生活视角、实践视角、时空视角、情感视角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魅力,充分调动起他们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一)贴近学生实际,以生活视角切入数学

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生活中处处蕴含着与数学相关的元素。教师要立足兴趣培养,从低年级开始,从感知生活中的数学入手实施“绘数学”校本课程。由于低年级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不强,所以教师应重在以直观形象的生活实例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兴趣,结合数学教材编排内容和班内学生数学学习特点,把相关数学知识融入生活实例中让学生欣然接受。例如,学习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时,教师首先设置课前任务单,让学生认真观察家中的餐桌面、电视机屏幕、碗口杯口轮廓、三脚架以及纸箱表面等,并让学生动笔画一画,尝试把物体表面或轮廓抽象成平面图形。其次在“绘数学”课堂中,教师可就地取材,以室内课桌凳、黑板、钟表、红领巾等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还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展示生活中形状各异的常见物品,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图形的理解和认识。最后让学生从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中自由选择一种或几种图形用笔还原成生活实物图案。通过从具象到抽象再还原到具象的过程,让学生悟透弄懂学深。

(二)创设教学条件,以实践视角体验数学

小学生思维活跃,其注意的持久性较差。教师在课堂上要以变应变,通过校园网络、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及探究、实践性活动,丰富学生的感官获取形式。在灵活的教学手段转换中,让学生持续保持注意力和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例如:学习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播放有如“妈妈买来17个苹果,每5个苹果摆1盘,可以摆几盘?还剩几个苹果?”的视频,把数学学习变成“看生活剧”,学生会兴趣盎然,并随视频凝神思考。接下来教师如继续播放类似视频学生可能会转移注意力,教师就要转换方式,比如让学生分组合作,利用实物模型动手实践验证,再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传承经典文化,以时空视角领略数学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好数学文化可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有助于形成数学素养。我们兼顾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原则,不囿于时空一隅,不限于单一形式,精心搜集古今中外经典数学故事和数学家的故事。比如祖冲之、陈景润、华罗庚等数学家的故事;古希腊数学家泰勒斯测量金字塔高度的故事、高斯的“5050”故事、曹冲称象的故事等。还有意趣盎然的趣味数学故事和生活中的数学故事。教师要合理规划,按照课程实施方案科学有序地把不同类型故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是充满智慧和挑战的学科,不但对生活有重要用途,还极具魅力。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同时,让他们明白了知识是跨越时空的存在,拓宽了学生求知视野,提升了成长格局。

(四)培养综合能力,以情感视角品味数学

学生的天性和个性共同作用形成了情感差异,教师在实施“绘数学”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差异。也不可操之过急,给学生带来学习压力。当学生获得了一定数学知识、生活经验以及收集整理能力,且经适量数学文化的思想启迪和情感熏陶后。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自己感兴趣的数学小故事,比如明确告诉他们,故事可以是书中读过的、网络搜集的、听别人讲述的,或是根据自己生活经历自编的等。学生收集的数学故事大都带有明显的个人情感倾向,教师要引导学生求数学大同存情感小异,激励学生在课堂上绘声绘色地讲述出来,启发学生认真思考每一个数学故事,寻求从不同思路解决数学故事中的问题。通过学生自由讲述,从学生的情感视角品味数学,让学生更乐于接受,易于理解,培养了学生收集整理能力、观察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等。

二、艺术视角再现数学启智润心

数学学习在于铢积寸累,也在于实践运用。“绘数学”作品创作更需要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统一,还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做基础。前期所开展的系列感官认识、实践体验和文化熏陶等,都是为后面“绘数学”创作打好基础。在“绘数学”创作阶段,我们设计了命题创作、自由创作、系列创作和亲子创作等课程,旨在面向全体、尊重个体,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一)命题创作

命题创作就是教师给出相对固定的数学知识点,让学生围绕这个知识点进行“绘数学”创作,这种创作比较适合低中年级学生。比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这部分内容,我们的一位教师以《认识时间》为主题,结合生活实际,巧妙构思关于时间的生活故事,从编辑文字内容到用笔绘出生活情景,如同作文中的“下水文”,让学生有例可仿。教师完成范例,学生早已跃跃欲试,这时,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先回忆生活中有关时间的场景,用笔再现生活中的数学。比如,邵泳皓同学创作的《佩琪认识时间》。故事中,猪爸爸以“考考你”的形式验证了佩琪对时间的认识。他善于抓住重要时间点,用简洁精确、充满童趣的语言和栩栩如生的卡通形象配图,介绍了应该怎样去正确认识时间,创作出知识与意境相统一的作品。在教师的启发下,很多学生创作出关于认识时间的妙趣横生的“绘数学”作品。比如《有趣的钟表》《一条特殊的路》《大比拼》《小个子和大个子的城堡旅游》等。

(二)自由创作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创作能力也存在一定差异。自由创作这种形式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也能有效避免创作给部分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如果说命题创作是“你要这么做”,那么自由创作就是“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因此这种创作形式能让每名学生找到自己的定位,让他们把自己内心所想自由自在地展示出来。当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数学知识,同时随着观察生活、动手绘画、逻辑分析、归纳整理、语言表达等能力的提高,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创作出内容不同,视角不同的“绘數学”作品。当然,自由创作并不是教师撒手不管,而要实时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问,帮他们解决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还要及时指出作品存在的知识性错误和生活常识性错误等。学生内心世界和成人内心世界隔着一个“童年的距离”,他们的“童趣”教师要懂得欣赏,而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泯灭这种“童趣”。比如在绝大多数学生的“绘数学”作品中,都喜欢使用形态各异的卡通形象或者自己创造的形象去表达,即使是亲身经历的现实生活场景,他们也更愿意用自己喜欢的形象做故事主角,教师在点评时应该给予肯定。

(三)系列创作

学贵有恒,得益于专。系列创作是学生通过个人或小组合作形式,围绕一个知识点创作出不同内容的作品,或者根据不同的知识点序列创作。由于这种创作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完成,所以无论是个人创作还是小组合作创作,在创作过程都不可避免要与他人进行交流。尤其是选择小组合作完成的作品,学生会自主管理,分工合作,有序而坚持完成。在创作过程中,增强了学生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教会了学生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与人合作。

成就感也是保持学生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用心把每名学生的每幅作品收集成册,当学生看到自己的成果,兴奋不可言表,这就是学习的动力。

(四)亲子创作

现代生活看似紧张忙碌,其实不乏闲暇时间,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家人间交流变少了,各自沉溺网络自娱自乐。教师要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起到的不可或缺作用,要循循善诱,在不增加学生学习压力的前提下,通过“绘数学”增添生活情趣,融洽亲子关系,提升家庭教育质量。节假日期间,教师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性活动,比如陪家长逛街购物、为家庭事务出主意、参与家务劳动、和家人参加公益活动等,生活处处有数学,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爱上数学,热爱生活,亲近家人。有了这些亲身经历的生活体验,对学生的“绘数学”创作能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让他们能在基于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绘出充满生活气息的数学场景小故事。而且很多家长以主动陪孩子一起参与“绘数学”创作为乐,增进了与家人交流的机会,让家人之间其乐融融。一位家长在感言《享受》中写道:孩子在创作过程中,不但巩固了知识,还锻炼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家庭更融洽和谐,充满了欢乐。

小学数学课程总目标中的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开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兴趣则是知识技能学习的原动力。“绘数学”体现了数学课标的要求,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合作交流意识,创造性思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石宏.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24):2.

[2]胡曼曼.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下一代,2020(006):1.

[3]魏文丽.小学数学教材的多元视角解读[J].数学教学通讯,2021(25):2.

猜你喜欢
多元实践目标
当代语境下中国画的创新与发展探寻
基于多元与开放的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