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东 娄武卫
摘 要 “看班”能一定程度上弥补教育制度的不完善,解决班级问题,维护学习空间,促进师生交往,体现教师之爱,而期望超载和支持不足使“看班”的意义被遮蔽。“烦”是目前高中班主任“看班”的核心体验,包括身体烦累、内心烦苦、内容烦复、关系烦冤、制度烦弊等。负面的“看班”体验使高中班主任的身份认知、情緒情感、思维意识、行为选择分别在他人与亲人、抱怨与无悔、倦意与创新、逃离与坚守的极化状态之间切换。彰显“看班”的教育性须要具备三种视角:历史视角,看见工具理性的局限;当下视角,“如其所是”地看待学生自我;未来视角,“成其所是”地看待学生成长。
关 键 词 “看班” 困境 高中班主任 教育之看
引用格式 刘晓东,娄武卫.高中班主任“看班”的困境及其破解[J].教学与管理,2022(04):36-39.
“看班”是班主任基于在班级教育现场的“看”的实践来发挥教育作用的一种管理方法,兼有教育性与功利性、控制性与发展性。目前“看班”实践普遍存在功利性遮蔽教育性的问题。“看班”既是高中班主任的管班方法,也是高中班主任的生活方式,甚至是存在方式。透视“看班”现象的原委,了解高中班主任“看班”的困境、影响和可能的改善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看班”的价值
“看班”作为最普遍最基础的班级管理方式,维持其运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1.弥补制度不足
班级是班级授课制的必然产物。我国目前存在的班主任制主要来源于俄国,“看班”伴随着班主任制度产生而发展。“看班”成为负担的现象是伴随着高考功利性越来越强,教师生活日益功利化、机械化而日益强化的。有研究指出:教育投入真正到位,专业师资配备齐全,教师全面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课程实施达到一定水平,学校管理扁平化,家庭教育提高到一定程度,社区教育真正发挥作用,班主任将会消失[1]。上述条件陈述的是班主任在教育资源匮乏时的顶岗、担当、奉献作用[2]。简而言之,某种程度上班主任制度从源头上就是一种教育资源不足的“补偿机制”,“看班”则是班主任顶岗、担当与奉献的存在方式。
2.解决教育问题
高中生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班主任通过“看班”尽可能地使这些问题得到呈现,再通过“望闻问切”使显性问题和潜在问题得到解决。可见,教师的“看班”过程实际上是不断发现问题、预防问题扩大、着手解决问题的过程。
3.保障学习空间
“看班”的重点是“看住”教室,使其成为学生日常的学习空间。越来越多的高中生不爱在班级教室里学习,很多学生在教室里不学习其实并不是不珍惜时间,也不是不爱学习,而是不爱在如此学习空间里学习。网络学习空间的崛起,要求班主任必须具有学习空间多样性的意识。空间是由知识、文化、权利等一系列因素组成的,是人的身体和心灵共同栖居的场所[3],而以“五到岗”为代表的制度化时间安排限制了教师的时间和行动,并挤压了教师的空间意识[4],最终也限制了班主任创造并守护学习空间的能力。
4.承载师生关系
“我们如何看一个孩子,我们看到什么,取决于我们和那个孩子的关系。”[5]教育现象学认为教师之于学生是“替代父母”的关系,很多年长的班主任喜欢称呼高中生为“孩子”,这就能从侧面给予印证。“替代父母”意味着班主任老师像父母一样关心学生,方法上表现为要“看见”“具体的人”,关注具体情境下具有独特体验的个人,从而对学生加强有针对性的指导[6]。“看”与“被看”是高中班主任和学生交往的主要形式。功利性的“看班”是以效率为中心,更加直白的说法是提高班级学生的考试分数,具体的人消失不见了,自然互动的师生关系也随之消失了,这是目前班级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5.体现教师之爱
弗洛伊德在《性学三论》中叙述过一个故事。一个3岁男孩在一间黑屋子里大叫:“阿姨,和我说话!我害怕,这里太黑了。”阿姨回应说:“那样做有什么用?你又看不到我。”男孩回答:“没关系,有人说话就带来了光。”没有回应就是黑暗,有回应就有了光。依此类推,高中生所面临的很多问题不是班主任所能解决的,但是高中班主任通过“看班”可以回应学生需要,就可以给处在黑暗中摸索前进的学生带来“光明”。这个角度的“看班”也即陪伴,是师爱的表现形式。爱是“肯定他者在”的情感[7],基于爱的师生视觉交往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被关心、被尊重、价值感、责任感、独特感,以及爱与光明[8]。而以分数为目标的“看班”放弃了对学生的精神的回应功能,同时也使师爱隐退。
“看班”具有巨大的教育价值,但是过多的期望、支持资源不足、教育评价不合理等综合作用容易透支高中班主任的师德师爱和教育热情,弱化教育制度完善的动力,最终使具有丰富教育意义的“看班”异化为功利性“看班”。鉴于篇幅和学识,本研究主要从高中班主任的角度分析“看班”体验、效应及教育性“看班”的可能路径。
二、“看班”的困境
高中班主任工作包含高强度的情感劳动。能从工作中体验到幸福感是优秀高中班主任的共同特点之一。通过广泛的对话、观察和阅读分析发现,当前高中班主任“看班”的最大困境是“烦”,“烦”是高中班主任“看班”时最普遍存在的状态。本研究希望能揭示高中班主任“看班之烦”的缘由,突破目前“看班”的困境,重拾职业幸福感。
1.身体之烦累
高中班主任一般被要求每天至少“五到岗”,即早读、午读、早操、晚操、晚自习预备五个时间点班主任必须在班。某次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一位有十年带班经验的班主任讲授自己的工作方式时道:现在班主任根本不能“看住”学生的“心”,但要能“看住”学生的“身”。经验交流会后这句话成为该校班主任的“看班箴言”。这句话能获得一线班主任的认同,原因是“过于真实”地描述了高中班主任的工作内容、生存状态。大多数学校“鼓励”班主任多“看班”,导致“看班者”实际上也成为“被看”的对象,由此班主任常常有“身不由己”的感觉,身体乏累。
2.内心之烦苦
班级杂事繁多,“看或者不看”都是累心的苦差事。卫生、纪律、作业、请假等日常事件无不和学生的行为有关。学校量化制度的压力下,“看班”的多少及效果很容易和班级荣誉、社会影响、学习氛围、班主任师德、班主任能力等简单划等号。
泛道德化的文化背景在教育领域尤甚,优秀教师的演讲不断重复“师爱使问题神奇消失”的故事,无形中形成道德绑架,“出事”的班级被认为是教师“师爱”不足、“师德”不够高尚,所以“看班”常常伴随着“有苦难言”。个别极端的学生家长会因为班主任“看班”少而投诉,为避免矛盾,配合苦学、苦教的教育宣传,“盯班”的“学校看班文化”自然成型。
3.内容之烦复
班主任“看班”的常规内容可以概括为“两看一督”和“两清一备”。“两看一督”指的是:进班先看人数,再看卫生,督促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两清一备”指的是:桌面整洁,地面清洁,准备好学习工具。学生个性化学习、混合式学习日益成为常态的情况下,做好常规内容并不轻松。
班主任的“看班”内容还包括班级其他非常规的大小事务。对学生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矛盾,班主任要“会看”,要能有预见性地“看”,防患于未然;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班主任要“能看”,必要时及时上报。思想道德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诸多社会的期望、教育的难点工作需要留痕,也在班主任“照看”班级的义务范围内。
4.关系之烦冤
在任课教师的层面:任课教师课堂中出现学生走神、不认真听讲、作业上交不及时,班主任会成为任课教师的吐槽对象。班主任不仅要紧急赶赴现场处理问题,常常还要承担管教不严之责。此类问题也被概括为班主任的“看班”工作不到位,没有“看住学生”。在家校联系的层面:很多学校的办学条件问题、制度问题会被学生家长认为是班主任的“看班”能力问题。面对学生家长,如果班主任指明问题所在,会被校方认为是“甩锅”行为,可能会激化家长和学校矛盾。更多的班主任“理智地”选择“被冤枉”,甘愿成为“背锅侠”。总之,与学生相关的问题都是班主任“看班”出了问题,由此班主任“看班”便被期望能“包治百病”。
5.制度之烦弊
高中班主任“看班”的时候常常会感觉“孤军奋战”。学科教学过程中学生听课不专注、睡觉甚至作业完成不好,常常被认为是班级学风不浓,和班主任“厉害不厉害”有很大的关系。家长挑班常常是在挑班主任,认为一个班的事情主要看班主任。学校认为班级的事情出了紕漏,是班主任工作不到位。学校内部校长是高层,年级主任、各处室主任是中层,班级和任课老师是基层。面对“问责”,中高层有“会议落实,文件传达”的压力传导机制,而基层工作者唯有“执行”,至少是“必须造表”。处于教育基层,负担最大的群体是班主任,他们对此“不胜其烦”,却又“无可奈何”。
三、“看班”困境的影响
“烦”是高中班主任“看班”的普遍负面体验,对高中班主任群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具体表现为身份认知、情绪情感、思维意识、行为选择上分别在亲人与他人、抱怨与无悔、倦意与创新、逃离与坚守的极化状态切换。
1.身份认知——他人与亲人
“改变一个孩子就是改变一个家庭”,“班主任应该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这既是学校、社会对高中班主任工作的期许,也是很多班主任工作中的追求和认同。
对班主任工作高期许的背后,实际上有制度的“无奈”、教育的“无力”。学校教育分科教学,大部分学科教师只教书不育人。更多的高中生家长认为自己知识不足,无法辅导孩子。家长、学科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无意识的退出,使他们成为学生学习上的他人。班主任“看班”是学校分科教学带来的教书育人相分离的一种补偿机制,也是一种学校教育僭越家庭教育的补救机制。班主任在教育上成为了学生的“替代父母”,甚至是无奈地充当了包办教育的“父母”,这成为一种不堪忍受之重托。很多班主任因不堪重负,选择躲在角色面具之后提出要求,组织班务,而少情感沟通和灵魂启迪,事实上成为学生班级生活里最熟悉的陌生人。
2.情绪情感——抱怨与无悔
“抱怨”是班主任办公室话语的常态。大多数的“抱怨”是“黑色幽默”。但是很多时候明知无效低效仍在抱怨中坚持,久而久之,“抱怨”成了班主任工作中的一种负面情感。诸如此类的负面情感不只是个人情绪问题,更多是价值感的普遍缺失和更严重的职业倦怠[9]。
另一方面,“不带班没有亲学生”,“没有当过班主任的教育过程是不完美的”等话语经常被学校领导用来鼓励高中班主任,事实上也得到大多数高中班主任的认同。已经毕业的学生寒暑假回校看望“班主任”,这个时候的高中班主任是最幸福的。
3.思维意识——倦意与创新
作为“烦”的连锁反应,有的班主任选择“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面对越来越多的“佛系”班主任,“到岗尽责”成为很多学校会议的高频词。孔子云:“诲人不倦。”“不倦”是古代的通德之一,指向自我的超越和对他者的拯救,而现代人则以“个”为“体”,以“己”为限,“倦意”注定挥之不去[10]。
当然,也有部分高中班主任凭借强大的师者之爱、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断进行班级管理的创新,并乐在其中,表现出“不倦”的特征。有的班主任记录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事件,并做成班级MV;有的班主任利用微信平台和学生、家长分享教育叙事;有的班主任专注研究学生生涯规划、积极心理等。
4.行为选择——逃离与坚守
有一位经验丰富的班主任说:“高中班主任长期处于高强度压力下,身不由己,如果在校不能开发减压妙招,职业生涯不可持续,身心必然受损。”她的选择是手磨咖啡,手磨咖啡并不是买咖啡喝,而是专注地听着手磨咖啡的声音会让她觉得有难得的片刻清闲。她还建议每个老师都发展一个学校内的私人“爱好”:读书、听歌或跑步。不管自知与否,大多数长期坚守高中班主任岗位的教师都能自觉采取这种“逃逸”策略给自己减压。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班主任出于真心热爱学生的初衷,尽管明知仅从功利的角度看待班主任工作肯定得不偿失,仍然选择坚守班主任岗位。很多高中班主任能从助力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到喜悦,感受到师生之间的真情,虽然有诸多烦恼,仍然长期承担班主任工作。
四、“看班”困境的破解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有提升班主任的专业素养,丰富“教育之看”的内涵,才能改善“看班”体验,优化“看班”表现,加强班主任职业认同感,提升“看班”的育人价值。
1.突破工具理性思维方式的局限
班级管理行为的转变具有需求驱动、制度要求、观念导向和权宜选择等深刻的社会学原因[11]。转变高中育人方式固然需要学校从管理走向治理,从育分走向育人,更需要家长改变不切实际的高期望和事实上的不配合,也需要学科教师本身履行教书育人职责等。转变“看班的方式”,从心出发看教育,意味着必须承认理智并不能处理好所有具体情境中的教育实践问题[12]。期待通过教育理智、教育技术等解决教育问题,本质上都是来源于工具理性的思维方式。与之相对应,“教育之看”需要人们形成人文主义的思维方式,保持对教育情境、教育行动等的敏感。
2.“如其所是”地看待学生
目前师生交往目的的功利化、交往内容的狭窄化、交往形式的单一化、交往主体的工具化、交往渠道的非正式化、技术理性的束缚,以及教育权利的束缚和教育权利的失落[13],都能从高中班主任“看班”中得以折射。教师的“看班”,主要是要求学生认真学习、规规矩矩,目的上走向“育分”,方式上依靠规训,实际上把教室变成了现代社会“全景敞视监狱”的一部分。作为回应,学生从情感上缺乏对班主任工作的情感认同[14],难以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看班”是必要的,但是“看班”的方法、内容有重新思考的必要。
“如其所是”就是指承认学生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如其所是”地看待学生是要求教师共情期待、接纳,班主任要在“看见”学生缺点及不完美的基础上仍然关心学生。“如其所是”的教育方式在我国也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中庸》开篇提到的“率性教育”能够把保护天性、尊重个性、培养社会性结合起来,是创造性的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15]。班主任对学生的期待应指向成长和幸福,超越控制和规训。
3.“成其所是”地促进学生成长
最大限度地促成学生生命的自我成全也是高中班主任对自己生命的成全[16]。“是”不仅指接纳学生的现状,而且包括对学生“应该是”的期许。未来学校的实践逻辑从育分全面转向育人,其辦学方式从管理为主转变为治理为主。任课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变革的过程中肩负“成人”与“成己”的双重责任。不会“看”的班主任仅仅看到学生的分数、名次、行为,会“看”的班主任还能看到学生的情感、情绪、思维、创造等。“看”就是力量,“教育之看”具有自我实现的功能。班主任须提升人文素养,要看见自身和学生整全的生命,这是实现班主任生命丰盈和学生生命整全的前提。
综上,一方面,班主任制是教育资源投入不足时的补偿机制,但这并不等于班主任不能有所作为。高中班主任要摈弃“平庸之恶”,超越监管、规训、惩罚、漠视,走进独特鲜活的个体,进而为形成整全的生命奠基。另一方面,高中班主任的负面情感问题要得到重视。高中班主任的负面情感既是教育问题的“症状”,也是高中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动力来源之一。未来要继续研究高中班主任“看班”困境的生成机制,在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系统研究破解“看班”困境之“道、法、术”的结构与落实机制。
参考文献
[1] 刘京翠.聚焦中国班主任政策——第三届中国班主任圆桌论坛综述[J].教育科学研究,2016(05):74-78.
[2] 吴晓玲.论班主任课程领导力的培养[J].班主任,2020(11):5-10.
[3] 潘跃玲,熊和平.教室空间的现象学之谜[J].教育导刊,2012(05):1.
[4] 刘雄英,吕狂飚.教师的空间意识:意涵、阻碍和构建[J].浙江社会科学,2019(29):149-160.
[5] Van Manen.The Tone of Teaching:The Althouse Press Faculty of Education,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of Ontario,2002:23-26.
[6] 王萍.教育现象学视域下的学校教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211.
[7] 赵秋阳,谭光辉.爱的符号现象学分析及其社会纽带功能[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4):80-87.
[8] 许峰,熊和平.论师生的课堂视觉交往[J].教育发展研究,2016(02):71-75.
[9] 董轩,陈枫.教师负面情感的发生和调试机制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20(20):79-84.
[10] 贡华南.“倦”与“不倦”[J].东岳论丛,2019,40(10):171-176.
[11] 李倩.看班、管班和带班:班级管理的社会学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20):13-15.
[12] 李树英.用“心”“看”教育[J].人民教育,2010(02):62.
[13] 陈祖鹏.师生交往的实践困境及其超越[J].中国教育学刊,2019(09):53-57.
[14] 张聪.班主任工作的学生认同危机[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6(04):156-161.
[15] 于伟.“率性教育”:建构与探索[J].教育研究,2017,38(05):23-32.
[16] 刘铁芳,颜桂花.教师活在师生关系之中[J].大学教育科学,2015(03):76-81.
【责任编辑 杨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