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丽 敏
(江苏科技大学,江苏 张家港 215600)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介绍,截至2022年2月底,我国上线慕课数量达5.25万门,选课人次近8亿,在校生获得慕课学分人次超过3亿,慕课数量和学习人数均居世界第一,并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1]。如此庞大的数量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学生通过慕课学习获取高校正式学分,一方面促进了优秀教育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也能丰富校内的教学形式[2]。由于慕课平台、慕课相关课程以及学校现状、学生学习情况等的限制,目前高校慕课学分互认应用仍旧比较局限,还是集中于传统课程使用慕课方式的教学中。近年来,教育部出台多项政策积极推动高校间的学分互认,并逐步健全线上学分互认机制[3]。本文以普通高校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慕课学分互认的现状,以慕课学习过程为线,分别从操作规程、课程质量、文件支持、数据支撑、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学分互认机制,希望为高校进一步开展学分互认提供一定的参考。
在慕课学分互认领域,国外研究起步较早,有些国家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体系或框架,如美国EDX的全球新生学院和微硕士项目、马来西亚的慕课学分转换,印度的国家慕课平台 SWAYAM等[4][5]。在我国,因为慕课起步较晚,学分互认相对也较晚,随着国家先后出台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关于推进高等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的意见》《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政策,旨在推进高校开展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探索学分认定和转换模式,目前学分互认模式一般集中在以下方面[6]。
高校和慕课平台签订合作协议,引进慕课平台的相关课程,并利用学校教务系统进行选课,学生在慕课平台完成认证、学习和考核,慕课平台提供成绩给高校,高校直接认定学分,并按照不同的方式处理成绩后给予最终成绩。为了保证学习质量,各高校采取各种不同措施:增加线下考试、限定慕课课程的难度等。
为了更好的将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并进行学分转换和认定,特定区域内高校间寻求合作,整合校际优质教学资源,建立联盟,联盟内高校可以选择适合课程发布给学生学习,学生通过学习、考核后可获得本校学分。截至2021年底,慕课课程领域的联盟已经有26个,比较有名的是深圳大学为首的优课联盟、浙江高校课程共享联盟等。
目前,自主学习认定大部分还限定在通识选修课的范畴,很多高校开启了通识教育选修课的慕课学分认定,这与此类课程加强大学生综合素养的特性相关。通识教育选修课旨在丰富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课程的科目、课程的类型则没有严格的限定,学生可以根据专业实际和个人兴趣选取课程修读,而慕课课程由于其涵盖面广大,所以可以满足各个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高校对于此类课程的认定符合设立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初衷。而对于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由于课程体系、课程标准以及学分的关系,高校进行认定的相对较少。
高校慕课学分互认在我国还没有全面铺开,有国家政策层面上的原因,也有高校对课程的统筹考虑,课程质量也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主要存在以下五个问题:
2016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推进高等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的意见》,由于慕课还没有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所以关于慕课的学分认定和转换没有明确规定。由于疫情原因,中国的慕课出现了井喷式发展,也认定了一批国家级慕课,将慕课的管理主体、责任主体设定为高校,要求制定规范性的学分认定制度,由于高校的管理制度不同,所以对于国家层面大部分还停留在学分认定和转换的政策层面。
我国一般采用的是大学自治的教育管理体制,给予高校充分的自主权,高校在国家大方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特色建有自有的一套管理制度,高校间一般不尽相同。高度的自主权给建立统一的学分转换体系带来难度,相关政策的不一致性也给慕课的学分转换带来一定的阻力。
由于慕课的特性,无法用传统课堂的课程质量标准来进行限定。2018年以来,国家遴选了一批慕课作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但是由于地区、学校和课程的差异性,其对课程的标准、要求也不同,需要将校本课程和慕课大纲进行比对,直接用慕课进行学分认定,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慕课的管理者为慕课开课教师,学习的过程性数据只有慕课的管理者才能获得,高校学生学习后,只能取得一个综合成绩,无法将学习过程资料收集,但是成绩认定一般需要最终成绩,还需要过程性的学习数据,这部分资料学生自己获取有困难。
学分转换最终是要获取本校培养方案的学分,以便满足毕业的要求,获取学分需要缴纳相关费用,如果有协议,则按照规定即可,如果没有,慕课管理者和学习者非同一所学校的情况下,在学费问题上则会造成一定的分歧。
要实现慕课学分互认,需要国家、慕课平台和高校三方的共同努力,国家提供政策支撑,慕课平台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持,高校提供运行和结果保障,共同支持以学生学习过程为主线的慕课学分互认机制,如图1所示。
图1 高校慕课学分互认机制
在此互认机制中,围绕学生的学习过程,既顺应了课程的发展:课程质量保证、课程过程跟踪、课程结束评价、校内外课程对接,又结合了操作过程:操作规程、文件支持、数据支撑、考核机制,同时又强调了转换的基础:国家政策,并展示了所有的参与对象:学生、高校、慕课平台,而且给出了转换的去向:高校成绩库或计入学分银行,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不管是马来西亚的《慕课学分转换指南》,还是印度的《在线课程学分框架》,都是国家层面明确出台了慕课学分转换指南的国家,将慕课学分互认作为国家教育战略,在很大程度上能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改善高等教育不公平等现象。目前,国家虽然明确提到要推动学分互认工作,但是仍旧处于希望高校自主探索阶段,没有明确统一的国家政策作为支撑。校际、校内或线上的学分互认工作,国家需设定科学合理的学分互认制度和标准,指导各高校贯彻落实,并进行全面监管。尤其是当前以疫情期间的慕课教学为契机,全面落实慕课学分转换制度,为学生选择各类学分创造条件。
在互联网时代,学习者的个性多样化导致需求多样化,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慕课学习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我国慕课已经有5万多门,罗列几乎所有的学科门类,可以满足学生各种内容的学习需求。学生作为慕课学习的主体,各种类型的学习数据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推动了最终学习结果的产生。慕课平台中的过程性数据,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的过程性结果、学习的思考过程等重要数据,和考核结果一起能直接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管是专业必修课程的学习,还是学科选修课程、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学习,亦或者自我知识拓展,以学习过程为线,能满足学生各种需求。
课程质量是慕课的生命线,是学生能否获得学习预期效果的关键性因素。教育部也多次发文针对在线开放课程提出意见和要求,成立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进行慕课的管理和监督,在2021年底举行的全国慕课教育创新大会(第三届)中,“聚焦新时代在线开放课程高质量发展”的主题让高校更加重视慕课质量,进一步推动构建我国在线开放课程高质量发展体系,并且已经成为国内教育者的共识。虽然没有像马来西亚等国家一样建立慕课标准,但是我国已经有一套完善的体系对慕课进行评估。高校在开课前,可以遴选一批高质量的慕课供学生选择学习,在学习前、学习后做好课程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将课程质量的把关工作落实到位,为学生的慕课学习保驾护航。
学习是为了获得知识,知识的考核机制变得越发重要。区别于正常的考核,慕课学习需要采取多种方式来保证考核的公平公正。首先,需要提交学习的过程性资料。慕课学习的过程属于有监督的学习,学习的过程是被记录的,针对于不同的方式,教师可以提取或者学生提供,带有学习过程的资料以备保存。其次,保证最终考核的真实性和公正性。慕课虽然有考核,由于无人监管,可能存在不公平现象,这也是主要解决的问题。一可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采取线下考核,这很大程度可以保证公平性;二可以采取技术手段保证考核的公正,在如今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大力发展下,可以通过图像抓拍识别、在线考核监控等一些技术手段解决。最终,结合过程性跟踪结果和总结性评价结果,来综合评判慕课学习结果,建立保障体系。
要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高等教育的学分认定和转换体系必须更加地完善,并且提供公共统一的平台。在高校慕课学分互认机制下,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以及关于学习结果的认定过程都能保存,一方面经过学生申请和验证后,可以录入高校的成绩库,另一方面还可以申请进入国家承认的学分银行认证平台中。只有在不同形式下建立起学分认定和转换机制,才能拓展终身学习的资源和方式,畅通纵深学习的渠道,特别是在目前我国慕课发展如此迅速的情况下,此机制不仅能给高等学校的学生在自学考试、转换非学历成果方面提供机会,也给社会人员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可能性,促进了终身学习体系的搭建。
建立高校慕课学分认定和转换机制,对于高校内的学生,则是搭建了拓宽知识路径、促进自身成长的一座桥梁,而对于全社会来说,则是打通了继续教育、终身学习在体制和资源上的限制,对于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信息化高度发展、慕课资源异常丰富的今天,线上线下不能再成为民众知识提升的限制,而应该是一剂强心针,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能在成果转换上发挥实效,方能在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