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张璐,黄莉婷,周雅青
清河是北京北部一条自西向东的河流,西起红山口东入温榆河,清代曾称“会清河”。清河沿线地区的功能既与清河的功能相关,又与城市整体的功能格局相关。本文重点关注清河位于北京城市中轴线以西的部分(即清河海淀段,图1),以历史与当代视角梳理其沿线地区的功能特色,从城市尺度认知沿线地区的功能定位以及清河在其中的角色,以期为清河沿线地区的环境整治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历史上,清河沿线地区的功能与清河的交通、水利、景观功能密切相关。清河沿线地区逐步发展出了皇家苑囿、驻军、居住、稻田种植、粮仓与粮食贸易、工业生产等功能。
西山脚下的皇家苑囿是清河起点段沿线的重要功能地区。金朝皇帝在西山脚下的风景胜地开辟行宫别墅。在金章宗时流传下来京西名胜“八大水院”中,明昌元年(1190)修建的金水院即位于由玉泉山下,诸多泉水流至金山(今万寿山)下汇成的“金湖”(又称瓮山泊、七里泊,今昆明湖前身)之畔[1]。清朝在辽金以来京西园林的基础上开始大规模修建皇家苑囿,形成了“三山五园”。清康熙中叶,康熙帝在明武清侯李伟清华园旧址上,修筑了清代第一座皇家园林畅春园,作为“避喧听政”之所,并在玉泉山修建了澄心园(后改静明园),在香山修建了行宫(后改静宜园),开创了清代园居理政的先河。此后经历康、雍、乾三朝,最终形成了“三山五园”[2]。
1 清河海淀段示意
2 清西郊园林(咸丰十年),引自《北京历史地图集 》
3 北京颐和园和八旗兵营(1888),引自《侯仁之与北京地图》
4 自玉泉山顶向东眺望万寿山西麓稻田,引自cityif公众号文章《珍贵资料|北京西郊三山五园地区历史地图及照片》,Hedda Morrions(德)摄于约1940年,编号238
由于清河具有城防作用,驻军之地在清河沿线地区,特别是水陆交通节点、“三山五园”周边地区分布。秦汉时期建立的古城池位于今清河镇西的朱房村,它处于南口、古北口至中原地区的交通线上。这座为抵御匈奴而建的古城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清河镇。元代设立的传递军情急令的“急递铺”即位于清河镇。明代,大量的戍边官兵和山西洪洞移民到清河镇安家落户。清代,清河沿线地区驻有部分军队,供养这些驻军的军粮通过旱路和水路经由清河送达营地[3],“三山五园”周边更是形成了八旗驻防环列的格局。
清河沿线的清河镇和青龙桥镇均位列海淀三大古镇。清河镇是通衢要冲,素有“京北第一门户”之称。明万历年间,清河镇已形成居民点,是京北商品集散重镇。从清河镇的居民来源和职业看,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明代卫所的武官和兵士[4]。自乾隆三十九年(1774)以后,清河镇的称谓逐渐沿用下来。《乾隆英使觐见记》称“清河乃一小镇,有城墙卫之”。此时的“清河镇距京北二十里,为京绥铁路车站,地属宛平,居民五百余家。商市在桥南者,有官盐店及游缉队官厅,及福音堂;桥北则有警察第一区,回教礼拜寺,高等小学。在其北,商务以粮店为大宗,有广通当铺,为旧商之雄厚者,三义和烧锅一家,贸易亦盛,逢单日为市集”[5]。青龙桥镇同样位于咽喉之处,是北京城与西山之间的重要节点,也是北京城市用水的重要源地、“京西稻”主产区、清朝官员、仆役、八旗护军活跃之地[6]。
农田水利开发主要分布在西山脚下,以昆明湖一带较为集中,并向东拓展至清河沿线。元末,由于西山脚下泉流丰沛,土地肥沃,贵族、官吏等特权阶级人士在此占据了大片山林和庄园,开垦土地,种植水稻,为了获得最大利益,甚至在漕运专用水道通惠河的上游“私决堤堰,浇灌稻田、水园圃,致河浅妨漕运”[1]。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内务府在奉宸苑之下设立稻田厂,以管理西郊种稻事宜,在青龙桥建仓廒、官署、碾坊。乾隆年间,整理昆明湖一带的水系,使周边种稻的水源更加充足,稻田面积也明显扩大。进入民国以后,这些稻田的收人成为颐和园的经费来源之一[2]。
清河镇和青龙桥镇是重要粮仓的所在地,也是贸易集散地。清代,驻圆明园的八旗护军、蓝靛厂的火器营和香山健锐营的军粮都由清河粮仓供给,清河镇的“本裕仓”和青龙桥镇的“丰益仓”均隶属“京师十三仓”。清河镇的清河大桥一侧原建有码头,漕粮运输繁忙时,来往船只不断[4]。便利的交通和临界地的区位也使清河成了重要的贸易集散地。以现粮交易为主的清河镇市盛极一时,造就了清河街(南北干道)上的“清河十八家粮店”[3]。青龙桥镇的“丰益仓”保障圆明园护军营右翼四旗、健锐营诸旗的粮饷,以及圆明园和万寿山工程建设时期工匠、夫役的粮食供应[6]。
清河镇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水资源和大量的劳动力,为建立近代早期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北京现代化毛纺织工业的开端清河制呢厂即在清河镇开办。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张之洞任军机大臣时倡议,由清政府陆军部奏准,官商合办了“溥利呢革公司”。工厂专为军队制造毛呢衣料,建造厂房近300间,民国五年(1916年)被北洋军阀政府改称“陆军呢厂”,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被日本侵略者占领,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由南京国民政府接管,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分为北京清河毛纺织厂、北京毛纺织厂、北京制呢厂三家现代化企业[3]。
当今的清河横贯三大国家层级功能所在地区。
(1)国家历史文化传承发展典范区:“三山五园”地区
“三山五园”地区是曾经的皇家苑囿,当今的“三山五园”地区是北京“四个中心”的重要承载地,是服务保障中央政务功能的重要地区、国家历史文化传承发展典范地区、国际交往活动的重要载体[7]。“三山五园”地区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金名片”,既包含了山水田园的自然历史风貌,又囊括了以世界遗产颐和园为代表的古典皇家园林群,还聚集了一流的高校资源,同时具备了很高的生态、历史、人文价值。
(2)国家级科技创新中心:中关村科学城与上地信息产业基地
上地信息产业基地是中关村科学城产业创新发展的先行区,开启了我国大信息产业的先河。1982年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中提出“北京不再发展重工业”,今后的工业发展主要依靠挖潜和技术改造,努力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并将上地工业园区划作重要工业区之一[8]。1991年,上地信息产业基地经国家科委和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建设,成为我国第一个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综合性高科技工业园。2000年,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北区开工。30年来,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以信息路沿线的科技企业产业化为引领,带动信息路沿线,特别是中关村软件园、留学生创业园等周边区域协同发展,形成了以上地信息路沿线为标志的高科技企业聚集区,是当前创新创业最活跃、科技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核心地区之一[9]。
5 当今的清河沿线三大国家层级功能所在地区
(3)国家重大活动承载地:奥林匹克中心区
奥林匹克中心区位于中轴线北延长线,是北中轴文化带的重要组成,突出国际交往、体育休闲、文化交流、会议会展、科技商务、生态绿色等功能,具备保障国家政务活动安全、高效、有序运行的职能。随着亚投行建设、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建设、冬奥筹备等重要建设的开展,奥林匹克中心区的重大国际活动承载能力将进一步提升[10]。
清河两岸的城市级功能也不断发展演进。
居住功能方面,当今清河沿线的居住片区与既往的村镇一脉相承,如大有北里、肖家河住宅、树村、朱房社区、马坊集租房、河北新村等均是既往村庄的所在地。产业功能方面,清河镇、青龙桥镇等历史上的商贸片区逐步衰落,二河开等创新创意产业片区逐步兴起。生态绿地方面,清河城市公园廊逐步成为城市绿化空间的纽带。东西走向的清河贯穿小月河绿廊、京张高铁绿廊、风格渠–圆明园北绿廊、京密引水渠—颐和园—南长河绿廊等南北向走势的城市级绿廊。沿线形成了树村郊野公园、东升八家郊野公园等多处重要的城市绿化空间节点。交通方面,地铁安河桥站及周边城市道路的落成进一步激发了地区活力。
6 当今的清河沿线城市层级功能所在地区
通过以上的概要梳理,可以较为明确地看到清河沿线地区的功能变迁以及与清河的关系呈现出如下的显著特点:
(1)历史上清河沿线地区功能发展依托清河的交通、水利、景观功能,在水陆交通节点较为集中。
清河源头西山脚下风景胜地具备卓越的景观功能,令其成为皇家苑囿的选址之处。丰沛的水源为农田水利开发提供了便利,因而西山脚下至清河沿线稻田密布,也由此衍生出了繁盛的粮食贸易。清河水路承载着重要的交通和漕运功能,也是天然的军事防线,联系城内外的南北向陆路交通从清河穿过,所以在清河沿线,特别是在水陆交通交汇的节点,以旗营为代表的军事驻防和以清河镇和青龙桥镇为代表的聚居点、商贸地区逐步形成。此外,水源也成为近代工业选址的重要因素之一。
(2)当代清河沿线重点功能地区以南北向分布为主,清河东西向横贯其间,生态景观功能更为显著。
清河沿线国家级职能集中,主要功能地区沿中关村大街、信息路、北中轴延长线等南北向轴线发展。沿清河东西向交通联系较弱,滨水机动车交通和慢行道路多存在连接不畅的状况。滨水地区以水绿景观为主,并没有成为上述功能区中的功能分布的核心区,背离清河发展的势态较为显著。
(3)面向未来的高质量发展,建议清河沿线提升水绿空间环境和适度引入文化休闲的策略。
建议清河沿线地区的综合提升与当前南北向发展的功能格局相适应。在北京的大山水格局下,利用清河形成东西向景观绿廊,立足文化休闲和水绿环境营造,突出生态价值,夯实生态本底,优化水绿空间,增补滨河水岸景观,注重沿线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路径织补,与南北向发展的功能地区交织形成网络化格局,通过自然环境和功能的融合促进地区的高质量发展。□
7 当代清河沿线重点功能地区以南北向分布为主,清河东西向横贯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