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磊
(焦作市第五人民医院 内四科,河南 焦作 454001
缺血性心肌病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长期心肌缺血缺氧、心肌弥漫性纤维化引起,导致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其临床表现为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是冠心病的特殊类型[1,2]。现如今诺欣妥(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逐渐替代常规疗法,广泛应用于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降低心血管死亡和因心力衰竭住院的风险[3,4]。本文旨在探讨诺欣妥在老年心肌缺血所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预后,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实验于2018年5月-2020年5月进行。受试者为200名老年缺血性心肌病所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法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范围62-78岁,平均年龄(70.32±4.21)岁;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分级:Ⅲ级44例,Ⅳ级56例。观察组男女数量均等;年龄最小者60岁,年龄最大者79岁,年龄均值(69.53±3.88)岁;NYHA分级:Ⅲ级42例,Ⅳ级58例。2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NYHA分级)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1)纳入标准:①NYHA分级Ⅲ—Ⅳ级;②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35%;③经心脏彩超诊断确诊;④患者和家属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心脏瓣膜病;②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③心室充盈、射血功能障碍;④肥厚梗阻性心肌病;⑤中途退出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包括洋地黄、血管扩张药、利尿剂等,静脉注射盐酸多巴酚丁胺,速率2 μg/(kg·min),注射1h后,增加至2 μg/(kg·min),共计注射24 h。观察组实施诺欣妥治疗,口服,100 mg/次,2次/d。2组均治疗1周。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2]: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LVEF恢复正常或者较治疗前增加25%以上;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LVEF基本恢复正常,较治疗前增加不足25%;无效:虽经治疗,但上述症状未见改善,甚至加剧。临床疗效=(1-无效)/总例数×100%。
(2)6 min步行距离:采用计时器记录2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当患者出现头晕、胸痛、下肢抽搐、冷汗等症状,立即终止试验。轻度:350 m及以上;中度:250 m~349 m;重度:150 m~249 m;极重度:149 m及以下。
(3)心功能:借助彩色超声心电图(飞利浦16AE)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LVEF进行测量和评价。
(4)指标比较:分别于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的N-末端钠尿肽前体、肌酐水平进行测量。
1.4 统计学处理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2组6 min步行距离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明显比对照组长,对比差别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6 min步行距离比较
2.3 2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的LVEDD、LVEF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F水平比对照组高,2组差别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2.4 2组N-末端钠尿肽前体、肌酐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的N-末端钠尿肽前体、肌酐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末端钠尿肽前体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别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N-末端钠尿肽前体、肌酐水平比较
诺欣妥于2015年先后在美国、欧盟上市,2017年在中国获批,其作为世界上第一种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可降低心血管死亡和因心力衰竭住院的风险[5]。脑啡肽酶本质上是一种血管活性肽,可加速血管紧张素Ⅱ、钠尿肽、缓激肽代谢,而诺欣妥则能够抑制脑啡肽酶,使血管紧张素Ⅱ、钠尿肽含量增加,有效保护心脏,达到良好的利尿效果。同时,诺欣妥还能够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进行有效抑制,舒张血管,使患者的水钠潴留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减轻心脏负荷。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00%;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6min步行距离明显比对照组长;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F水平较对照组高;观察组患者的N-末端钠尿肽前体水平比对照组低,不同组别数据比较可见显著差异(P<0.05)。老年缺血性心肌病所致急性失代偿性心衰治疗中应用诺欣妥,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强,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改善明显,N-末端钠尿肽前体水平降低。
综上,根据老年缺血性心肌病所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症状、特点,采用诺欣妥治疗,不仅能够增强临床疗效,还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及N-末端钠尿肽前体水平,说明该治疗方式有效,具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