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灵峰
按照惯例,学习委员每天中午都会带班里同学听写10个词语。那天中午,学习委员无意间多提了一个词,不少学生喊了起来:“已经10个了,怎么还有啊?”学习委员顿时生气:“多写一个词语都不愿意啊?不愿意写的把本子拿来给我撕掉!”这当然是一句气话,没想到小胡同学高高地举起听写本:“来,给你撕。”难堪之下,学习委员真的把小胡的听写本一撕两半。这时我走进教室,发现气氛不对劲,询问班长才知发生了这个“风波”。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是我的治班原则。于是,我打圆场:“大家都知道,学习委员平时工作多负责啊,就算是多提了一个词,你们权当是巩固所学呗。”我瞥了瞥眼睛红红的小胡,接著说:“当然啦,撕本子肯定是不对的,这会影响人家得‘星星’的(班级词语听写的奖励),希望同学们以后处理事情都理智一些。”末了,我让班长拿了一个新本子给小胡,让她把当天作业给补上。
原以为“风波”就这样过去了,没想到,下午我刚走进办公室,小静就来找我了:“老师,小胡把她的本子都扔垃圾桶里去了,我帮她捡了回来,可是周记本又被她撕掉了。”
听完小静的描述,我不得不重新反思我对中午那件事的处理方式。小胡是个倔强的女孩子,有个性、自尊心强。看来,我并没有让她信服。
吃过晚饭后,我让小胡去我办公室。坐下,开始谈心:“小胡,五年级你转学过来,现在六年级也快毕业了。每次你开心或者难过,都会通过周记向我倾诉,这周记本可是咱俩沟通的桥梁啊。”
小胡带着一种不平的神情,看了看我,低头不语。“小静看见你撕本子,很着急,从垃圾桶里把你的本子捡回来,这说明她是你真正的朋友啊!”小胡说话了:“她是我的闺蜜。”我问:“你的闺蜜来向我求救了,说你不开心,你觉得老师要不要帮她这个忙呢?”
“这样吧,你先说一说今天中午词语听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拍了拍小胡的肩膀。小胡一五一十地陈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有一个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她说:“看不惯学习委员那种随意的做法,说好是听写第一单元的词语,但经常会提第二单元的词语,说她错了也不承认。”
原来如此,正是因为这个平时的看不惯,加之我的处理方式没有达到她的期望——要求学习委员规范听写,所以小胡觉得自尊受到了伤害。
事情的原委弄清楚了,我换作轻松的语调跟小胡说:“看来老师没有看错,你是一个很有原则的孩子,做事情讲原则是对的。其实呢,这件事情换个方式很好解决,比如你可以直接跟我说,或者跟班长说。当然,你直接跟学习委员说也可以,只要你说得合情合理,她应该虚心接受。”
最后,我说到了周记本:“你看,你把我们友谊的象征——周记本都给撕了,老师很伤心啊!”小胡不好意思地说:“老师,要不我换成写日记吧,每天都跟你说我的心里话,可以吗?”我松了口气,对于一个有个性、有主见的孩子来说,她能这样表态,已经相当不易了。
谈话结束,我和小胡约定:以后遇到问题,先冷静3分钟,再报告老师或班长,一起处理问题。小胡露出了微笑,拿着新的周记本回班去了。
晚上,我对这次事件进行了反思——
首先,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由于一开始我用“和稀泥”的态度来处理,导致小胡使性子、扔本子。所以,班主任在处理班级事务时,不能一味主观臆断,要弄清楚事情的原委再作判断。
其次,给孩子一个台阶,让孩子实现“软着陆”。在这次事件处理中,我庆幸自己没有发火,没有直接批评与指责,而是通过放低身段、与孩子拉家常,消解了小胡对我的抵触心理,最终使“风波”顺利平息。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但是,有一点是一样的,那就是都有自尊心。如果教育不以保护学生自尊为前提,那必然不会有好的效果。
最后,巧借力,让事情处理得更机智一些。在这次事件的处理中,我巧借了小静这个“力”,因为她既是小胡的闺蜜,又是这件事的见证者与参与者。所以,我借小静之口——她来求我帮她一个忙,顺势把问题解决的主动权转递给小胡,让她自己冷静思考。
这次撕本子的“风波”,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班主任处理班级事务不仅要有正确的态度,还要有细致的观察和足够的耐心,要真正体察学生的心理,不能只求班里“四平八稳”。同时,要在“风波”中发现教育契机,处处立德树人。
(责 编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