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庆
(南京市江宁区博物馆,江苏 南京 210000)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早在新石器时期我国先民就已使用陶瓷。这时陶瓷坯体不透明、有微孔,具有吸水性,叩之声音不清、极易破碎。瓷器是以瓷土、长石、石英等天然原料经过制胎、成型、干燥、挂釉、焙烧、彩绘等工艺制成,其缺点是脆性大,非常易碎,所以在岁月的流逝和人们日常的使用中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磨损和破坏,而造成瓷器出现病变和损害的因素有环境因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等诸多方面。由于种种原因,陶瓷历经千年风雨,出土器物大多破碎、残缺,流世器物大多磨损有裂或者部分缺失。有残断、裂纹、裂缝的陶瓷通过修复才能恢复其原来的形态特征和艺术效果,以达到学术研究和陈列展示的需要,对文物的修复、还原是文物保护课题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古陶瓷修复产生的年代已无从考证,早期修复现象发现于甘肃新石器时代遗址彩陶碎片,这一时期通过钻孔藤绳捆扎的方式将破损陶器修理后继续使用。甘肃火烧沟遗址出土彩豆,盘腹中部破损部位周边遗留有原始先民捆扎藤绳的钻孔。陕西姜寨遗址出土彩陶鱼纹盘缝隙两侧也有捆扎孔痕。
随着科技的进步,利用现代的一些粘接材料和仿釉材料进行修复,使陶瓷修复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不论哪种修复,都应以器物的历史原貌为基础,遵循“真实性,最少干预原则;保存历史叠加物,可读性原则;可识别原则;可逆性原则”。古陶瓷器物的修复过程大致分为拆解、清洗、粘接、补配、打磨、作色、绘画纹饰、仿釉、做旧这几项工艺。
南京市江宁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近期修复了一只清代晚期朱少泉浅绛彩瓷瓶,该瓶通高32.3厘米,腹径13.5厘米,碎成49片,有两处缺失(图1~图3)。瓷质洁白细腻。修复工作开始时先进行修复档案登记:信息记录、拍照、测量尺寸、称重、电脑绘制病害图、化学分析、病害描述等,制定合理的修复方案。下面即对该瓶的绘制内容、艺术特点及修补过程、修复境况略作阐释。
图1 修复前碎片
图2 缺失部位
图3 缺失部位
此瓶为清代光绪年间御窑厂画师朱少泉所绘制的人物故事瓶,具有一定的历史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朱少泉为清代浅绛彩名家、御窑厂画师,擅长人物山水画,尤精花鸟,画工精美。朱少泉长期活动在光绪年间,瓷器作品的创制集中在光绪中晚期,从其留存下来的瓷器绘制作品中,可以感受到清代晚期瓷器绘画的艺术特色,宫廷绘画、民间绘画以及文人画的审美意象和绘画元素都在他的瓷绘作品中留下了痕迹。瓶前一图为朱少泉根据董仲舒“三年不窥园”典故绘制的历史人物故事画,董仲舒“目不窥园”的典故在我国有着很大的影响,也一度成为历史人物故事画的传统题材。根据《汉书·董仲舒传》记载:“(董仲舒)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帏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颜师古注说:“虽有园圃,不窥视之,言专学也。”非常形象地记载了一代大儒董仲舒专心治学的情景。朱少泉此图即是依据这一典故而精心绘制的历史人物画作品。全图近景作竹丛数株拔地而起,直冲瓶顶而去,竹影婆娑,衬托出画面幽邃宁静的空间氛围,中景部分则作一巨大的窗口,窗中书案上一部部书籍高陈罗列,笔筒中满插一筒毛笔,后面蓝色的帷幕陈列,董仲舒正坐在案前,和一背面红衣人在安静地对话交流,神情专注,似乎在为一个学术问题苦苦思考,即将做出明确的判断。此图构图相当巧妙,窗内人物、文房物件密布,屋宇外高大的竹丛映衬,其余空间全部忽略,繁密得当,在画面中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从而将人们的注意力转向窗内的具体情形中来,构图匠心独运,令人叹为观止。此幅作品竹丛色彩以花青、石绿为主,以写意笔法以色彩直接勾画竹叶,具有浓郁的写意成分,色彩写意,工整细腻,层次分明,给人带来了非常深刻的美感体验,与传统的纸质、绢质中国画有着相当的差异,很具有民间绘画清新自然、流畅朴茂的审美情调。此幅作品将民间审美意趣、宫廷好尚与文人画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同时也有着文人画审美元素的汲取和表现,审美格调清雅工整、细致明净,不愧为园林题材的精心之作。
此瓶背面绘画为一得道高士的图像,作一老者正拄杖缓缓而行的情景,上有题跋“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才子可风流。时壬辰小汤三月,画于昌江,仿新石老人笔法并书”,从兹题跋可知此件作品是1892年创作的作品,是画家选取具有非凡才华、道德和高寿的历史高隐人物形象进行概括、综合而创作出来的瓷绘作品,从中表达出对高年、硕德由衷的敬仰之情,而这也是最高统治者提倡的社会文化理念和伦理价值,是我国尊老、重贤、崇德思想观念的形象表述,故能成为具有吉祥、祥瑞思想观念的传统绘画题材。这种尊老思想在先秦时期就已经表现出来,《诗·鲁颂·閟宫》:“黄发台背,寿胥与试。”郑玄笺:“黄发台背,皆寿征也。”对于高寿老人,先秦时期就已经给予了巨大的尊崇。至于具有高才和隐德的人物,历史上则有“黄石公传授张良兵书”典故、“商山四皓”稳定汉朝江山历史故事以及陶渊明归田隐居故事的出现。图画中所作老年人形象,显然是这一特定思想观念的综合复写和具体呈现,“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才子可风流”,将具有天然、率真性情和有才华、高德大寿的理想人物形象通过这一老人图像再现出来。画中老年人给人以精神矍铄、才华横溢之感,老人正拄杖安然闲步于篱下,回首作观赏状,神色宁静悠闲。老人头发以一大块赭石敷染而成,传达出老年人“黄发”高寿的特征,匠心独运,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篱下杂木青绿一片,似乎繁英正开,给人以绿意盎然之感,很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景致与神韵。此幅作品构图简略,除人物形象做出繁密的布局刻画外,其他景物都作简略处理,极有写意的成分,深具瓷器画空灵清润的意趣。画中人物线条柔韧秀拔,疏密得当,脸部及衣服多以赭石敷染为主,少许淡墨渲染,笔力沉稳,亦给人沉稳空灵之感。背景杂树则多以花青、石绿点苔,青翠欲滴,亦传达出秀润清拔的韵致。
该瓶身残留大量黑、黄胶质,曾用502胶粘接过,粘接处高低不平,错位严重,对于这样的器物我们拆解时先将瓶身用自制不锈钢保护套套好,防止在浸泡过程中胶液失效,瓷片散落碰撞造成二次损伤。丙酮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不但能溶解碴口胶水,还能将冲线中残留胶液彻底溶解,最重要的是对瓷器不会产生任何的危害。浸泡器物数小时后曾经被粘接的缝隙自然开裂,碴口处的胶质被丙酮完全溶解,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丙酮溶液时,一定要通风良好,虽然丙酮本身对人体没有特殊的毒性,但是吸入后会引起头痛、支气管炎等症状。拆解、去胶也可以采用烘箱加温和水煮方法,如果采用烘箱加温与水煮方法时一定要特别注意,一开始温度不能过高,应让器物或瓷片先适应温度,做到缓慢升温,升温到60摄氏度左右时,在这个温度停留10分钟左右再继续加温,这样才能不对器物产生再次伤害,加温过快很容易使冲线、暗裂、鸡爪纹等病害加重。
从保护套中取出碎片,先用去离子水进行冲刷、浸泡,然后放入超声波清洗机中进一步清洗瓷片。为了便于将器物粘接和上色,在清洗的时候一定要把破损处清洗干净,否则胎体或者断面上的污渍会在粘接中产生明显的缝隙或黑线,对于整体修复的效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整个修复过程就会前功尽弃。对于清洗溶剂的选择也有较高的要求,首先要分析器物中的污渍是酸性物质还是碱性物质,如果是酸性物质就采用碱性清洗溶剂进行清洗,如果是碱性物质就采用酸性清洗溶剂清洗,无论选用怎样的清洁溶剂、清洁方法,都应以不伤害文物为基本原则。对这件朱少泉浅绛彩瓶进行分析,其污渍为酸性物质,我们将超声波清洗机中按比例加入不损伤器物的碱性清洗剂,温度设定在70摄氏度,时间设置为2小时,将瓷片放入保护筐篮中,打开超声波清洗机开关,静待清洗机停机。停机后观察发现有瓷片中有轻微黑色冲线,用蒸汽压力清洗枪对冲线部位和碴口残留黑色印记进行清洗,因蒸汽压力清洗枪压力很大,清洗时一定要注意枪口与瓷片距离,不能损伤瓷片,可以先远距离喷射试验一下,找到既能清洗污渍又能不伤瓷片的距离慢慢清洗,直至瓷片彻底清洗干净,清洗干净的瓷片一定要用去离子水多次浸泡、冲洗,彻底清除瓷片中残留的清洗剂。
该瓶碎为49片,破损严重,因此对黏结剂的牢固性能要求比较高。我们目前使用进口环氧树脂水晶胶进行粘接,这种胶的优点是透明,固化适中,其分子中有多种极性基团,特别是能与陶瓷表面生成化学键,黏结力强,同时抗腐蚀性也较为优秀。选用胶粘接时,要特别注意此胶粘接强度不仅要高还要有可逆性,以便于日后有了更好的修复技术与修复材料,再次修复时可以将器物完全进行拆解。
接下来是粘接步骤,对每一片瓷片的位置应做到心中有数。这件朱少泉浅绛彩瓶破损严重,碎片较多,我们从底部开始粘接,根据破碎部分的形状、颜色、纹饰等特点,先大致把瓷片拼对一下,确定好粘接顺序,然后再逐块进行拼对,必须做到每粘一块都不能有丝毫的差错,否则最后将无法严丝合缝。为了提高粘接速度和拼对的准确性,可以在拼对的时候做上记号,以利于辨认,为了防止在黏合固化过程中粘接部位出现错位,应采用胶带固定法,先将底部两个大的碎片用胶带粘在一起,胶带起临时固定作用,这两片粘接好后,确认拼对整齐,没有错位再进行下一片瓷片的拼接,每一片瓷片确认平整无误后用胶带做临时固定,依此类推,每一片都要做到碴口对齐吻合、缝隙平整,这样所有的瓷片就不会错位了。每一片瓷片固定好后,还要检查接口处是否完全平整,图案纹饰是否全部对齐,如果发现瓷片有拼接不齐时,可以将胶带拆下,重新拼对瓷片,待准确无误后再点胶粘接。点胶从底部开始,以便于缝隙中空气排出、胶液能完全将缝隙填满,为了使胶液充分渗入缝隙,点胶后可用振动棒振动器物,使胶水更好地渗入,待胶干后,将缝隙处多余的胶质刮净,去除胶带,下面就可以补配了(图4)。
图4 修复中(粘接)
该瓶缺失两处,要进行补配工作。由于瓶口较细不方便操作,特制作了填充磨具进行补配。先将填充磨具从瓶口伸入,固定在缺失部位的内部,再用调配好的瓷粉填充料填充在缺失部位,用铲刀刮平、压实,缝隙处也用瓷粉进行填充补配。需要注意的是补配材料填充时应考虑材料的收缩比,补配材料应略高于瓷器表面,这样在补配材料干燥后会更接近于胎体,补配材料在干燥后用硬物敲击补配部位,几乎可以发出与瓷器本体一样的清脆声音。
待补配材料完全干燥后,用牙科电动打磨机先将高于器物的补配材料打磨到基本平整,再用细砂纸进行细致打磨,有不平处继续用补配材料填补,然后再进行打磨,遇到要打磨的口沿处、补配部位,先用修复整形锉进行整形修复,再用砂纸精细打磨,打磨时一定要注意不能伤彩、伤釉,最后要使缝隙处用手指摸不到高低不平之处,缺失处要随着器物形状过渡自然,接口平整,补配部位打磨后应保留一点细微的砂纸磨痕,以增加后续作色材料的附着力(图5、图6)。
图5 缺失部位修复后
图6 缺失部位修复后
下面就要进行上色,上色是修复工作最难的工作,现在缺失部位与缝隙处有着比较明显的色差,需要修复部位与原器物颜色尽量一致,过渡要自然,修复面积越小越好,这是我们在一直钻研的课题,因器物破碎严重、器物尺寸比较大,特决定采用喷笔修复方法修复。修复釉采用无毒无害的水性修复釉,这种修复釉的稀释剂为纯净水,对人体没有任何毒性,以前修复使用的硝基清漆、丙烯酸树脂清漆都有着很强的毒性,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对环境有着很大的污染。这种修复釉干燥后的硬度为9,并且在紫外线灯下找不到荧光反应,十分适合文物修复使用,可以做到“无痕修复”。
上色时须先在修复部位喷涂一层透明修复釉,使器物与修复色釉紧密牢固地连接,再按瓶身颜色最浅处调色,将调好颜料放入0.15毫米口径喷笔中,对缝隙与缺失处做打底工作,0.15毫米口径喷笔可以做到修复面积只有2~3毫米,喷笔修复既能精确喷绘出细小纹饰,又能迅速对修复部位进行有效的遮盖,对喷笔能熟练操作后,可以在器物上“写字、绘画”,底色喷好后需要喷一遍仿釉材料,这样既能对底色进行保护,又可以有效呈现釉水肥厚的瓷质感。接下来对不同部位颜色有针对性地做更接近的底色,瓶身内部用自制加长喷笔从瓶口伸入进行喷涂,上色时须按照器物颜色变化随时调整颜色,喷涂到看不出色差,再喷涂一到两遍透明修复釉,上底色工作就完成了。
将该瓶缝隙与缺失部位遮盖好后,就可以绘画缺失的图案了。根据原物的画意,参照其余相对应的纹饰,查询相类似图案资料,确定好缺失的纹饰,将缺失图案部分与原图案衔接好,画出与原器物画面相一致的图案,清晰地描绘出缺失部分的人物、山石、竹林的层次感和立体感,用流畅的线条勾勒出竹林,使其融为画面的一部分,最终达到浑然一体的效果,通过绘画艺术进一步完善修补好的器物,达到延续了艺术品美感目的。
最后就进入做旧环节了,要想“修旧如旧”就必须做好这个步骤。针对该瓶要做出釉上彩的感觉,首先应整体上一遍透明修复釉,待修复釉完全干燥后,用细砂纸打磨,打磨平整后用喷笔在没有图案部位上半哑光透明修复釉进行上釉,在有图案部位按图案的光泽进行更进一步的光泽喷涂,局部做全哑光处理,山石与竹林采用毛笔手工描绘方法,并对其进行光泽处理,一定要做到与原器物一致的效果(图7、图8)。
图7 修复后
图8 修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