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三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2022-02-21 02:25罗东玲LUODongling李子萤LIZiying徐莹XUYing
价值工程 2022年5期
关键词:三新江苏人才

罗东玲 LUO Dong-ling;李子萤 LI Zi-ying;徐莹 XU Ying

(江苏省大数据管理中心,南京210036)

1 “三新”经济持续增强发展新动能

“三新”经济是一个成长性的概念,通常被认为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简称,是经济中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生产活动的集合,具有以需求为导向、跨界融合、动态变化等多重特征[1]。通过跨界融合、重塑商业模式、促进新科技成果转化,在形成新经济增长点的同时,对相关产业起到带动和激活效应[2]。2016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新经济”概念,报告指出“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建设共享平台,做大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动力强劲的新引擎。”此后,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加速迭代升级,“三新”经济发展迅猛,有力推动我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2020 年,我国“三新”经济总体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占GDP 的比重逐年上升,从15.7%提高到17.08%,发展潜力不断释放[3](见图1)。尤其是近两年来,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影响下,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驱动力的“三新”经济表现出强大的风险抗性和市场弹性,逐步渗透到衣食住行娱各个领域,引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经济运行效率,重构居民生活方式。2020 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4.5%,较同期GDP 现价增速高出1.5个百分点,对实现“六稳”“六保”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图1 2017-2020 年我国“三新”经济发展趋势

2 江苏省“三新”经济的发展基础

江苏牢牢抓住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以新基建为突破口,加快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5G+工业互联网”,促进“江苏制造”向“江苏智造”转变,加强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积极推进“数字江苏”建设,实现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三新”经济蓬勃发展,形成引领未来发展新优势。2020 年,江苏省“三新”经济增加值达25177 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6%,高于同期GDP 名义增速1.5 个百分点,占全省GDP 的比重为24.5%[4]。

2.1 现代服务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

“十三五”期间,江苏服务业总量规模稳步扩大。围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创新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深入实施生产型服务业“双百工程”,在全国率先启动开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试点,不断带动经济增长,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全省科技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年收入破万亿,商务服务、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发展水平均持续保持全国前列。

围绕打造高品质生活,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在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方面供给能力明显增强。2018年,江苏省服务业增加值占比首次突破50%,拉动经济增长作用实现历史性转变;2020 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为53955.8 亿元,位居全国第二,占比达52.5%,占全国总数的9.7%。

2.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近年来,江苏以“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为指导,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软件和信息服务、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部署了20 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专项工程,设立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围绕集成电路、车联网、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领域,连续出台15 项专项政策,累计拨付86 亿元专项发展资金,不断增强产业链和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产业发展动能转换势头愈发明显。2020 年,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1%,比2019 年增速高出3.4 个百分点,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7.8%。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新材料产业产值均超万亿元,分别占比29.1%和21.8%。

2.3 “互联网+”激活新经济

“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对各行各业的生产与发展带来深刻变革。当前,以“互联网+”为牵引的新型消费需求带动商贸、教育、旅游、金融等传统行业转型发展,形成新动能新增长点,助力复工复产,推动服务升级,丰富市场供给,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疫情防控期间,传统制造业、服务业受到较大冲击,工业互联网转产成效明显,在线新经济逆势增长,直播电商集中爆发,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涌现,重塑了创新链和产业链。作为新兴消费业态的典型代表,网络购物充分发挥促消费、助转型、保市场的作用,为打通国内经济内循环提供有力支撑。2020 年,江苏省网络零售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10678.2 亿元,占全国比重为9.1%,同比增长10.2%。其中,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358.1 亿元,同比增长7.6%,居全国第二位;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达9198.4 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8%。

2.4 科技创新实力明显增强

江苏持续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逐年增加。2020 年,江苏R&D 经费支出达3005.93 亿元,占GDP 比重为2.85%,比上年提高0.13 个百分点。

目前,江苏拥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共118人,位居全国首位。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1%,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6.1 件,接近创新型国家和地区中等水平。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3.2 万家,数量三年实现倍增,跃居全国第二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6.5%,成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

3 江苏省“三新”经济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

“三新”经济已经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新优势,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从长远角度来看,江苏“三新”经济在加速跑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3.1 新业态发展规模较小

独角兽企业作为新产业、新模式、新技术、新业态、新动能的代表,被视为新经济发展的重要风向标。根据《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1》统计数据显示,2020 年我国独角兽企业251 家,总估值超万亿美元。其中,江苏仅19 家、总估值414.6 亿美元,主要集中在新能源与智能汽车、创新药与器械等赛道,远低于北京82 家、总估值4807.7 亿美元,上海44 家、总估值941.6 亿美元,浙江27 家、总估值2087 亿美元,广东34 家、总估值1330.5 亿美元。江苏上榜第一的新零售企业SheIn 估值仅排名第9,其次是汇通达估值排名第36,T3 出行估值排名第51。相反京沪浙粤拥有字节跳动、蚂蚁金服、滴滴出行、菜鸟网络等众多龙头企业,强势占据2020 年中国独角兽企业榜单,展现出强劲的创新活力和集聚效应。

3.2 科研经费投入有待加强

技术进步是推动“三新”经济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从规模上看,2020 年,江苏R&D 支出仅低于广东,排名全国第二。从占比上看,江苏R&D 支出占比排名全国第五,位居北京(6.44%)、上海(4.17%)、天津(3.44%)、广东(3.14%)等创新高度活跃地区之后[5],同时对标发达国家3%-3.5%的科技研发比重而言,也存在一定差距。反映江苏科技创新研发投入迟滞,无论是规模还是占比均有较大提升空间。

3.3 人才引育力度有待提升

“三新”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大量高素质人才。江苏高度重视新时代人才强省建设,积极做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工作,连续实施系列“人才新政”,包括“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双千人才工程”“科技企业家计划”“333 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青年人才培养集聚专项行动”等举措,在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方面做出了大量实践。但是,高端研发人才、数字化管理人才和专业化技能人才缺口较大、创新团队规模较小、人才成长动力不足、地域分布不均等问题依然较为突出,不能满足新业态新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3.4 监管体系有待完善

在“三新”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新经济打破了传统的行业边界,技术应用和模式创新带来的风险和问题不容忽视[6]。目前,全国已有部分地区出台了“三新”经济专项监管举措,如2020 年7 月,河北省市监局印发了《关于服务“三新”经济实施包容审慎监管的指导意见》,明确“三新”经济的范围,提出建立具有弹性的包容审慎监管制度,营造宽松开放的准入环境,完善风险管控体系。但是江苏在“三新”经济监管领域尚未出台相应的政策举措,对于“三新”经济的行业、领域、市场主体界定以及扶持、监管缺乏统一标准和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如何实现“三新”经济的自由发展与风险防控,是监管部门将要面对的一个难题。

4 推进江苏省“三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三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多方合力,要尊重和顺应新经济发展规律,在政策支持、要素投入、市场监管等层面给予更多支持,强化发展韧性,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三新”经济不断成长、成熟和壮大。

4.1 优化“三新”经济发展环境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江苏数字政府建设为引领优化公共服务,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积极打造“亲”“清”政商关系,倾力营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为企业群众办事提供更多便利。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简政放权,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加大财政税收等政策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帮助企业拓展融资渠道,鼓励、引导和支持更多的市场主体进入“三新”经济领域[7]。加快培育本土“三新”企业,将技术优势强、成长速度快、市场占有多、发展潜力大的“三新”企业列入重点培育清单,精准实施“一企一策”,着力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扶持“三新”企业做大做强,推动实现企业效能倍增。

4.2 加大“三新”经济创新研发力度

瞄准全省科技企业、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的科研攻关难题和技术升级需求,持续加大财政资金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通过财政奖补、减税降费等措施激励有研发能力的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进一步增强创新驱动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由政府主导牵头,推动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三方深化合作交流,依托创新产业园区,搭建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供给平台,推进科技创新成果加快落地转化,提升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着力向产业价值链高端延伸,形成新的集聚效应和增长动力,打造新经济发展引领区,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4.3 完善“三新”经济人才保障机制

以全省“三新”经济人才需求为突破口,创新引才方式,搭建培育平台,优化“人才+项目”“人才+产业”“人才+课题”等多种灵活培育模式,拓展人才发展空间,让人才的成长发展与产业开发、项目建设、科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着重培养兼具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促进人才发展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大在创新创业、安居落户、职称评审、子女教育、健康医疗等方面政策支持力度,完善人才引育社会化服务体系,夯实创新创业人才基础,推动建设更有竞争力的人才制度,提高对人才资源的吸引力,为“三新”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8]。

4.4 建立健全“三新”经济市场监管机制

坚持规范与发展并重,两手抓两手硬,推动“三新”经济健康发展。

一是坚持包容审慎原则,持续完善和优化现有市场监管制度。结合江苏实际,尽快研究出台加强“三新”经济监管的政策法规,从制度层面为保障和规范“三新”经济发展提供依据。

二是在推动“三新”经济发展的同时重构监管体系。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公平竞争监管制度,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监管服务体系,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完善风险预警机制,提高智能化监管水平,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全领域监管。

三是切实压实各方责任。相关部门要加强执法监督,依法加强对各类平台的有效监管,坚决查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严肃处理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事件,防止平台经营垄断和资本无序扩张。

猜你喜欢
三新江苏人才
人才云
数读江苏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