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启超 李频道
(1兰陵县农业农村局,山东兰陵 277700;2临沭县农业农村局,山东临沭 276700)
在甘薯生产过程中,光合效率对于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李 炜等[1]对玉米、水稻、大豆等作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殖生长时期,南北垄向种植作物的净光合率高于东西垄向;南北垄向种植作物的产量高于东西垄向。申晓慧等[2]研究表明,南北垄向、东西垄向、东南西北垄向分别较东北西南垄向大豆增产15.7%、8.9%、4.1%,且差异显著。然而,不同栽植垄向对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却鲜有报道。本试验采用东西、南北2种不同垄向栽培甘薯,研究不同垄向栽培对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试验在临沭县临沭街道李界前村进行,试验地为丘陵平地,排灌方便,前茬为冬小麦。试验地土壤为棕壤土,pH值为5.9,含有机质11.8 g/kg、碱解氮107 mg/kg、有效磷 15.7 mg/kg、速效钾 82.5 mg/kg。
供试甘薯品种为苏薯8号,由南京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属鲜食型品种。
试验设2个处理,即南北垄向种植及东西垄向种植。3次重复,共6个小区,各小区随机分布,小区之间设置隔离带,小区面积100 m2。
2017年 6月4日栽种,2017年 10月 16日收获。 试验前将甘薯配方肥(10-14-27)750 kg/hm2、商品有机肥1 200 kg/hm2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除草、浇水、化学控旺等栽培管理措施同常规管理。
收获时在每个小区中间部位取6.67 m2测产,并调查商品薯、非商品薯、裂口薯的个数及重量,统计甘薯商品薯率、裂口率及产量。商品薯指的是单薯质量100~500 g的甘薯。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录入和计算,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南北垄向、东西垄向鲜薯平均产量分别为49 070、35 487 kg/hm2,南北垄向产量明显高于东西垄向;南北垄向、东西垄向鲜薯商品薯率分别为62.0%和43.9%,南北垄向商品薯率较东西垄向高出18.1个百分点;南北垄向、东西垄向鲜薯裂口率分别为4.00%和12.79%。南北垄向种植的甘薯商品率高、裂口率低,说明南北垄向种植的甘薯品质明显优于东西垄向。由此可认为,南北垄向种植甘薯产量增加和品质提高与光合效率有关,不同垄向叶片受阳光照射的角度不同,导致光合效率不同,南北垄向种植的光合效率更显著[3-4]。
表1 不同垄向对苏薯8号商品薯率、裂口率及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F=53.187 6>F0.05=7.708 6,说明2种垄向种植方式产量差异显著。
表2 不同垄向苏薯8号产量结果的方差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实际收益南北垄向较东西垄向高出24 873元/hm2;南北垄向产投比为4.4,明显高于东西垄向。
表3 不同垄向对苏薯8号经济效益的影响
本试验结果表明,南北垄向、东西垄向鲜薯平均产量分别为49 070、35 487 kg/hm2,南北垄向产量明显高于东西垄向,增幅为38.3%,差异达显著水平。南北垄向、东西垄向鲜薯商品薯率分别为62.0%和43.9%,商品率增加了18.1个百分点。南北垄向、东西垄向鲜薯裂口率分别为4.00%和12.79%,南北垄向裂口率降低了8.79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南北垄向种植甘薯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商品薯率也有所提高,而裂口率下降,说明南北垄向种植不论是在提高产量上还是在优化品质上都明显优于东西垄向。在生产上建议多采用南北垄向种植。
从经济效益方面来看,苏薯8号甘薯南北垄向种植经济效益较高,为48 606.75元/hm2,较东西垄向高出24 873元/hm2;同时,南北垄向种植产投比为4.4,明显高于东西垄向[5-6]。
受试验条件及试验误差等因素的影响,该试验结论需要更多的试验予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