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依赖到自主:行蓄洪区生计转型及其可持续性研究

2022-02-21 09:39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蓄洪区生计村民

汝 艺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 211100)

淮河流域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降水年际变化大,夏雨集中[1]。淮河自洪河口流入安徽境内后,岗地渐少,地面坡度小,雨季易造成洪涝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制约了地区发展。2020年夏季,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淮河干支流水位全面上涨,7月20日8:00时,淮河王家坝闸开闸,奔腾的洪水流入180.4 km2的濛洼蓄洪区,存蓄洪水3.75亿m3,相当于26个西湖的蓄水量。此次蓄洪使区域内4乡镇19.5万人受到影响,也使得淮河行蓄洪区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12世纪以前,淮河是一条排水通畅、独流入海的大河,正所谓“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自黄河改道抢占入淮口,淮河便成了一条多难之河[2]。黄河夺淮这一重大自然地理变化不仅扰乱了淮河水系,而且改变了淮河两岸人们的生境状况。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启了大规模治淮建设,将淮河流域的部分湖泊洼地设置成为行蓄洪区,在洪水来临时通过分洪的方式将水引入区域内,以缓解主河道压力。而区域内原有的人口却并未外迁,因此行蓄洪区既是蓄滞洪水的场所,同时也是区域内群众的生产生活基地。由于频繁开闸蓄洪,行蓄洪区群众长期与洪水进行着抗争,人民生活面临着诸多困难。

生计是一种生存策略,是建立在技能、资产以及生产活动基础上用以谋生的方式[3]。从生态人类学的视角看,生计方式并非人类自身意志的产物,而是自然环境限制下的行为。也就是说,有怎样的环境就会有怎样的生计方式;反过来,生计行为的背后也必然会有相应的自然条件作为推动或限制因素[4]。对于行蓄洪区的群众来说,如果生计活动能够在不损害自然环境的情况下,使人们有效应对水患灾害带来的风险,并且拥有谋生的能力、相对稳定的收入和较为满意的生活状况,这种生计就能够被看作是可持续的。

濛洼蓄洪区位于安徽省阜南县东南部,南临淮河,北倚濛河分洪道,东西长约40 km,南北宽2~10 km,是一片呈西南——东北走向的狭长地带。形状如同一个“水袋子”的濛洼蓄洪区下辖4个乡镇和3个周边乡镇的部分区域,内有耕地132 km2,人口19.5万人。濛洼蓄洪区是淮河流域的一片传统农业区,区域内工业基础薄弱。受自然因素的制约,该地易旱又易涝,过去常被人称为“老灾窝子”。洪水泛滥的现实长期制约着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使当地呈现出“地理洼地”与“经济低谷”的双重特征[5]。作为一个经常启用的行蓄洪区,长期暴露于水患风险中给村民们的生计带来了严峻挑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行蓄洪区滞洪与致贫、牺牲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越发突出[6]。本研究通过实地调研,采取观察法与深度访谈的方法对村民的生计转型情况进行考察,探索影响人们生计转变的内外部动力,并就实现生计可持续寻求有效策略。

1 依赖:生存导向的低水平发展

依赖是一种依靠他人或事物而不能实现自立或自给的状态[7]。濛洼蓄洪区自1953年建成以来直至21世纪初,屡次开闸蓄洪给地区发展带来重创。在传统的生存导向下,人们逐渐形成了生计上依赖口粮作物、政策上依赖蓄洪补偿、心理上依赖村庄生活的局面,以此维持低水平的生活状态。

1.1 生计依赖

对于传统农业型区域来说,农业种植与生计密切相关。受行蓄洪区的功能定位限制,区域内产业发展有限,农业是人们最主要的生计来源。在国家“以粮为纲”的农业发展方针下,濛洼地区的人们长期以种植小麦、水稻、红薯等传统粮食作物为主,少有畜禽业或其他副业。在大规模种植水稻前,红薯作为人们餐桌上的主粮,几乎占到了“民食之半”[8],属于典型的“口粮农业”。尽管种植传统粮食作物的收益较低,但在粮食购销体制下,市场变化和波动较小,基本不用考虑对接问题,收入较为稳定,而种植蔬菜和其他经济作物的风险远高于口粮作物[9]。正如村民所说,“谁不知道要种些好卖价格高的菜呢,一方面是那些投入大,农民手里没几个本钱,另一方面水一来全泡水里了,太冒险了。”在区域贫困亚文化和灾害风险的长期塑造下,世代生活在此的人们缺乏改变的勇气,短于对技术、发展以及创新的认识。他们运用长期积累下来的地方性知识和经验维持着低水平的农业生产,缺乏农业之外的谋生本领。

1.2 政策依赖

濛洼蓄洪区内贫困人口众多,为了帮助区域内群众发展生产生活,各项蓄洪补偿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不断落地。2000年,国务院出台《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规定了蓄滞洪区运用的补偿对象、标准以及补偿程序等,之后又从种植、养殖、转移搬迁等多方面对补偿标准不断进行修正完善[10]。一次次的政策调整和标准提高使得部分群众深刻体会到了政策带来的好处,对政策的依赖性也在不断增强。因为依赖政策不需要付出什么成本,而收益却是可观的。为了更多获取政策带来的优惠,甚至出现了部分想要占政策“便宜”的现象。补偿救助政策无疑能够对一段时间内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重要保障,缓解人们的生计压力。但依靠外在力量的帮助是不可持续的,行蓄洪区群众仍有很强的自身脆弱性,长此以往容易缺乏对生计探索的内生动力。

1.3 心理依赖

水患灾害打破了传统乡村生活的有序性,频繁进洪的现实使得人们在思想和决策方面呈现出明显的保守化与风险规避倾向,尤其是在与生计相关的决策中。尽管当地村民对不稳定、低水平的生活状况并不满意,但并非人人都拥有在城市生活的能力与资本。濛洼地区老龄人口数量较多,他们在身体条件上已逐渐被城市劳动力市场所排斥,因此在心理上更加依赖村庄。相较于城市社区,村庄是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熟人社会,村民们在这里能够获得心理上的熟悉感与安全感。依靠传统知识维持农业生产也意味着低成本的生活,甚至在自养之余还能够支持子女[11]。因此,对于世代生活在这里的村民尤其是老年人来说,对家乡的眷恋、对土地的热爱以及对乡土生活秩序的留恋阻碍了他们向外流动的脚步。

濛洼地区的传统生计并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困境,农民辛苦一年到头也仅能维持温饱。环境的不稳定带来的农户生计的波动性与脆弱性决定了传统的生计状态是不可持续的,必须另谋出路。

2 自主:可持续生计的探索

产业是乡村发展的关键因素,但受到行蓄洪区功能定位的限制,濛洼地区无法进行大规模开发或大型工业建设。既然工业这条路行不通,传统“靠天吃饭”的口粮农业又深受自然条件制约,难以实现可持续。村民们逐渐意识到,要想改变这种局面,还得立足农业。但要调整传统的生计结构,同时利用好水这一重要资源,变“水患”为“水利”。

2.1 种植耐水作物,提高抗灾能力

虽然洪水给当地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不确定性,但也有利好之处。据县志记载,濛洼蓄洪区内土壤多为潮土类,土层深厚,肥力较高[9]。这是由于洪水经过时,水中携带的大量蜉蝣生物尸体、鱼虾粪便等能够为土壤提供养分,因此洪水淤积过的土地反而比较肥沃,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种植,这也为濛洼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2015年,濛洼上游W镇一村民见在河南淮滨县的亲戚种植猫爪草效益喜人,便开始利用家中细碎的土地进行小规模种植。猫爪草是一种中草药,具有解毒消肿的功效。这种作物较耐水湿,夏季是猫爪草的休眠期。因此即使蓄洪,猫爪草的根茎埋在土壤下,水退后仍能生长,属于一年种多年收的作物。除了猫爪草外,区域内还大力发展莲藕、茭白、水芹等水生蔬菜的种植。与口粮作物相比,耐水作物更加匹配地区环境特性,经济收益也更高。另一方面,多样化的作物种植交错进行,能够确保当某一作物在洪水中受到损失时,可以通过其他作物来进行弥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户的抗灾能力,降低了生计脆弱性。

2.2 利用水面资源,发展共生农业

濛洼蓄洪区内地形地貌复杂,区域内有旱地、水田、湿地、滩涂地、分洪道、蓄洪库、堤坝等多种类型,低洼地较多。近年来,各乡镇正充分借助这一自然地理特性,大力发展芡鱼共养、稻鸭共养等共生农业。芡实又称鸡头米,是一种生长在湖泊、池塘的水生浮叶植物。利用鱼塘种植芡实,既不影响鱼的产量,还能够增强水体肥力,为芡实提供良好生长环境。2018年初,村民Q承包了33 hm2鱼塘发展芡鱼共养,芡实平均每公顷产约2250 kg,再加上养鱼,每公顷水面综合收益能够达到60000余元。区域内还充分利用水稻种植传统和水多优势,将雏鸭投放进稻田中进行养殖。鸭子能够吃掉稻田里的害虫,同时松土供肥,为水稻生长提供刺激源;稻田又为鸭子提供了充足的水分、食物以及适宜的栖息场所。稻鸭之间形成了一个相互促进、复合共生的良性循环系统[12],能够在保证生态效益的同时,带来较为可观的经济收益。

2.3 发展替代生计,增加非农收入

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大批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但濛洼地区外出务工的大规模兴起则是在2000年后。在此之前,村民们通常会在农闲时参与本地的劳动力市场,通过就近打工补贴家用。低效的传统生计与城市丰富的就业机会驱使着一批又一批中青年劳动力走出行蓄洪区,在促进城市建设的同时,人们也深刻感受到了务农与务工在收益上的显著差别。对于行蓄洪区的人们来说,外出务工无疑是增加家庭收入的合理选择。而外出务工面临的不稳定性和风险性又使得人们不能放弃家里的小规模农田,于是“半工半耕”成了当地主要的生计结构[13]。“半工半耕”结构有着显著的代际特征,即拥有更强的劳动能力、接受过更高教育的年轻人去城市中获取务工收入,年龄较大的老人则留在家中继续进行农业生产,以保证稳定的兜底性收入。在濛洼地区,田间地头里处处都是老年人的身影,正如这里的人们所说,“农村不养闲人”。即使已经到了养老的年龄,他们仍尽可能地耕种土地,以减轻子女在未来“反哺”的压力。但由于身体机能衰退,老年劳动力农业生产的重心逐渐由大田耕作转移到家中的自留地[14],对土地的依赖使得这里的人们不愿放弃农业生产,即使举家外迁,村民们也会选择将土地流转,以获得旱涝保收的流转费用。

3 生计转型的驱动因素分析

濛洼地区村民们的生计由传统的生存导向逐渐转变为经济导向[15]。从普遍依赖到自主探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其中既有政策导向的改变,也与经济理性的驱动和能人的示范效应密不可分。

3.1 政策导向的转变

濛洼蓄洪区自1953年建成以来,已经历了16次开闸蓄洪。过去蓄洪时,村民们接受到的大多是国家提供的救灾物资和社会捐赠。经济救助能够在短期内解决受灾群众的生活问题,但同时也弱化了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为了助力乡村产业振兴,阜南县出台了若干项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持和奖补政策,对区域内集中连片种植的特色农作物、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均实施优惠补贴。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濛洼地区确立了适应性产业的发展方针,也就是结合行蓄洪区水多的自然条件,发展耐水喜水的农作物。良好的政策环境为人们自主探索新的生计方式提供了强大的理念支持与心理保障,区域内的种植大户开始流转土地种植蔬菜、承包鱼塘发展综合种养,地方政府也会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向贫困户发放作物种子等,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农户快速积累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降低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不安全感。

3.2 经济利益的驱动

在濛洼地区的传统生计模式中,人们以维持生存为目标,无暇顾及利润。随着社会结构的开放,城乡沟通日益密切,农户的信息更新与获取外界知识的速度加快,他们逐渐认同并接受了以经济效益为主导的市场经济秩序,家庭生活的目标也由过去的追求“温饱”转为追求“小康”。村民迫切的想要积累在城区购房的资本以完成家庭城镇化的需要,而依托传统生计方式难以实现资本积累,更无法支持村民们实现新的生活目标。从内生动力的层面来看,村民们调整农业结构、选择以代际为基础的半工半耕的家计模式,实际上都是经济利益引导下的理性行为[16],通过生计调整实现收入的最大化,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家庭生活的改善。

3.3 能人的示范效应

在猫爪草的引入过程中,W镇村民L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作为土生土长的濛洼人,L熟悉当地的文化生态环境。凭借着敏锐的市场嗅觉和过人的胆识,在毫无种植经验的情况下开始利用家中细碎的土地进行种植。在访谈过程中,受访人L表示:“当时种猫爪是看有河南那边的亲戚在种植,售卖的价格很高,我觉得市场还可以就想尝试一下。但我们这边没有种中药材的经验,一开始就靠着摸索,既要跟天灾赌,也要跟市场赌,毕竟这个市场价格波动也比较大”。L的大胆尝试带动了几位与他联系较密切的村民一起种植,猫爪草第二年收获时,市场售价每斤达到了70~80元。根据田间养护情况的不同,每亩猫爪草可以带来1万~2万元不等的收益。对于普通村民而言,眼见为实的收益是最重要的。当村庄中有人通过某种新的途径获得可观收益时,其他村民也会顺利成章调整种植结构。

图1 行蓄洪区村民生计转型框架

4 小结

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关键就在于自主发展能力的不足,这也是已实现脱贫的地区走向乡村振兴必须跨越的障碍。濛洼地区的人们靠种植传统口粮作物维持生计。21世纪以来,在多方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地方政府与村民们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和生态特点,将农业生产区域划分为稻麦产区、低洼地水生作物区、湿地滩涂水产养殖区、沿河柳木区等区域,在进一步发展粮食作物并不断提高单产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水资源,重点发展共生农业、水生蔬菜、特色水产等,同时增加非农收入比重,逐渐形成了多业态生计模式。尽管已经基本实现生计自主,但要想达到可持续,仍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濛洼地区的特色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多为小农户零散种植,缺乏规模较大的蔬菜类专业合作社;另一方面,当地的人力资本存量不足,老年劳动力受身体条件、思维理念的限制,很难从事现代化的劳动生产活动,难以满足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透过当地生计转型的过程可以发现,地区生计的发展,既要因地制宜,符合区域内的生产环境与耕作条件,又要瞄准“人”,充分匹配当地的劳动力特性,同时要利用好各种有助于生计可持续的外部条件。濛洼地区应当继续立足农业,充分挖掘行蓄洪区特殊的历史文化底蕴,依托当地水利风光和自然风情,打造一批兼具体验教育、观赏采摘等游客参与度较高的农业旅游活动;其次,要唤醒村民的主体意识,使农民真正成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地方政府应当积极构建市场主体与村民之间的利益共同体、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专业合作社的形式将村民们组织起来,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够共同抵御来自市场的风险;除此之外,基层乡镇应当引导和鼓励在外发展、具备一定技术的优秀人才回乡建设,提升新型农业人才的待遇水平。对于愿意返乡建设的专业人才,应从收入、住房以及子女教育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17],让行蓄洪区的人们既能“安居”,又能“乐业”。

猜你喜欢
蓄洪区生计村民
BY THE SEA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分蓄洪区运用损失变化特点及应对策略初步探讨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以石为业四十年:一个端砚工匠村的生计之路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
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的选择
洪湖分蓄洪区工程管理的困境及对策
AutoBank在蒙洼蓄洪区堤防加固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