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熠 汤舒杨 胡洪炎
摘要:如今,相比于传统买菜,现在人们更偏向于远程手机下单,在家就可以享受“送菜上门”的服务。然而生鲜电商平台市场在兴起的同时,也面临着商品损耗率高、利润率过低等困境。因此,运用数字化技术,加快构建供应链金融体系对生鲜电商平台缓解资金紧张以及促进生鲜业务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生鲜电商;供应链金融;数字化
一、相关文献回顾
生鲜电商的萌芽阶段,大多采取B2C模式。国内外学者早期关于生鲜电商的研究基本都是针对供应链展开的。Martin Christopher(2012)从生鲜产品的生产、配送两方面进行了综述,通过建立生鲜食品供应链的模型来预测未来市场的发展方向。[1] Yanhong Liu(2016)运用SIPOC模型从人员、机器、设备等六个方面对生鲜电商冷链、物流链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实施精益管理、发展智能物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等6项措施。[2]王雨东(2018)基于SCOR模型对生鲜农产品的研究,得出了农产品的生物性与消费的即时性导致电商生鲜必须依赖传统供应链的结论。[3]近年来,电商平台的高速发展,专家们开始把关注点转移到生鲜电商的可持续发展方面。郭志贤和叶小芬(2021)通过对广州生鲜市场的研究,建议“前置仓+到家”模式应做到供应链整体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并打通供应链的上下游。[4] 同时,赵婧(2021)根据感知收益-感知风险分析框架和交易成本理论,利用Logit回归模型,从消费者个人特征、感知风险、感知收益和交易成本4个方面,综合分析影响消费者网购意愿的特征并建议生鲜企业应提高服务附加值、生鲜农产品质量、信息传递的有效性。[5]
综合上述文献,国内外的众多专家对于生鲜电商平台的供应链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多数学者仅关注于描述供应链模型或构建预测模型,并没有将供货商、企业、客户作为完整的供应链金融体系紧密联系起来。本文的创新之处是以叮咚买菜为例,运用数字化手段,创新生鲜电商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为生鲜电商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数字化转型打造样板。
二、叮咚买菜的发展现状
1.融资模式单一导致供应链资金缺乏流动性
叮咚买菜的金融模式主要以自身融资为主,注重自身的发展,而忽视供应链整体的良性发展。叮咚买菜的投资方仅仅关注叮咚买菜自身在供应链作为核心企业的发展,而忽视在供应链上游的那些供货商的经营发展情况。在其供应链中,叮咚买菜因其强势地位,在交货、价格、账期等贸易条件方面对上游配套企业有较高的要求,从而给这些中小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一旦其在供应链资金流动时缺乏一定的现金流动,融资受阻,就会导致企业的自身周转困难,不能及时履约提供货物,就会影响自身的发展和整体供应链中特定产品的供应。
2.各类成本过高导致供应链资金面临风险性
叮咚买菜的上、中、下游三端的供应链资金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高昂成本的影响。采购仓储端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前置仓成本过高,仓储与建设相关的费用和长期维护冷链与物流的成本之和仍占到总成本的将近1/3。客户端需要通过营销推广来增加顾客的粘性进而提高销售额。线上的广告投放和线下的地面推广相结合是叮咚买菜主要的营销模式,然而这两种方法目前均没有达到预期。在各大社交媒体中,叮咚买菜的关注量和视频播放量低。另外,人们对线下推广常常抱有警惕与厌烦心理,导致线下推广难以有效的开展。在配送端,叮咚买菜并没有选择外包,而是有属于自己的配送团队,成本较高。
三、对策与建议
1. 创新供应链金融模式,构建多元化融资体系
首先,生鲜电商供应链相比于传统供应链,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有着更为精确的掌控,因此可以尝试鼓励消费者融资,让消费者作为融资方的新模式。在该模式中,如果消费者对产品感兴趣,可以通过预缴定金的方式以折扣价对产品进行预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叮咚买菜的资金不足的困难。其次,叮咚买菜可以借鉴“阿里巴巴+蚂蚁金服”的模式构建新型金融产品——叮小咚作为自有资金的来源。
2. 优化供应链流程,降低各环节成本
供应链成本的优化将从技术革新、物流运输、前置仓建设、营销模式这四个方面展开。首先通过运用数字化技术进一步建立并完善的物流品质管控标准以及检验方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其次,在物流运输方面,叮咚买菜可以借助第三方冷链物流相关企业平台,将部分流程外包给能够提供高效、全程、专业性的冷链物流服务的第三方。关于前置仓建设方面,叮咚买菜可以开展冷链租赁业务。最后,在营销模式上,叮咚买菜可以借助各大自媒体的流量吸引平台的用户来体验叮咚买菜这款产品
3. 打造数据互通平台,实现多方信息共享
数字经济的发展,为供应链整体信息化提供了完备的基础。为了高效整合供应链上中下游的各类信息、提高叮咚买菜平台影响力,叮咚需要借助数字化信息平台将仓储端、配送端和消费端连接在一起,在供应链上形成一个可以讲各方信息实时共享的数字化共享互通平台。
参考文献:
[1]Christopher M.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第4版.电子工业,2012.(12):48-53.
[2]Yanhong Liu. Study on the Improvement of Fresh Electricity Suppliers Cold Chain Logistics Service Quality[J]. Journal of Service Science and Management,2016,9(6): 477-484.
[3]王雨东.传统与电商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比较分析——基于scor模型顶层流程角度[J].农家参谋.2018(10):36.
[4]郭志贤,叶小芬.广州生鲜市场“前置仓+到家”模式可持续发展研究[J].商展经济,2021(22):88-90.
[5]赵婧.基于感知收益-感知风险分析框架和交易成本理论的生鲜农产品购买意愿研究[J].农业工程,2021,11(09):143-147.
作者简介:黄熠(1994-),女,硕士,嘉兴南湖学院现代金融学院助教;汤舒杨(2000-),男,嘉兴南湖学院现代金融学院金融专业;胡洪炎(2000-),男,嘉兴南湖学院现代金融学院金融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