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硕
摘要:随着中国全面崛起的实现,各行各业整体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其中建筑工程施工领域同样如此,无论是建筑施工方还是关联方都高度重视建筑工程施工期间的消防安全管理问题。因为它不仅仅是施工期间安全问题的保障,还能提升建筑消防施工的整体水平,最终打造出安全且舒适的生存环境。本文将以建筑工程施工期间的消防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展开逐一分析,进而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以供相关人员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消防安全;管理策略
一、建筑工程施工期间的消防现状
中国经济的全面崛起带动了我们建筑工程项目数量的激增以及建筑工程规模的扩大,这就给我们的建筑工程施工期间的消防安全问题带来更大的挑战。
提到建筑施工期间的消防安全问题,它主要是指施工人员借助于对各种措施的运用,对施工期间可能产生的消防安全隐患做一个预判,并逐一实施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处理与预防。众所周知,目前全国各大城市里的土地资源格外宝贵,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极为有限的土地资源,地产商们普遍热衷于打造高层建筑。而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隐患主要来自于火灾,但因为高层建筑施工期间的复杂性,所以消防安全管理方面的难度极大。据不完全统计,在高层建筑施工期间发生火灾的频率远远高于低层建筑,基本上无法彻底根除,只能不断强化施工期间的消防措施来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
此外,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导致消防安全隐患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建筑施工方在管理上存在漏洞,随便堆放各种易燃易爆的材料以及施工期间诸多不规范操作等。一旦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出现火灾,带来的损失与伤害都是极大的。总之,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要正视施工期间的消防安全管理问题的现状,积极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科学预判,并有配套的措施实施,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二、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和风险
(一)建筑施工期间未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当前,在一些较大型的建筑工程项目上,承建单位习惯于采用层层承包的方式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其中就有一些较小的施工单位根本没有消防施工的资质,更谈不上重视消防安全问题了。即使这些单位存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但往往流于形式,根本没有在建筑施工期间真正采取具体措施,进行逐一落实,最终导致消防安全事故频发。此外,由于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没有认真落实,在施工期间,随处可见多种安全隐患。比如施工人员的宿舍就简单搭建在施工工地的现场,而宿舍内部到处私接电线,同时施工人员习惯使用大功率电器,火灾隐患极大。以上诸多情况,就是施工方在施工期间未落实消防安全制度的具体体现。
(二)监管部门未明确划分职能,实现协调与合作
一般来讲,当建筑工程施工一开始,消防部门相关人员就得跟进,展开配套的消防安全监管。消防部门相关人员对施工方必须明确地划分消防安全责任,进行职能划分,同时注意双方展开关于消防安全问题的协调与合作。但事实上,不少当地消防部门相关人员并没有将此项工作做到位。同时,建筑工程单位内部也没有专门的安全监管部门来主抓消防安全工作,更没有对施工期间的消防安全问题拿出行之有效的方案,并逐一落实。当然,也没有实现与消防部门相关人员的对接。
(三)施工期间未科学配备消防设施
为了节省施工成本,部分施工单位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没有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做到精细化,工作做得极为粗糙。比如在施工现场,对应的消防设备根本未配置,一旦火灾突发,面对急速蔓延的火势,因为现场没有消防设备无法最快灭火,生命财产安全无法保障。此外,还有部分施工单位倒是在现场配置了消防设施,但都是老旧设备,没有及时更新,消防设备有损坏而无法正常使用却无人过问,当火灾发生时,也会因为部分消防设备无法正常使用而造成无法预料的损失与伤害。
(四)施工人员缺乏相应的消防知识
在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大多来自农村且学历层次较低,尤其是他们没有经过消防知识的系统培训。于是,他们在一些专业性的施工中,比如电焊,由于施工人员缺乏正确的技术引导,导致电焊施工操作不规范,增加了施工中发生消防火灾的风险[1]。同时,一旦发生火灾,施工人员缺乏应急火灾情况下的演练,无法正确地利用消防设备灭火,无法应对施工建筑中的火灾问题[2]。施工人员应该掌握全面的消防知识,正确防火、灭火及自我逃生,保障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随意堆放易燃物料
一些可燃性的建材比如沥青、木材、涂料等,它们在建筑施工中会被广泛应用。但是施工单位不注意这些易燃物的摆放问题,没有设置专门的库房来存放这些易燃物,而是随意地堆积在一起,造成施工现场的安全隱患[3]。同时在施工中如果清理工作没有做到位,施工现场的废料没有被彻底清理干净,就会有一些木屑、油漆料等遗落在施工现场,使之成为火灾爆发的导火索,这无疑增加了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隐患[4]。除此之外,建筑施工中可能会有动火施工,比如电焊施工,那些随意堆放的易燃物一旦与电焊火星接触了,极有可能快速引发火灾。
三、建筑施工期间消防安全管理的策略
(一)重视消防管理体系的优化
在建筑施工中,施工单位应该成立专门的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制定消防安全管理的制度并积极落实到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并根据施工过程的反馈及时调整与更新该制度,高度重视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优化问题。除了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相关部门还要将消防管理的责任进行科学划分,让施工中的每一个岗位人员必须明确自身的职责,为施工中的消防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同时,消防安全体系的优化还要注意细节的管理,比如对易燃物料的堆放问题要有明确的规定,及时更新消防设备,保障消防设施能够正常运行,提高消防安全管理的水平。同时,要邀请消防部门相关人员跟进,展开配套的消防安全监管。消防部门相关人员对施工方必须明确的划分消防安全责任,进行职能划分,同时注意双方展开关于消防安全问题的协调与合作。
(二)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
施工单位要重视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增强消防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强化施工人员的消防技能。因此,施工单位要定期组织消防知识的培训工作,使施工人员掌握逃生技能和救火常识。在培训结束之后,要组织对应的考核,辅之以奖罚措施,激发施工人员学习的积极性。此外,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将消防知识与案例做成课件,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同时,在宣传栏、围蔽、主要出入口、临边防护栏杆等位置张贴醒目的消防安全标语,时刻提醒施工人员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最后,制订紧急逃生的方案,并组织定期演练,提高施工人员的逃生技能,减少火灾中的损失。
(三)在建筑施工期间配备消防安全设施
消防安全管理中消防设施的配备必不可少,消防安全设施在施工现场的有效配置能够及时将火灾扼杀在萌芽之中。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完善消防安全设施,并且在成本允许的范围内配备高质量的消防安全设施,并积极地做好这些消防安全设施的后期养护管理工作,保障设施能够正常运行,一旦发生火灾,能第一时间投入使用,减少突发火灾造成的损失与伤害。对消防安全设施的养护管理工作而言,就是要加强日常的养护管理,针对容易出现问题的设备做好记录,并不定期检查,确保随时能够正常使用。对更新的消防安全设施而言,要第一时间给相关人员做好新设施使用的培训工作,使得他们能够熟练地掌握新设施的使用方法。
(四)强化先进技术的合理应用
在进行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时,相关人员要积极引进新技术,利用高科技提升消防安全管理的水平和效率。首先,可以在施工重点场地安装360度旋转摄像头,让施工现场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得到有效监控,让管理人员可以在手机端远程监控施工现场的动态,一旦发现问题可以立即上报,并且第一时间得到解决,防患于未然[5]。利用手机端的远程操控还可以控制建材的使用,提高施工的效率与进度;其次,科学应用电子巡查系统,可以对施工现场的人员进行巡查。在夜间,同样可以应用电子巡查系统及时发现细小的问题,为施工现场提供全方位消防安全巡查工作。
四、结语
总之,在中国经济腾飞的新形势下,建筑工程领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同时也对建筑工程施工期间的消防安全问题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因为建筑工程施工方要善于对施工期间可能产生的消防安全隐患做出系统性的科学预判,并辅之以一一对应的解决措施,在施工期间最大限度的降低消防安全隐患,为施工期间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从整体上提升建筑施工期间的消防安全水平。
參考文献:
[1]冯亚辉.建筑施工期间的消防安全管理分析[J]消防界(电子版),2019,5(14):47.
[2]吴环宇.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策略[J].今日消防,2019,4(07):34-37.
[3]李学军.浅谈建筑施工中的消防安全管理[J].门窗,2018(12):163-164.
[4]冯光远.关于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分析[J].居舍,2017(16):13-15.
[5]董斌.浅谈建筑施工期间消防安全管理要点[J]建筑, 2019(12):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