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德斌
近日,有关“高中生造出无人自行车获丘成桐奖”的报道引发了社会舆论高度关注。有网友指出,这辆被媒体称为自行车版“特斯拉”的车,与网售的2万元左右的无人自行车“一模一样”。
(1月10日《春城晚报》)
欲戴王冠,必受其重。高中生“造”无人自行车获奖遭到网友质疑,并不奇怪,毕竟这是一项重要赛事,获奖者要有真本事才能服众。
有网友称,“时某某的获奖作品技术含量并不高,在程序方面已经处于开源阶段,而且制作过程国内外都已有成例。”显然,如果真是花钱买来的“大奖”,那就属于弄虚作假,还真得要问个明白了。因此,赛事主办方、评委、学校等各方不能逃避,都需公开正面回应网友质疑。
丘成桐奖是一项面向全球9-12年级华人中学生的世界级学术赛事,对学生参加知名大学自主招生、申请海外名校有重要助力。由此可见,高中生“造”无人自行车获奖涉及到公平公正,必须货真价实,经得起質疑,而杭州第九中学以时某某现在“参加高考”、需保护隐私为由,拒绝回应外界的质疑,实则是站不住脚的。
众所周知,近年来各类青少年科技竞赛频频曝出丑闻,已有多位“天才”少年“翻车”,存在竞赛作品弄虚作假的情况,令公众对此类赛事成绩心生疑窦。这些赛事成绩事关教育和升学,公平竞争、公开信息是最关键的要素,公众享有知情权,涉事各方不能找借口隐瞒,更不可故意庇护造假者。为了确保公平,应积极公开回应质疑,晒出相关证据,确保参赛青少年有真本事,让大众心服口服,才是正确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