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祎辰 陈晓龙 陈琳
澄迈学宫作为海南学宫现存形制较为完善的代表,对其进行保护与再利用,不仅可以推动澄迈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也能传承澄迈地域传统文化,促进民众的归属感与凝聚力。文章在澄迈学宫历史背景分析及价值评估的基础上,完成展陈设计的实践,更好地对外展示孔子文化及城市历史,为海南自贸港的文化自信发展起到推进作用。
一、研究背景
(一)历史概况
澄迈学宫位于澄迈县旧县治老城镇,即今老城墟集市区。据史料记载,澄迈学宫始建于宋咸淳元年(1265年),由宋朝将领李才卿将原来一所学堂扩建而成,教授澄民子弟学习儒教经典,学校礼乐,定期按规定的仪式祭祀孔子,融庙学为一体。其是澄迈县第一所县级官办中等学校,历经宋、元、明、清10余次的拆建重修 ,得此规模。大成门、东西庑遗存,大成殿及月台保存完整。2009年,澄迈学宫被列入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修缮设计后,澄迈学宫恢复孔庙的庙堂部分形制。
(二)现状分析
澄迈学宫建筑既是等级较高的祭祀建筑,又是文教建筑,其功能空间基本固定,大体上可分为三部分:前导空间、祭祀空间、学署空间。见图1、图2。
前导空间:以照壁(万仞宫墙)、棂星门、泮池等具有文化表征功能的建筑所構成,以棂星门为核心。石敢当、泮池、泮桥、棂星门等作为公共开放空间,用于学宫文化的再现。
祭祀空间:核心空间是以建在月台之上的大成殿为主。大成殿殿内供奉孔子牌位,戟门两侧乡贤祠、名宦祠。 崇圣祠已被摧毁,但主体建筑物大成殿已被多次修缮,同时也修复了大成门、东西庑,新建了乡贤祠、名宦祠等。
学署空间:明伦堂、尊经阁、魁星楼等,均已被摧毁。严格意义上并不属于制度完备的学宫,但澄迈学宫属于左庙右学,明伦堂几经变革,现已成为澄迈老城镇小学。
(三)价值评估
澄迈学宫作为海南学宫现存形制较为完善的代表,是孔子文化传入岭南地区、传入澄迈的历史物证,同时澄迈学宫也是澄迈古城发展变迁的重要历史见证,是挖掘澄迈历史文化内涵与发展脉络不可多得的实物载体,具有印证史籍的重要作用。
澄迈学宫建筑结构比例优美,是古建筑空间与构造艺术的集中体现,装饰细节突出,多处历史雕刻图案保存完好,大成殿前平台边缘并排的8块“暗八仙”和台阶中间的明代双龙戏珠是海南绝无仅有的明代龙雕精品。澄迈学宫的浮雕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既有中原传统文化的“鲤鱼跃龙门”,也有平民生活主题的“按牛喝水图”,这在一般的文庙雕塑中并不多见。因此,澄迈学宫无论是在建筑的外部装饰上还是在内部造型上都符合美学与力学的要求,同时也极具中华传统文化的装饰风格,是不可多得的古建筑艺术的佳品和供现今建筑学界研究的传统建筑实物,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
因历经各朝代的多次修葺重建,澄迈学宫真实记录了不同时期木结构建筑发展的技术成果与文化生产的传统工艺、技术、材料,同时也反映了各朝代高超的规划设计水平和建造工艺水平。澄迈学宫还保留了较为完整的木构造建筑形制、石材建造形制(御路)等方面大量的历史信息。
综上所述,澄迈学宫是海南保存较为完整、现存形制较为完善的学宫,因一直延续着纪念孔子的风俗与传统,所以是海南孔子文化的核心之一,具有较为突出的历史价值、建筑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作为不可多得的古建筑艺术的佳品和供现今建筑学界研究的传统建筑实物,澄迈学宫能在现有的基础上深入开发、挖掘、包装、宣传儒家文化,这必将对澄迈县的社会教育及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展陈设计思路
(一)整体构思
经过一系列的前期工作,设计团队决定在保留其原本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将澄迈学宫作为阐述历史文化的载体,使艺术创作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在功能上强调艺术性与创新精神。将文化、教育、旅游、祭祀功能融为一体,由此形成旅游观光的亮点。空间展线以“孔子的生平、孔子圣迹图、祭祀孔子、垂教空间”等部分构成,展示孔子文化、聆听孔子故事和智慧。
(二)展览流线
根据学宫现有建筑形制,分别设置了六大单元展示区域,大成门:学宫文化介绍区;东厢房:本地特色文化展示区;乡贤名宦祠:名人展示区;东西庑:科举文化展示区和孔子文化区域;大成殿:祭拜孔子;广场:文化祭祀广场。
在设计参观路线时,深入分析学宫历史和儒家文化并结合当地风俗和人文,此次展陈还可分为“一主一辅”两条浏览路线。充分运用设计原理,保证游客流线在展区之间直接清晰,每个展区的入口更易于辨认,展区之间更方便流动,同时增强游客的方向感和行动的流畅性。日常路线为主要流线,主体受众人群为学生、游客等,主要是观光路线和结合中小学进行儒家文化和学宫建筑的教学路线。空间展线从澄迈学宫精粹、澄迈名人展示、澄迈教育、民俗文化等各层面全面梳理澄迈文化,体现澄迈文化的丰富性、独特性。整体路线将以儒家文化和影响为主题贯穿整个陈列,集中展示孔子及其思想,学宫的由来,当地的乡贤、名宦等特色,是澄迈学宫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祭祀流线则是次要路线,主要通过祭孔仪式展示,使用次数并不多。
(三)功能分区
澄迈学宫的整体设计可以分为陈列展厅与场景再现两大类。在厢房、庑房与大成殿三处,根据澄迈非物质文化遗产、孔子学堂与祭祀三大特点布置了场景体验区;大成门、乡贤祠、名宦祠、庑房设置了陈列展厅。具体如下:
大成门作为澄迈学宫内重要的建筑之一,将其作为电子序厅,主要表现澄迈学宫的历史发展事迹(通过电子设备传达的方式)及展馆中所展的内容(采用视频手段并配置古建筑沙盘展台、详细地图及游览指南)。名宦祠和乡贤祠恢复历史使用功能,分别将当地历史上较有政绩者和县籍之名贤的画像、生平介绍和遗留物品,在名宦祠和乡贤祠内用展板和展柜的方式进行展示。乡贤祠改造成展示区,而名宦祠则改为与学宫相关的名人事迹与牌位展示区,东、西庑房改造成相关艺术品展览馆,用于供奉宣传学宫及孔子文化之用,同时也加深游客对澄迈学宫历史文化的了解。
大成殿是孔庙的核心建筑,也称先师殿或先圣殿,是祭祀孔子的中心场所。設计过程中将它的功能保留,还是作为供奉与祭拜孔子的地方,展出的是按照传统学宫形制复原的孔子礼制形式。依照曲阜孔庙规制,明间摆放孔子神龛、彩绘泥塑孔子像、供案、香炉、三牲池及相配青铜祭器等;两侧摆放四配神龛、彩绘泥塑像、供案及相配青铜祭器等;殿内悬挂“万世师表”匾、“德齐帱载”匾、“圣集大成”匾及两副御笔对联。
东庑展厅主题为科举教育和学宫精粹,采用展板和展柜的形式进行展示,展出的是中国科举文化专题;西厢房为乡土文化馆,主要展陈本土文化及其地方特色,主要用于记录、保护、研究海南乡村历史、民俗、社会组织、社会治理、美丽乡村等,为海南传统文化保护、地方发展以及即将到来的国际化且保持地方性提供参考信息;室内主要展示澄迈县内相关宗教传入及存在建筑、本土的生产习俗和生活习俗、当地的民间艺术等。展陈形式为展板、展柜、投影等。文化祭祀广场的主要功能则是祭拜(在特定时间由学校组织参加祭拜孔子仪式,增加学生对于儒家文化的认识与传承)、举办风俗文化活动等。其中根据澄迈学宫的历史,将广场的4块空地修建4座人物事迹雕像,用于还原历史,让游客能够近距离感受到历史文化博大精深。
(四)视觉设计
为方便游客游览,设计团队专门设计了一系列游客参观引导的指示牌以及各种宣传功能的小视频。为澄迈学宫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整体展陈设计强调对“物”的展示和对“史”的描述,既便于观者直观全面地解读“物”所包含的历史信息,又可以提升展览信息实际输出量的效果。在展托架设计上突破常规,在原有积木托台组合的基础上,选用国际上采用较多的金属悬举抓件和有机玻璃展托立体的组合展示文物,丰富的展示手段和语言可避免观众的审美疲劳,文字版面的设计,以清晰明了为前提。
三、结语
本次展陈设计再利用的设计者,设计初期多次实地考察测量澄迈学宫,进行前期的资料收集,通过对学宫的地理位置及学宫本身的受众人群进行分析展开设计。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要想宣传发扬其精神,澄迈学宫无疑是合适的场地。澄迈学宫的保护与再利用不仅可以推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也可以传承传统文化,加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与凝聚力。本次设计通过对澄迈历史人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孔子的生平事迹等资料进行展示,传播孔子文化历史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也指出“文化产业是海南自贸港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旅游作为海南的“金字招牌”,在不少代表委员看来文旅融合将为海南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起到积极作用。所以,澄迈学宫的保护再利用无疑将对澄迈县和海南省的旅游业产生巨大影响,也对海南岛自贸港的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总的来说,在澄迈学宫保护再利用过程中,设计团队做到了尊重历史、尊重传统、尊重自然风貌、与村落建筑景观和谐统一;而在时代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如何做到对古文物的有效利用与保护,是研究者需长期关注的课题。
【基金项目】2021年度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乡村振兴视域下的海南传统聚落遗产集群化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编号721RC604);2020年度海南地区海南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诠释文化、传播价值——澄迈学宫展陈设计的实践探索”(编号:S202013892067)。
参考文献:
[1]陈琳.明清琼雷地区祭祀建筑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7.
[2]望晨,任绍斌,何依,等.基于历史基因的古城内外共生保护发展研究:以荆州古城整体性保护发展规划为例[A]//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文化遗产保护)[C],2019:969-978.
[3]刘蔚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谈“孔子文化展”的展陈设计思想[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20(6):16-20.
[4]王岩,先怡衡.浅析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展陈设计[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12):117-120.
[5]稷下学宫[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1(6):200.
[6]张智昊.吉林省农科院畜牧分院近代建筑再利用设计研究[D].长春:吉林建筑大学,2018.
[7]肖竞,曹珂.明清地方文庙建筑布局与仪礼空间营造研究[J].建筑学报,2012(S2):119-125.
(作者单位 1.三亚学院国际设计学院;2.三亚学院南海地域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