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荆花

2022-02-21 11:33杨献平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筐子缆车上山

杨献平

如米粒大小,紫色、粉色和藍色兼有,一簇一簇,挂在枝头,像一群顽童,抱团压弯生养它们的枝丫。这种花,叫黄荆花。黄荆,普遍生长在太行山,无论是悬崖峭壁,还是贫瘠的山坡,房前屋后,它们都能适应,生存数十年甚或上百年,以至长成黄荆树。村里有养蜂的人家,往往在五月时候,专门把蜂箱放在山坡之下的路边,让蜜蜂上山采撷黄荆花蜜。我小时候几乎每天和黄荆在山上见面,在它们的虬枝中穿梭,衣服单薄,总是被它们划破小腿和脚踝。春天,黄荆重新焕发生机,在春风中滋生新枝,旧枝出芽挂叶,不要几天,原本荒芜而岩石参差的山坡,就被它们占领了。

大地之绿从来不是单一的。万千植物,都是在气候和节令的催动下,不断重复着一岁一枯荣的宿命。黄荆的用途一是编织篮子、筐子等农具,用来盛放粮食或粪土;二是编织简易荆苤子,卖给小贩,再转卖到附近的煤矿,用来覆顶;三是晾干当柴烧,用来做饭和取暖。幼年的时候,每逢寒暑假,几乎每一天,我就和表弟一起,提着厚重的镰刀,背着柴架子,上山割黄荆,然后捆起来,放在柴架子上,汗流浃背地背回来。有时候割得多了,我们拿不了,放羊的父亲就帮我们扛一些回来。至于黄荆花的蜜,也显得珍贵,我们一般吃不到。后来,小姨家养蜜蜂,我偶尔可以去蹭点吃。

封山育林,牛羊都没了。冬天,父亲与母亲就提着镰刀,上山割黄荆,编织苤子,卖给商贩,贴补家用。冬天大雪纷飞,满山野的白。沉沉白雾缭绕山间,刺骨的风不停地穿山越岭,走村串巷。人不能出门干活了,父亲拿一张小凳子坐着,弓着腰编苤子。一只只的苤子,摞起来,几天下来,就像是一座山平白无故地飞到我们家的院子里。父亲说,一个冬天下来,编的苤子能卖七八百元钱。那个年代,这已经是很不错的收入。每年春节前,父亲总是会被其他人家叫去,帮他们编织各种家用篮子和筐子,有的用来盛放粮食;有的则用来放柿子、核桃、花生、酸枣、山楂等食物;有的用来装粪土,挑到田里去。相对于苤子,编织篮子和筐子的黄荆质量要高一些,通常都是深秋或者暮春,人们专门上山拣长得直溜、修长的黄荆条割下来,晒干以后,再拿到池塘里浸泡数日,捞出来备用。

晒干了再泡软的荆条很柔韧,无论是挑几十上百斤的玉米还是沉重的粪土,都不会轻易坏掉。也就是说,无论黄荆长成什么样,弯曲的还是直溜的,粗大的还是细小的,人们也都会物尽其用。父亲的黄荆编织手艺,据说是远近村里最好的,他编的篮子和筐子,不仅细密结实,样式好看,而且不会轻易坏掉。

长大后,我离开故乡参军,每年回家都很匆忙,再没有去山上,也极少再见到黄荆,倒是不断吃到荆花蜜。小姨家养蜜蜂,后来几个表哥家也养蜜蜂。每次去看望他们,总会被他们馈赠一些,我拿回来冲水或做糕点吃。不过十年,爷爷与奶奶也相继离开人世,每次去他们住过的房子,我就想起少年时为他们割黄荆当柴烧的往事。站在村子边上,看着满山葳蕤的黄荆灌木,只觉悲伤,难以自已,相对于植物,人生何其短暂?黄荆依旧满山,而我的亲人们却在光阴当中一去不复返。

人对周边事物的利用,是智慧和文明的体现。随着父亲那一辈的农民陆续地逝去,农耕年代萌发和形成的很多手艺也都湮灭了。文明在嬗变和递进之时,必定会抛弃一些东西,也肯定会再创造一些新的东西。

起初,我以为黄荆应该满世界都有,这种坚韧而微贱的植物,当和青草一样,蔓延天涯无穷尽的。可我去过很多的山间与平原,却极少看到黄荆,即使有,也只是那么可怜的几丛。这使我蓦然想到,植物本身也是有自己的故乡的。再丰饶而富有的土地,也未必适合大自然所有的植物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再瘠薄的山上,也会有连片且厚密的绿色。天地公正,早对世上所有的事物进行了恰如其分的分配和安排。这种带有神意的律令,令人心生敬畏。

2021年盛夏时节,我和大儿子再次回故乡,专程为母亲过生日。次日,我带着母亲和小姨,还有弟弟、儿子及侄女甜甜,去附近新开发的旅游区游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南太行的山水,千百年来都是如此模样。我的心愿,是带母亲和小姨乘坐缆车。她们都是七十多岁的人了,很多当代的事物,特别是交通工具还都没有体验过。她们兄妹五个,大舅、二舅和大姨都去世了。她们辛苦了大半辈子,至今仍旧每天上山下山,做农活、割黄荆、打板栗与核桃等,每一次上山,都是弓着腰,低着头,蹒跚着,一步步地向上爬。那种辛苦,虽然习以为常,可人毕竟比不得这永在的山川。现在有工具能够坐着就可以上到山顶,对她们来说,也是一个有趣的体验。

缆车向上,犹如逆水而行的船只,头顶蓝天流云,四野逐渐开阔。低头,就能看到漫山遍野的黄荆,密密匝匝,就连峭壁上,也摇曳着一丛丛的黄荆。黄荆正在开花,坐在缆车里,一股蜜香从身下升腾而起。母亲说,这黄荆花真香!小姨说,咱们每天爬山,到处都是黄荆,怎么没这会儿香呢?母亲说,那黄荆花开得多稠!姐妹俩喜笑颜开,在缆车上说笑着。我和儿子、弟弟、侄女看着两个老人,觉得心里暖暖的。

到达山顶,一览群山小,谷底河流与村庄,也如横陈的岩石了。这里的山巅海拔1200多米,虽然不算太高,但视野极其开阔。母亲和小姨对周边的村庄指指点点,说这边是南垴村、马店头、下天庙,那边是前渠、后掌、牛心山等。从她们的神情和口气来判断,两位老人是开心的。这也是我的目的所在。只是,此时此刻,我不由得想起早逝的父亲,以及爷爷奶奶,还有大姨和两个舅舅。我心想,要是他们现在活着,和我们同来这南太行山巅看看,那该有多好!生命太过倥偬,不经意之间,亲人凋零。而我直到知天命之年,才深切地体验到,一个人活在世上,最能给人安慰的,还是美好的情感,即无论何时何地,都有人时刻挂念和爱着。这对于普通人而言,就是最幸福的事情了。

山间小道一边的山坡上,长满了黄荆灌木,还有黑心金光菊、凌霄花、叉歧繁缕、中华金腰、波齿糖芥、野罂粟、牛叠肚、太平花等,种类繁多,或在幽谷峭壁之间,或在黄荆外围,或在湿土地上,或在稍微平整的坡坪边缘。而其中最多的,还是不怎么显眼,但密集与众多的黄荆,以及暗播芳香的黄荆花。

母亲对小姨说,要是把自家的蜜蜂用缆车运上来,在这里放养,采的蜜肯定更好。小姨笑着说,这倒是一个办法,可是也不用这么麻烦,哪里有花,蜜蜂就飞到哪里。母亲说,这黄荆多好!要是拿着镰刀,割一些带回去编筐子、篮子多好!我走到一丛开满沉甸甸花朵的黄荆面前,鼻子凑近,花香满身地跑。我也请母亲和小姨坐下来,以黄荆和黄荆花为背景,给她们姊妹俩拍照。她们呵呵笑着,黑红脸膛上的皱纹瞬间舒展开来。身后的黄荆,也带着满身喷香的花朵微微摇动,好像在为她们鼓掌。我忽然想到,其实她们也像这黄荆,在幽深奇崛的南太行乡村,从出生到老迈,其间有青葱与芳香,也有风雨中的寂寞和挺立。如今老了,有儿有女,当也能够与这满山的黄荆相提并论,甚至相映生辉。

(插图:珈 铭)

猜你喜欢
筐子缆车上山
即将上山的驱熊犬
上山·下山
配对:花花袜,一双双
一二三 去上山
乘坐缆车
高空缆车
上山和下山
缆车
逃狱
愿者上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