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怡
雨滴从房檐上串珠般落下,我坐在门廊,抬头看看阴沉沉的天空,再望向对面张爷爷家那敞着的大门,思绪一下被拉回到从前……(环境描写,为下文回忆作铺垫。)
我小时候跟着母亲离开家乡,随当兵的父亲去了远方。时隔多年,我们又随退伍的父亲回到了家乡。热情的乡邻表示欢迎的同时,特意提醒母亲注意对门那个脾气古怪的老人。母亲看着那扇紧闭的大门,笑了笑,什么也没说。(交代事情的背景,巧设悬念。)
邻居们都来帮忙翻盖我家因长期无人居住而坍塌的房子。“你们盖房子,把这弄得又脏又乱套!”正忙碌之际,这句冰冷的话在大家耳边炸响开来。听到对门的爷爷这么说,我顿时火冒三丈,刚想争辩几句,母亲却拽拽我的衣袖,笑着说:“大爷,真抱歉,这儿尘土飞扬的,您回屋里避避吧!”他斜睨了母亲一眼,“砰”地关上了大门。(语言、动作描写,揭示对门老人的冷漠,侧面反映出母亲的宽容。)
母亲厨艺好,经常做美食。房子盖好后,母亲特意熬了冰糖雪梨。我端起盛好的第一碗刚要吃,却被母亲拦下,“这是给对门张爷爷的,你送过去。”我疑惑地看着母亲,以为自己听错了。“听说张爷爷身体不好,经常咳嗽,他一个人怪可怜的。”母亲补充道。“不去!那老头太难打交道!我——”还没说完,我就感到背上挨了一掌。“怎么说话呢?年轻人要懂得尊重老人。他一个人,无儿无女,更需要温暖。”母亲边说边把碗塞在了我手里。我只好硬着头皮去敲门。“有事?”许久,从门缝里传出冷冰冰的两个字。“我妈说您经常咳嗽,让我送冰糖雪梨来。”大门刚一打开,我就把碗塞到了他手上,掉头离开。(一个“塞”字准确地写出了“我”的不情愿。)回到家,母亲见我不开心的样子,温和地说:“邻里之间,能照顾就照顾,‘远亲不如近邻’嘛 !”
后来,母亲经常安排我送吃的给张爷爷,直至那次……
我不情愿地端着刚出锅的馄饨,在张爷爷家敲了好久的门都无人应声。正当我庆幸不用跟他碰面的时候,母亲却急了。她让父亲搬来梯子,翻墙进到了张爷爷家。爸爸发现张爷爷躺在床上,怎么也叫不醒。妈妈赶紧叫了救护车,到了医院,医生说是因为哮喘病发作,导致张爷爷陷入昏迷。医生还说,幸亏我们送来得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从那以后,张爷爷对我们的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变:他经常把自己种的菜送给我們,还时常帮妈妈干点零活。尤其是农忙时,他甚至成了我家的主力。张爷爷那扇紧闭的“大门”终于敞开了。
我抬起头,发现雨已经停了。暖暖的阳光就像母亲的善良与细心,暖暖地照耀着这个世界。(结尾借助景物描写,烘托母亲阳光般的善良,突出文章主旨。)
总评 小作者选取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写作材料,写出了母亲用行动感染独居老人的过程。文章在安排材料上,详写了母亲对老人的关心,略写老人转变后的表现。此外,文章开头、结尾的环境描写恰到好处,由阴雨霏霏引出老人的难以相处,为母亲关怀老人作铺垫;结尾写雨过天晴,彰显着美好和善良的可贵。
(讲评教师 苗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