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昕宇 李晓琼
【摘 要】统编中学语文教科书引述了很多古代诗歌理论批评话语,既有对诗歌作品的具体分析、阐释与评价,也有从宏观普遍意义上对诗歌创作原理与经验的揭示与总结,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特点,也与当下语文教育的目标、特点和方式高度契合。当前的中学古诗测评已引入了锤炼字句、赏析风格和手法对比类的诗评。因此,中学古诗教学设计中应适时妥善选取集评、类比和选本等不同批评方法的诗评,帮助诗歌单篇、群文阅读和探究实践活动等不同课型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古代诗歌理论批评;语文教科书;中学古诗教学与测评;语文教学形态
【作者简介】蒋昕宇,南开大学文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李晓琼,一级教师。
【基金项目】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中小学古诗词校释集评与研究”(2020YJSB186);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七批教育科研微型课题“指向欣赏能力的初中古詩教学改进研究”(WXKT2001055)
统编中学语文教科书中选编了不少古代文学理论批评话语,以诗歌批评为主,既有对诗歌作品的具体分析、阐释与评价的批评文本,也有从宏观普遍意义上揭示与总结诗歌创作原理与经验的理论话语。前者主要在课文前后的“学习提示”“研讨练习”“附录材料”等栏目中出现,后者多以选段的形式存在于文言文课文篇章或课后“附录材料”中。这些古代诗歌理论批评话语(以下简称“古代诗评”)被教材编写者赋予了具体的教学价值,值得教师关注、理解并恰当运用。
一、教科书呈现的古代诗评及其教学价值
中国是诗的国度,自诗歌发生以来,诗歌理论批评就一直伴随左右并独具特色。从中国古代典籍目录归属来看,诗歌理论批评隶属于集部诗文评一类中,《四库全书总目》集部的“诗文评类一”小序将古代诗评划分为溯源评论、品评作家、研究诗法、典故逸事、随感杂录五大类型,并提出了面对前人的批评和思考应采取去粗取精的态度,以“考证旧闻,触发新意”为价值和目的[1]。
在古代,对诗歌的阐释和评析一直都是古代文人生活和文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中专列“古代文论选段”9则,其中8则都与诗歌相关。最新印次的统编语文教科书共引述与诗歌批评相关的古代文论话语26则,其中小学1则、初中5则、高中20则(必修8则,选择性必修12则),出现频次随年级增长而增多,符合学生的文言素养与认知能力的发展特点[2]。除了2则与散文教学对应以及《论语》选段和《屈原列传》以文言文教学的方式处理,其余22则都和古诗教学密切相关。
(一)教科书选录的古代诗评文本及其教学价值
教科书引述古人对具体诗歌的批评文本14则,其中既有对诗歌精神价值、情感主旨等的宏观把握,又有对诗歌章法结构、佳词丽句的细致分析。这些批评文本大多直接成为培养学生想象描述、对比理解、分析综合等能力的具体学习任务素材。
古人对诗歌的评价多产生在阅读直觉的当下。将由具体的文本生发的评点甚至争鸣作为相关评论引入课堂教学,可以引发学生的思索、共鸣和质疑,挖掘教学深度。古代诗评不追求逻辑思辨和抽象概念,注重整体感知、直觉体悟,十分契合诗歌含蓄蕴藉的审美特质,也便于中小学生接受。以古人视角引领学生的思考方向,或将学生的整体感知与古人相对照,都是可以成为我们的教学方式。
教科书选录古代诗评时多截取片段,有时需阅读原文方能全面理解。如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引用“能移太白歌行于律诗”一句来评析黄庭坚《登快阁》诗,查考原文如下。
起四句,且叙且写,一往浩然。五六句对意流行。收尤豪放,此所谓寓单行之气于排偶之中者。姚先生云:“能移太白歌行于律诗”。愚谓小谢《冬日晚郡事隙》等篇,山谷所全本,可悟为诗之理。[3]
上述评论对《登快阁》一诗的章法结构、对仗修辞和风格渊源进行了明确的分析。教师可在学生讨论、表达后呈现原文,用以解说和验证观点。
此外,教科书虽有意将古人对诗歌的阐释史作为线索设置学习任务,但有时并未给出实例。如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对李煜《虞美人》的诵读提示:“词人通过具体的物象,把抽象的愁绪具象化,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千古流传,引发了不同时代人们的感叹,诵读时要细加品味。”教师可根据整理校注的李煜词集,从不同角度择取几条代表性评论,适时提供给学生以帮助其深化诗歌的理解。
(二)教科书选录的古代文学理论话语及其教学价值
教科书中的12则总结诗歌的创作原理与经验的理论话语,涉及诗歌的价值、文学本原、创作过程等,可以为学生提供创作经验和倡导审美理想。
古代诗评秉承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与当前“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教育宗旨和目标一脉相承。《毛诗序》中所说的“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说明了诗歌是人心志情意的展露。古人将诗文与人的言行相对应,如司马迁称赞屈原“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表明了作者品性与诗歌风格之间的关系。若教师在执教屈原《离骚》时能将此评引入,屈原的精神形象则呼之欲出。古人倡导“文质彬彬”的创作要求,以抒写人情为主要表达内容,钟嵘《诗品集注》认为自然四季变换和人世悲欢离合,“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释其情?”古人倡导文学创作应为现实服务,孔子把诗的功用归纳为“兴观群怨”“事父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提出的“发愤著书”,白居易说的“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等都表明,以人为本是贯穿古今文学创作与批评的一条红线,也是当前语文教育所追求的重要价值理念。教师可在学生研习具体文本后适时引入并加以评说,增强学生对文学创作与批评的理性认识。
二、古代诗评的教学测评价值
在古诗教学中适当地引入古代诗评,可加深学生对诗歌艺术的理解、辨析、评价。《四库全书总目》划分的五大类诗评内容中,以文本为中心研究诗法的一类最具教学价值。在实际教学与测评中,犹以锤炼字句、赏析风格和手法对比为多。
(一)锤炼字句类
诗歌是凝练隽永的语言艺术,锤炼字句也是诗歌教学与测评的重要内容。如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2课的“思考探究”第三题就引述清人黄培芳的“‘直’‘圆’二字极锤炼,亦极自然”评价王维《使至塞上》一诗的颈联,并设问“你怎么理解这一说法?你觉得这两句诗好在哪里?”其实,《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时也说:“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4]这给我们提供了一条阐释思路。笔者在教学时,学生还结合创作背景提出了“直上云天之观感”“内心刚直之象征”“苍凉孤独之感”等解释,从字句与意蕴双重视角阐释了此联的“独绝千古”。再如2015年高考全國卷Ⅱ考查韩偓《残春旅舍》一诗的第一问:“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此题除了考查学生对诗歌表现手法的熟稔程度,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文学知识储备。若了解晚唐颓唐衰飒的诗风特点,学生则可以很快明了诗句之“巧”与诗风之“颓”之间的鲜明对立,从而展开对第10题情感的准确、全面分析。
(二)风格赏析类
《诗集传》云:“诗者,志之所之也。”诗人的创作风格很大程度上源自其人生境遇和文学观念。古人也常以此作为切入点,对诗人风格进行概括认定。如2013年高考湖北卷第14题考查欧阳修《临江仙》(记得金銮同唱第)一词的第二问:“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此题的考查点是让学生在第一问把握情感的基础上,再结合注释中给出的创作背景,阐释诗歌在语言和结构方面的“飘逸”。此题的难度在于学生不理解“飘逸”这一风格的具体内涵。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对作家作品风格的认定往往是结论先行,再通过教师的枚举例证加深理解和记忆,而在测试中不知如何多角度阐释概念范畴。教师若能在学生理解概念后,就概念的分析阐释思路进行点拨,则更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三)手法对比类
将同一体裁或题材、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诗歌进行归纳,考其源流、较其优劣、明其特色,是古人常用的批评方式。将这些评论作为测评的切入点,更能考查学生的审美甚至思维能力。与常见的“A句比B句好在哪里?”这种生硬的设问方式相比,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比较评价为学生提供了相对明确的思考角度。如2020年高考浙江卷第20题要求考生对王勃《秋江送别》和王昌龄《送柴侍御》两首诗的手法进行比较:“前人评《送柴侍御》‘翻新脱俗’。比较《秋江送别》与《送柴侍御》两诗的后两句,分析后者写法的妙处。”命题人引用古人“翻新脱俗”的评价,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王昌龄诗相较于传统送别诗(即王勃《秋江送别》)写法的不同之处。学生在第19题中明确了王昌龄诗达观的情感后,若再能联想到学过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等送别诗的结句,则可顺利解题。此题若未引用诗评突出新与俗的对立,学生便较难联系到所学送别诗,也就无法将关注点聚焦到心理距离上;若命题人直言圈定的思考角度,则无法更好地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迁移运用能力。可以说,该诗评的引入实现了二者的平衡。
三、古诗教学引入古代诗评的实践路径
古代诗评在教学与测评中的价值不容小觑,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中,文言选段形式的理论话语往往只停留在词句的理解上,其文艺批评的价值未能被充分发掘。课后“附录材料”本应发挥知识补充、延伸拓展的功能,但往往止步于学生的诵读。“学习提示”与“研讨练习”等栏目引用的相关材料及探究思路,也未成为教学重点,多以学生自主思考为主。笔者不揣谫陋,以集评、类比和选本三类批评方法为中心,探索分别适用于诗歌的单篇、群文阅读和探究实践活动等不同教学形态的实践路径。
(一)集评:聚焦单篇作品的教学
经典诗歌的批评鉴赏文字往往伴随着文本一同流传下来,这就是形成了留传后世的诗歌阅读与接受史的集评。读者的批评立场和方法各有差异,形成的评价也见仁见智。精选不同类型的诗评进行教学设计,是拓展教学的深度与广度的有效途径。表1为笔者据此原则执教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一词的教学设计。
如表1所示,整堂课借助典故逸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以锤炼字句、作家风格类诗评印证诗歌艺术,引述古人对类文优劣的比较以锻炼思维,最后以倡导文学审美理想作结。和《踏莎行》类似,经典古诗大多都有后人各方面的认识和评价,教师在备课时若能广泛搜求并分类归纳,则相当于和古代文论家一同进行教研。当然,教师在选取诗评时要力求客观准确,出示诗评时讲究顺势而为,辨析讨论诗评时要注重价值观引导。如此,则可激起学生的兴趣、深化学生对诗歌的理解、锻炼学生的高阶思维;反之,若引入的诗评语言晦涩、指向不明,则只能徒增学生的负担。
(二)类比:基于古诗群文阅读的教学
古人诗评多随感而发,不局限于单篇文本。他们有时会梳理诗人的影响和承衍关系,也常常断章摘句,对其进行对比或归纳。对此,教师可从中选取见解独到、论述精妙的诗评,以串联多首诗歌开展群文教学活动。如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等被清人方扶南评为“摹写声音之至文”。学习前两首诗后,教师可将韩诗引入,引导学生展开对比阅读,进而探究古诗摹写声音的艺术。再如前文提到的李煜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在陈师道的《后山诗话》、王楙的《野客丛书》、罗大经的《鹤林玉露》、陈郁的《藏一话腴》等书中均有评论,他们将此句与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赵嘏、寇准、秦观、贺铸等人以具体物象写“愁”的名句进行比较,探讨其源流和优劣[8]78-79。教学时,教师可将其择出,形成群文教学,以深入探究化虚为实的诗歌艺术。至于个中源流和优劣,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认为“词家意所易到,屡见载籍,未必互相沿用”,说他人的词句“不若后主之‘春江’九字,真伤心人语也”[8]80,倡导以开放融通的心态审视文学现象,认为真情真景对审美效果的实现具有根本意义。教师可顺势引导学生秉持修辞立诚、抒写真情的态度,进行诗词鉴赏或创作练笔等。
(三)选本:依托专题研讨的教学
诗歌选本是编选者诗学观念的集中展示,也是古诗重要的传播载体。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公布的《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推荐小学5~6年级阅读《千家诗》,初中学段阅读《诗经选》《唐诗三百首》《元明清散曲选》,高中学段阅读《楚辞选》《汉魏六朝诗选》《宋词选》等体量适中、选评精当的古诗选本[9]。教师可根据选本特色和体例,开展多样化的专题研讨活动。如元人方回选评唐宋两代的五、七言律诗按题材分为39类结集为《瀛奎律髓》,今人李庆甲将清代以来品评该书的论述汇成《瀛奎律髓汇评》。该书卷一的“登览类”共收录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各20首,其中6首都进入了统编本教科书。初读该书,教师可就描写对象相同的诗进行微观赏析,如在学习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杜甫《登岳阳楼》时,可关注古人对二诗优劣特色的争论,并辅以陈师道《登岳阳楼》一文,引导学生多角度品味和咂摸语言;学习崔颢《黄鹤楼》、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二诗时,可从创作风格入手,归纳盛唐诗风的内涵。在阅读完全部40首诗后,可带领学生展开中观层面的思考,探究内容题材、章法结构的共通之处和五言律诗、七言律诗诗体的差异。而后,教师可根据学生兴趣和能力,抛出钱钟书先生“囊括古来众作,团词以蔽,不外乎登高望远,每足使有愁者添愁而無愁者生愁”[10]这一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古人登高远望之作为何情感大多悲愁的问题。接着,引入“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11]的观点,帮助学生从时空角度理解艺术情感的生成机制。
需要说明的是,古人的思维习惯和审美趣味与当下的教育内容、方式存在很大差异,且古代诗评有时“凌乱琐碎,不成系统,有时偏重主观,有时过信传统,缺乏科学的精神和方法”[12],未必尽能有效服务于当下的教学实践。诚如清人章学诚所言:“但文字之佳胜,正贵读者之自得。如饮食甘旨,衣服轻暖,衣且食者之领受,各自知之,而难以告人……必吐己之所尝而哺人以授之甘,搂人之身而置怀以授之暖,则无是理也。”[13]教师要着力避免流于形式的学生活动,使探究结论从逻辑推理和思维定式产生的应然,走向源自真实阅读和深度思考的实然。
参考文献:
[1]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遍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3]方东树.昭昧詹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4]曹雪芹,高鹗.红楼梦(注评本)[M].护花主人,大某山民,太平闲人,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5]胡仔.苕溪渔隐丛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6]唐圭璋.词话丛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6.
[7]姚奠中.元好问全集(增订本)[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8]李璟,李煜.李璟李煜词校注[M].詹安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首次向全国中小学生发布阅读指导目录[EB/OL].(2020-04-22)[2021-12-31].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04/t20200422_445605.html.
[10]钱钟书.管锥编: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1]刘勰.文心雕龙注[M].范文澜,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12]朱光潜.诗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3]章学诚.文史通义[M].上海:上海书店,1988.
(责任编辑:蒋素利)